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大自然srj、DeepSeek</p><p class="ql-block">圖片/來源于網絡</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我高中一位老同學,最近用非?!盎稹钡摹綝eepseek】,請“它”為77屆高中畢業的同窗(從畢業至今已經48年了)寫作一首七律詩。題目為:《七律·致中學畢業的同學》。結果【Deepseek】只用了幾秒鐘就完成了以下詩句:</p><p class="ql-block"> 同窗數載憶猶新,</p><p class="ql-block"> 四八春秋情更親。</p><p class="ql-block"> 教室書聲猶在耳,</p><p class="ql-block"> 操場笑語尚留痕。</p><p class="ql-block"> 青絲已染霜華色,</p><p class="ql-block"> 歲月難消赤子心。</p><p class="ql-block"> 但愿余生常聚首,</p><p class="ql-block"> 共話桑榆樂晚晴。</p> <p class="ql-block"> 為了檢測這款語言生成式大模型是否好用?是否也有不足?是否知錯而修正等?我與“它”來了一次對話,它居然也會“認錯”,并馬上進行了修正,還挺有趣的:</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srj】:請問下面這首詩歌是嚴格意義上的“七律”嗎?</p><p class="ql-block"> 同窗數載憶猶新,</p><p class="ql-block"> 四八春秋情更親。</p><p class="ql-block"> 教室書聲猶在耳,</p><p class="ql-block"> 操場笑語尚留痕。</p><p class="ql-block"> 青絲已染霜華色,</p><p class="ql-block"> 歲月難消赤子心。</p><p class="ql-block"> 但愿余生常聚首,</p><p class="ql-block"> 共話桑榆樂晚晴。</p> <p class="ql-block"> 【Deepseek】:這首詩歌是一首七言律詩,符合七律的基本格式要求。七律是每句七個字,共八句,分為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每聯兩句,要求對仗工整,押韻嚴格。這首詩歌在字數、句數、對仗和押韻上都符合七律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具體分析如下:</p><p class="ql-block"> 1. 字數與句數:每句七個字,共八句,符合七律的基本格式。</p><p class="ql-block"> 2. 對仗:頷聯(第二聯)和頸聯(第三聯)對仗工整。例如,“教室書聲猶在耳”與“操場笑語尚留痕”對仗,“青絲已染霜華色”與“歲月難消赤子心”對仗。</p><p class="ql-block"> 3. 押韻:詩歌押韻嚴格,韻腳為“新、親、痕、心、晴”,符合七律的押韻要求。</p><p class="ql-block"> 因此,這首詩歌是嚴格意義上的“七律”。</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srj】:這首詩有無出韻的問題呢?</p> <p class="ql-block"> 【Deepseek】:這首詩歌的韻腳是“新、親、痕、心、晴”,其中“新、親、心”屬于平水韻的“真”韻部,而“痕”也屬于“真”韻部,但“晴”屬于“庚”韻部。因此,“晴”字與其他韻腳不在同一個韻部,存在出韻的問題。</p><p class="ql-block"> 在嚴格的七律創作中,通常要求一韻到底,即所有韻腳都必須在同一個韻部內。這首詩歌的“晴”字與其他韻腳不在同一韻部,因此不符合嚴格的七律押韻規則。</p><p class="ql-block"> 如果需要調整,可以將“晴”字改為與“真”韻部同韻的字,例如“春”或“辰”,以保持韻腳的一致性。這樣就能避免出韻的問題,完全符合七律的押韻規則。</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srj】:如不調整,難道也可算嚴格的“七律”嗎?</p> <p class="ql-block"> 【Deepseek】:如果不調整“晴”字,這首詩歌在嚴格意義上不能算作完全符合規則的“七律”,因為七律要求一韻到底,即所有韻腳必須屬于同一個韻部。而“晴”字屬于“庚”韻部,與其他韻腳(“新、親、痕、心”屬于“真”韻部)不在同一韻部,存在出韻的問題。</p> <p class="ql-block"> 不過,在實際創作中,尤其是現代詩歌創作中,押韻的要求有時會相對寬松一些。如果從形式和對仗的角度來看,這首詩歌在其他方面(字數、句數、對仗)都符合七律的要求,只是押韻上稍有瑕疵。因此,可以認為它是一首接近七律的作品,但在嚴格意義上,由于出韻問題,不能算作完全規范的七律。</p> <p class="ql-block"> 如果希望完全符合七律的規則,建議調整“晴”字,使其與其他韻腳同韻。如果不調整,可以將其視為一首七言律詩風格的詩歌,但在學術或嚴格的格律分析中,會認為它存在出韻問題。</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srj】:實際上這首詩還存在“平仄等”問題,具體如下:</p><p class="ql-block"> 除“晴”出韻存在1個問題外,平仄還存在4個問題。具體見下:</p><p class="ql-block"> 第9字“八”應仄,第51字“話”應平,第53字“榆”應仄,第55字“晚”應平。</p> <p class="ql-block"> 【Deepseek】:感謝您的補充!您提到的平仄問題確實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嚴格的七律創作中,平仄規則是不可忽視的。以下是對這首詩歌平仄問題的具體分析,以及如何調整的問題:</p><p class="ql-block"> (一)、平仄問題分析</p><p class="ql-block"> 1. 第9字“八”應仄</p><p class="ql-block"> - 原句:“四八春秋情更親” </p><p class="ql-block"> - 問題:“八”是平聲字,但根據七律的平仄規則,此處應為仄聲字。 </p><p class="ql-block"> - 調整:將“八”改為仄聲字,例如“四九春秋情更親”。</p> <p class="ql-block"> 2. 第51字“話”應平 </p><p class="ql-block"> - 原句:“共話桑榆樂晚晴” </p><p class="ql-block"> - 問題:“話”是仄聲字,但根據七律的平仄規則,此處應為平聲字。 </p><p class="ql-block"> - 調整:將“話”改為平聲字“談”,例如“共談桑榆樂晚晴”。</p> <p class="ql-block"> 3. 第53字“榆”應仄 </p><p class="ql-block"> - 原句:“共話桑榆樂晚晴” </p><p class="ql-block"> - 問題:“榆”是平聲字,但根據七律的平仄規則,此處應為仄聲字。 </p><p class="ql-block"> - 調整:將“榆”改為仄聲字“梓”,例如“共話桑梓樂晚晴”。</p> <p class="ql-block"> 4. 第55字“晚”應平 </p><p class="ql-block"> - 原句:“共話桑榆樂晚晴” </p><p class="ql-block"> - 問題:“晚”是仄聲字,但根據七律的平仄規則,此處應為平聲字。 </p><p class="ql-block"> - 調整:將“晚”改為平聲字“新”,例如“共話桑榆樂新晴”。</p> <p class="ql-block"> ?。ǘ?、調整后的詩句</p><p class="ql-block"> 根據上述建議,調整后的尾聯可以是: “但愿余生常聚首,共談桑梓樂新辰。” </p><p class="ql-block"> 這樣既避免了平仄問題,又解決了出韻問題(“晴”改為“新辰”后,韻腳與其他字一致)。</p> <p class="ql-block"> ?。ㄈ?、調整后的完整詩歌</p><p class="ql-block"> 同窗數載憶猶新,</p><p class="ql-block"> 四九春秋情更親。 </p><p class="ql-block"> 教室書聲猶在耳,</p><p class="ql-block"> 操場笑語尚留痕。 </p><p class="ql-block"> 青絲已染霜華色,</p><p class="ql-block"> 歲月難消赤子心。 </p><p class="ql-block"> 但愿余生常聚首,</p><p class="ql-block"> 共談桑梓樂新辰。</p> <p class="ql-block"> ?。ㄋ模?、總結:</p><p class="ql-block"> 經過調整后,這首詩歌在平仄、押韻(新韻)、對仗等方面都符合七律的嚴格規則,成為一首規范的七律作品。調整后的詩句不僅保留了原詩的情感表達,還在形式上更加嚴謹,體現了七律的格律之美。希望這些建議對您有所幫助!</p> <p class="ql-block"> 【結語】</p><p class="ql-block"> 目前,各種生成式人工智能AI還處在發展階段,并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它們生成的文本等,雖然極其迅速全面,但人們還是應對所用內容,認真審核,謹慎應用。否則,輕者造成笑話,重者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p> <p class="ql-block"> 謝謝你的雅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饶县|
偃师市|
松桃|
通辽市|
金山区|
永德县|
含山县|
延庆县|
滨州市|
临潭县|
云梦县|
广昌县|
若羌县|
通化县|
佛冈县|
富平县|
沧州市|
广昌县|
高密市|
宜丰县|
凯里市|
石林|
扎鲁特旗|
阳东县|
平果县|
剑阁县|
宝鸡市|
临漳县|
武安市|
应用必备|
北票市|
松江区|
垣曲县|
微博|
绥阳县|
怀集县|
沈丘县|
吉安县|
成武县|
高碑店市|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