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樹生</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70196467</p><p class="ql-block">圖片:網絡</p> <p class="ql-block">在記憶的長河中,徽州的小山村宛如一顆被歲月塵封的明珠,每至新年,便被皚皚白雪溫柔包裹,化作一個銀裝素裹的夢幻之境。大年初二,這個特殊的日子,承載著拜年的厚重習俗,宛如歲月的鐘聲,準時敲響。那時,爺爺奶奶年事漸高,我便自告奮勇,肩負起代表全家拜年的神圣使命,手提裝滿心意的“果子包”,踏上那蜿蜒曲折、通往親情深處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黎明前的黑暗尚未完全褪去,整個村子仍沉浸在甜美的夢鄉之中,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卻已迫不及待地炸響,如同一曲激昂的晨歌,將我從溫暖的被窩中喚醒。我迅速起身,穿上奶奶熬夜精心縫制的新棉襖,背上裝滿凍米糖、頂市酥、裹粽、壽粿桃的“果子包”,這些質樸的點心,每一塊都飽含著對親戚們深深的牽掛與情誼,宛如一顆顆溫暖的火種,點燃了新年的熱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踏出家門,眼前的世界仿佛被大自然這位神奇的畫家精心描繪過,一片純凈的潔白。青石板路被厚厚的積雪嚴嚴實實地覆蓋,每邁出一步,腳下都會傳來“咯吱咯吱”的清脆聲響,那是新年與大地的私語,是歲月奏響的獨特樂章。路邊錯落有致的徽派民居,白墻黑瓦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畫,淡雅而寧靜。屋檐下的紅燈籠在寒風中輕輕搖曳,那一抹鮮艷的紅,如同冬日里的暖陽,給清冷的世界增添了幾分喜慶,也點燃了我心中對拜年的無限期待。</p> <p class="ql-block">前往姑姑家的路,需要翻過一座小山。山上的樹木褪去了往日的翠綠,光禿禿的枝丫上堆滿了積雪,宛如一個個身披白色披風的衛士,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偶爾有幾只小鳥撲騰著翅膀飛過,打破了這份寧靜,它們嘰嘰喳喳的叫聲,仿佛在訴說著新年的喜悅與祝福。一路上,我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姑姑和藹的笑容,那溫暖的笑容如同春日的微風,讓我的腳步也不自覺地輕快起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終于抵達姑姑家,院子里的竹子被積雪壓彎了腰,像是在向新年鞠躬致敬,又像是在歡迎我的到來。姑姑聽到動靜,急忙從屋內迎了出來,看到只有我一個人,眼中滿是驚訝與欣喜:“我的乖侄嘞,這么冷的天,你咋一個人來啦!快進屋,別凍著!”那親切的話語,如同冬日里的爐火,瞬間溫暖了我的全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雙手捧著“果子包”,鄭重地遞給姑姑,認真地說道:“姑姑,爺爺奶奶讓我給您拜年啦,祝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事事順心!”姑姑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熱情地將我拉到桌前。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雞子餃頭面便端了上來。金黃的茶葉蛋,被煮得恰到好處,泛著誘人的光澤,仿佛是陽光在碗里跳躍;咬上一口,鮮嫩的肉餡與爽滑的蛋皮在口中交融,釋放出濃郁的香味;爽滑的面條根根分明,浸潤在鮮美的湯汁里,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小時候,我總是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頤,那溫暖的味道順著喉嚨滑下,渾身都暖了起來。直至如今,每次到姑姑家拜年,這碗雞子餃頭面依舊準時上桌,從未缺席,它就像一根無形的線,串聯起了我童年的回憶與濃濃的親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從姑姑家出來,我又沿著蜿蜒的田間小路,前往叔叔家。田里的莊稼被積雪蓋住,白茫茫一片,宛如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孕育著來年的希望。偶爾能看到幾只野兔在雪地里蹦跳,留下一串小小的腳印,為這寂靜的冬日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生機。一路上雖說只有我一個人,但一想到馬上就能見到叔叔一家,心中便滿是期待,那期待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滿了生機與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到了叔叔家,叔叔正在門口掃雪,看到我,他立刻放下掃帚,一把將我抱起:“喲,我的小侄子來啦!快進來,外面冷!”同樣的問候,同樣的熱情,叔叔也端出了那碗熟悉的雞子餃頭面,熟悉的味道瞬間彌漫在屋內,讓整個屋子都充滿了家的溫暖。</p> <p class="ql-block">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份“果子包”雖不昂貴,卻承載著濃濃的親情,宛如一座橋梁,連接著親人們的心。我一個人穿梭在各個親戚家,每到一處,都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與關愛。大家圍坐在一起,嘮著家常,從村里的新鮮事,到地里的莊稼收成,無話不談,歡聲笑語在屋子里回蕩,讓寒冷的冬日也變得格外溫暖,那溫暖如同冬日里的暖陽,照亮了我們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后來,生活條件逐漸變好,日子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可我依舊會在初二這天,代表爺爺奶奶去給親戚們拜年,這份堅持,如同古老的傳承,從未中斷。然而,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拜年的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有一年,我像往常一樣準備出門拜年,卻發現年輕的表弟表妹們都在低頭玩手機,手指在屏幕上不停地滑動,發送著拜年短信。我邀請他們一起出門,他們卻有些猶豫,說這樣既方便又快捷,還能一下子聯系很多人。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絲失落,那種親自登門拜年的熱鬧與親切,似乎正在被這些新方式慢慢取代,就像傳統的老物件,逐漸被新潮流所遺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再后來,視頻拜年也流行起來。遠在外地的親戚,通過視頻就能互相拜年,看到彼此的面容。但隔著屏幕,總感覺少了些面對面時的溫度,少了那一碗熱氣騰騰的雞子餃頭面,少了圍坐在一起嘮家常的真實感,仿佛一切都變得虛幻而不真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已年近古稀,回首那些獨自拜年的日子,心中滿是感慨。時代在變遷,如奔騰不息的江河,一去不復返。可拜年所承載的對長輩的敬重、對親情的眷戀,卻如同深深扎根在心底的大樹,從未改變。那一碗碗充滿溫情的雞子餃頭面,和溫暖的親情一起,將永遠珍藏在我心底,成為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人生的道路 。</p> <p class="ql-block">樹生,生于徽州小山村,自幼深受傳統習俗熏陶,對家鄉的過年記憶尤為深刻。多年來,始終懷揣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的點滴溫暖與感動。如今雖已年近古稀,但仍筆耕不輟,希望通過文字,讓更多人感受傳統拜年習俗的魅力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游县|
措美县|
峨山|
金华市|
昌邑市|
阿巴嘎旗|
团风县|
措勤县|
九江市|
博湖县|
新乡市|
泽普县|
长丰县|
任丘市|
汶上县|
阳江市|
庆城县|
饶阳县|
张家港市|
安龙县|
固原市|
清河县|
栖霞市|
吴堡县|
宜兰市|
朝阳县|
济源市|
广水市|
大悟县|
蒙城县|
阳山县|
诸城市|
武宁县|
桦南县|
崇仁县|
许昌市|
上栗县|
阜新市|
本溪市|
台北县|
阳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