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閬中古城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立于山環(huán)水繞的穴場吉地,其建筑布局,也嚴格遵循風水穴法規(guī)劃布局。閬中古城內(nèi)街巷,均以中天樓為核心,以十字大街為主干,層層展開,布若棋局。各街巷取向多與遠山朝對,古城中上千座的民居院落,主要為明清建筑,歇山單檐式木質(zhì)穿斗結(jié)構(gòu),鱗次櫛比,青瓦粉墻,雕花門窗。院落或坐北朝南,坐東朝西,以納光避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天樓,又名四牌樓,是古城的核心坐標,位于閬中古城的雙柵子街、北街、西街和武廟街的交匯處。始建于唐朝,毀于民國,2006年重建,樓高20.5米、共三層,樓門四通,其宏偉壯麗,氣勢奪人,與古城風貌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從古城四個方向均可飽覽她的麗姿;登上樓頂,視野開闊,古城的山水格局盡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繼續(xù)前行,便來到了一處充滿古韻的地方,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坐落在一片樹林之中,門前擺放著兩只石獅子守衛(wèi),大門上的紅色燈籠高掛。我知道,這便是北川縣衙門了。站在這古建筑前,仿佛能穿越時空,看到往昔的繁華與莊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川北道署即道臺衙門,是明、清兩代省政府的派出機構(gòu),清乾隆年間成為管理府州縣的一級政權(quán)機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恢復建成后的道臺衙門將是全國現(xiàn)存的兩處道臺衙門之一,而且比建于光緒年間管理關防的哈爾濱道衙淵源更早、管理地方職權(quán)更大。它將為閬中古城增加展現(xiàn)清代高級“官德文化”的旅游景點,再現(xiàn)古代閬中作為川東北行政中心的重要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川北道貢是清順治年間舉行鄉(xiāng)試的場所,后作為川北道培養(yǎng)選拔人才的學校。至康熙二年隨省會遷入成都后廢止,清嘉慶年間,川北道黎學錦重修后作為鄉(xiāng)學之所,現(xiàn)存的川北道貢院比較完整地保存了清初貢院的格局。2007 年貢院進行全面修繕恢復后,又充實了科學考試制度的實物、場景展示,使之成為了一處反映我國古代科學教育制度的重要實物資料和展示場所。川北道貢院布局嚴謹,功能設計合理,是目前國內(nèi)保存完好、格局完整的科舉試院建筑,是研究我國古代科舉建筑、科舉制度、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實物資料和展示場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川北道貢院龍門面闊3間13.3米,進深4間9.8米,十一檁五柱前檐雙步廊結(jié)構(gòu),小青瓦屋面,是主考官監(jiān)臨之所。致公堂兩側(cè)各有正廳3間,是內(nèi)策考官監(jiān)臨和批閱考卷之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漫步在古老的石板路街道上,兩側(cè)都是傳統(tǒng)的磚木結(jié)構(gòu)房屋,屋頂上掛著紅色的燈籠。這古老與現(xiàn)代建筑的結(jié)合別有一番風味,中國幾千年古老文化在這里的每一個角落都得到很好的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張桓侯祠又名(漢桓侯祠)張飛廟,位于閬中市古城西街,始建于三國時期,歷代屢經(jīng)興廢,現(xiàn)存建筑為明清時期重建遺存,占地面積5000余平方米,是紀念三國時蜀漢名將張飛的祠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袁天綱,隋唐時期的官員和相卜師,以其準確的相術和風水知識著稱。他不僅為多位大臣看過面相預言準確,還曾預言武則天將成為天下之主,并準確預言了自己去世的年月?。袁天綱的舊居在閬中古城,這里也是他進行風水研究和相術實踐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塔,又稱文筆塔,坐落于閬中市七里鎮(zhèn)白塔山上,是閬中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建于明代末期。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遭受嚴重破壞,于當年底修復如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塔高共十三層(也有說法稱外十二層),塔身呈八角形錐體,使用青磚砌成,通體涂有白堊灰,因此得名“白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白塔山上眺望閬中古城的夜景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那被燈光照亮的橋梁和整個城市在黑暗的夜色中顯得格外醒目。在遠處的山上欣賞著這美麗的夜景,心中充滿了寧靜與喜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夜晚的古城大橋橫跨嘉陵江水面,橋上的燈光倒映水中形成美麗的光影效果,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這閬中古城的夜晚,充滿了詩意與浪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夜晚的高處眺望古城夜景別有一番風味,遠處山巒起伏,近處燈火通明,通明的燈光照亮房子和建筑物倒映在江面中映襯處這里獨特的美麗夜景,站在嘉陵江畔感受著這寧靜而美好的夜色,領略閬中古城獨特的文化氣息和古老的建筑魅力,美麗的夜景成為旅程中的美好記憶。</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兴区|
开原市|
崇礼县|
大冶市|
西盟|
甘南县|
乳山市|
辽宁省|
巩义市|
大城县|
青冈县|
清镇市|
蕉岭县|
若尔盖县|
景谷|
炉霍县|
阳山县|
襄樊市|
舟山市|
盘锦市|
博野县|
额敏县|
惠水县|
翁源县|
依安县|
金沙县|
苍山县|
榆中县|
汕头市|
翼城县|
长宁县|
绿春县|
武平县|
昔阳县|
双桥区|
秦皇岛市|
纳雍县|
沁源县|
广水市|
通辽市|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