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2025年農歷正月初四,我到“吳埡民居”石頭村走了一圈,傳統村落,古色古香,很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這里下起了大雪,滿山瓊林玉枝,把村子裝扮得更加嫵媚動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吳埡民居”建筑面積5620平方米,中心區規劃布局依山而建,坐北向南,順應自然,隨地形和功能需要分層筑臺,錯落有致,渾然天成。大多為四合院式,也有兩進院、三進院,平面呈凹字型、曰字型、目字形。保存形態完整、風貌原始古樸的歷史街巷7條,古墓地2處,石碑13通,百年古樹9棵,石板路、石臺階、石樓門、石院墻、石凳、石磙、石碾等一些古老的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隨處可見,新石器時代的遺風猶存,是中國傳統民居群落的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王貴與安娜》《古衙奇案》《大鼓小戲》《仁者醫路》《讀山》《清明》《瓜兒·藤兒·根兒》《內鄉縣衙》《天仙配》《神書》《兩條半槍》等多部影視作品相繼在吳埡實地拍攝,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河南電視臺、旅游衛視、大河報等媒體、報刊紛至沓來進行系列報道,美術攝影、建筑界、教育界、新聞界的專家學者無不嘆為觀止,到“吳埡民居”撰文、拍照、寫生、取經。著名作家周同賓在其鄉土名篇《相見恨晚吳埡村》中寫道“蚌病成珠,艱難的勞動創造了生動的藝術”;“不屈不撓的村民們,無意中創造了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館”。不少專家和領導評價道:“官署文化看縣衙,民俗文化看吳埡”。這里獨特的風景吸引了眾多藝術家前來,他們用鏡頭、畫筆記錄下這美麗的瞬間。從空中俯瞰,村落呈現出一種獨特的美。白雪皚皚之下,房屋與樹木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冬日畫卷。 </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安市|
贵南县|
团风县|
庆城县|
柳林县|
堆龙德庆县|
茌平县|
和龙市|
乐亭县|
隆尧县|
弥勒县|
驻马店市|
锡林郭勒盟|
信丰县|
龙门县|
石阡县|
平罗县|
绵阳市|
舞阳县|
舞阳县|
浮梁县|
平陆县|
肇州县|
沁阳市|
芦溪县|
山西省|
宜春市|
扶沟县|
陆丰市|
铜鼓县|
东丰县|
安泽县|
吴桥县|
明星|
贵溪市|
安丘市|
乐平市|
朝阳县|
建瓯市|
赣州市|
修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