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有人放煙花 有人追晚風,借一縷時光, 捧一片星空。停一停 等一等 別匆匆。造夢者造了好夢,值得我稱頌。世界贈予我蟲鳴 也贈予我雷霆,更贈予我寒假的閑暇。”新年伊始,我們一家三口便開啟了遠赴東都洛陽的親友游。</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第一站:老君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這里剛經(jīng)歷了新春第一場大雪,所以第一站我們便去登老君山。雪一飄落山巒!這里便美成了詩!山重雪,樹霧凇。遠赴人間驚鴻宴 ,一睹神都盛世顏。雪后的老君山,仿佛是一座仙境,被白雪覆蓋的山峰、樹木和巖石構(gòu)成了一幅銀裝素裹的畫卷。站在山巔,遠處的山脈和云霧交織在一起,宛如仙境中的山水畫。蒼松挺立在雪的映襯下,仿佛是一群沉睡的仙人,守望著這片神秘的山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潔白的雪花覆蓋在山頂?shù)慕ㄖ锷?,還有茂密的植被上,老君山仿佛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夢幻的雪之王國,屹立在高高的天空之中,更加顯得壯美而又神奇!紅色的建筑物上有白色的積雪覆蓋著,紅色和白色的融合讓這里的建筑看起來更加的醒目,也更加的明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雪后的山巒更顯得雄偉壯觀。到達山頂時,眼前的景象讓我們驚嘆不已。整個山峰都被厚厚的雪覆蓋著,仿佛是一個白色的仙俠世界,讓人流連忘返。前天的一場大雪使得老君山的每一棵樹都宛如玉雕,每一座山峰都似乎穿上了銀白的盛裝。在這片雪域中,云海翻騰,峰林若隱若現(xiàn),與霧凇、冰掛等自然景觀相互映襯,共同繪制出一幅幅絕美的雪景畫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這場久違的雪,終于在老君山翩翩起舞,紛紛揚揚地覆蓋了山巒。原本秋意盎然的景致,瞬間被冬日的銀裝所替代,仿佛一幅動人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迎面而來的是凜冽的寒風,吹拂著頭發(fā),空氣中夾帶著一絲清新的冰雪氣息。隨著步伐的逐漸深入,眼前的風景愈發(fā)迷人。銀裝素裹的山巒,如同穿梭于童話世界的精靈,展現(xiàn)出無限的魅力。遠處的松樹在積雪的點綴下,猶如大自然的守護者,傲然挺立于這片冰雪世界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老君山的雪景不僅僅是一場自然的奇觀,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在這片銀裝素裹的山巔,人們仿佛能夠融入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到雪花的純凈和山川的神秘。冬日的老君山,雪景交融著道教文化的底蘊,構(gòu)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畫卷。這里的冰雪風光,讓游客不僅僅是欣賞自然的美,更是感悟生命的奧妙,領(lǐng)略大自然的神秘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第二站:龍門石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龍門石窟,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佛教藝術(shù)寶庫,千石成階,萬窟為佛。在夾江兩岸的石壁上,密密麻麻的石窟和數(shù)不清的佛像映入眼簾,仿佛讓人穿越回了古代。雖然部分石佛因風雨侵蝕和戰(zhàn)爭傷害而線條模糊,甚至缺失部分,但它們的存在依然讓人感受到古代匠人的智慧和匠心獨運。龍門石窟的名稱來源于大禹治水時所開鑿的龍門,傳說中魚躍龍門的場景也發(fā)生在這里。這里不僅是藝術(shù)的殿堂,更是歷史的見證,每一尊造像、每一塊碑刻都訴說著千年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當你踏上這片土地,便仿佛開啟了一場穿越千年的藝術(shù)之旅。龍門石窟依山而鑿,伊河環(huán)繞,景色氣勢都很不錯,這里數(shù)不清的大小佛像,精雕細琢,威嚴壯觀,讓人感慨古代工匠的精湛記憶的同時,也將我們帶到了那段信佛如癡的年代。漫步于龍門石窟步道之間,猶如走進了一座石刻藝術(shù)博物館,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驚詫于中國石刻技藝的精湛,雄健生動而又純樸自然的石刻雕像,達到了佛雕藝術(shù)的頂峰,可以說是中國工匠技藝與美術(shù)雕刻的完美體現(xià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走近石窟,你會被那精湛的雕刻技藝所折服。一尊尊佛像栩栩如生,神態(tài)各異。有的面容慈祥,仿佛在俯瞰著世間萬物,給予人們無盡的溫暖與慰藉;有的莊嚴肅穆,讓人感受到佛法的威嚴與神圣。潛溪寺是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它高、寬各九米多,進深近七米,大約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唔斣寰疄橐欢錅\刻大蓮花。主佛阿彌陀佛端坐在須彌臺上,面頤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tài)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其中,盧舍那大佛是最大的石窟中的主角,傳說它是以女皇武則天的面容為藍本設(shè)計的。大佛面帶微笑,雙眼慈悲地注視著世間萬物。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fā)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圓融和諧,安詳自在,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一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圣潔。站在大佛腳下,仰望那宏偉的身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盧舍那大佛不僅是龍門石窟的藝術(shù)杰作,更是中國古代佛教藝術(shù)的巔峰之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繼續(xù)前行,你會來到白園,這是大詩人白居易的埋骨之地。這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依山傍水,風景如畫。文人墨客的風雅和情懷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古老的香山寺,寧靜的白園,都為這片圣地增添了一份濃厚的文化氛圍。在這里,你可以漫步于古寺之中,聆聽悠揚的鐘聲,感受佛教的博大精深。洛陽龍門石窟,是一座藝術(shù)的寶庫,也是一部活著的歷史。它見證了中國古代佛教藝術(shù)的輝煌,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在這里,你可以穿越千年的時光,與古人對話,感受那不朽的藝術(shù)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第三站:白馬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早就聽聞白馬寺的大名,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去看看。終于,在天氣放晴,陽光明媚的第三天,我們一家人踏上了前往白馬寺的旅程。白馬寺,中國最早的佛教寺廟,被譽為“中國佛教祖庭”。這里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剛一下車,我就被白馬寺的宏偉氣勢所震撼。寺門高大而莊嚴,朱紅色的大門上鑲嵌著金色的銅釘,顯得格外醒目。走近白馬寺,就會看到兩匹石馬左右相對,大小和真馬相當,形象溫和馴良。這是兩匹宋代的石雕馬,是優(yōu)秀的石刻藝術(shù)品。它們仿佛在用沉默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讓我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厚重。當你踏入白馬寺的那一刻,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音,感受到千百年來歷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積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走進寺門,一條寬闊的大道筆直地通向大雄寶殿。大道兩旁種滿了松柏和花草,綠樹成蔭,花香四溢。沿途我看到了許多古老的建筑和佛像,每一處都散發(fā)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踏入白馬寺,我仿佛穿越了時空,感受到了古老的佛教文化。每一磚每一瓦都訴說著千年的故事,讓人心生敬畏。寺廟內(nèi)的建筑風格古樸、底蘊深厚,大佛殿、觀音殿、大雄寶殿錯落有致,金碧輝煌。漫步在寺廟的小道上,我感受到了寧靜與平和。寺廟里的僧人正忙著早課,誦經(jīng)聲此起彼伏。白馬寺不僅是宗教的圣地,更是文化的瑰寶。每一根梁柱、每一道雕刻都展示了古人的匠心獨運和藝術(shù)才華,讓人嘆為觀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白馬寺內(nèi),香煙裊裊,梵音繚繞,仿佛能洗凈世間所有的喧囂與紛擾。聽信佛的民族說,每一步踏入這樣的神圣之地,心中的浮躁便悄然褪去。在古老的建筑前,我卻感受到了歲月的沉淀和歷史的厚重。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落在肩頭,仿佛是大自然給予的溫柔撫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再往前走,就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白馬寺的核心建筑,殿內(nèi)供奉著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坐在蓮花寶座上,面容慈祥,神態(tài)莊重。大雄寶殿的屋頂上覆蓋著黃色的琉璃瓦,金碧輝煌,十分壯觀。白馬寺內(nèi)還有許多文物和古跡,其中最著名的是狄仁杰墓。狄仁杰是唐代的一位名臣,他曾任大理寺丞、狄仁杰是唐代的一位名臣,他曾任大理寺丞、地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等職,為唐朝的繁榮和穩(wěn)定作出了重要貢獻。除了狄仁杰墓,白馬寺內(nèi)還有許多其他的文物和古跡,如狄仁杰祠堂、狄仁杰故居、狄仁杰紀念館等。這些文物和古跡不僅是白馬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寺中的古樹參天,斑駁的樹干見證了歲月的變遷。我撫摸著粗糙的樹皮,感受時光的沉淀。離開白馬寺時,我已經(jīng)是傍晚時分了。夕陽的余暉灑在白馬寺的建筑上,給整個寺廟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我深深地被白馬寺的美麗所吸引,心中充滿了感慨。白馬寺是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它見證了佛教在中國的發(fā)展歷程,也見證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相信,白馬寺將會永遠屹立在中國的大地上,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第四站:應(yīng)天門、天堂、明堂、麗景門和洛邑古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應(yīng)天門,隋唐洛陽城的正南門,始建于隋大業(yè)元年,后更名應(yīng)天門。它象征著古代城門建制的最高等級,由門樓、朵樓、闕樓等構(gòu)成,形似“凹”字。作為舉行外朝大典之所,應(yīng)天門是國家與皇權(quán)的象征。離《唐宮夜宴》的開場尚有一段時間,我們便沿著應(yīng)天門及廣場緩步而行,細細觀賞。應(yīng)天門宏偉壯觀,建筑規(guī)模巨大,構(gòu)造精巧。門樓高聳入云,闕樓巍峨屹立,整體散發(fā)著莊嚴而壯麗的氣勢。踏入應(yīng)天門內(nèi)部,一股濃厚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仿佛瞬間穿越回隋唐的輝煌時代。內(nèi)部裝飾華麗,宮殿氛圍濃郁,隋唐歷史故事的壁畫隨處可見,每一幅都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傳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站在應(yīng)天門廣場的遠處,我仰望這座巍峨的建筑。高高的石基上,又矗立著一層高聳的城門墻,顯得厚重而莊嚴。城門墻中央,三個通透的方門依次排開,頂端則屹立著兩層高的閣樓。閣樓的青瓦與青脊相映成趣,紅門與紅窗熠熠生輝,而白底墻上則巧妙地鑲嵌著朱色花木條,更添幾分古樸與雅致。廣場中央,一塊青灰色的巨石上,鐫刻著“應(yīng)天門遺址博物館”的醒目字樣,每一筆一劃都透露出深厚的歷史韻味。而廣場后方,靜靜橫跨河面的兩座石橋,以及橋頭那座氣勢恢宏、屹立不倒的應(yīng)天門,更是讓人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莊重與壯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駐足四望,被眼前的盛景深深打動。雖曾游歷眾多復(fù)古建筑,但如此令人心馳神往的復(fù)古建筑,實屬罕見。我輕移步履,在走廊中漫步,一邊欣賞著壁畫的精美,一邊感受著歷史的厚重。壁畫中眾多歷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觸手可及,而那些生動表現(xiàn)的歷史故事,則讓人仿佛親臨其境,目睹了歷史的每一個重要瞬間。我沿著長長的畫卷緩緩移步,每一步都仿佛在穿越時空的隧道,親歷著歷史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這種沉浸式的體驗,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這里青石鋪就的地面平坦開闊,給人以寧靜而莊重的感覺。站在南端的欄桿中央,我抬頭遠眺,應(yīng)天門巍峨聳立,與灰色的天空相映成趣。這座巨型的凹形墩臺,以青灰色的長磚層層疊砌,微微傾斜的墻體顯得莊重而肅穆。正面墻壁上,三扇長方形門洞赫然在目,紅色門框映襯其中,中門頂端的墻壁上更是鑲嵌著“應(yīng)天門”三個遒勁有力的石刻大字。大門敞開,南北通透,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與輝煌。沿著青石階,拾級而上,觸摸著一塊塊青磚,溫潤暖人卻不語,如同觸摸著一本厚重的史書,青磚不語,卻想告訴我,這里曾經(jīng)踏過多少古人的足跡,擋過多少刀箭的摧殘。我踏著青磚,重疊著古人的腳步,陽光照耀古都大地,讓我浮想聯(lián)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穿過應(yīng)天門,沿著平臺步行,我來到了北端的欄桿處。輕扶欄桿,我抬頭向北望去。廣場向北綿延,寬闊而平坦,中心通道的線條清晰醒目,兩旁的闕臺高聳耀眼。廣場兩側(cè),紅色的燈籠牌整齊地懸掛,顯得分外醒目。視線盡頭,天堂的臺基厚重而穩(wěn)固,華蓋渾圓,青灰色的屋頂上,中心處寶頂金光閃閃。天堂之后,明堂巍然聳立,直插灰蒙蒙的天際。它身姿渾圓,顯得雄偉而威武,外表華麗非凡,姿態(tài)俊雅迷人。觀之令人贊嘆不已,觸目所及之處皆是驚喜。站在古城墻上,天堂明堂在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此刻,我想穿越一次,讓時光瞬間回到大唐,回到大周朝,回到 開元盛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眼前的景象令人嘆為觀止,恢弘的氣勢與精致的細節(jié)交相輝映,充分展現(xiàn)了洛陽人民的豪邁與智慧。然而,在欣賞這古色古香的景區(qū)時,一個突兀的問題浮現(xiàn)心頭:穿廣場東西而過的中州路,仿佛一道無形的隔斷,破壞了應(yīng)天門與天堂、明堂這一古韻連體的景區(qū)整體性。線桿林立,車流不息,現(xiàn)代化的繁忙場景與古樸的景區(qū)形成了鮮明對比,令人不禁為這份“大堂盛景”的遺憾而惋惜。然而,親臨其境后,才深感應(yīng)天門與天堂、明堂的建筑之美,它們不僅展現(xiàn)了盛唐的恢弘氣魄,更傳承了古樸的建筑韻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洛陽的夜晚,應(yīng)天門與天堂明堂的輝煌景象令人難以忘懷。站在應(yīng)天門下,我仿佛能感受到大唐的威嚴與氣派。夜幕中的應(yīng)天門被燈光勾勒出雄渾的輪廓,金色的光芒仿佛重現(xiàn)了當年的盛世輝煌。登上城樓,微風輕拂,眼前的城市燈火闌珊,心中不禁感慨萬千。應(yīng)天門外的廣場上,人山人海,盡是穿著唐裝漢服的人們,仿佛回到了盛世大唐。這里的每一磚一瓦都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讓人不禁沉浸在這濃厚的歷史氛圍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在這里,你可以探索應(yīng)天門、明堂天堂和洛邑古城的魅力。特別是應(yīng)天門和明堂天堂,雖然它們是最近重建的,但它們的氣勢絲毫不遜色于西安的永寧門。我們是在夜晚探訪這些地標的,這時火樹銀花不夜天,燈火璀璨,光影表演更是讓整個場景熱鬧非凡。應(yīng)天門和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中的通天塔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金碧輝煌。今夜,我想吹著盛唐的秋風,品幾首唐詩,讓唐風華韻把古都點亮,萬家燈火璀璨,從盛唐走進盛世,夢中與詩仙來一次邂逅,與才女上官婉兒暢談詩賦,一次足夠一生詩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登上應(yīng)天門城樓,向北眺望,只見明堂天堂燈火輝煌,宛如嵌在洛陽城中的兩顆璀璨明珠,熠熠生輝,交相輝映,為這座古都增添了一抹迷人的夜色。夜晚的明堂天堂,燈光璀璨,尤其是站在高處,可以一覽無余地欣賞到應(yīng)天門和隋唐遺址的美景。明堂上的龍椅更是氣勢恢宏,讓人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漫步在這兩座建筑之間,每一步都像是與歷史的一次對話。古老的磚石,精美的雕刻,都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我沉浸在這濃厚的歷史氛圍中,思緒也隨之飄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憑欄望盡神都夜,寒艷冷香嘆隋唐。”這句話仿佛是為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量身定做的。明堂和天堂,這兩個景點不僅是公園的標志性建筑,更是歷史的見證者。夕陽西下,我們踏上了這片土地,人群熙熙攘攘,但秩序井然,順利地進入了景區(qū)。游客眾多,尤其是那些穿著古裝的美女們,她們在拍照留念,卻無暇欣賞明堂和天堂的宏偉壯麗以及其中的藝術(shù)品。于是,我們決定直奔天堂的頂層,俯瞰整個洛陽城。站在高處,仿佛一夜之間穿越回了隋唐,盛世的氣息撲面而來,讓人不禁感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來到歷史悠久的洛陽,怎能錯過天堂明堂這一必游之地!這里曾是武則天理政、禮佛的圣地,每一磚一瓦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踏入明堂,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金碧輝煌的大唐盛世。殿內(nèi)的宮廷景觀讓人目不暇接,仿佛能聽到古人的歡聲笑語,感受到那時的繁華與熱鬧。夜幕降臨,明堂的燈光璀璨奪目,將整個建筑映襯得更加莊嚴而神秘。站在這里,你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傳承,仿佛與古人隔空對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洛陽麗景門,這座歷經(jīng)千年的古城門,依舊屹立于此,見證著歷史的滄桑變遷。漫步在麗景門下,仿佛能聽見歷史的呼吸聲,感受到那古樸厚重的城墻所承載的歲月痕跡。城樓上的彩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榮耀。而麗景門內(nèi),更是別有一番洞天。古街縱橫交錯,各式店鋪琳瑯滿目,傳統(tǒng)手工藝品與特色小吃讓人眼花繚亂。這里不僅彌漫著濃厚的歷史氣息,更流淌著生活的脈搏,充滿了煙火氣。作為洛陽的一張閃亮名片,麗景門無疑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前來感受古老的中原文化與這座千年古都的獨特韻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走進麗景門,仿佛穿越時空隧道,置身于古老的中原世界。這里,歷史與現(xiàn)在交織,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融合,每一塊石頭都訴說著千年的故事,每一面墻都描繪著歲月的痕跡。漫步在古街小巷,不時能與歷史名人“偶遇”,仿佛能聽見他們的低聲細語,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而那些傳統(tǒng)手工藝品與特色小吃,更是讓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在這里,歷史不再遙遠,文化不再抽象,一切都生動而真實地展現(xiàn)在眼前,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古老中原的魅力與韻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陽光灑在清晨的街道上,帶著幾分溫柔與活力。我們一家三口踏上了探尋洛陽古城之旅,心中充滿了對這座歷史名城的敬仰與向往。走進洛陽老城區(qū),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來到了一個古色古香的世界——古城老街。街道兩旁,是木制結(jié)構(gòu)的房屋,青石板鋪就的路面,在腳下延伸,每一步都踏出了歷史的回響。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和古樸的氣息,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登上城樓,可以俯瞰整個洛陽老城區(qū)的風貌,感受那份歷史的厚重與滄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站在麗景門下,仰望著這座巍峨的城門,我不禁思緒萬千。想象著當年這里車水馬龍、繁華似錦的景象,仿佛能聽到那遙遠的馬蹄聲和市井的喧囂。麗景門不僅是洛陽古城的象征,更是洛陽歷史的見證者,它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興衰與變遷。走進麗景門景區(qū),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和錯落有致的景觀。護城河波光粼粼,倒映著城墻的巍峨與古樸;麗景橋橫跨河上,連接著兩岸的繁華與寧靜。橋欄上的漢白玉古獅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傳說與故事。在景區(qū)內(nèi)漫步,我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了那份古樸與寧靜。這里的每一處景觀都充滿了歷史的韻味與文化的底蘊,讓人流連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洛陽的麗景門,被譽為河南古建筑的瑰寶,是中原地區(qū)的文化象征。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麗景門的壯麗景色在燈光的映襯下更顯輝煌。從西大街漫步至城外,麗景門的雄偉氣勢讓人嘆為觀止。走進甕城,半圓形的外城門設(shè)計精妙絕倫,城門下的商鋪林立,為古城增添了幾分現(xiàn)代的活力。隨著人流走出城門,回望那座宏偉的圓形城門,跨越橋與護城河,更能感受到麗景門的壯闊與美麗。夜晚的麗景門,靜靜地守護著這座古老的洛陽城,讓人心生敬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在景區(qū)內(nèi)漫步,我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了那份古樸與寧靜。這里的每一處景觀都充滿了歷史的韻味與文化的底蘊,讓人流連忘返。我們參觀了天后宮、河洛文化長廊、洛陽帝王史館等景點,了解了洛陽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站在史館前,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曾經(jīng)在這片土地上叱咤風云的帝王們,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也成就了洛陽這座千年古都的輝煌與榮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走出麗景門景區(qū),已是黃昏時分。夕陽的余暉灑在古老的城墻上,為這座歷史名城增添了幾分神秘與浪漫?;赝惥伴T,它在夕陽下顯得更加巍峨與莊嚴,仿佛在訴說著那段不朽的歷史與傳奇此次麗景門之行,讓我深刻感受到了洛陽這座歷史名城的魅力與底蘊。它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更有著那份獨特的古樸與寧靜。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麗景門將繼續(xù)守護著這座古城,成為洛陽人民心中的永恒記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洛邑古城的魅力更加凸顯。白日的喧囂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夜晚的寧靜與神秘。不妨趁著這個機會,踏上洛邑古城的夜游之旅,感受這座古城的另一面風情吧!夜晚的洛邑古城,街巷、路燈、游人構(gòu)成了一幅幅錯落有致、遠近互托的美麗圖景。褪去白日的喧囂,古城的夜色中,仿佛能聽到《水幕電影》的夢幻之聲,《文峰暮鼓》的浩蕩之勢,還有《新潭晚舟》的搖櫓聲和歸舟的唱晚。這些表演如同珠歌翠舞,讓人仿佛置身于盛世隋唐的夢境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洛陽洛邑古城的夜景,宛如一幅流動的歷史畫卷,將古都的韻味與現(xiàn)代的光影藝術(shù)完美融合。當夜幕緩緩降臨,古城仿佛被一層神秘而柔和的光輝所輕撫,每一磚一瓦都開始在燈光的映照下講述著千年的故事。古城墻在夜色中更顯巍峨,輪廓燈勾勒出它古老的線條,仿佛是歷史的守護者,靜靜地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滄桑。城門樓上,燈光璀璨,如同昔日的烽火,照亮了歸人的路,也吸引著遠方的游客駐足凝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古都洛陽的洛邑古城,夜晚的繁華景象讓我仿佛穿越回了唐朝。古城的街道上,燈火輝煌,流光溢彩,與夜晚的寂靜形成鮮明對比。古城外的一條街上,漢服店琳瑯滿目,身著漢裝唐裝的美女們絡(luò)繹不絕,讓人目不暇接。進入古城后,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仿佛置身于公主王子們的游園會。這里聚集了大量穿著唐裝漢服的人群,款式顏色各異,美麗至極。很多人還隨身攜帶攝影師跟拍,閃光燈、打光板、攝影支架隨處可見,讓人誤以為進入了某個影視基地,正在拍攝古裝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洛邑古城的燈光秀絕對是一場視覺盛宴。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整個古城被璀璨的燈光所包圍。每家店鋪都掛上了一串串大紅的燈籠,建筑的外圍也被彩燈勾勒出簡筆畫般的線條。水面上,蒸騰的水汽在燈光的照射下,仿佛置身于神仙幻境。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與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映成趣。 小橋流水,垂絲楊柳,每一處都是一幅動人的畫卷。穿上古裝漢服,漫步在古城中,仿佛自己也成了這千年古都的一部分。 品嘗地道美食,感受洛陽的獨特風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古城的文峰塔歷經(jīng)千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見證了歷史的變遷。金元時期的古城墻,雖然歷經(jīng)滄桑,但依然能尋找到當年的痕跡。府文廟、四眼井、新潭遺址等歷史遺跡,如同散落的珍珠,點綴在古城的每一個角落。夜晚的洛邑古城,華燈初上,燈光璀璨,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畫卷中。笙歌樂舞,演藝精彩紛呈,讓人感受到洛城的繁華與熱鬧。漫步在青磚黛瓦、小橋流水的古街上,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盛唐時期。衣袂輕揚的漢服姑娘,款款而至,為古城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新春氣氛日盛,洛邑古城景區(qū)里張燈結(jié)彩、游人如織,到處洋溢著喜慶氣氛。“莫急莫急,來來來,系上這根紅繩,保你今年桃花朵朵開!”循著聲音望去,一位鶴發(fā)童顏、慈眉善目的“小老頭”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只見他身著紅袍、手捋胡須、步態(tài)輕盈,逢人便在其手上系上紅繩。不少身著漢服的“公主”將他團團圍住,尋求美滿姻緣。這位深受游客歡迎的“小老頭”,是洛邑古城聚焦“坊里過大年”主題,特別設(shè)置的NPC——月老。有著婚禮司儀經(jīng)驗的“月老”扮演者韓陽經(jīng)常妙語連珠。“哎呀,你們這一對天造地設(shè)的鴛鴦,我這紅線早就給你們準備好了,新的一年要甜甜蜜蜜、長長久久啊!”說罷拿出一根紅繩,輕輕系在兩人的手腕上,逗得情侶滿臉通紅,周圍的游客也跟著笑起來,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有趣的瞬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步入古城內(nèi)部,石板路兩旁,古色古香的建筑被溫暖的燈光點綴得格外溫馨。燈籠高掛,紅光搖曳,與夜空中偶爾飄過的云朵相映成趣,營造出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店鋪的招牌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各式特色小吃、手工藝品琳瑯滿目,吸引著游人品嘗與選購,熱鬧非凡。河面上,燈光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宛如銀河落入人間。小橋流水,曲徑通幽,漫步其間,仿佛能聽到歷史的低語,感受到那份寧靜與祥和。偶爾有游船緩緩劃過,留下一道道悠長的水痕,更添幾分詩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第五站:回望洛河夜景和開元湖音樂噴泉,感受神都牡丹文化底蘊</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洛陽,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夜晚因洛河的流淌而煥發(fā)出別樣的光彩。洛河,作為洛陽的母親河,穿城而過,不僅滋養(yǎng)了這片土地,也見證了城市的興衰更迭。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洛河兩岸便成了一幅流動的畫卷。沿岸的燈光漸漸亮起,宛如點點繁星落入凡間,與河面上倒映的光影交相輝映,形成了一道道絢麗的光帶。燈光在水波的輕撫下?lián)u曳生姿,仿佛是洛河在輕聲訴說著千年的故事。河面上偶爾有游船緩緩駛過,船上的燈光與水中的倒影交織在一起,更添了幾分夢幻與浪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沿著洛河緩緩行走,洛陽橋在夜色中更顯古樸壯麗。橋上燈光璀璨,倒映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如同銀河落入凡間。與愛人或友人攜手橋上,看河水悠悠,聽風低語,讓這份難得的寧靜與美好,成為心中永恒的記憶。夜幕降臨,龍門石窟更顯莊嚴神秘。一束束柔和的燈光照亮了石窟內(nèi)的佛像,千年的石刻藝術(shù)在光影交錯中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每一尊佛像都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讓人不禁駐足沉思,感受那份超越時空的文化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橋上的燈光悄然點亮,其造型變幻莫測,色彩斑斕,倒映在河水中,波光粼粼,宛如置身于夢幻般的童話世界,或是遨游在另一個星辰璀璨的宇宙之中。沿著橋頭螺旋狀的引橋拾階而上,腳下踏著絢爛的燈光,一步步踏上橋面。晚風輕拂,河面泛起層層漣漪,在燈光的映照下,宛如一顆顆晶瑩的珍珠,被靜靜的湖水溫柔地承托著。當風停歇時,映在水里的燈光化為一片靜靜的金色,那是一種充滿溫暖與寧靜的色調(diào)。橋上的視野無比開闊,夜空繁星點點,仿佛觸手可及。放眼望去,洛河兩岸燈火輝煌,水面倒映著五彩斑斕的燈光,宛如一幅絢爛的畫卷,展現(xiàn)著盛唐的繁華與美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兩岸的建筑物也被燈光裝點得美輪美奐,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與現(xiàn)代的高樓大廈相互映襯,展現(xiàn)了洛陽古今交融的獨特魅力。夜風輕拂,帶著河面的水汽和兩岸的花香,讓人心曠神怡。走在洛河邊的步道上,可以聽到遠處傳來的悠揚樂聲,那是沿岸的街頭藝人在為這美景增添一份藝術(shù)的氛圍。人們或悠閑散步,或駐足欣賞,都沉浸在這份寧靜與美好之中。洛河的夜景,是洛陽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它不僅展現(xiàn)了城市的繁華與美麗,更承載著洛陽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現(xiàn)代的活力完美融合,仿佛穿越時空,與千年古都共赴一場浪漫的夜晚之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在中國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有一種花以其雍容華貴、芬芳撲鼻的姿態(tài),贏得了“花中之王”的美譽。這就是牡丹。尤其是在洛陽,牡丹不僅是春天的使者,更是中華文化的象征?!奥尻柲档ぜ滋煜隆保@句古老的諺語道出了牡丹在中國花卉中的地位。牡丹的花瓣如綢緞般柔滑,色彩從粉紅到深紫,宛如天上繁星般璀璨。每一朵牡丹都是大自然的杰作,綻放出的是歲月的積淀與文化的傳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牡丹在中國文化中不僅僅是一種花卉,更是一個深厚的文化符號。她象征著富貴、繁榮與幸福,常常出現(xiàn)在傳統(tǒng)節(jié)日、婚禮等重要場合。古人云:“牡丹盛開,富貴臨門”,這不僅是對花的贊美,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觀賞價值,牡丹在中醫(yī)藥領(lǐng)域也占有一席之地。牡丹的根、花、葉等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古代名醫(y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牡丹的藥用價值進行了詳細記載,稱其為“藥中之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進入現(xiàn)代,洛陽牡丹產(chǎn)業(yè)也在不斷發(fā)展。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重視,牡丹的藥用價值再次被發(fā)掘。如今,牡丹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層出不窮,從護膚品到保健品,牡丹的身影無處不在,成為了現(xiàn)代生活的一部分。在傳承牡丹文化的同時,洛陽也在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之路。通過現(xiàn)代科技手段,牡丹的種植與養(yǎng)護不斷更新,吸引了年輕一代的關(guān)注。每年的牡丹花會不僅是花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展示,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前來觀賞、體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洛陽牡丹,作為“花中之王”,不僅是自然界的美麗存在,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民族的情感,象征著繁榮與幸福。在未來的日子里,期待洛陽牡丹繼續(xù)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成為連接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國內(nèi)與國際的文化橋梁。讓我們在這花開時節(jié),共同感受牡丹的魅力,品味歷史的厚重,傳承中華文化的精髓。每一朵牡丹,都是一段歷史的縮影,一種文化的傳承,讓我們一同珍惜這份美好,傳遞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后記</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總的來說,這次洛陽之行讓我們一家收獲頗豐。我們領(lǐng)略了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麗,也欣賞了自然的壯美和人情的溫暖。洛陽,這座千年古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讓我們流連忘返。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再次踏上這片土地,繼續(xù)探索它的奧秘和魅力。我相信,每一次來到洛陽,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感悟。因為這座城市,就像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一頁都充滿了故事和驚喜。</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西市|
伊金霍洛旗|
额济纳旗|
沧州市|
鞍山市|
莱州市|
宕昌县|
渭南市|
余庆县|
和田县|
昂仁县|
锡林浩特市|
武鸣县|
贵溪市|
阿瓦提县|
石棉县|
木兰县|
上蔡县|
贡觉县|
武平县|
武冈市|
安丘市|
新野县|
冷水江市|
绥德县|
泽库县|
中西区|
紫云|
门头沟区|
贵定县|
平邑县|
梨树县|
都安|
永宁县|
大理市|
彩票|
乐都县|
灵山县|
资源县|
兴安县|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