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一個月的南亞三國行,最后一站是不丹,對這個國家印象很好,一向?qū)ψ约旱挠洃浟Σ粷M意,所以盡早把它用文字記錄下來,以免后悔,至于印度和尼泊爾,先存著吧。</p><p class="ql-block">不丹是一個只有七十多萬人口的喜馬拉亞南麓小山國(全國近99%的國土是山區(qū)),北接西藏, 東、西、南與印度接壤。</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現(xiàn)任第5代國王與王后一起極受國民愛戴。家家戶戶都掛著國王一家的像片。這是一個具有濃郁宗教氣息的國家,將近80%的國民信奉佛教(崇尚西藏白教),15%印度教,5%基督教和其它。</p><p class="ql-block">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有人類居住的痕跡,尤其有石器和銅器等。歷史上此起彼伏的內(nèi)戰(zhàn)以及外患(主要是與印度和西藏的征戰(zhàn)),使得不丹與境外的關(guān)系并不密切,國民生活也比較落后。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位不世出英雄名為烏顏·旺楚克(Ugyen Wangchuck)成功地統(tǒng)一了不丹各部落,成為現(xiàn)代不丹的第一任國王。現(xiàn)任的是第5代國王。他在英國牛津大學接受教育,比較開放。</p><p class="ql-block">國王和王后受國民愛戴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常常微服查民,聽到民間不滿后,會跟政府機構(gòu)溝通,尋找變通。</p> <p class="ql-block">剛從相對臟而亂的尼泊爾到達不丹帕羅國際機場,立即注意到這里的整潔和低調(diào)。由于不丹很少平地,首都廷布(Thimpu) 無法建哪怕小機場,對外航空全經(jīng)50公里以外的帕羅機場。</p><p class="ql-block">這里四面環(huán)山,允許建造的跑道長度受到限制,只能允許中、小型飛機起降,且技術(shù)要求極高(一說全世界只有幾十位受到嚴格和特殊訓練的飛行員才能在帕羅機場起降。我想找出處但一時無從考證)。這里只允許不丹皇家航空公司(Drukair) 和 不丹航空公司2家公司的飛機降落,還有少數(shù)私人噴氣機也曾降落過。</p><p class="ql-block">飛機和機廳不接駁,旅客走入機場大廳。這座大樓的外飾與所有曾見過機場大樓不一樣,卻與以后見到的公、私房屋相仿。</p> <p class="ql-block">大樓前是現(xiàn)任的第5代國王和全家。這樣的照片在不丹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過移民局和海關(guān),也分為本國人和外國人,辦公座窗低調(diào)奢華。移民局官員說話細聲細氣,不卑不亢,絕無在許多國家邊境處見到的盛氣凌人</p> <p class="ql-block">一出機場大廳就是這個雕像,像是端茶迎客。出大門就是停車場,導游就等在門口。</p> <p class="ql-block">全國公路限速50公里。這不是因為路面不好,而是全國幾乎都是盤山公路。路面質(zhì)量相當不錯,全是印度援建。問導游為什么印度境內(nèi)公路質(zhì)量如此之差,而援建的不丹公路質(zhì)量這么好?答:中國援建的公路聽說質(zhì)量都很好,印度既然要援建,總得做得至少跟中國一樣,否則就會讓中國主導不丹的公路系統(tǒng)了。言語中流露出對中國的不盡信任。</p><p class="ql-block">車行約一小時到了首都廷布。這里的房屋多為依山而建,蓋因缺少平地。房屋公私分明,一目了然:紅色房頂為公家所有,綠色則為私人住宅。站在廷布城外,眼見山坡上的房屋不在少數(shù),因為廷布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約20%,許多鄉(xiāng)村的人來首都工作需要公、私房提供住宿。</p> <p class="ql-block">典型的不丹女服</p> <p class="ql-block">典型的不丹男服。</p><p class="ql-block">其實男女服飾因地域不同而有一定的差異,這里只是廷布所在的中西部的特色服飾。</p> <p class="ql-block">織布有機織和手工之分。后者所制非常精美,常常賣$5000左右一塊。問及誰會是買家,答曰東南亞客人,臺灣和日本客人等。這位大姐所織的已完成了一半,歷時7個月…</p> <p class="ql-block">此次南亞行多注重于與宗教有關(guān)的內(nèi)容,重人文,輕風景,因此很少清山秀水,而多名寺古剎。也許以此為出發(fā)點,放眼望去皆是佛(在下不是佛教徒),以致于后續(xù)關(guān)心的也多與佛教有關(guān)。</p> <p class="ql-block">離廷布不遠的大佛座,塑有釋迦牟尼巨像,內(nèi)供小佛像,基座下有廣闊的平臺。</p><p class="ql-block">佛像連底座高 54 米,內(nèi)分四層,放有多尊大、小佛像及繪滿曼荼羅圖。整體工程于 2015 年 9 月完成,耗資超過一億美元,當中由鍍金青銅鑄成的 800 頓重大佛便花費近一半(含 100 公斤金箔)。此像據(jù)說是希望為世界和平與繁榮帶來祝福。此大佛在南京預制,運到廷布。</p> <p class="ql-block">這是內(nèi)部眾多佛座之一,有許多故事。剛舉起手機拍下一張照,突然看到柱子上寫的不能拍照和錄像,一陣心虛,就不敢再拍了,同時肚子里不停地說著請大佛原諒的話。至于他老人家是否聽到,并且是否聽得懂我的英漢對照的話,那也管不了這么多了</p> <p class="ql-block">大佛腳下的臺階,把4個人在太陽下的身影拉得很長,一時間出來一個怪念頭:如果真的被人扯得那么長不知道會不會痛得死去活來!</p> <p class="ql-block">大佛腳下的廣埸有幾個當?shù)厝嗽诮虒W歌舞,據(jù)說是拍商業(yè)視頻,不禁想到:那54米高的釋迦牟尼若是較起真來,對他們大喝一聲:“呔!佛門凈土竟然讓你們弄成了商賈之地,給我趴下各打一百大板!”這幾個人大概率會嚇得嗉嗉發(fā)抖,而在下則會一邊飛快地逃掉,一邊回頭說“大佛啊大佛,您老人家明鑒,這可不干我事”。</p> <p class="ql-block">這是“四不像”。英文是Takin,中文為不丹羚牛。 傳說很久以前,當?shù)卮迕褚鬂ú坏さ臐蛔砭疲粨u扇)顯靈懲惡救善。后者要求村民供奉一頭牛,一只羊就著喝酒。濟公很快吃完了牛羊,只剩下了頭和軀干骨。他把羊頭按在牛身骷髏上,這羊頭牛身的怪動物立即長出血肉,蹬蹬蹬地跑上山去。從此此地多了一種動物,它們由政府養(yǎng)著。它的頭像羊,身像牛,蹄像鹿,尾像馬。或者說,不像羊、不像牛;不像鹿、不像馬,所以稱為“四不像”。當然,濟公云云只是坊間傳說,這個動物看上去還是挺怪的,從來沒有見過。</p> <p class="ql-block">訪問了一個尼姑庵。</p><p class="ql-block">她們從很小便可以入庵,頌經(jīng)識字。這位小高尼大約不過十五、六歲,手捧祈奉的食物出門去扔掉(的確看到她把手中的供品扔到了垃圾桶)。</p> <p class="ql-block">寺內(nèi)可以參觀但不能拍照。一時興起,對著很臟的窗子呵一口氣,用手擦了擦,用手機拍了一張。這樣總不算壞了規(guī)矩吧,心里好一陣得意。窗內(nèi),那些小師付們靠墻坐著念經(jīng)。我們走入堂去,人家頭也不抬地繼續(xù)念著,當然我們半句也聽不懂。其中有一位小師父,長得很機靈,大約9、10歲左右,兩眼咕嚕嚕轉(zhuǎn)著看我們這幾個老外。我對她打個招呼,人家趕緊低下頭去,喃喃念著什么。估計是祛除魔障的什么句子。此時突發(fā)奇想: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會把一生托付給佛呢?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美好,有手機,有電視,有微信,有TikTok, 有電玩,有好吃的…想到此處,心里一激靈,立刻打住。不敢沖撞了佛,弄個一身罪惡可不好玩!</p> <p class="ql-block">這是夏宮,右半是國王和皇家辦事的地方。左半則是總理府及各大部門的辦公室。</p><p class="ql-block">此處本是一座城堡。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國王就開始放權(quán),希望由行政部門而非王室統(tǒng)攬全國的生活。2007年全國普選后總理和各級行政部門執(zhí)掌具體民事。這個城堡被改建成辦公大樓。</p><p class="ql-block">不丹幾乎是政教合一的國家,但是王室盡量只起到指導和監(jiān)督的作用,而不插手每天的事務性工作。至今,兩造關(guān)系融洽,未傳出任何權(quán)力之爭的丑聞</p> <p class="ql-block">入門后,場院相當寬敞</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為什么人那么少</p> <p class="ql-block">佛教的影響滲透在生活中各個層面,除了幾乎家家拜佛外,在王室和政府機構(gòu)的大樓里也辟出巨大的佛堂,看到同機從尼泊爾飛不丹的一個國內(nèi)的有幾位旅游團成員在前面請高僧贈水(真喝了)。</p><p class="ql-block">對了,一位同機的北京游人很是虔誠,悄悄對我說趕緊去向那位活佛似的僧人要一口圣水喝,我不假思索地說了一句:“謝謝你,不過我不信這個”。眼見她很是失望。我突然省悟到自己的魯莽,想對她說一句道歉,人家早就走開了。我知道內(nèi)心不愿喝那位胖大和尚用厚厚的手掌捧給我的“圣水”。對,這才是真正的理由,不過我不應該對人如此冷漠無理(如果您碰巧讀到這篇文章,請接受我的真誠道歉!)</p> <p class="ql-block">在廷布的第一晚住Thimphu Le Meridien,可能是那里最好的旅店(5星),服務極其周到細致,服務員獻了哈達后奉上肉桂蘋果汁。此后所有旅店的服務都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次日出城開往普納卡 Punakha的路上要經(jīng)過一個海拔3千多米的埡口, 叫多雄拉山口 (Dochu La Pass)。此處建有108個舍利塔。</p> <p class="ql-block">進入塔林后,突然間感覺到置身于一個很神秘而美好的所在。</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早晨,游人寥寥。清風拂過小山崗,帶來寂靜無聲的宣教。人們壓低聲音說話,仿佛不愿吵醒沉睡在塔中的先賢。導游說,云開霧散之時,站在此地放眼望去可以見到白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脈在遠處像神一樣的存在。在連綿的山脈起伏間,可以同時看到好幾個7千米以上的高峰。可惜那天云層很厚,雪山只是若隱若現(xiàn)。即便如此,我們也無不感受到一種莊嚴,一份肅穆,覺得置身于遠離城囂之處,心中一片寧靜。此時,我早已收起了玩世不恭之心,悄悄地把自己歸到好人一類。</p> <p class="ql-block">離廷布72公里,車程3小時的普那卡 (Panakha), 為古時不丹的首都。1955年,首都遷至廷布</p><p class="ql-block">這座城堡建于17世紀,在“父母河”上,在象形山下,建筑美觀,是為“冬宮”。由于雙河在城堡之下流過,曾經(jīng)有過數(shù)次河水溢滿,淹沒了城堡,這也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遷都的一個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是從岸上進入城堡的木橋</p> <p class="ql-block">這條是母親河Mo Chu River, 在冬宮下流淌;它是不丹的兩大河流之一,另一條是父親河Pho Chu River. </p> <p class="ql-block">進入城堡</p> <p class="ql-block">不知為什么入室樓梯做成這么陡</p> <p class="ql-block">天井里的舍利塔</p> <p class="ql-block">辦公樓</p> <p class="ql-block">這也是政教合一的機構(gòu),因此那里廟堂的一切都與任何正式寺廟相同,甚至更大規(guī)模。不丹的寺廟一必須脫鞋,二不可拍照和拍視頻。只能站在天井往屋里拍,盡管人家也不喜歡,可我沒在天井任何地方看到不許拍照的告示。嘿嘿…!</p> <p class="ql-block">又一辦公樓</p> <p class="ql-block">室外的大師父不會制止我們拍照</p> <p class="ql-block">更多的庭院</p> <p class="ql-block">西醫(yī)醫(yī)院。不丹人只要成績足夠好,就可以上醫(yī)學院,并且免費</p> <p class="ql-block">這些樓房屬于政府,供醫(yī)生、護士和其他醫(yī)院工作人員住。住戶僅需付很小一部分費用。</p><p class="ql-block">講到醫(yī)院,這里講一下不丹的教育和醫(yī)療制度。</p><p class="ql-block">不丹實行全民義務教育制,從小學開始一直到大學或醫(yī)學院畢業(yè)。后者需要成績相當好才行。整個求學過程中,文具自理。鄉(xiāng)下孩子(鄉(xiāng)村人口超過城市)要去較遠的地方讀書但無法承擔交通費用,政府建校舍和宿舍,學生們免費住宿和飲食。</p><p class="ql-block">關(guān)于醫(yī)療服務,整個國家的水準相對比較低,有西醫(yī),也有不丹醫(yī)(多稱為藏醫(yī),概因大多數(shù)古醫(yī)是西藏傳入)。醫(yī)學院也分西醫(yī)學院和藏醫(yī)學院。老年人普遍相信藏醫(yī),年輕人多信西醫(yī)。50歲的導游說他篤信藏醫(yī),舉例說有好幾次感冒,用藏醫(yī)治了5-7天就痊愈了。我強壓下沖動才沒告訴他:絕大多數(shù)感冒由病毒造成,而病毒感染治療7天,不治療一周,怎么都會好的。普通疾病兩者相輔一般能解決,90%或更多的費用由政府承擔。如果病情嚴重,需要特殊治療或不丹醫(yī)生無法做的手術(shù),則可以轉(zhuǎn)去印度,泰國,孟加拉國,甚至澳大利亞,我們的導游說政府會負擔一半(但是昨天跟一位做生意的不丹人聊起此事,他說政府基本全包,我無從考證,ChatGPT 說得模棱兩可,Deepseek 則王顧左右而言它)。</p><p class="ql-block">關(guān)于養(yǎng)老,政府雇員有養(yǎng)老金,退休年齡從57歲到63歲不等,取決于工作性質(zhì)。私營企業(yè)有的也發(fā)養(yǎng)老金。但是許多老人沒有養(yǎng)老金,可是不丹的習俗極是尊老。父母在而不養(yǎng)會為全社會唾棄,過去他們常常生育6-8個孩子,因此養(yǎng)老毫無問題。可現(xiàn)在的年輕人也向其它先進國家看齊,生育率下降,已經(jīng)不到2小孩了。長此以往,他們恐怕無法維持現(xiàn)在的養(yǎng)老水平。</p><p class="ql-block">在美國,孩子上大學,自己的退休金和醫(yī)療保險這三者像三座大山壓在大部分公民身上,而這三大要素在不丹很少成為負擔,這大概是他們具有全球最高幸福指數(shù)之一的國度的重要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西醫(yī)眼科醫(yī)院</p> <p class="ql-block">西醫(yī)婦、兒醫(yī)院</p> <p class="ql-block">藏醫(yī)門診部</p> <p class="ql-block">藏醫(yī)住院部</p> <p class="ql-block">藏醫(yī)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內(nèi)存數(shù)千冊藏醫(yī)書籍</p> <p class="ql-block">此處及不少安靜的角落為學藏醫(yī)者提供學習的地方。這里用古老的文字檢索系統(tǒng),不用電腦檢索</p> <p class="ql-block">參觀了當?shù)氐脑旒埞I(yè)流程,大開眼界。</p><p class="ql-block">伐木和剝樹皮的環(huán)節(jié)不在此處完成。這兩個大缸浸滿了剝下浸透的樹皮。這位力大無比的大哥把樹皮條從一個水缸攪到下一個,然后撈將出來送到下一步程序。</p> <p class="ql-block">擠干的樹皮條由3、5位大姐一小把一小把的理順,看到黑的不合格的就扔掉。</p> <p class="ql-block">機器將樹皮軌得粉碎,打成樹漿,也可以稱為紙漿</p> <p class="ql-block">這位大姐然后用篩子把紙漿撈成片,整齊劃一地迭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這位力逾千鈞的大姐把紙片絞得很干很干</p> <p class="ql-block">這位只會憨笑的小哥把一張張紙貼在通電的干燥板上,揭下來時就是成品紙。各種質(zhì)量和顏色的紙都有</p> <p class="ql-block">這是民間畫家用剛開到的造紙工藝做的紙寥寥數(shù)筆畫出通天的寺廟(有點像后來去的虎穴寺),以及5位僧人踩著堅定的腳步向寺廟走去,很喜歡這幅畫,可惜怕長途跋涉弄壞了它,沒買。</p> <p class="ql-block">不丹國家博物館,座落在重鎮(zhèn)帕羅。</p><p class="ql-block">該圓形建筑建于1649-1651年,起初是作為西藏入侵部隊的瞭望塔。</p><p class="ql-block">上世紀六十年代,第三代國王決定把它改建成國家博物館。收藏有逾3千件文物、本土藝術(shù)品等,涵蓋1500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這是17世紀的銅壺。</p><p class="ql-block">另外還有一些7世紀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說到不丹的文物,肯定離不開佛教。</p><p class="ql-block">此處珍藏有包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法華經(jīng)》、《金剛經(jīng)》等經(jīng)典原版經(jīng)文。</p><p class="ql-block">博物館還收藏了不同時期的佛教手稿和經(jīng)卷,這些文獻是由手工書寫的,通常是由僧侶們抄寫的古代佛教經(jīng)典。</p><p class="ql-block">不丹的佛教文化受藏傳佛教的影響深遠,因此一些佛教儀軌書籍,如《密宗經(jīng)典》和《儀軌大全》等,也有重要的收藏。</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有四層,無從查詢到底存有多少佛像,我們的感覺是上千,包括木雕、銅制、金屬、泥塑等</p> <p class="ql-block">這個壁畫描述了6道輪回,反應了佛教對生命和報應的理解。我們的導游解釋說,從左上開始是:人間、天堂、阿修羅、惡鬼、地獄、畜生等6道。</p><p class="ql-block">繼續(xù)往深一點問,他無法細致解答。部分原因是他的中、英文都只是“還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綽綽有余,進入學術(shù)性交流就不夠用了,盡管這位50歲的不丹人擅7種語言。</p><p class="ql-block">在回程時在新德里和多倫多機埸都有大把時間查詢chartgpt 和deepseek, 借此把一直困擾著我們的對6道輪回的疑惑和解釋簡單敍述一下:</p><p class="ql-block">六道輪回(也稱為六道生死輪回)是佛教、道教和一些印度教傳統(tǒng)中對生命和輪回的描述。根據(jù)這些教義,生命不斷在六種不同的存在狀態(tài)之間循環(huán),直至達到解脫或涅槃。六道輪回的概念體現(xiàn)了生死的無常和因果報應的法則。</p><p class="ql-block">六道包括:</p><p class="ql-block">天道(Deva realm):這是神明、天人或天界的存在狀態(tài)。天道的生命享有極大的幸福、長壽和享樂,但這種存在并非永恒,天道中的眾生也會經(jīng)歷衰老、死亡,最終墮入其他道中。</p><p class="ql-block">人道(Human realm):人類的世界,是六道中最為特殊的存在狀態(tài)。人類具有智慧和選擇的能力,因此有機會修行、積累功德,最終達到解脫。人道雖有苦難,但也有覺悟和修行的可能。</p><p class="ql-block">阿修羅道(Asura realm):阿修羅是具有強大力量和怒氣的存在,他們常常處于與天神和其他生靈的對抗和斗爭之中。雖然他們比人類和其他眾生更為強大,但他們依然處于輪回之中,無法完全脫離。</p><p class="ql-block">餓鬼道(Preta realm):餓鬼道的眾生因貪欲、饑餓、渴望未得到滿足而生存,他們的身體常常極度瘦弱,飽受痛苦。餓鬼道象征著過度的貪婪和欲望。</p><p class="ql-block">畜生道(Animal realm):畜生道中的眾生是動物,他們通常受到愚昧、無知、依賴本能的束縛。動物存在中的痛苦與迷茫,反映了生命的局限性。</p><p class="ql-block">地獄道(Hell realm):地獄道是六道中最痛苦的存在,地獄中的眾生因惡業(yè)而受無盡的折磨。地獄道象征著極端的痛苦和對惡行的報應。</p><p class="ql-block">在佛教中,六道輪回的核心思想是因果報應和輪回的無常。眾生根據(jù)自己的行為(善業(yè)與惡業(yè))轉(zhuǎn)生到不同的道中。解脫輪回的唯一途徑是通過修行,斷除煩惱和無明,最終達到涅槃(nirvana),從而超越六道的束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寫到此處,感到很是疲憊,差點忘了這一個月是在南亞度假,而不是做宗教學術(shù)研究,實在不該化太多的時間燒腦。</p> <p class="ql-block">帕羅宗(Paro Dzong),是不丹最為知名的寺廟之一,建于1644年。帕羅宗也叫日蓬堡(Rinpung Dzong),意思是“堡壘上的寶石堆”。</p><p class="ql-block">寺廟是典型的藏式建筑風格。它們的色彩鮮艷,這些色彩不僅具有美學效果,也有著深厚的宗教象征意義。例如,金色常常代表佛法的光輝,而紅色和黃色則代表莊嚴與神圣。</p> <p class="ql-block">天井深處,是數(shù)十盞長明燈。</p> <p class="ql-block">廟里幾位大小師傅在掃地,門外抓拍一倀</p> <p class="ql-block">有的人會覺得兩旁樓宇比較壓抑;也有人會覺得莊嚴肅穆</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導游卡馬(Karma)在長廊內(nèi)沉思,不知此時想的是今生前世,還是善惡之分</p> <p class="ql-block">下課的小師付們不脫稚氣,顯然心情不錯</p> <p class="ql-block">昔陽下的導游,顯得很孤獨。的確,這一周他陪著我們,事無巨細,顧不上自己的家庭</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帕羅主街,兩側(cè)全是禮品店</p> <p class="ql-block">游樂場,當游樂機轉(zhuǎn)得很高時,不丹的小孩子們發(fā)出的驚叫和大笑如同中、美孩子們一般天真和快樂</p> <p class="ql-block">此為朱雀寺,音譯為祈楚寺,又稱千手千眼觀音寺,是不丹王國所建的第一批宗教堡壘,為不丹境內(nèi)非常古老的藏傳佛教寺廟。它建于公元七世紀,坐落於不丹西面帕宗宗的帕羅河谷,海拔高約2300米,是不丹王國西部著名的佛教寺廟和行政中心,乃不丹王室舉行重要慶典的場所。港星梁朝偉和劉嘉玲在不丹舉辦世紀婚禮時,曾在此拍攝婚紗照(好像是在入廟之前的臺階上)</p> <p class="ql-block">朱雀寺內(nèi)唯一一張釋迦摩尼照片</p> <p class="ql-block">此行的重頭戲為參觀虎穴寺(Tiger Nest). 它建于帕羅郊外一座山上。此地在海拔三千多米處有幾個山壁凹處,寺廟就依壁而建于17世紀。</p><p class="ql-block">據(jù)稱虎穴寺名列世界十大寺(不知是誰排的名,依據(jù)什么排名)。傳說早年(1300年前)此處妖邪猖獗,民不聊生。佛教鼎鼎大名的蓮花生大師騎虎至此,閉關(guān)3個月,破壁而出,降伏了妖孽, 為民除害。后人念其功德,遂搬磚運木,在此艱險之處修建廟宇。他們共建了7個佛堂,以謝蓮花生大師之德。不幸寺廟于1998年遭遇大火,幾乎燒盡了那些木結(jié)構(gòu),據(jù)說唯有蓮花生大師座像完好無損。寺廟按歷史記載重建于2004年,起初訪客人數(shù)受到嚴格限制,隨后慢慢放開管控。</p><p class="ql-block">廟內(nèi)不準拍照和視頻。</p> <p class="ql-block">上山約需2個半到3個小時,一路向上最后一段是有上有下的700個臺階(在頂端來回1400級)。為了節(jié)省體力對付高反,我們選擇了首段1/3路騎馬(每人$25)。事實證明這是很正確的選擇。</p><p class="ql-block">為了登虎穴寺,我們從美國把登山杖拆解作行李帶來不丹,此時派上了用場。如果沒帶登山杖,也可以在山下買2根木杖,$1一根,看著也很順手。</p><p class="ql-block">寺廟建在絕壁之上,使人擔心:萬一雨季大雨不停,造成山體滑坡怎么辦?導游說不會,因為是建在巨大的巖石上。</p> <p class="ql-block">不同高度和轉(zhuǎn)折處看到的寺群有不同的感覺,遠眺近觀總讓人肅然起敬。</p><p class="ql-block">登頂后大家把手機、相機、大小背包等留在寺前,經(jīng)過機埸安檢一樣的檢查才放入寺內(nèi)。從山道上看寺廟頗為它的不穩(wěn)定擔憂,似乎山風一起便會將房宇刮得無影無蹤。可是雙腳踏上后倒覺得有足夠的立足之地,全不必擔心結(jié)構(gòu)的問題。</p><p class="ql-block">就像所有不丹寺廟,訪客必須脫鞋方可入內(nèi)。將近一小時看了7個寺廟,由于我們都穿了登山靴,脫上脫下很不方便,素性就拎著鞋子走來走去。</p><p class="ql-block">其中一個寺廟供奉著蓮花生大師,在入口的左側(cè)有一個石壁,有一個香案擋住。導游說當年大師便在此破出石壁。現(xiàn)在每年9月的一天,靠壁的香桌會被移開,一些游客會被允許進入打開的石壁。想來允許進洞的人太少了,以致搜遍全網(wǎng)也沒看到有關(guān)評論。不管怎樣,盡管對這個每年只開一天的神秘洞穴很好奇,我們大概率不會再來探了</p> <p class="ql-block">作為收尾,導游帶我們4人去吃一頓不丹人家里的食物。說實話,這比前幾周的印度飯好吃,或者說更適合中國南方人口味。他家的米酒有點像日本的清酒。2杯下肚后臉上發(fā)燒,趁著腦子尚清醒,堅執(zhí)不喝第3杯。</p><p class="ql-block">桌上一字擺放的為:炒雞蛋、生蘿卜、土豆湯、牛肉粉絲、炒辣椒和紅米飯。所有食材皆為自給自足。</p> <p class="ql-block">走出民居,天色漸陰,雖不聞炊煙,卻頗有中國鄉(xiāng)村的風味。一時間不知身在何處,恍惚中置身于歌舞升平的江南小村。</p> <p class="ql-block">走入出境大廳,仍然被不丹人的整潔和自然所動。它的移民局窗臺便如任何政府或宗教機構(gòu)一樣給人平靜的氣氛,根本沒有一絲衙門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候機室一隅,頗像一個沙龍。四周是唐卡一樣的繪畫,落地大玻璃窗外是飛機跑道,再稍往外便是山坡了。</p> <p class="ql-block">出境的候機大廳,像藝術(shù)展廳似的</p> <p class="ql-block">該登機去新德里了。</p><p class="ql-block">不丹皇家航空的空服人員便如旅館服務員,輕聲細語,待人非常周全。</p> <p class="ql-block">四周南亞行始于印度新德里,終于不丹帕羅。回程,從帕羅2個多小時飛往新德里,候機8小時,再坐16小時波音777穿越印度洋和大西洋到加拿大的多倫多,再飛往田納西的南許維爾入境,驅(qū)車一小時到肯德基的鄉(xiāng)下,凡45小時左右,或更長(現(xiàn)在仍在多倫多機場喝咖啡,回美的飛機已經(jīng)推遲了一小時。希望不要再往后推了)。</p><p class="ql-block">進入不丹時充滿了好奇,離開時有許多疑問得到了解答。</p><p class="ql-block">首先,這個國家很小,只有78萬人口,GDP110億美元,比溫州一個市還少,但是它強調(diào)國民幸福指數(shù)和滿意度,據(jù)說排在全球前三。有人說那是因為信息閉塞,沒有比較就沒有失望。這也許有一定道理。但是不丹沒有新聞和信息控制,全國有1/8的人口在國外,主要在澳大利亞和印度。這些僑民除了寄錢回家外,還會把海外信息大量回饋,可是這只能稍微改變一下年輕人對生活的看法。所以有別的更強烈的因素導致民眾的高滿意度,其中之一是貧富差距小,另一是我們在北美的人最大的憂慮孩子的大學學費、自己的醫(yī)療保障和老年養(yǎng)老這三大要素在不丹基本不存在。</p><p class="ql-block">第二,不丹人民仍舊保持著敬老的傳統(tǒng)。在目前物欲橫流的世界,這種傳統(tǒng)尤其珍貴</p><p class="ql-block">第三,不丹人沒有我們無論在國內(nèi)還是在北美見得太多的戾氣。人和物給人平和謙讓的感覺。這種感覺無法詳細描述,但我們能清楚地感受到。這是不是與佛教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戒、定、慧有關(guān)?萬事由戒生定、進而由定發(fā)慧。佛教的核心是緣起,也就是諸法由因緣而起。如果眾人真正遵佛法,不嗔不貪,那作為一個存在了2500年的世界第四大宗教,它所起的作用值得任何人關(guān)注和重視。當然,如果一個人生性飛揚跳脫,難耐羈管,比如在下,盡管常常警惕哪怕不行善也斷斷不可作惡,但要我入佛門,日日參拜釋迦牟尼、如來、觀音等等,那是絕對做不到的,上面幾位大仙們盡管面相頗善,他們手下的幾大天王幾大護法幾大金剛則俱皆面目猙獰,讓人看了夜里做噩夢。所以還是讓我負罪做凡人吧。</p><p class="ql-block">有人問:這次在不丹沒見你拍到什么讓人拍案驚奇的風光照,回答:不丹不是瑞士,如畫的風光不是它的強項。尋找貫穿于全國的精神面貌,以及造成這種面貌的各種原因才是此次不丹行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也許,將來有一日會去南部不丹走一趟,據(jù)說那里風景絕佳。借用一句老話:until then, so long! </p> <p class="ql-block">補遺:1)不丹全國沒有一個紅綠燈; 2) 盡管每6個人就有一輛車,幾乎沒有聽見汽車喇叭聲(跟印度和尼泊爾形成鮮明對比);全國建筑不得超過6層;4)紅房頂為公家,綠房頂為私家建筑;5)需要造私房者向政府提交申請,后者會以國王的名義適當送土地造房;6) 國王對政府有監(jiān)督權(quán),而議會(上、下院)有超2/3議員反對國王則可罷免國王。當然這還沒有發(fā)生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源|
诸城市|
道真|
内丘县|
根河市|
四平市|
孙吴县|
刚察县|
云龙县|
陇川县|
孟连|
沅江市|
梓潼县|
平定县|
安化县|
青川县|
富平县|
南安市|
拉萨市|
栾川县|
嘉禾县|
平度市|
凤庆县|
伽师县|
阿勒泰市|
墨玉县|
辽阳县|
磐石市|
乌审旗|
哈密市|
山丹县|
贵州省|
盘锦市|
沾益县|
岗巴县|
理塘县|
北流市|
新蔡县|
淮北市|
苏尼特右旗|
蓬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