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平凡人生</p><p class="ql-block">美篇號:294635792</p><p class="ql-block">插圖:1、3自拍,2網圖</p><p class="ql-block"> 在歷史的長河中,知青歲月是一段獨特而深刻的記憶。對我而言,那段日子宛如一首激昂與苦澀交織的樂章,至今仍在心中奏響……</p><p class="ql-block"> ——題記</p> <p class="ql-block"> 青春的歲月像條河</p><p class="ql-block"> 歲月的河啊匯成歌</p><p class="ql-block"> 匯成歌 匯成歌</p><p class="ql-block"> 一支歌 一支深情的歌</p><p class="ql-block"> 一支撥動著人們心弦的歌</p><p class="ql-block"> 一支歌 一支深情的歌</p><p class="ql-block"> 希望和理想是那么多………</p><p class="ql-block"> 這是電視劇《蹉跎歲月》的主題曲。偶然聽到這首歌,那年上山下鄉的知青往事又重回心頭。</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七月七日,是我高中畢業離開校園的日子。這是一個難忘日子,又是一個非常好記的日子,七七七七,四個七相連,用現在的話說是豹子號。</p><p class="ql-block"> 是時,校園一片混亂,十六七歲的我們沒有長亭別離的愁緒,也不知道古道夕陽的短嘆,只有迷茫。大家都明白,畢業后,升大學沒門,學生時代將就此而結束,這就意味著大家從此不得不走向社會,開始過另一種生活。城里的同學除過個別情況特殊者,都要到農村插隊落戶,鄉里的學生得各回各家,開始自己的農民生涯。</p><p class="ql-block"> 別了,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p><p class="ql-block"> 不知今后會有怎樣的遭遇,只覺得這一切和四季一樣分明,這是人生的節奏。 </p><p class="ql-block"> 生活呀,關上一扇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七七年,知識青年下鄉運動到了后期,河南的知青政策有所松動,每個家庭不管幾個孩子,規定有一名子女可以留城,這讓我們看到了一絲希望。可政策雖好,卻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負作用。在那個年代基本上都是多子女家庭,對所有父母來說,誰下鄉,誰留城,是一個很艱難的決擇,甚至應響了家庭的和諧。</p><p class="ql-block"> 在等待的日子里,即愉快而又傷感。愉快的是,我為終于離開學校而高興,傷感的是,留城就業還是下鄉插隊,時刻煎熬著我。</p> <p class="ql-block"> 七月天,并不是好時節,沒有花,沒有雪,沒有春光,也沒有秋意,有的是滾滾熱浪。一天下午,天氣悶熱,憋得讓人喘不上氣來,在家里焦躁不安。我去約一個要好的男同學到灌河洗澡。我的這個同學兄妹倆,老日子里說,一兒一女活神仙,應該說這是一個幸福之家,可他家是個再組家庭,兄妹倆沒有血緣關系。當我一腳門外一腳門里踏進他家,他父母正在為,什么你的娃,我的娃、誰留城、誰下鄉,像炸了毛的公雞爭吵得面紅耳赤,我的同學在一旁不停地抹著眼淚。年輕的我目睹這場面,異常尷尬,落荒而逃。</p><p class="ql-block"> 走在回家的路上,已是傍晚的七八點鐘了,天邊一簇將落未落的晚霞,紅的凄惻,亦如剛才淚流滿面的我那同學……</p><p class="ql-block"> 這也許就是人性吧,在利益面前親情是多么的脆弱。</p><p class="ql-block"> 可也是呀,那個年代城鄉差別大,農村條件艱苦,有誰愿意拋棄城里優越的條件,讓自己的兒女甘愿去當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地掙工分苦度春秋。</p><p class="ql-block"> 兄弟倆人的我,對父母來說,誰下鄉,誰留城,也是一個很燒腦的問題,我何嘗不是如此。從小寄養在農村老家的我,跟奶奶一起生活,特殊的經歷,對農村的苦深有體會。這才剛回到父母身邊一年,可以說我還沒有能變成一個純粹的城里人,就又要回到農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惆悵。</p><p class="ql-block"> 坊間說“寧當大騾子大馬,不做大兒大女”。在傳統觀念里,長子在家庭是吃苦最大,責任最大的那位,可我恰好是老大。望著父母疲倦的身影,漸生的華發,再疊加上居委會不停的催足動員,廣播天天號召: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地方去……這哄人的話,搞得我心煩意亂。也罷,為了盡我長子的責任,關愛弟弟,不讓父母為難,無論前面等待我的是什么,我必須要為他們多分擔憂愁。為此,下定決心山上下鄉落戶農村,把留城的機會讓給小我三歲的弟弟。</p> <p class="ql-block"> 確實也是如此,兩年后,弟弟高中畢業,按政策沒有下鄉,如愿參加了工作。</p><p class="ql-block"> 奇妙得很,氣溫往往能影響人的心境。七月下旬的一個下午,小城落了一場大雨,多日炎熱的天氣頓時涼爽了很多,我的心情也好了許多,瞞著家人,偷偷地到縣知青辦報了名。</p><p class="ql-block"> 走出知青辦大門,此刻,我就像把脊背上一塊沉重的石頭扔在了地上,直起腰向雨后的藍天長長吐出一口氣。噢,很快,我將屬于農村人了,或者說農村的廣闊天地已經屬于我了……</p><p class="ql-block"> 當父親知道我已經報了名后,他多日愁容滿面的臉上傾刻間舒展開來,向我投來欣慰的一瞥……</p><p class="ql-block">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開始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母親忙給我購置鋪蓋,四季衣服和生活用品,父親到供銷社生產門市尋找到一個三十厘米高七十厘米長裝農資的簡易木箱,權當做我下鄉裝生活用品的箱子。</p><p class="ql-block"> 經過近一個月的準備和等待,八月十三日下午,縣政府在縣禮堂召開上山下鄉動大會。三百多名準知青和家長三點半按時來到會場。縣知青辦領導講話,大講農村是一個廣闊天地,青年人到農村參加勞動,到那里鍛煉,是響應號召,是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出力。</p><p class="ql-block"> 接著是一位來自高我們兩屆的學哥,報告了他兩年知青生活的體會。他發言與眾不同,話語平和,沒有慷慨激昂的陳詞,倒像是在拉家常,侃侃而談。我猜疑他定是受高人指點,背過書的,是片面的,光講好的一面,不講真實情況。一時間,我們隨著他的介紹,一點一點被打動了。似乎看到了那青山碧水,廣袤的田野,美麗的鄉村,如詩如畫;那沉甸旬的谷穗,波浪滾滾的麥田,金黃的玉米,惹人陶醉;那滿坡的蘋果,如紅燈籠的柿子,實在的誘人……</p> <p class="ql-block"> 我們被這美好的豐收景象迷倒了。那個激動啊,就像剛吃了辣椒一樣,心里熱乎乎的,似有一種蓬勃的力量撥動心弦。</p><p class="ql-block"> 夜晚,趁熱打鐵。縣電影公司專門為我們這群即將奔赴廣闊天地的知青們,放了場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朝陽溝》。放映臨近結束,一個調皮搗蛋的同伴,陰陽怪氣地調侃道:“嘿嘿,我要向王銀環學習,在農村找個婆娘,老婆孩子熱炕頭,安安心心干它一百年……”</p><p class="ql-block"> 次日,也就是八月十四,天空灰濛濛的,縣人民會場上,彩旗飄場,鑼鼓喧天,二十多輛解放牌汽車一字排開,兩邊掛著:“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橫幅。縣里各機關、工礦、學校、街道群眾共一千余人,熱烈歡送我們這批下鄉知識青年到農村插隊落戶。</p><p class="ql-block"> 九時整,在家長的送別聲中,我們胸戴大紅花,背著行李,從喧嘩的人堆里依次爬上卡車。汽車在一片話別聲中開出了人民會場,環視著這個熟悉而親切的小城,我的眼睛濕潤了。</p><p class="ql-block"> 再見了,親人,小城!我將永遠記著這里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車出縣城,汽車沿著蜿蜒的山道爬梁跨溝,沿著涓涓溪流而行,載著我們踏上了人生新的歷程。</p><p class="ql-block"> 這時天空下起蒙蒙細雨,微風夾雜著雨滴打在臉頰,涼涼的,使我一下子從亢奮中清醒了過來,高漲的情緒一落千丈。</p><p class="ql-block"> 唉,這一去山高水長,前途眇茫,人生不知在何處。瞬間,悲從心中來,五味雜陳上心頭,不知何日是歸途……</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辽宁省|
岢岚县|
望江县|
桑日县|
重庆市|
武汉市|
浙江省|
望都县|
淳化县|
广州市|
寿宁县|
杭锦旗|
客服|
富蕴县|
都匀市|
泽州县|
尉氏县|
阿拉尔市|
阿城市|
乐至县|
焉耆|
金昌市|
土默特右旗|
科技|
张家港市|
莱芜市|
陆川县|
琼结县|
仁怀市|
张掖市|
辽宁省|
闽清县|
洛阳市|
长沙县|
玉林市|
蕲春县|
武陟县|
洪湖市|
洞头县|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