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年年節到了松陽,離泰順只有一步之遙匆匆而返。今年做了幾個計劃眼看都無法實現,那就開上車說走就走繼續走浙南——這次一定要走到泰順看廊橋。</p><p class="ql-block">以前就聽說到溫州公路多么多么難走,溫州是先有了機場才有鐵路。查看了導航,發現到溫州竟然只需要4個小時,豈不是比溫嶺更近?</p><p class="ql-block">(一)溫州五馬街</p><p class="ql-block">年初二出發,諸永高速不停擁堵,實際到溫州超過6小時。五馬街匆匆去打個卡。</p> <p class="ql-block">這標志性的打卡點,發給同事看,他幾年沒回,竟然說自己沒見過。看來是為迎合游客新建的。但五馬街的建筑還是很有歷史感。</p> <p class="ql-block">(二)文成百丈漈</p><p class="ql-block">著實小瞧了春節旅游的熱度——感覺家家戶戶都不在家過年,都跑出來旅游了。出發晚了點,到百丈漈景區停車費了老半天勁。還是當地人的腦子活絡,各自圈地劃出一條條線當停車位收錢。</p> <p class="ql-block">從北門進入景區,一路下行,就到第一漈。漈,就是瀑布,這個應該是特定方言詞,至少北方人從不用這個字稱呼瀑布。</p><p class="ql-block">百丈漈號稱中華第一高瀑,確實很是驚心動魄,因為懸崖落差大,水流急。一漈高達192米,水源來自山頂的天然湖,這就不是天臺山大瀑布能比的。</p> <p class="ql-block">二漈要從懸崖邊搭建的棧道走下去。二漈只有65米高,但勝在寬度,瀑布后面可以穿越,體驗水簾洞。</p> <p class="ql-block">到了三漈,規模就小了,一副不起眼的樣子。看來應該是南門進,步步爬升,步步驚心,才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三)泰順古橋古村</p><p class="ql-block">1.庫村古村</p><p class="ql-block">一進泰順,高速公路邊上,是有1200年石頭古村——庫村。庫村自唐代建村,居民主要為包氏,吳氏兩姓。</p><p class="ql-block">吳畦是庫村早期建設者,唐代進士,官居要職。898年棄官隱居庫村,曾謝絕吳越王錢镠輔政邀約拒不出山,在庫村建學館興文化,開創庫村耕讀文化。<span style="font-size:18px;">據統計,庫村從唐代到兩宋,考中文武進士共有82位,而單單庫村的吳氏后裔,在兩宋就占了19位。</span></p> <p class="ql-block">吳氏宗祠和祠堂門前的楓香樹</p> <p class="ql-block">庫村以世英門為界,村東為吳氏,村西為包氏。</p> <p class="ql-block">2. 福慶橋</p><p class="ql-block">距離庫村2公里,有福慶廊橋。</p><p class="ql-block">福慶橋全長為154.4米,寬度約為5.8米,高度離水面8.9米,由三個獨立的廊橋連接而成,是目前國內最長的木拱廊橋。</p><p class="ql-block">福慶橋又名漈下橋,始建于清道光廿八年(1848),后被大雨沖毀。清光緒六年(1880)由當地鄉紳捐資重建,加固橋基,改名福慶橋。1990年8月20日,漈下橋再度毀于百年不遇的臺風洪災中。2013年在原址上游200米處重建。</p> <p class="ql-block">老毛有些拉垮走不動了說,要回酒店休息了。</p><p class="ql-block">到酒店看下地圖,發現文興橋,文重橋還有幾處地方在庫村與縣城之間,因時間緊張沒法回頭重走,只能遺憾錯過。</p> <p class="ql-block">3.交垟土樓</p><p class="ql-block">交垟土樓就在泰順縣城,曾氏家族聚居村落。清嘉慶(1815)年自福建福安(今廈門)遷居來此,建筑保留了福建土樓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4.三條橋</p><p class="ql-block">離開縣城,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四處去尋覓那些散在各處的廊橋。</p><p class="ql-block">泰順目前保存有古木廊橋32座,其中國家文保單位15座。</p><p class="ql-block">三條橋遠離村落,需得長途跋涉才能找到。對三條橋執念過深,直接導航過來了,結果把它前面的毓文橋又給漏掉了。兩人只好自我安慰說,反正一天不可能把32座橋都看完的,只看15座橋也得兩三天吧。</p> <p class="ql-block">看到這塊石頭,就在路邊停了車。但實際上,一條專為三條橋修的公路已通達三條橋上方了。當年李磊老師可是走了幾公里路過來的呢。</p> <p class="ql-block">沿著新修的小路下行,轉角就看到了橫跨在溪流上的三條橋。</p><p class="ql-block">三條橋建于宋紹興七年(1137年),為木拱廊橋,現存的三條橋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建。傳說因為古時是由三根巨木為主梁跨溪架設而成,所以取名“三條橋”。</p> <p class="ql-block">走到橋底下去看看木拱廊橋是如何搭建起來的。</p><p class="ql-block">傳統木拱橋全靠木頭互相支撐借力,橋上房檐屋頂全部采用卯榫結構,走路過橋是結實的,但是遇到臺風洪水往往就扛不住了。前幾年看新聞經常聽到某某橋被洪水沖垮,很是痛心遺憾,不過好在木料還在,重新打撈組裝起來又恢復了美美古橋身。</p> <p class="ql-block">廊橋自身固然已很美,但每一座廊橋的誕生,必然根據周遭環境設計的,環境不一樣,也意味著不可能出現兩座一模一樣的廊橋。</p><p class="ql-block">三條橋獨自置身于荒野,就別有一種意境情趣在。老毛一改昨日之頹靡,想沿著古道一路走到福安去。</p> <p class="ql-block">5. 劉宅橋</p><p class="ql-block">劉宅橋是木平梁廊橋。建于明代永樂三年(1405年),廊橋長24.8米,8開間,寬6.15米,跨徑9.2米,二層重檐,短小靈動。</p><p class="ql-block">劉宅橋又稱仙洞虹橋,不僅是泰順南下福建的重要通道,也是祈福祭祀的場所,歷代重修都保存了明代原初的模樣,是泰順歷史最久的木平廊橋。</p> <p class="ql-block">牌匾上落款處隱約可見“嘉慶”字樣。</p> <p class="ql-block">6. 薛宅橋</p><p class="ql-block">薛宅橋建于咸豐六年(1856年),系木拱廊橋,全長51米,寬5.1米,單跨29米,離水面高10.5米,建橋屋十五間,橋頭坡度30米,拱矢斜度大,造型古樸獨特,氣勢雄偉壯觀,載入《中國橋梁史話》。2016年被“莫蘭蒂”臺風洪水沖毀,2017年按修舊如舊原則完成修復重建。</p> <p class="ql-block">8. 永慶橋</p><p class="ql-block">永慶橋建于1558年,為木平廊橋。一般平橋建于河面不寬的水域。永慶橋比較長,中間建了橋墩。</p> <p class="ql-block">二樓的房間門沒鎖,趕緊上去看看。</p><p class="ql-block">二樓主要供奉各路菩薩神仙。</p><p class="ql-block">也順便看看廊橋的卯榫結構。</p> <p class="ql-block">9. 北澗橋</p><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到廊橋文化園,這里有兩座泰順廊橋的優秀代表,放在最后作為壓軸。</p><p class="ql-block">名氣大的橋到底不一樣,距離停車場還有好幾百米,就看到馬路牙子上都停滿了車了。老毛說,吸取百丈漈的教訓,可別往里開了,否則又得浪費一小時停車。我可不敢往馬路牙子上硬沖啊咋辦,天助我也剛巧看到馬路邊有個空位,可能前一輛車剛開走。</p><p class="ql-block">長途跋涉見到北澗橋那一刻,我醍醐灌頂:這里我來過!那顆千年大樟樹和美麗廊橋,還有旁邊的仕陽碇步,突然一起從記憶中復活了。老毛也想起來了,他當年一起參加我單位的療休養。</p><p class="ql-block">石梁飛瀑那一幕重演了。我怎么會把這一幕完完全全從記憶中抹去了呢?虧我這幾年還一直心心念念著。</p> <p class="ql-block">北澗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為木拱廊橋,橋長51.7米,寬5.37米,凈跨29米。橋旁古樹掩映,橋下二水交匯。</p> <p class="ql-block">10. 溪東橋</p><p class="ql-block">當然對于幾百米遠處的溪東橋的記憶也復活了。不過,橋本身的美麗也足以讓我們圍著橋前前后后走幾圈駐足欣賞。</p> <p class="ql-block">天色不早了,時有雨點落下。為了減輕明天返程負擔,今天要返半程,宿仙居。</p><p class="ql-block">這次出門前看天氣預報,所路過的地方均有小雨,然而上蒼眷佑,游玩時并沒有雨。</p><p class="ql-block">但是山里天氣陰晴無定,剛出發忽起大霧,緊接著又來驟雨。來時覺得隧道太多,現在返程感恩有這么多隧道,既可以遮雨,光線又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莒南县|
韶关市|
客服|
舞钢市|
法库县|
关岭|
呼和浩特市|
大英县|
图木舒克市|
万宁市|
佛冈县|
西充县|
齐齐哈尔市|
金塔县|
开阳县|
河西区|
大港区|
额敏县|
万源市|
镇安县|
呼伦贝尔市|
九龙城区|
襄城县|
年辖:市辖区|
德令哈市|
大厂|
武安市|
巴中市|
房产|
商丘市|
新建县|
会同县|
临湘市|
高台县|
大足县|
龙江县|
东阿县|
荣成市|
菏泽市|
克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