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題記:我不及此鳥,遠行歲已淹。寄書道中嘆,淚下不能緘。——李白《秋浦感主人歸燕寄內》</b></p> <p class="ql-block"> 在沒有手機的年代,我父親給子女和孫輩寫了不少的家信,也許是平凡百姓家庭中寫家信最多的一位父親吧。父母一共生育了二女四男,還收養了侄兒益康,一共要撫養和操心七個孩子的身體健康、讀書成長,婚姻和生育等各種家庭大事。父親的家書有時候是寫給全體子女閱讀的,更多的時候則是分別寫給在不同地區工作的子女的,其中給二姐和侄兒志峰寫的信尤其多,并且被他們很有心地保留了下來,可以說成為了一份珍貴的家庭遺產。遺憾的是我父親寫的家書雖然都署了月日,卻沒寫年份,所以我現在也只能大概推算一下年份了。重新翻閱這些泛黃的信箋,你可以從中感受到父親對子女的無微不至,知痛著熱的慈祥和做父親的強烈的家庭責任感。</p> <p class="ql-block"> 我父親寫的家信有幾個特點,其一,基于他在大型國企管理崗位工作,對國家政策與形勢的了解,家信中總是勉勵子女聽黨的話,根據國家大局需要,服從國家分配,克服各種個人主義思想,教子女如何做人。當時二姐報名去革命老區工作,益哥,三哥和我報名上山下鄉,我父親都是肯定和支持的。在給二姐的信中父親寫道:“不要和人家比榮譽地位,要看到人家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缺點,要學習人家的優點,不要以己之長比人之短,而要以自己的不足比較別人優點的地方,這樣才不會驕傲自滿,待人才會誠正不虛,才會真正得到人家的幫助,自己也才會誠意的幫助人家,才會真正團結同志,不斷進步。”我父親自己的確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在他的教導下,我們姐弟兄弟幾個人的性格和做人的風格與父親的要求也基本符合。</p> <p class="ql-block"> 其二,作為總會計師的父親在家書中總少不了強調子女要注意節約。我父親的家庭經濟負擔不輕,但他嚴于律己,廉潔奉公,他主管大型國企財務十幾個億,但他主管的財務每年審計都優秀。所以,我父親在單位上獲得了一個“邱制度”的雅號,可見他工作的嚴謹態度有口皆碑。那時候,父親的工資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一方面他每月按時將其中的大部分交給母親統籌安排日用之外,另一方面對各個子女需要的學費、寄宿所需生活用品的添置他都一一作出安排,細致到一口木箱,一張被褥。在1962年11月份的一封信中父親提到,基于大姐快要結婚,家里需要增加一個床鋪,因為缺少墊絮,父親交代二姐將原來存放在老家的舊棉絮帶回長沙來,可見當時家庭經濟拮據的很。</p> <p class="ql-block"> 其三,父親的信里總是充滿對子女的肯定與鼓勵,少見有批評。雖然子女都很尊重父親的指導性意見,但父親還是將自主選擇權交給孩子們自己,例如是繼續升學,還是就業工作等等。但在子女人生的關鍵問題上,父親是十分緊張和認真的,例如當益哥才只有十三歲時,他所在的大隊強迫他停學參加農業生產勞動,父親知道后立即給二姐寫信,要求她立即找當地教育局和縣政府,直到大隊作出合理的解決,保護了一個未成年人學習的權利。其四,父親常年工作在外地,所以非常注重教育讓年齡大的姐姐關心和帶領年幼的弟弟們進步。父親給二姐寫的信最多,其中有相當多的內容是要她去關心和指導幾個弟弟的學習和生活。例如要求每個月至少要給益康弟寫一封信,從多方面幫助他學習,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也要求給二弟、三弟經常寫信,在學習各方面多給予幫助。至于我這個最小的弟弟則索性讓二姐直接帶我去她工作的地方接受教育了。記得我跟二姐去了平江縣機關幼兒園,有一天午睡時,她悄悄叫我起床,趁其他小朋友都午睡了,去隔壁照相館照了一張比較洋氣的相片,那條照相用的背帶褲還是姐姐臨時借了其他小朋友的。大概在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長沙城里停課鬧革命,父親又安排二姐接我到她所教書的學校去寄讀。后來我才知道父親還給二姐寫了一封信,信中要求我要背熟毛主席語錄三十條,提前學習三年級的算術,每天要寫大小毛筆字各一頁,做算術題十個,為下一年插班讀四年級創造條件。可見,雖隔千里路遠,父親對我的要求還是很嚴格的。讀了父親寫給二姐的許多信,感覺二姐就是父親的教育秘書,看來“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的說法還是很有道理的。</p> <p class="ql-block"> 其四,父親出生在湖南平江,在老家還有他牽掛的祖母、姑媽等許多宗親,因此,在他的信里還會經常出現有關宗親和族務上的事情,無論是修祖墳族譜,修村道,族親后代考上大學,還是我母親娘家的事他總是考慮得面面俱到,知疼著癢,盡量為鄉親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這樣周全的人品實屬典型的傳統儒家君子風范。所以在他的家書中也常叮囑子女要讀《四書》,這絕非紙上談兵,而是他自己身體力行的經驗。我父親信中的內容說的都是家庭里的實事,從來沒有空談,即使是談到國內形勢,也是勉勵兒女要識時務,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回頭看,我們七個兄弟姐妹在數十年的歷次社會變革浪潮中沒有摔跟頭,無不與父親的叮囑和引導有關。</p><p class="ql-block"> 父親的家書大多是用鋼筆寫的,有時也用小楷毛筆書寫,字跡清新秀麗,每一封信都如一篇獨特的書法作品,其用心、用情散發于字里行間,閱讀這些書信時可以感受到撲面而來,沁人心肺的慈祥的父愛。看來做一個有愛有責任的父親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父親長年奔走在多個水利建設工地,長期一個人在外工作,我聽他說過,他之所有沒有讓母親帶著孩子隨他的工作地點而不斷的轉移,就是為了讓我們子女有一個穩定的學習環境,他寧愿一個人受點苦,盡管一年只能回家一次。但正是用這些家書表達了他雖然身在千里之遙,但同樣無時不刻牽掛著對家人的一切,表現出了沉甸甸的父愛。</p><p class="ql-block"> 我母親只參加過掃盲班,認不了幾個字,但每當我父親有來信,母親總是第一個要我讀給她聽,她站在一旁看著我用手指點著信箋,一字一句,生怕我漏掉什么。我有時候仰頭一望,總見母親一臉的微笑和眼淚…</p><p class="ql-block"> 今年正月初六是我父親誕辰105周年,他已經離開我們7年了,他給后人留下這么多的家信將是我們一輩子的精神財富,我衷心的希望我們作為子女的和下一代孫輩都不要要忘懷了他老人家的殷切教誨。</p><p class="ql-block"> 寫于2024年正月初六</p><p class="ql-block"> 修改于2025年正月初六于廣州</p> <p class="ql-block">回首細細地閱讀父親給我們的信,眼睛會一陣濕潤,感到父母對子女默默無聞付出的愛,遠遠超過子女對父母的感恩,而自己年輕時卻沒有細心察覺體會,為自己對父母關心愛護做得遠遠不夠而自責內疚。今天是我父親的誕辰日,過去在這一天咱們大家庭都會聚集一堂好不熱鬧,如今父母已經不再,只留下了這些書信和感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县|
城步|
慈溪市|
丹江口市|
黑水县|
盘山县|
株洲县|
育儿|
鱼台县|
二连浩特市|
乐安县|
桦南县|
石门县|
轮台县|
临汾市|
新郑市|
道孚县|
若尔盖县|
宁津县|
万山特区|
东乡县|
建昌县|
增城市|
古蔺县|
麻江县|
泸水县|
景宁|
久治县|
彰化市|
广宗县|
扎赉特旗|
托克逊县|
晋中市|
怀仁县|
东光县|
滨海县|
七台河市|
平潭县|
丰城市|
张家港市|
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