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歷史悠悠五千年,大自然宛如無聲的史官,以其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見證著歲月的滄桑變遷,孕育了生生不息的力量。于我而言,盡管受限于條件,未能踏足遠方去親身領略世間勝景,但在書本的字里行間,我與自然萬物逐漸熟悉起來。<br><br><div>老子《道德經》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無疑是人類知識與智慧的無盡源泉。然而,在現代社會,物欲如潮水般涌來,人心變得浮躁不安。在快節奏的生活裹挾下,人們行色匆匆,熙熙攘攘于塵世之中,很少有人愿意停下腳步,靜下心來欣賞自然萬物,無論是那嬌艷的花草樹木、靈動的鳥獸蟲魚,還是鐘靈毓秀的山水。</div> 孔子說: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div><br>山水,自古以來便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相連。國畫中,山水題材豐富多彩:</div><div><br>工筆山水,像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以工筆細描展現山河的壯麗恢宏;</div><div><br>寫意山水,像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用寫意之法勾勒出富春江畔的詩意風光;</div><div><br>潑墨山水,像近現代的張大千、齊白石等大師,以潑墨之筆揮灑出山水的磅礴氣勢與獨特韻味。</div><div><br>積墨山水,像近代黃賓虹、李可染等作品,畫面中,厚厚的黑中透著一道靈光,作品具有更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表現力。</div> 每位畫家筆下的山水,都蘊含著他們對自然獨特的解讀,飽含著對山水的深情。他們在宣紙上的每一筆皴擦點染,都不是簡單地涂抹,而是賦予山水鮮活的生命,與山水進行靈魂的對話。<div><br>自東晉起,山水畫便不僅僅是筆墨的呈現,它融入了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大象無形之境,以及佛家的澄懷觀道、靜照忘求的思想。</div><div><br>我們都知道王維是一位詩人,其實他還是著名的山水畫家,他詩中藏畫,畫中含詩,其境界后人難以企及,寄情山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晚年隱居輞川,以禪意入畫,其《江干雪霽圖》空靈淡遠,與其“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詩歌意境一脈相承,真正實現了“詩畫本一律”的藝術境界。</div> 我未曾踏上江南的土地,卻能從中國畫中領略到江南山水的靈秀,那層層疊疊的翠色仿佛能溢出畫卷;<div><br>我未曾站在長江黃河之畔,卻從地理課本中知曉它們如何滋養著廣袤大地,感受那份蒼茫與渾厚;</div><div><br>我未曾涉足塞北,卻能從文字間觸摸到巍峨昆侖、連綿祁連所蘊含的中華文化底蘊;</div><div><br>我未曾攀登泰山,卻因杜甫的詩知曉五岳獨尊的泰山是何等雄偉神圣。</div> 杜甫筆下,泰山是‘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的天地奇觀,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凌云壯志。詩人立于山巔,俯瞰眾生渺小,正如孟子所言‘登泰山而小天下’——這不僅是地理的高度,更是精神的開闊。<div><br>孟子說“登泰山,而小天下”,絕非虛言。</div><div><br>李白仕途坎坷,卻在游歷名山大川的過程中,為后世留下無數瑰麗詩篇,在詩壇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無愧于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的稱號。像王維、韋應物、陶淵明、謝靈運、孟浩然等古代山水詩人更是燦若繁星,他們從山水中汲取靈感,創作出流傳千古的佳作。</div> 古人與山水對話的智慧,也悄然浸潤著我的生活。<div><br>我生活的這座小城也有一條河——濰河,古稱濰水,山東省獨流入渤海河流。自沂蒙山間蜿蜒而出,攜著兩岸草木的清香,穿過小城,最終注入渤海萊州灣。河水寬闊,兩岸綠樹成蔭,郁郁蔥蔥。</div><div><br>平日里,河水如少女般嫻靜而美麗,天空的云彩、岸邊的樹木倒映在水面上,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夏日暴雨時,上游水庫開閘泄洪,又似壯士怒吼,濁浪裹挾轟鳴奔涌而下,恍若巨靈震怒,叫人望而生畏。</div> 初見金沙灘時,海天蒼茫,浪濤如萬馬嘶鳴,震得腳下細沙簌簌顫動。我屏息后退,卻被一道浪花倏然追上——它輕吻腳趾,退去時留下貝殼的微光。海的威嚴與柔情,竟在這一退一進間悄然交融。<div><br>古人的山水在詩畫中不朽,而我眼前的山水,卻能在濰河的漣漪里觸摸到溫度,在海浪的起伏中聽見心跳。</div> 我攀登過的山不算多,臨朐沂山、安丘青云山、青州云門山、淄博原山、青島小珠山,每一座山都承載著獨特的文化與歷史,靜靜地佇立在那里,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去領略。漫步在山間,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微風的輕撫,心靈仿佛被洗滌一般,能真切地體會到大自然的寬厚與溫暖。<div><br>山,寬容仁厚且堅韌不拔;</div><div>水,滋潤萬物又隨遇而安。</div><div>這不正是中華兒女傳承千年的美好品德嗎?</div>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古人也早已將山水擬人化,與山水融為了一體。<div><br>青山默立,碧水長流——千年來它們以靜默的姿態訴說著仁者的包容與智者的靈動。</div><div><br>峰巒疊嶂間,藏著文明的密碼;<br>江河奔涌處,淌著血脈的共鳴。</div> 當霓虹遮蔽了星辰,當喧囂淹沒了蟲鳴,或許我們更需一場與山水的重逢——不是逃離,而是回歸。在泰山的石階上,在濰河的波光里,在每一寸被文明浸潤的土地中,重新讀懂‘天人合一’的古老箴言。山水從未遠去,它始終是我們精神的故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隅县|
建水县|
河北省|
安西县|
宁波市|
台湾省|
拉孜县|
彭泽县|
桦川县|
贵南县|
洞口县|
泰来县|
云霄县|
嘉义市|
抚州市|
门源|
毕节市|
华亭县|
阳山县|
阿荣旗|
阿坝县|
崇明县|
天柱县|
兴和县|
原平市|
逊克县|
修水县|
玉溪市|
蛟河市|
遂平县|
韶山市|
塔城市|
黑山县|
简阳市|
昌邑市|
石景山区|
合山市|
和硕县|
易门县|
贵德县|
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