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手握著一枝帶著白色花朵的小樹枝,仿佛握住了往昔的記憶。這枝花就像是故鄉的信使,帶著故鄉的氣息,在我即將踏上重走故鄉(因修建皂市水庫全村整體搬遷)路的旅程時,它出現在我的眼前,讓我心中泛起一陣復雜的情緒,有對故鄉的思念,也有即將面對故鄉變化的沉重。</p> <p class="ql-block"> 在2025年2月5日這天上午,農歷蛇年正月初八,寒風夾雜著細雨,我和父親、大弟、小弟等一行五人從石門縣城出發,驅車前往仙陽湖大橋底下的老沿市渡口(高洞村九道拐)。那里是我們乘船前往老家原雞公灘(公平)村祭祖的起點,也是我們心中那份沉甸甸情感的歸宿。一路上,車窗外的景色在雨霧中若隱若現,就像記憶中的故鄉,變得有些模糊,但心中的那份情感卻愈發濃烈。</p> <p class="ql-block"> 記憶中的老渡口,在歲月的洗禮下已變得模糊不清。而此刻,小雨淅瀝,河風輕拂,我們一行人雖心情沉重,卻仍然忍不住不時向鐵駁船兩邊和前方望去。沿湖兩岸,往日的農戶村莊、山地田野早已被長達17年的湖水淹沒,只留下一片殘垣斷壁和光禿禿的樹樁,以及那清晰可見的洪水泥漿留下的兩條平行線,仿佛在無聲的訴說著那段被遺忘的近代史。往昔的熱鬧與生機已不復存在,只剩下一片寂靜與荒涼,這讓我心中不禁泛起一陣陣悲涼。</p> <p class="ql-block"> 坐在小船上,他們在觀賞著湖面上的風景,可此時的我卻無心欣賞。湖水依舊清澈,倒映著周圍的山峰和樹木,可這湖水之下卻掩埋著我曾經熟悉的故鄉。每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下,都可能藏著我兒時的記憶,那些在田間玩耍、在山間放牛、在老屋做事、在河邊嬉戲的畫面,如今都被這湖水所掩蓋。船在隆隆的機聲中緩緩前行,我望著這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色,心中滿是惆帳。</p> <p class="ql-block"> 一個半小時后,駁船緩緩駛入熟悉但已久違的觀音坐殿,我們的心情也稍許躁動振奮起來。終于,我們回到了離別17年之久的雞公灘。爾后不到一刻鐘的前行,停止了轟鳴聲的小船,寧靜的停靠在一個平靜的水面上,這里是河兒溝(原村加工廠),前面是湖水,背后是山崖。此時的我們,心中懷著對故鄉的思念與敬畏,起身離開駁船,仿佛在與故鄉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面對故鄉的荒涼蛻變,無不讓我們感到陌生,可這陌生之中又有著熟悉的情感,那是對故鄉深深的眷戀。</p> <p class="ql-block"> 此刻,我們終于踏上了歸鄉的路,由于坡陡坎滑,考慮到老父親已年邁體弱,便決定讓他留在船上,而我們兄弟幾個則彎腰伏坎,幾乎是爬行著才到了坎上的地面,由于雨后的泥濘讓我們步履維艱。雖然我和老二、老三都先后在不同的地方摔倒,但我們依然堅持著前行。這崎嶇的小路就像我們回鄉之路一樣,充滿了坎坷與艱辛,但為了心中的那份思念,我們絕不放棄。</p> <p class="ql-block"> 終于,我們來到了大田邊上面的遠昌爺爺的屋場后面,找到了吳母王氏二房世系歷代祖先的墳地。我們默默地念著他們的名字,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懷念與哀思。同時,我們也想起了因病不幸往生的賢玉胞妹,她遭如此噩運讓我們心中更添一份沉痛。我們在每個墓地處壘上三個石頭做為標記,然后開始了燒紙祭墳、持香拜祖的儀式。我們拱手作揖、叩首祈福,希望祖先們能夠保佑我們家族平安、幸福。這祭拜儀式,不僅是對祖先的緬懷,更是我們對故鄉的敬意,希望故鄉能夠在這片土地上永遠安寧。</p> <p class="ql-block"> 在這片草地上,我們留下一堆堆燒過的紙錢殘骸,這殘骸仿佛是故鄉對我們的回應。它告訴我們,雖然故鄉已經變成了荒無人煙,滿是青山,但故鄉的記憶永遠不會消失,它會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深處。我們站在那里,默默地祈禱,祈望先祖們能永遠與故鄉融合、沉睡與長眠。</p> <p class="ql-block"> 祭祀完畢后,我們又開始尋找早已面目全非的自家老宅遺址。經過一番波折,我們終于找到了一條通往老宅的小路。沿途雜草叢生,比人還高的蕀莿讓我們行走異常艱難。但我們不顧一切地撥開草叢前行,終于來到了橋兒坵。那里依稀可見幾個爛石階,那是我女兒北輝不滿周歲時蹣跚學步,不讓我抱也要艱難爬行的地方。回想起她那時的堅毅與要強,使我不禁感慨萬干。這老宅遺址雖然已經破敗不堪,但它承載著我們家族的記憶,這里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家。</p> <p class="ql-block"> 站在老宅的遺址上,我環顧四周,只見一顆柚子樹孤獨地矗立著,老父牽牛喝水的石碓、老媽洗衣用的水泥水池、碾塌的石磙以及堂屋大門門坎兩邊用石頭壘砌的墻腳還依稀可見。然而,除了這些殘存的痕跡外,老宅的其他部分早已不復存在。遍地是樹木雜草和后面的楠竹,它們似乎在訴說著老宅的滄桑與變遷。這老宅的變化,就像我們家族的命運一樣,充滿了波折與無奈。但無論怎樣,它永遠是我們心中最珍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目睹此情此景,我的心情無比沉重。雞公灘曾是列祖列宗、父母和我們繁衍生息、辛苦勞作、成家立業、追求夢想的地方。然而,為了顧全大局、配合政府修建水庫,我們不得不離開這片生養我們的熱土。正如大弟賢均感言:“雞公灘曾是年輕時千方百計極力逃避的地方,而今卻成了總是在夢里也想回去的地方。”這離開故鄉的決定雖然無奈,但也體現了我們對大局的服從與對未來的期望。故鄉雖然已經發生了不可想象的變化,但它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承載著我們家族的記憶與情感。</p> <p class="ql-block"> 在此,我謹以此拙文祭奠吳府殿下的列祖列宗及天國里的所有親人。愿祖國長安寧、生者長安康、逝者長安息!</p><p class="ql-block"> 吳府子嗣三十三世:賢欽(無語)/【原創】 </p><p class="ql-block"> 二〇二五年二月五日(于石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石門縣皂市水庫簡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石門縣皂市水庫?位于湖南省石門縣境內,是澧水流域的重要水利工程。水庫主要由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泄水消能建筑物、壩后式電站廠房、灌溉渠首和斜面升船機(預留)等組成。壩頂高程為148米,最大壩高88米,總庫容為14.39億立方米,防洪庫容為7.83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40m。能夠有效攔截超過1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61次,防洪減災效益達50多億元。電站裝機容量120MW,灌溉農田5.4萬畝。 皂市水庫為大型I等工程,主要建筑物設計洪水標校核洪水標準為5000年一遇。工程批復投資為37.97億元,此外,皂市水庫樞紐工程的總投資為32.52億元。</span></p> <p class="ql-block"> 皂市水庫的建設始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經過多次波折,最終在2004年正式開工,2007年下閘蓄水,2016年正式通過竣工驗收。在湖南省占第7位,也是全國的第14大水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皂市水庫最高水位104米,共涉及9個鄉鎮,移民人口約為4萬人,具體涉及的鄉鎮包括石門縣9個鄉鎮的97個村(其中雞公灘村近200余人整體搬遷)。</span></p> <p class="ql-block"> 移民的安置包括種植業安置、贍養安置和自謀職業安置等。截至2013年9月,共安置移民38175人,其中種植業安置34312人,贍養安置2326人,自謀職業安置1537人。移民地點主要涉及石門縣、澧縣、臨澧縣、鼎城區、武陵區、柳葉湖、經開區、津市市等8個縣(市、區)的105個鄉鎮。</p> <p class="ql-block"> 皂市水庫的形成使得仙陽湖(又名皂角湖)成為湘西北最大的人工湖泊,擁有100多個島嶼和半島,屬國家級濕地公園,景點有峽峪河,熱水溪,仙人洞,萬仞洞,是山水相映、百島競秀的絕美風景勝地,更是旅游和生態保護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 皂市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發電、航運、供水、灌溉、旅游等功能的水利工程,其管理和保護范圍包括大壩下游及運行區、庫區等,具體邊界線向外延伸至一定距離以確保安全和環境保護。</p> <p class="ql-block">小資料:<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磨市鎮雞公灘村將整體移民搬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2008年9月14日至15日,市移民安置領導小組就皂市水庫140米以上部分移民后靠安置土地容量不足、土地質量問題現場辦公,會議決定磨市鎮雞公灘村整體移民搬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市移民領導小組副組長吳生元在市移民局、澧水公司、移民綜合監理、長江委、設計院、庫區處、縣移民拆遷安置指揮部負責人的陪同下,走訪了磨市鎮雞公灘、宜九渡村和維新鎮賈家村140米以上的移民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磨市鎮雞公灘村全村200多人居住在渫水南北兩岸,因山高坡陡,人平 均只有三分水田,近60度斜坡的桐林山地已經退耕還林,自然條件差、資源貧乏,200多人的小村,竟然有一百多人外出打工求生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現場辦公會決定將雞公灘村整體移民搬遷安置,并于當年9月底正式啟動搬遷,形成了聯席會議紀要,為皂市水庫下半年移民大搬遷奠定了堅實基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永難忘卻的記憶——</span></p> <p class="ql-block">原沿市公社政府所在地周圍全貌</p> <p class="ql-block">—九七八年十二月,沿市公社政府全體工作人員與各大隊黨支部書記合影,歡送公社黨委書記曾慶宣同志榮調。</p> <p class="ql-block">沿市公社磺沿大橋全景</p> <p class="ql-block">原沿市公社磺沿大橋連接橋兩頭的商貿集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沿市公社(袁公渡鄉)在被皂市水庫淹沒前的原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八十年代的袁公渡(沿市)老渡口</span></p> <p class="ql-block">渡口北岸</p> <p class="ql-block">渡口南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皂市水庫畜水前的沿市(袁公渡)渡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回不去的老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說明:少部分圖片和視頻源于網絡。</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胜|
左贡县|
确山县|
沁源县|
绥化市|
云阳县|
华坪县|
桂平市|
无锡市|
西藏|
彭阳县|
忻城县|
望江县|
项城市|
遂平县|
屏山县|
乌海市|
上蔡县|
永昌县|
拜泉县|
石门县|
双桥区|
女性|
诸城市|
工布江达县|
长汀县|
阿合奇县|
上犹县|
巨鹿县|
莱阳市|
东安县|
正阳县|
兴山县|
那坡县|
昌宁县|
满城县|
安国市|
迁西县|
嘉荫县|
偃师市|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