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杜甫故里位于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站街鎮南瑤灣村,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出生和童年、少年生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杜甫故里景區內主體建筑均為唐代風格,以木質結構為主體,以紅色為基調,配以灰色頂瓦,由詩歌展區和詩人展區兩部分組成。</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演繹詩圣杜甫真實人生的園林式人文景觀,是一處集觀光游覽、朝拜紀念、修學教育、文化體驗等于一體的大型文化觀光游覽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也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杜甫誕生窯:杜甫出生于此窯洞,窯洞后面是筆架山,保存完好,能讓人感受到杜甫少年時代的生活環境。</p> <p class="ql-block"> 康百萬莊園位于河南省鞏義市康店鎮,是一座黃土高原堡壘式建筑風格的大型家族莊園。</p><p class="ql-block"> 莊園始建于明朝中葉,明末清初具規模,金谷寨主宅院建于清同治年間,康家追慕西晉“金谷園”宅第,在此大興土木。</p><p class="ql-block"> 慈禧太后賜予康家一塊“神州甲富康百萬”金匾,從此“康百萬”成為莊園主人“康式家族”的統稱。</p><p class="ql-block"> 集農、官、商風格為一體,既保留了黃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園林和軍事堡壘建筑的特點。</p><p class="ql-block"> 莊園建筑面積達64300平方米,由19個建筑群構成,有33個庭院、53座樓房、97間平房、73個孔窯洞,建筑沿邙嶺山勢綿延起伏,布局嚴謹。</p> <p class="ql-block"> 鞏縣石窟位于河南省鞏義市東北9公里大力山下,是一處集石刻藝術、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于一體的寶貴遺產。</p><p class="ql-block"> 初建于北魏景明年間(500-503),大規模開鑿約在北魏后期熙平(516-518)至永熙(532-534)年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宋各代相繼鑿窟造像。</p><p class="ql-block"> 石窟寺原名希玄寺,唐代后改稱凈土寺,宋明稱大力山十方凈土禪寺,清代至今稱石窟寺。</p><p class="ql-block"> 洞窟布局:坐北向南,現存洞窟5個、千佛龕1個、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龕225個、碑刻題記256方、佛像7743尊。石窟多呈方形,窟中有中心方柱,方柱四周鑿龕造像。</p><p class="ql-block"> 鞏縣石窟歷經多個朝代開鑿,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p><p class="ql-block"> 其雕刻工藝精湛,藝術風格獨特,尤其是飛天雕像和帝后禮佛圖浮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中國乃至世界石窟藝術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河洛匯流處位于河南省鞏義市河洛鎮神北村,是黃河與洛河的交匯處,也是河洛文化的發源地。</p><p class="ql-block"> 洛河發源于陜西洛南,伊河發源于洛陽欒川,兩河在河南偃師合二為一成為伊洛河,然后在鞏義河洛鎮神北村處匯入黃河。黃河水濁,呈黃色;伊洛河水清,呈青綠色,兩河交匯,清濁分明,形成獨特的景觀。</p><p class="ql-block"> 河洛匯流處周邊有嵩山北部余脈、邙山等山脈。站在神都山上,可以將河洛匯流的壯觀景象一覽無余。</p><p class="ql-block"> 河圖洛書傳說:相傳遠古時期,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河圖”“洛書”推演八卦,開啟了華夏文明的新紀元。</p><p class="ql-block"> 歷代帝王祭祀地:據史載,黃帝、堯、舜、禹、湯、周公旦、周成王等曾在河洛匯流處修壇沉璧、祭祀河洛,這里被視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河洛文化發源地:河洛地區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說法,河洛匯流處孕育了極其豐富的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春市|
镇江市|
山东省|
莱芜市|
安龙县|
手游|
石门县|
介休市|
保康县|
通州区|
华安县|
广宗县|
三台县|
芦山县|
嘉义市|
灵山县|
武清区|
仙居县|
巴林右旗|
岑巩县|
扶余县|
互助|
吉林省|
九江县|
富裕县|
博爱县|
安陆市|
临桂县|
乐亭县|
新乡市|
千阳县|
和政县|
凌海市|
淮南市|
丹巴县|
连城县|
佛坪县|
石家庄市|
龙州县|
威远县|
枣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