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康提是僧伽羅王朝的最后一個古都,僧語名為Maha Nuwara 是一座偉大的城市。即使在淪落為英領殖民地之后,通過不懈的努力與斗爭,圣城康提依然繼續堅持傳揚傳統文化和佛教寺廟的財產和權益。1988年康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div><div>康提舞起源于古代康提王國(14-19世紀)統轄的中央山地地區,故又稱為高地舞。是斯里蘭卡僧伽羅族傳統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派別,為僧伽羅族文化標志之一。可分為古典舞和民間舞兩大類。原來這種舞蹈是在古洪婆祭神會上表演的祭祀舞蹈。儀式中通過吟誦贊詞、打鼓、跳舞、向神靈祭獻食品等程序,表達人們驅鬼降魔、祈求神靈保佑的愿望,也從中得到娛樂。<br></div><div>2024年12月24日我們在斯里蘭卡康提 一個簡易的禮堂里欣賞了當地藝術團體的康提舞演出。</div> 簡易的禮堂 康提舞的伴奏以橄欖形的凱得鼓為主,可用64種不同的節奏伴奏 斯里蘭卡僧伽羅族傳統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派別 是僧伽羅族文化標志之一 傳說其動作體系源自印度教濕婆神的“健舞”,融合了佛教元素 舞者身著“維斯服飾”,頭飾象征圖騰崇拜 舞蹈服裝以精美的維斯服飾著稱 **古典舞**:以“瓦納姆舞”(模擬舞)為代表,包含18種動物與神話主題的舞蹈,如蛇舞、孔雀舞、獅舞等,通過擬人化手法展現自然與神性。 康提古典舞以瓦納姆舞最著名,出現于18世紀納林德拉辛訶王時期,它以傳統的康提舞為基礎,并吸收融會了印度南部的舞蹈語匯。瓦納姆一詞源于梵文varnana,意為摹擬,故又稱摹擬舞 **民間舞**:表現世俗生活,如收割舞、采茶舞等,貼近勞動場景 康提舞以其獨特的歷史深度、藝術表現力和文化適應性,成為斯里蘭卡民族身份的重要象征。它既是對傳統的堅守,也是動態演進的活態遺產,被譽為“世界藝海中的明珠”。<div>(文字參考360、百度等網站)</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怀化市|
武义县|
定远县|
新民市|
台东县|
华蓥市|
旌德县|
宜城市|
隆林|
宁津县|
新巴尔虎右旗|
湖南省|
油尖旺区|
张家港市|
富民县|
临猗县|
临朐县|
洱源县|
佛学|
仙游县|
深圳市|
宕昌县|
安平县|
太和县|
锦州市|
胶州市|
临澧县|
浦县|
普兰县|
乌什县|
无锡市|
舞阳县|
鹿邑县|
海伦市|
杨浦区|
连江县|
博野县|
阿荣旗|
镇沅|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