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摘自鄒衛平先生的【悟言日課】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學會并具備兩種能力才會幸福。一種是謀生能力,一種是養生能力,謀生賺錢能力是在存錢,養生能力是在存命,光存錢不存命,有錢也沒命花,所以說,人不養生,生不養人。養生是人生的必修功課。養字的繁體字是養,善字頭在上,食字根為基。養生就是要求,要以善心和善行為先,注重飲食營養,其中當然保括精神食糧的安全與營養。</p> <p class="ql-block">誠如魯迅所說:“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p><p class="ql-block">無路不可怕,新路在腳下。</p> <p class="ql-block">“路”字最早見于西周金文。但組成路字的?(足)和各字在商代甲骨文時就有了。?即腳。各,由表示進入的“止”和代表居住地的“口”組合而成表示有人從外面進入的意思。各的本義是到達。可見,世界上沒有能比腳步更長的路,路都是由人踩踏或拓建出來的。所有的路,山路、水路、天路、網路、郵路、電路、線路、公路、鐵路、絲路等等,甚至包括心路、思路、人生之路,本義都是有目標,要到達。只要胸有目標堅持走,腳下總會有路行,即便是道阻且長,目的地也終將會達到。</p><p class="ql-block"> 摘自鄒衛平先生《悟言日課》。</p> <p class="ql-block">力量,中文詞語解釋為力氣,有分量。古詩文解釋為強力也。后引申具有了作用、能力的意思。兩個字均始見于商代甲骨文。 力的古字形像耒(一種原始的農具)。力的本義即耒,用耒耕作需有力,故引申為氣力的力。力字由力量又特指體力勞作,又引申泛指一般的能力、效能。用作動詞,表示盡力去做。 量字甲骨文的字形下面像是</p><p class="ql-block">一個可以裝東西的囊袋,上面是張開的“口”。金文字形多把上面的口改成了“日”,像是在太陽下從事測量工作,是會意字。 由這兩個字的源頭和本義可見,力量一詞有兩個要素:一是要行動,要用氣力;二是有容積,要有儲備。也就是說,要有實際行動,舍得用力氣,且有實力的積累,才算真正有力量。這令我想到一個古詞“行藏”。</p><p class="ql-block">一摘自鄒衛平先生《悟言日課》。</p> <p class="ql-block">寬襟堂 善翁 單國防在三星堆博物館留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莱市|
周口市|
都兰县|
宣汉县|
西和县|
皮山县|
瓮安县|
伊吾县|
恩平市|
宜丰县|
永川市|
沭阳县|
惠来县|
桃江县|
鹿泉市|
如皋市|
越西县|
吴旗县|
信丰县|
黄梅县|
营山县|
南岸区|
西吉县|
城固县|
石河子市|
综艺|
密云县|
无锡市|
军事|
巴彦县|
建平县|
江山市|
都兰县|
东乡县|
呼和浩特市|
长兴县|
塘沽区|
潞西市|
横峰县|
五原县|
德令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