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蛇年春節期間,我們從深圳開車去江門,慕名探訪了電影《讓子彈飛》取景地、開平碉樓最為集中的村落——塘口鎮自力村。</p> <p class="ql-block">從開陽高速下來,繞田垅荷塘,穿茂林修竹,走進這個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被譽為廣東最美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在廣袤原野之上,天藍如海,那一座座充滿歐美風情的碉樓,與中國南方青磚土墻的農舍,自然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凝成了一抹中西合璧、寥廓澄明的古樸田園風光。</p> <p class="ql-block">自力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后期及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村名蘊含自力更生的寓意,并彰顯了其深厚的底蘊與獨特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該村有3個方姓自然村,現有63戶175人,其中華僑、港澳同胞卻有248人,主要分布于美國、加拿大、英國、馬來西亞、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等。</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碉樓群是其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大多興建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由當地僑胞為保護家鄉親人而興建。</p> <p class="ql-block">20 世紀 20 年代間,因土匪猖獗、洪澇頻繁等原因,一些華僑、港澳同胞便拿出部分積蓄在此興建碉樓和居廬。</p> <p class="ql-block">碉樓有柱廊式、平臺式、城堡式及混合式。為防御土匪劫掠,碉樓一般都設有槍眼,先是配置鵝卵石、堿水、水槍等工具,后又有華僑從外國購回槍械,好似銅墻鐵壁。</p> <p class="ql-block">碉樓群有的是根據建樓者從外國帶回的圖紙所建,有的只是出于樓主的獨特心愿。因此,在整個開平,你很難找到兩座完全一樣的碉樓,堪稱一座別致的“世界建筑藝術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碉樓兼具居住與防御功能,形成了獨特的多層塔樓式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這些碉樓不僅是建筑的藝術品,更是歷史的見證者,訴說著開平人奮斗的故事,承載著他們的記憶與情感?。</p> <p class="ql-block">碉樓群不僅是防御功能的體現,更是華僑文化與鄉土情懷的結晶。他們雖身在異國他鄉,但心系故土,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故鄉的那片鄉愁。</p> <p class="ql-block">碉樓既有中國傳統建筑的古樸韻味,又不失西方建筑的豪華壯觀,成為了華僑文化的獨特印記?。</p> <p class="ql-block">自力村的碉樓不僅是冰冷的防御工事,更是當地人的生活縮影。</p> <p class="ql-block">碉樓內部設有家族祠堂、居室、廚房等生活設施,展現了華僑歸鄉后對于家族團聚和安寧生活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碉樓外部的雕花、壁畫等裝飾也體現了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工匠們的精湛技藝?。</p> <p class="ql-block">村里最豪華氣派的碉樓要數銘石樓了,樓主方潤文為了紀念他的石匠父親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樓內每一層都有一個廚房,據說這是為了防止開平的水患而設計。</p> <p class="ql-block">每一層的房間通風采光性能都很好,進去后感覺非常溫馨。</p> <p class="ql-block">頂樓天臺四角造有“燕子磯”,中間有羅馬石柱支撐起的穹頂,可在此登高望遠、喝茶聊天、好不愜意。</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座碉樓叫“云幻樓”,是旅居馬來西亞華僑方文嫻先生于1921年回鄉所建。</p> <p class="ql-block">驀然回首,“云幻”兩字,可謂一語成讖。世間萬事,不就是如云影變幻、蒼黃翻覆么?</p> <p class="ql-block">不過,方先生給云幻樓題的門聯,雖有著對動蕩時局的彷徨與無奈,但更透著生命的曠達與清醒。</p> <p class="ql-block">上聯云: 云龍風虎際會常懷,怎奈壯志莫酬,只贏得湖海生涯空山歲月</p><p class="ql-block">下聯云: 幻影曇花身世如夢,何妨豪情自放,無負此陽春煙景大塊文章 </p><p class="ql-block">橫批:只談風月</p> <p class="ql-block">接著是葉生居廬和瀾生居廬,這是一對親兄弟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從葉生居廬的裝飾上,可以看出主人追求民主和平與進步的,并希望國家富強與獨立的美好愿景。</p> <p class="ql-block">瀾生居廬的主人讓碉樓的功能有了增進,除了防御與居住,一樓也可以用來休閑,這從他把一樓修建成庭院可以看出。</p> <p class="ql-block">該村現存15座碉樓,依建筑年代先后為:龍勝樓(1917年)、養閑別墅(1919年)、球安居廬(1920年)、云幻樓(1921年)、居安樓(1922年)、耀光別墅(1923年)、竹林樓(1924年)、振安樓(1924年)、銘石樓(1925年)、安廬(1926年)、逸農樓(1929年)、葉生居廬(1930年)、官生居廬(1934年)、瀾生居廬( 1935年)、湛廬( 1948年)。這些碉樓散落在自力村的田間地頭,見證了開平百年歷史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碉樓有的單體,有的雙擁,布局精美,錯落有致,置身于良田萬頃之中,聞稻香,捧白云,構筑了絕美的田園畫卷。</p> <p class="ql-block">自力村的銘石樓是電影《讓子彈飛》中黃四郎的老宅取景地,也是從電影中,我第一次聽見開平碉樓。</p> <p class="ql-block">我沿著阡陌小路,在碉樓和廬間穿梭,時而曲徑通幽,時而稻田花香,時而狗吠鴨鳴,時而麗鳥翻飛,雖多數門庭冷落,但生機猶存。</p> <p class="ql-block">細讀門庭聯語,靜觀雕梁畫棟,中西文化合璧,總讓人引出無數遐思。</p> <p class="ql-block">這些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筑,傾注了旅居海外華人的多少智慧和心血!</p> <p class="ql-block">他們大都漂泊在海外,經歷了苦難與磨礪,抱有一腔愛國之志和思鄉之情,有的通過幾代人的奮斗,才完成碉樓、別墅、廬舍的工程。</p> <p class="ql-block">那種艱苦創業,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一如聳立的碉樓,成為永恒的銘記。</p> <p class="ql-block">在人們的眼里,鄉愁是一枚郵票,是一條船,是一棵樹,是一縷炊煙;而在開平,鄉愁就是一座碉樓。</p> <p class="ql-block">那些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他們雖遠在海外,但心系故土,剪不斷的鄉愁,如皓月高掛,千里萬里共嬋娟……</p> <p class="ql-block">作者: 萬貽平,美篇名: 時空踏歌(美篇號: 2934948),江西南昌人。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衛生攝影協會會員、中國數碼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江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國際攝影家聯盟GPU會員,《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新時代攝影》雜志簽約攝影師,《人民攝影報》特約攝影師。從事業余攝影7年多來,致力于人文與風光攝影原創,截止目前,有320幅攝影作品在國內外發表、入展、獲獎。</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8日匆于深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防城港市|
宜川县|
莎车县|
江孜县|
临颍县|
亳州市|
皮山县|
广饶县|
彭阳县|
黄平县|
介休市|
武山县|
雷州市|
南充市|
商水县|
景谷|
洱源县|
宁南县|
西充县|
濉溪县|
广宁县|
青川县|
金沙县|
格尔木市|
仁布县|
越西县|
彰化县|
黄石市|
中西区|
黑河市|
阳西县|
乌鲁木齐县|
庆阳市|
永春县|
酒泉市|
临洮县|
乌海市|
建宁县|
永顺县|
洪湖市|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