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 姥姥家的年味記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方的冬陽總愛在臘月檐角徘徊,將屋檐下的冰棱曬成琥珀色的糖漿。那些年姥姥家低矮的土墻上,也總凝著這樣蜜糖般的光暈。記憶里,大年初三,三代二十余口人擠在巴掌大的屋子里團圓,舅家的羊角辮撞上二姨家的虎頭帽,三姨未及梳的麻花辮掃過小舅糊著糖渣的臉。我們這群泥鰍在長輩的腿縫里穿梭嬉戲,大人們的牌局在炕沿翻騰,姥爺煙鍋敲炕沿的脆響混著紙牌甩落的啪啪聲,震得窗紙上的剪紙鴛鴦都在打顫。新襖剛兜住壓歲錢,早被二踢腳勾了魂去,雪地里深一腳淺一腳地撲向各戶門神,歸來時棉襖口袋墜成金魚腮,炒瓜子與水果糖在衣褶里簌簌游動,像揣著整個春天叮當作響的秘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時的歡喜總是滿得溢出來。揣著壓歲錢奔過結霜的田埂,布鞋底沾著鞭炮碎屑,口袋里的拆散的鞭炮是延長的幸福。大人們圍坐的炕頭飄著煙絲與茶香,牌局里的笑語震得窗紙簌簌,連墻角的腌菜缸都染上了歡騰的紅暈。而今每見高樓廣廈,總恍惚望見那方消逝的老屋在虛空里靜立——它分明是座時光的廟宇,供奉著整個家族的悲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 元宵節與童年舊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的雪總下得恰如其分。天未擦黑,廠區的彩車已披著錦緞華章絢麗登場,工人師傅的妙手在車身上開出四季繁花。我們趴在墻頭數彩燈,呵出的白氣與炊煙糾纏,餃子香混著節日的熱鬧氣息,釀成獨特的春宵芬芳。最妙是觀燈時與同窗的偶遇,新衣下藏著壓歲錢偷買的玩具手槍,眼神躲閃間瞥見女生鬢角的絹花,倒比滿街燈籠更灼人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今穿過玻璃幕墻的叢林,總想起馮驥才先生說的年俗五感。霓虹再亮,照不見門楣上褪色的年畫;暖氣再足,烘不熱沒了硝煙味的空氣。硫磺香沸起的年味,是刻進基因的儀式密碼。爆竹炸開的紅屑如朱砂點額,在聲浪里完成辭舊迎新的集體祝禱——這是五千年用分貝丈量幸福的古老傳統,震天響中藏著先人對光陰的敬畏。當電子紅包的熒光吞沒門神朱砂,當靜音模式過濾掉最后一聲爆竹的顫音,我們失去的不止是硫磺味的空氣,更是文明長卷上最鮮活的鈐印。那些曾在鼻腔炸開的硝煙、耳膜震蕩的脆響、指尖捻過的紅紙金粉,原是一整套喚醒集體記憶的感官密鑰。而今站在玻璃幕墻倒映的嶄新年景里,竟要靠著記憶中的碎紅殘響,來辨認歸鄉的路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最后一盞走馬燈在巷口收攏光影,元宵節的余溫便順著冰棱悄然滴落。年味漸淡,孩子們的歡樂也暫時告一段落。而那些在逛花燈后熬夜補作業的孩子,暖黃的白熾燈將他的身影拓在窗戶上的剪影,原來都是歲月賜予的寶藏,將單純的歡喜凝成永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寒夜推窗,恍惚又見紅燈籠在風雪中搖晃。忽然懂得年味從未消散,它只是化作我們這代人眼角的細紋,在懷想童年的時刻,輕輕泛起柔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视频|
洛宁县|
阳朔县|
泾源县|
洮南市|
吕梁市|
河津市|
龙里县|
洪湖市|
东乌珠穆沁旗|
海口市|
龙山县|
岳西县|
苍梧县|
保靖县|
乌拉特中旗|
军事|
成都市|
泰顺县|
应用必备|
中宁县|
准格尔旗|
八宿县|
陈巴尔虎旗|
丹寨县|
鸡泽县|
建始县|
离岛区|
依兰县|
保山市|
德清县|
常州市|
谷城县|
玉溪市|
临夏县|
四子王旗|
黑山县|
项城市|
江门市|
隆安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