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永昌御山圣容寺,位于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北部,坐落在御山峽谷與圣容山之間,距永昌縣城約10公里。</p> <p class="ql-block"> 這里地處河西走廊咽喉地帶,北倚龍首山,南望祁連雪峰,四周環繞戈壁與綠洲,自然景觀壯美,歷史底蘊深厚。</p> <p class="ql-block"> 御山圣容寺,始建于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初名“瑞像寺”。隋大業五年(609年),隋煬帝西巡,駕臨此寺,改名感通寺。</p> <p class="ql-block"> 唐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唐玄奘取經回歸途中,曾專程赴圣容寺拜謁石佛瑞像并講經三日。北宋、西夏時期改為“圣容寺”至今。該寺在歷史上幾經興衰,多次被修復、擴建或重建,現存圣容寺是2003年至2010年由縣內外佛教界募資恢復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容寺</span>依山而建,沿中軸線分布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等主體建筑,兩側輔以鐘鼓樓、僧舍及配殿,布局嚴謹,體現漢傳佛教寺院傳統風格。 </p><p class="ql-block"> 寺院的主要建筑有瑞像殿、大雄寶殿、念佛堂、藏經樓、觀音殿、藥師殿、護法殿、地藏殿、鐘鼓樓、石塔、法堂、客堂、齋堂、方丈院、僧舍、男、女居士院、山門、登山步行橋等。 </p> <p class="ql-block"> 在圣容寺南、北兩側的山頂上,分別屹立著一大一小兩座唐代磚塔,是甘肅省境內現存最古老的佛塔。大塔通高16.2米,塔基每邊長10.8米,為七級方形空心密檐式磚塔;小塔通高4.9米,共七級,為實心。</p> <p class="ql-block"> 在蜿蜒兩公里的御山峽谷中,現存有漢、明長城、西夏六體文石刻、西夏墓葬群、高昌王墓、花大門石刻等多處文物古跡。</p> <p class="ql-block"> 御山圣容寺是河西地區著名的漢傳佛教寺院之一,歷史上香火鼎盛,修行僧眾最多時達到1500多人,在佛教傳播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該寺見證了永昌縣乃至河西走廊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對于研究古代佛教文化、建筑藝術、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以及河西地區的歷史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 寺內的壁畫、雕刻等藝術作品,以及圣容寺塔的建筑藝術,都體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 寺內保存唐代壁畫與西夏文碑刻,融合中原與西域藝術風格,是研究佛教傳播與絲路文化的重要實物,石佛瑞像傳說被載入《敦煌遺書》與《法苑珠林》,印證了佛教本土化歷程。 </p> <p class="ql-block"> 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圣容寺曾是商旅、僧侶的休憩之所,促進了佛教、商貿與多元文化的交流。 </p> <p class="ql-block"> 每逢農歷四月初八浴佛節,信眾云集,舉行浴佛儀式與廟會,場面盛大。 每年農歷七月十五孟蘭盆會,超度法會與放河燈活動,體現佛教與民俗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近年來,考古學家在寺院周邊發現北魏至唐代的舍利塔基、經幢殘件等,進一步揭示其歷史地位。政府已啟動保護規劃,修復古建筑的同時,通過數字化技術保存壁畫與碑刻,確保文化遺產傳承。</p> <p class="ql-block"> 永昌御山圣容寺集千年佛教文化、邊塞歷史與自然奇觀于一體,不僅是信仰圣地,更是穿越時空的文化長廊。無論是追尋玄奘足跡,還是探秘絲路遺珍,這里都值得駐足參謁。</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安县|
边坝县|
依兰县|
大连市|
张家界市|
将乐县|
洛扎县|
武威市|
罗田县|
金川县|
高台县|
兴安县|
宜都市|
资中县|
蚌埠市|
柘荣县|
南陵县|
曲沃县|
新河县|
丰台区|
海南省|
鹤山市|
武平县|
农安县|
和平区|
白水县|
连平县|
武川县|
宁强县|
齐齐哈尔市|
清涧县|
巩留县|
凤凰县|
勃利县|
云梦县|
句容市|
冀州市|
托克逊县|
威远县|
扶余县|
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