<p class="ql-block">2000年10月20日 周五</p><p class="ql-block">中央文獻研究室西部考察團,一行三十余人,三輛車(奧迪、金杯、考斯特),室副主任陳群帶隊,科研部副主任彭紅領隊,赴西部考察。</p><p class="ql-block">車隊剛過石家莊,面包車就壞了,彭紅哥幾個是搭人家拉面粉的卡車趕上來的,下車時一個個面粉裹身,整個一面人。因路途耽擱,到太原已很晚了,但迎澤賓館的刀削面很棒!</p><p class="ql-block">飯后去祁縣喬家大院參觀,晚返太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夜幕下的喬家大院</span></p><p class="ql-block">喬家大院位于祁縣東觀鎮喬家堡村。我們去時,喬家堡村還是一個完整的村落,喬家大院僅是村中的一座民居,村民們仍在村中居住生活。</p><p class="ql-block">但是,十幾年后筆者再次舊地重游,卻已面目皆非,令人大失所望:喬家堡村的其他民房全部被拆除,村民外遷,喬家大院孤零零地坐落在一片空地之上,四周是游客中心和停車場,以及販賣各種劣質雷同的紀念品和土特產的排排攤位,完全沒有了晉中民居文化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10月21日 周六</p><p class="ql-block">游平遙古城,洪洞大槐樹、廣勝寺、明代監獄,晚抵臨汾。夜游平陽鼓樓(臨汾古稱平陽,虎落平陽被犬欺之平陽是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很遺憾,廣勝寺飛虹塔的照片沒有找到。飛虹塔為明代重修,被世界紀錄機構認證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中國郵政評選的中國古代四大名塔之一(郵票為證),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極為壯美,至今記憶猶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平遙古城一偶</span></p><p class="ql-block">平遙城歷經千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擴修,是現今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中國四大古城之首(另三座為徽州、閬中、麗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日升昌票號內院</span></p><p class="ql-block">日升昌票號是中國第一家票號,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遙古城西大街的繁華地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洪洞大槐樹景區</span></p><p class="ql-block">由于元末連年戰亂,魯、冀、豫、皖、蘇等省出現了大片無人區、無人村,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彰采納大臣建議,七次從山西向外大移民,出發地就在大槐樹處。因此,大槐樹處成為后代人尋根問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洪洞古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這棵槐樹是明代大槐樹的第二代,據說現在要再去看,已是第三代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洪洞古監獄</span></p><p class="ql-block">洪洞古監獄是我國現僅存保存完整的明代縣衙監獄,始建于明朝洪武一年(公元1368年),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此監獄因北京名妓蘇三在此蒙冤入獄而聞名。直到民國九年(1920年),洪洞縣司法科還保存著蘇三的案卷。</p> <p class="ql-block">10月22日 周日</p><p class="ql-block">游壺口瀑布,晚抵延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壺口瀑布</span></p><p class="ql-block">觀壺口瀑布,水太大不行,周邊的小景會被淹沒;水太小也不行,沒有了世界第一黃瀑的氣勢,我們去時正當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近觀瀑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瀑布底端</span></p><p class="ql-block">我們去時是可以穿過一條很窄的石梯下到底端,近距離感受瀑布的喧囂聲的,不知現在是否還讓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10月23日 周一</p><p class="ql-block">參觀延安諸景點:延安革命紀念館、鳳凰山、棗園、楊家嶺、王家坪、清涼山、寶塔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啊延安,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延安革命紀念館</span></p><p class="ql-block">延安革命紀念館最早建自1950年,之后多次移址改建。我們參觀的這座建筑已于2008年拆除重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參觀紀念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鳳凰山麓毛澤東舊居</span></p><p class="ql-block">鳳凰山,位于延安城區,是中共中央從保安縣(今志丹縣)遷到延安后的第一個駐地。</p> <p class="ql-block">楊家嶺,位于延安舊城西北2公里處。1938年11月20日,日軍飛機首次轟炸延安,延安舊城受到嚴重毀壞,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隨即從鳳凰山麓遷往這里,至1943年5月。其間,1940年秋,因楊家嶺修建中央大禮堂等工程,環境較嘈雜,中央領導人曾搬到棗園居住,1942年又遷回楊家嶺。1943年,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再次搬往棗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中央大禮堂外景</span></p><p class="ql-block">中央大禮堂坐落在延安楊家嶺南側山根下,1939年開始修建,1942年竣工。1947年3月,中央大禮堂被胡宗南部隊破壞,延安光復后照原樣修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中央大禮堂七大會場復原</span></p><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共七大在這里召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楊家嶺中央辦公廳舊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楊家嶺毛澤東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楊家嶺朱德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楊家嶺周恩來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楊家嶺劉少<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奇</span>舊居</p> <p class="ql-block">棗園,位于延安舊城西北8公里處,中共中央書記處1940年和1943年兩次從楊家嶺遷至此處,至1947年3月遷往王家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棗園毛澤東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棗園朱德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棗園張聞天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棗園劉少奇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棗園任弼時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棗園后溝口《為人民服務》講話紀念廣場</span></p><p class="ql-block">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在此地舉行的中央機關追悼張思德會上,發表了《為人民服務》的講話。此廣場后于2007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王家坪,位于延安舊城西北4公里處,中央軍委總部駐地。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從棗園搬到此地。不久,即撤離延安。國民黨軍占領延安后,這里的部分建筑遭到破壞,1949年按原樣修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王家坪中央軍委禮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王家坪中央書記處小禮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王家坪中央社會部二室辦公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王家坪朱德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王家坪彭德懷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王家坪毛澤東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10月24日 周二</p><p class="ql-block">離延經青化砭鎮至子長縣,謁謝子長陵墓,參觀瓦窰堡會議舊址;至清澗縣謁烈士陵園;至綏德參觀漢畫像石展覽館、五龍壁、扶蘇墓等,晚宿綏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拜謁謝子長陵園</span></p><p class="ql-block">謝子長陵園坐落在安定縣(今子長市)東北部的走馬梁山腳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謝子長烈士墓</span></p> <p class="ql-block">瓦窯堡,位于子長市城南,是中共中央遷到延安前的駐地。1935年12月7日,張聞天、秦邦憲率中共中央機關進駐瓦窯堡,毛澤東于12月13日到達瓦窯堡。12月17日至25日中央在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瓦窯堡會議)。瓦窯堡會議是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召開的重要會議,確定了黨在新形勢下的新策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瓦窯堡會議舊址(左)和張聞天舊居(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瓦窰堡毛澤東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瓦窯堡周恩來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瓦窯堡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span></p><p class="ql-block">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名義上為地方組織,實際上即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1935年11月,為爭取張國燾北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在甘泉縣下寺灣開會決定,黨中央對外稱中共西北中央局,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彭德懷任副主席,葉劍英任參謀長,王稼祥任總政治部主任。毛澤東、彭德懷、周恩來、王稼祥、聶洪鈞、林彪、徐海東、程子華、郭洪濤任軍事委員會委員(后增補葉劍英、聶榮臻、劉志丹為委員)。1936年12月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正式成立,至此,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撤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綏德城文廟前的清代五龍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綏德漢畫像石展覽館</span></p><p class="ql-block">叢標老弟是這次西部考察團的專職攝影,本美篇很多照片均出自其手。可惜,走得太早,令人扼腕。</p> <p class="ql-block">10月25日 周三</p><p class="ql-block">參觀米脂縣楊家溝革命紀念館(馬氏莊園)、李自成行宮、劉家峁村姜家莊園、佳縣神泉堡鄉革命舊址、白云山白云觀,晚宿榆林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楊家溝馬氏莊園</span></p><p class="ql-block">楊家溝村馬氏莊園,位于米脂縣城東南20公里,于1929年開始修筑,1938年建成。莊園主人運用自己的學識(曾在日本留學)將西方建筑風格和陜北窯洞巧妙融為一體,堪稱中華民族窯洞建筑的瑰寶。1947年11月至1948年3月,中共中央在這里住了四個月,并于12月25日至28日在這里召開中央擴大會議(十二月會議),毛澤東作了《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楊家溝毛澤東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楊家溝周恩來舊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米脂李自成行宮</span></p><p class="ql-block">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登基稱帝,其侄李過返鄉將原馬鞍山真武廟改擴建為行宮,并將馬鞍山改為盤龍山。據米脂縣志載,李自成曾兩次返里,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劉家峁村姜氏莊園</span></p><p class="ql-block">姜氏莊園,位于米脂縣橋河岔鄉,始建于清同治年間,由清代財主姜耀祖修建而成。整個莊園占地40畝,建設耗時30年。主體建筑為結合了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特點的窯洞院落,被譽為“陜北第一莊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姜氏莊園寨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神泉堡周恩來舊居(左)、毛澤東舊居(中)、任弼時舊居(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神泉堡汪東興舊居(左)、江青舊居(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白云山旁香爐峰</span></p><p class="ql-block">白云山位于陜北佳縣城南5公里處的黃河之濱,是陜北道教名山。圖中左側為黃河著名景觀香爐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白云山上白云觀</span></p><p class="ql-block">白云觀,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觀中有殿堂廟宇54座,其他大小建筑45處。保存彩色壁畫1300余幅、碑碣172塊,匾額40余塊,還有石獅、古鐘、旗桿、浮雕、彩繪、石刻等眾多珍貴文物,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7年10月22日(農歷九月九重陽節),毛澤東在佳縣縣長陪同下游白云山廟會,參觀白云觀,與觀中方丈攀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佳臨黃河大橋</span></p><p class="ql-block">此處下游不遠即毛澤東一行于1948年3月東渡黃河進入晉西北的吳堡縣川口渡口。</p> <p class="ql-block">10月26日 周四</p><p class="ql-block">參觀神木東勝煤田大柳塔礦。游紅堿淖、紅石峽石刻、鎮北臺,晚宿榆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萬里長城第一臺——鎮北臺</span></p><p class="ql-block">鎮北臺,位于榆林市城北紅山頂上,為古長城現存最大的邊防要塞。</p> <p class="ql-block">10月27日 周五</p><p class="ql-block">參觀靖邊城北長慶油田第一凈化廠,在天賜灣鄉座談。晚宿延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長慶油田第一凈化廠</span></p><p class="ql-block">咱們北京使用的天然氣大部來自這里。</p> <p class="ql-block">10月28日 周六</p><p class="ql-block">參觀洛川會議紀念館。謁黃帝陵。訪黃陵縣故邑村。晚抵西安,宿丈八區陜西賓館。</p><p class="ql-block">故邑村是彭紅兄到陜北插隊的第二故鄉,我們到時,受到村民們敲鑼打鼓的夾道歡迎和熱情款待。可惜筆者手頭沒有在故邑村的照片,無法反映這一隆重場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洛川會議會址(左)和毛澤東舊居(右)</span></p><p class="ql-block">洛川會議會址在洛川縣城郊馮家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祭拜黃帝陵</span></p><p class="ql-block">《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崩,葬橋山”。橋山,位于黃陵縣城北,黃帝陵即建于此地,古稱“橋陵”。歷史記載,最早在這里舉行黃帝祭祀是在公元前422年(秦靈公三年)。之后,成為<span style="font-size:18px;">歷代帝王祭祀黃帝的場所。</span></p><p class="ql-block">黃帝陵展室中展出有毛澤東作《祭黃陵文》。此文于1937年清明節,以中華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名義致祭,致祭代表是林伯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黃帝手植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黃帝陵陵前的“黃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1982年9月,英國林業專家羅皮爾在考察了世界20多個國家的林業資源后考察了這棵柏樹的狀況,經過比較研究,認定這棵柏樹是存世最古老的柏樹,稱其為“世界柏樹之父”。</span></p> <p class="ql-block">10月29日 周日</p><p class="ql-block">游臨潼酈山華清池、西安事變發生地。參觀西安秦兵馬俑遺址、秦始皇陵文物博物館、西賢莊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大雁塔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秦兵馬俑二號坑遺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舊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西安大雁塔</span></p> <p class="ql-block">10月30日 周一</p><p class="ql-block">參觀扶風縣法門寺、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晚返西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扶風縣法門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我國首只克隆羊“陽陽”</span></p><p class="ql-block">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是首個國家級農業示范區,成立于1997年,距西安82公里。</p> <p class="ql-block">10月31日 周二</p><p class="ql-block">參觀西安飛機制造廠總裝車間、西沃客車制造廠。乘火車返京。次日抵京。</p><p class="ql-block">(此文根據筆者當時的筆記和熊華源兄整理的《西部考察大事記》編寫)</p> <p class="ql-block">為使讀者朋友對毛澤東在陜北十三年行程有所了解,筆者在這里作一簡略l記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毛澤東陜北十三年記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摘編自《毛澤東年譜》</p><p class="ql-block">1935年</p><p class="ql-block">10月19日 毛澤東同陜甘支隊第一縱隊(9月12日俄界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紅一軍、紅三軍、軍委縱隊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彭德懷為司令員、林彪為副司令員、毛澤東為政委)到達陜北吳起鎮(今吳起縣),結束長征。</p><p class="ql-block">10月21日 發動“切尾巴”戰斗,戰后毛賦詩:“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p><p class="ql-block">10月30日 離吳起鎮,11月2日到達甘泉縣下寺灣,政治局會議決定:陜甘支隊編成紅一軍團,毛、周、彭率紅一軍團南下同紅十五軍團會合,成立紅一方面軍,準備粉碎國民黨軍對陜北蘇區的圍剿;張聞天、秦邦憲率中央機關前往瓦窯堡。</p><p class="ql-block">11月21日 毛、周、彭率一軍團和十五軍團發起直羅鎮戰役(富縣),至24日結束。</p><p class="ql-block">12月7日 張、秦率中共中央機關進駐瓦窯堡,毛于12月13日到達瓦窯堡。</p><p class="ql-block">12月17日至25日 舉行中央政治局會議(瓦窯堡會議)。</p><p class="ql-block">1936年</p><p class="ql-block">1月31日 毛從瓦窯堡到延長縣,準備東征。</p><p class="ql-block">2月8日 毛在清澗縣袁家溝偵察黃河渡口情況。</p><p class="ql-block">2月上旬 大雪,毛作《沁園春?雪》。</p><p class="ql-block">2月20日至5月2日 紅一方面軍發起東征戰役,歷時75天。</p><p class="ql-block">2月21日 毛從清澗縣河口渡口東渡黃河。</p><p class="ql-block">5月2日 毛、彭從永和縣清水關渡口西渡黃河,進入延川縣。</p><p class="ql-block">6月1日 毛在瓦窯堡出席紅軍大學開學典禮。</p><p class="ql-block">6月21日 因東北軍襲擊,毛、周、張率中央黨政軍機關撤出瓦窯堡,向保安縣(今志丹縣)轉移。7月11日抵保安縣城。</p><p class="ql-block">1937年</p><p class="ql-block">1月10日 毛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機關由保安動身遷往延安,13日到達延安,住鳳凰山腳下。至1938年11月,毛等中央領導人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8月20日 毛去洛川,22日至25日在洛川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洛川會議),討論制定了中共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方針、任務和政策。30日毛回延安。</p><p class="ql-block">1938年</p><p class="ql-block">9月29日至11月6日 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舉行。</p><p class="ql-block">11月20日 日軍飛機首次轟炸延安,延安舊城受到嚴重毀壞。中共中央隨即遷往延安城西北的楊家嶺。</p><p class="ql-block">1943年</p><p class="ql-block">10月下旬 毛、任、彭到南泥灣三五九旅視察屯墾生產情況,停留五六天。</p><p class="ql-block">10月 毛等中央領導人由楊家嶺遷往棗園。</p><p class="ql-block">1945年</p><p class="ql-block">4月23日至6月11日 中共七大在延安舉行。</p><p class="ql-block">8月28日至10月11日 毛赴重慶談判。</p><p class="ql-block">1947年</p><p class="ql-block">3月11日 國民黨軍飛機轟炸延安,12日,毛由棗園搬到王家坪解放軍總部。</p><p class="ql-block">3月18日 毛晚8時撤離王家坪,次日凌晨轉移至延川永平鎮劉家渠,后經清澗縣徐家溝、高家崄,子長縣任家山,于25日轉移至子長縣王家坪,同朱、劉、周、任會合。</p><p class="ql-block">3月29日 毛等中央領導人轉移至清澗縣棗林溝,召開棗林溝會議,決定:毛、周、任率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留在陜北,主持中央工作;劉、朱、董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劉為書記,前往晉西北或其他適合地點,進行中央委托的工作。</p><p class="ql-block">3月31日 毛離棗林溝,經子洲縣邱家坪、高家塔,子長縣澗峪岔、石家灣,到靖邊縣青陽岔,停留9天。</p><p class="ql-block">4月13日 毛轉移至靖邊縣王家灣(今屬安塞縣),停留五十多天。</p><p class="ql-block">6月8日晚 毛離王家灣,9日轉移至小河村,10日晨轉移至天賜灣,16日返回小河村,停留45天。7月21至23日在小河村召開中共中央擴大會議會議。</p><p class="ql-block">8月1日 毛轉回青陽岔,幾日后經靖邊縣火石山,橫山縣肖崖則村,子洲縣巡檢寺,綏德縣李家崖、黃家溝、楊家岔,米脂縣井家坪、陳家岔,佳縣曹家莊、白龍廟村、楊家園則、梁家岔,于23日轉移至朱官寨,停留一個月。期間,于23日到西北野戰軍指揮部駐地前東原村,祝賀沙家店戰役勝利。</p><p class="ql-block">9月21日 毛轉移至佳縣張家崖窯,23日轉移至神泉堡。停留24天。</p><p class="ql-block">10月17日 毛轉移至佳縣縣城,后經譚家坪、南河底村、呂家坪,31日返回神泉堡,停留14天。期間,<span style="font-size:18px;">22日看白云山重陽節廟會,參觀白云觀。</span></p><p class="ql-block">11月14日 毛離神泉堡,經閻家峁、烏龍鋪,米脂縣申家崄,22日轉移至楊家溝,住四個月。12月25日至28日在楊家溝召開中央擴大會議。</p><p class="ql-block">1948年</p><p class="ql-block">3月21日 毛離楊家溝,經綏德縣吉鎮、佳縣螅蜊峪,23日從吳堡縣川口渡口東渡黃河。24日 到達中央后委駐地三交鎮雙塔村。26日乘車到達晉緩解放區首府興縣蔡家崖。</p><p class="ql-block">4月4日 毛離蔡家崖,乘車經岢嵐縣、代縣、雁門關、繁峙縣、五臺縣,于13日到達阜平縣城南莊,因準備訪蘇,暫留城南莊。</p><p class="ql-block">5月16日 因國民黨軍飛機轟炸城南莊,毛移至花山村。27日乘車到達平山縣西柏坡,與中央會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海县|
平南县|
玛曲县|
开原市|
棋牌|
延吉市|
航空|
炎陵县|
洛隆县|
察哈|
阳东县|
沂南县|
凤山市|
新密市|
江川县|
甘泉县|
景东|
镇赉县|
淮北市|
沙坪坝区|
田东县|
达日县|
治县。|
奎屯市|
耒阳市|
勃利县|
南陵县|
海晏县|
招远市|
彩票|
洪泽县|
天水市|
新巴尔虎左旗|
宁乡县|
繁峙县|
石嘴山市|
沾益县|
韶山市|
峡江县|
昌江|
东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