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除夕的早起,男人們的主要工作是打漿糊,貼對聯。大屋小屋大門小門都要貼上對聯,掛起五福聯。</p><p class="ql-block"> 廚房里的灶神像也貼好了,兩邊貼上“上天言善事,回宮降吉祥”的對聯和“一家之主”的橫批。</p><p class="ql-block"> 牛圈羊圈雞圈豬圈,包括牛頭、羊頭上,院子里的樹干上都要貼上福字,或諸如“六畜興旺、牛羊滿圈、碩果累累、抬頭見喜”等橫貼或豎貼。</p><p class="ql-block"> 牛頭、樹干上的對聯福字還能貼幾天,羊頭上的福字一般過不了中午,羊們便互相從頭上吃掉了。</p><p class="ql-block"> 車上也要貼上“多拉快跑、出入平安、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等對聯和福字。</p><p class="ql-block"> 對聯貼完之后,便灑掃庭院,之后就去上墳,請先人回家過年。</p><p class="ql-block"> 除夕的女人們,是最為忙碌的一天。雖然從年前臘月二十三一過就開始籌劃和準備了,但每年除夕的這一天,都是最忙碌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早晨起來,她們便準備早餐,同時要準備上墳用的祭祀飯菜用品,之后便開始按著菜單準備年夜飯。</p> <p class="ql-block"> 除夕上墳,祭奠宗親先人,送去紙錢祭品,燒紙焚香奠酒,請先人回家過年。</p><p class="ql-block"> 我家每年的春節、清明、寒衣節必須要到墳上去上的墳,由我這一輩前朔六代,我是“永”字輩,我家的輩分脈絡是“德、希、延、文,承、守、永、昌”,再往上的老先人,每年在清明節去墳上上墳。</p><p class="ql-block"> 上完墳在回家的途中,我們都要揀六塊拳頭大小圓的石頭,帶回家是除夕晚上接神時和初三早上送神時打醋炭用的,我們都叫“揀元寶”。</p> <p class="ql-block"> 除夕下午六點多,開始布置灶神灶臺和先人的供桌。</p><p class="ql-block"> 灶臺上一般供香爐、供盤和灶山。供盤是十二個拳頭大小的紅棗鼻饅頭,分兩垛供奉。灶山則是由若干個小花卷連接組成的呈三角形的山一樣蒸出來的大花盤。</p><p class="ql-block"> 先人的供桌上就豐富的多,香爐的后面一般是門中三代宗親的神位牌位,香爐的前面是12個比較大的紅棗鼻饅頭,分兩垛供奉。兩垛饅頭之間會供上4到8個碗子,碗里是各式的炒菜、涼拌菜等,另外還會供上各色的瓜果、花糖、各種干果等等。香、酒、筷子、茶都是必不可少的。</p><p class="ql-block"> 院子的中間也要擺上一張小飯桌,這是供奉天地的。這里要擺好香爐,再供上一副盤,也就是12個棗鼻子饅頭。</p><p class="ql-block"> 這些貢品都布置妥當以后,便開始“打醋碳”,也叫“請醋壇神”,給屋里屋外院內院外消毒殺菌,驅除污穢。</p><p class="ql-block"> 撿回來的“元寶”取三個,放進爐膛里燒的通紅,砂鍋里盛上半砂鍋醋,燒紅的石頭放在醋里,濃濃的白色醋煙醋霧就咕嚕嚕地騰起,瞬間就飄滿了屋子。戴上線手套,端著砂鍋,把每間屋子的角角落落,院子里的角角落落都走一遍,清香的醋味便溢滿了屋子和院落的空氣里,一家老小便都神清氣爽。 </p><p class="ql-block"> 除夕打完醋碳剩下的石頭和醋一般倒在院子的中間。院里院外清掃消毒干凈了,接下來便是上香請神,磕頭辭歲。</p><p class="ql-block"> 上香, 一般由家里的當家男人,洗手凈面,手捻九柱香,點燃以后,先敬天地三柱,再敬灶神三柱,最后回到先人供桌前,三柱香敬好以后,供桌上的貢品一一祭奠,茶酒也都祭奠了,一家老小便給先人三叩首,請先人安心享受供奉。</p><p class="ql-block"> 接下來,按輩份輪流,晚輩給長輩一一磕頭辭歲,長輩要給晚輩給壓歲錢。拜年的頭,是在初一開始磕的。</p><p class="ql-block"> 打完醋碳上好香,在院子里噼里啪啦地放一掛鞭炮,接神回家的流程就算結束了,臘月二十三送回天宮的灶神、自家門中的先人都就請回來了,先人和后人們歡聚一堂,開始闔家團圓共度新年的幸福時光了。</p> <p class="ql-block"> 壓歲錢發完以后,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已經擺好了,一家人圍坐一起,熱熱鬧鬧的除夕守歲晚宴便開始了。宴席上少不了晚輩給長輩們一一敬酒,晚輩祝長輩們健康長壽,開心快樂;長輩也祝晚輩們學業有成、事業有成、步步高升等。</p><p class="ql-block"> 在以前除夕的時候,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收看春晚,雖然只是一個小屏幕的黑白電視機,但春晚的節目,讓一家人都看的興高采烈,津津有味,笑的前仰后翻。這些年的春晚,雖然都是大屏幕的彩色高清電視,舞臺燈光舞美都是絢爛無比,但節目的內容已經沒有幾個能提起人的興趣了。</p><p class="ql-block"> 我家除夕的晚宴,一般會持續到夜里11點多。父親在的時候,我們便在晚宴后支起牌桌,陪父母一起掀牛九。</p><p class="ql-block"> 掀牛九的時候,父親從他的柜子里拿出一疊一元的人民幣紙幣,給我們每個人20張作為籌碼,牛九掀到凌晨兩三點以后就收攤睡覺了,桌上的紙幣就都由父親收起來,收回到他的柜子里,作為以后的備用。</p><p class="ql-block"> 打牌沒有籌碼,打牌的人興致不高,打一陣牌就沒意思了。打牌要是自己掏錢爭輸贏,又容易引起矛盾,給孩子們也會留下不好的示范效應,因此父親就用這樣的方式,打牌的過程都有輸贏,但輸贏都是他的錢,大家娛樂了,又不會出現輸贏矛盾。這樣的除夕持續了很多年,現在父親雖然走了,但除夕夜守歲打牌的傳統還在保留著,我們姊妹們陪著母親一起打牌。</p><p class="ql-block"> 這一夜的孩子們,除了放煙花爆竹瘋著玩,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敬天地、敬灶神、敬先人的香是不能斷的。從晚上接神上香開始,這三個地方的香是一直要續不能停的。一柱香半小時,孩子們玩著忘了,大人們就會喊著續香,或者自己起來去續上,總之只要有人醒著還沒睡覺,香就一直續著。</p> <p class="ql-block"> 初一的早晨,女人們一般都會早起,搭鍋起火煮餃子。餃子煮好了,便挨著被窩一個個喊著孩子們起來吃完餃子出行拜年。</p><p class="ql-block"> 早上朝陽初現的時候,村子里的“出行”活動便開始了。</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一早晨的“出行”是一種祭祀活動。村里的老人們早就根據周易八卦推算出喜神、財神、貴神等所處的方位,指定初一早上出行的方向和祭祀的地點。初一早上,家家戶戶的男人孩子們便帶上香、酒、黃表(黃紙裁成16開大小)、往生(黃紙裁成16開大小,用新紅、朱砂印上專門的圖案,供神佛用的錢)、鞭炮和祭祀用的饅頭,趕著家里的騾、馬、牛、羊,有車的車也要開上,到祭祀的地方,供上香爐饅頭,敬上香,點著黃表,繞著自家的人、畜、車,擦一擦,燎一燎,燎掉過去的一切不如意,不干凈,不吉祥,燎的人、畜、車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福氣多多、順順當當、平平安安。黃表燎完,帶來的往生燒給神佛,饅頭等祭祀用品祭奠以后,再放幾掛鞭炮,出行的活動就算結束了,這一年的人、畜、車便都出行平安,大吉大利了。</p><p class="ql-block"> 初一早晨吃完早飯,村子里的人們便開始拜年了。除了自己本家本戶的親人們互相拜年之外,這一天年輕的后生孩子們,給村子里所有的人家都要去上香拜年。</p><p class="ql-block"> 因為挨家挨戶都要去上香拜年,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湊在一起,有時候十幾人,有時候幾十人。人多了,去拜年的時候,便有請香的、點香的、招呼著大家一起磕頭的,屋子里地方太小跪不下,大部分的人便都跪在院子里,一跪就是大半院子的人。喊磕頭的人喊聲“一叩首”,大家便一起磕頭。三叩首過后便爬起來,這時候的主家男人都會拿出過年的煙給大家讓煙,主家的女人便會端著果盤,給孩子們分發糖果花生瓜子等。</p> <p class="ql-block"> 全村人家的年都拜完了,大家伙便分頭解散了。這時候鄰村外地有本家長輩的,就接著去給拜年,也有吆五喝六喊上一起去誰家喝酒的,初一下午的時光,便在推杯換盞、面紅耳熱的酒桌上了。歲數大點的老人們,也湊到一起,聚在誰家的炕頭上,喝酒是不行了,最多過年敬酒走個過場,幾杯酒后便打牌掀牛九,主家的爐火上,茶壺里的磚茶加上紅棗冰糖熬的嚴嚴地,果盤瓜子都擺在桌子上,打牌聊天嗑瓜子,怡然自得,悠哉悠哉。</p><p class="ql-block"> 辛苦了一年的老農民,也就過年這幾天,才能夠卸下一身的疲憊,悠閑自在地休息幾天。</p><p class="ql-block"> 這些年的城鎮化建設,村子里已經沒有多少人了。這種拜年過年的味道已經淡了很多。搬進城里的人也都住的四分五散,沒法上門拜年,最多也就通過手機微信問個好,傳統的拜年文化幾乎無法傳承了,也許再過不了多長時間,這種家族拜年,村莊集體出行拜年的年俗文化,就只能是寫在書本中的歷史的記憶了。</p> <p class="ql-block">今年初一,給住在農村91歲高齡的姨奶奶磕頭拜年。姨奶奶耳清目明、精神矍鑠,我們要走的時候,拄著拐棍出門相送。</p> <p class="ql-block"> 初二的朝陽映照著大地。住進樓房的年,早已經沒有了村子里那種晨煙裊裊、年味濃濃的味道了。除夕豐盛的菜肴也許可以延伸到初三,飯菜的味道也不次于以前的飯菜,但現在的食欲、感覺、心情,就是找不到當年的年味兒了。</p> <p class="ql-block"> 本來該是在村子里走街串巷拜年訪友打牌聊天的休閑時光,現在大多都是在城市的公園廣場閑逛浪街。</p><p class="ql-block"> 物質生活的條件的確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花里胡哨的文化生活也是豐富了很多,但是在年的味道里,總是感覺到少了一些親情,少了一些真情,少了一些心底下最為樸實、最為真誠的東西。</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马|
郯城县|
海淀区|
和林格尔县|
台东市|
永川市|
磐石市|
郓城县|
故城县|
乌什县|
会宁县|
黎川县|
墨玉县|
乐都县|
博客|
商丘市|
宝鸡市|
曲沃县|
洛浦县|
吐鲁番市|
琼结县|
沈丘县|
云浮市|
宁陕县|
博罗县|
荥经县|
南阳市|
乐清市|
运城市|
甘肃省|
锡林郭勒盟|
阜南县|
扎鲁特旗|
彩票|
和平县|
黑龙江省|
嵊泗县|
赫章县|
东莞市|
财经|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