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銀杏(上海) 10955463</p> <p class="ql-block">唐開元4年(716年),張九齡奉詔開鑿大庾嶺路,使得“梅關古道”成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嶺南的重要驛道。</p> <p class="ql-block">就在張九齡鑿通梅嶺之后,梅關向南三十里,一個名為“<b>沙水村”</b>的地方逐步熱鬧起來,成為南來北往過客的必停之地。</p><p class="ql-block">為什么是“必停之地”呢?因為順梅關南下者,一日步行剛好是這里,北上者如果不在此停留,那就在天黑前過不了大庾嶺。</p><p class="ql-block">逐漸沙水村形成了一條長達三里的商街,商賈云集、熱鬧非凡。</p> <p class="ql-block">百年后,沙水村張家出現罕見七世同堂,一家大小相親相敬,正是<b>張九齡九世孫張興</b>,張興治家有方,孝義傳家。</p><p class="ql-block">消息傳到長安,朝廷為表彰他的孝義,特賜張興“珠璣絳環”,沙水村從此改為<b>珠璣巷</b>。</p><p class="ql-block">這就是“嶺南第一巷”“珠璣巷”名字的來由。</p> <p class="ql-block">每逢中原動亂,珠璣古巷都會迎來一波移民潮,珠璣古巷成為了他們進入嶺南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在這里,他們安頓下來,逐漸適應了嶺南地區的氣候和生活習慣,隨后繼續南遷至珠江三角洲地區?。</p> <p class="ql-block">珠譏巷內有古樓、古塔、古榕、古橋、古建筑遺址、湖水、池塘、小河等文物古跡。</p> <p class="ql-block">珠璣古巷不僅是廣府人的祖居地,還是廣府文化的發祥地。從珠璣古巷遷播出去的姓氏至今已達180多個,其后裔繁衍達7000多萬人,遍布海內外。</p><p class="ql-block">看官,這里有你的姓氏?</p> <p class="ql-block">建于清代乾隆年間的<b>南門樓</b>,1985年重修。</p><p class="ql-block">拱門上有民國16年(1927年)重修門樓時刻的石匾,上刻的“珠璣古巷”“祖宗故居”為紅石陽刻,字體古樸、端莊。</p> <p class="ql-block">唐、宋鼎盛時期,南來北往的商人、文人、官宦在此駐足,形成商業重鎮。</p><p class="ql-block">許多歷史名人如韓愈、文天祥、蘇東坡被貶嶺南時都曾經過此地,并留下了著名的詩文和題字?。</p> <p class="ql-block">?珠璣古巷的街道全長1500米,寬約4米,因為是古驛道,路的寬度可以走馬車。</p><p class="ql-block">古巷路面用鵝卵石鋪砌而成,兩旁民宅祠堂、店鋪商號鱗次櫛比,巷道曲直有致,古樸清悠?。</p> <p class="ql-block">在古巷南門內中走著,眼前的“貴妃塔?”,是一座七層元代實心石塔。</p><p class="ql-block">石塔由17塊精雕細刻的紅砂巖砌成,高3.5米,塔身為蓮花座鼓形,塔頂很象寶葫蘆。</p><p class="ql-block">傳說,胡妃舍身救人,人們在她自盡的井上筑塔紀念。</p><p class="ql-block">石塔建于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p> <p class="ql-block">珠璣古巷的<b>非遺館</b>,古樸典雅,</p><p class="ql-block">仿佛穿越時空隧道,與千年的歷史對話。</p> <p class="ql-block">傳說南宋度宗皇帝的胡妃,賢惠美貌,深得寵愛。</p><p class="ql-block">然而,奸相賈似道因為讒害胡妃在朝廷做官的父兄,而得不到手,于是加害胡妃,胡妃被迫出逃。</p><p class="ql-block">一日,胡妃流落錢塘江邊,欲投江自盡,珠璣巷商人黃貯萬看見,救下了胡妃。</p><p class="ql-block">胡妃隨黃貯萬回到珠璣巷,結為夫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漢白玉胡妃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可是,好景不長。</p><p class="ql-block">胡妃下嫁黃貯萬的事被奸相知道,賈似道借口珠璣巷人欲謀反朝廷,派兵南下血洗珠璣巷,企圖除掉胡妃。</p><p class="ql-block">眾鄉親乘竹筏,扶老攜幼沿江逃命。</p><p class="ql-block">胡妃為不再遭惡人殘暴和連累鄉親,她轉身投向巷中的一口水井。</p> <p class="ql-block">大榕樹旁邊的雙龍橋。</p><p class="ql-block">為了方便珠璣巷后裔回鄉尋根問祖、探親訪友,政府于1995年6月拆除原有木橋,建成了一座鋼筋水泥雙龍橋?。</p><p class="ql-block">整座橋呈長橢圓弧形,橋下三拱,橋面可以騎摩托車和自行車通過,橋中間有臺階,供人步行?。</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榕樹</p><p class="ql-block">既然是古巷,那么一定有古榕樹。</p><p class="ql-block">珠璣古巷也是一樣,比如這一棵,就有一千多年。</p><p class="ql-block">最能夠見證歷史的,就是這些古榕樹,見證著珠璣古巷的繁華與沒落。</p> <p class="ql-block">清代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建的<b>中門樓</b>,1984年重修。</p><p class="ql-block">拱門上鑲著一磚刻,“珠璣巷”三個字,每字一方磚,陽刻。門樓中部有一長方形青石匾刻,“珠璣古巷,吾家故鄉”,是民國18年2月(1929年)國民革命軍第十五師副師長蒙志所題,楷書字體,端莊工整。</p> <p class="ql-block">珠璣古巷北面的第一家姓氏祠堂——陳氏大宗祠。</p><p class="ql-block">陳氏大宗祠是在原陳氏宗祠舊址上重建,依傍在沙水湖、雙龍橋和千年古榕旁邊。</p><p class="ql-block">富麗的祠堂和古舊的巷子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從古巷走出來,我們會看到很多新建的宗祠,基本上都是各個姓氏的族人,一起湊錢建起來的。</p> <p class="ql-block">穿梭古鎮街巷, 嘗過小吃煙火。</p> <p class="ql-block">珠璣古巷尋根問祖之旅,</p><p class="ql-block">那些古老的宅院、祠堂、牌坊、還有千年大榕樹,都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仿佛自己已經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在古巷中,聽到了許多關于古代遷徙、文化傳承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在這里尋找歷史的痕跡,還感受到了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p><p class="ql-block">珠璣古巷已成為我心中一段</p><p class="ql-block">難忘的記憶,永遠的珍藏。</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adaz8xj" target="_blank">南粵雄關,梅香千載 ~ “梅關古道”</a></p><p class="ql-block">請閱讀上篇文章《南粵雄關,梅香千載~“梅關古道”》,知道古驛道的來由,全面了解整個故事的情節。</p> <p class="ql-block">2025年 1月14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峡市|
阿拉善右旗|
新沂市|
磴口县|
昌江|
深水埗区|
孟州市|
和林格尔县|
定安县|
文山县|
绥化市|
林州市|
澄城县|
临澧县|
安塞县|
克什克腾旗|
宁海县|
广安市|
修水县|
施甸县|
博白县|
舒兰市|
陇南市|
辛集市|
如皋市|
漳州市|
郸城县|
汨罗市|
兴义市|
福安市|
临夏县|
皋兰县|
开鲁县|
灌南县|
乌鲁木齐县|
睢宁县|
嘉鱼县|
邳州市|
肥乡县|
宣威市|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