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文章遲了一個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是2024年底就要寫下來,但忙到現在,準確說是思忖到現在才下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何要思忖遲疑?或許是在時間的河流里行走到半百的年紀,心底自生更多感觸,知天命年紀的人生感悟與先前時光會有些許不同,故有些遲疑,也可能是內心里也覺得馬上五十的人了,還需“外顯”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鴻鵠非予忖,鸞皇不汝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也有不少人勸我多考慮身體健康,也明告別再凡事親力親為,學會“后退”,別傻!別還像個孩子似的跑著忙碌,要會拿捏點人性,懂點心機;別只會講情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白為何有這些言語,畢竟我一直是一個傻笨的人。很多事,我花的時間總比別人多,如學跳拉丁舞,需要花三個月才能學會別人一個周可以跳得流暢的基本動作,很多人際關系方面的事,往往我的“反射弧”比較長,反應總慢一點……秉持的真誠坦蕩、守良知,做人講謙讓、尊重,在守底線原則基礎上寬容,不斷成長等理念有時也不是那么能合時眾之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有幸到時間的河流里行走一趟,且能生而為人,只此一次,總想再平凡也得做點事,也要不斷體驗成長,最好是能更多地提升自己的認知,突破自我局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就要給自己“記記帳”,梳理梳理,調整、計劃一番,再堅持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將年過半百,那自然不能只梳理過去的一年,對時間河流里已行走過的歷程也需做扼要的清點方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時光似水,人生過半,春風難染華發稀疏半蒼頭。初心仍在,長遠立意,坦蕩成長,不愧良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顧半生,九歲立志從教或從醫,自認醫心勝于醫身,認定教育是民族國家未來長遠之計,只是自己確屬笨拙,學業起點不高,又執著于為人宜謙遜,尊重一切可尊重之人事,要勤于學習成長等理念,于是坎坎坷坷、跌跌撞撞地一路走來,幸好始終沒有放棄過童年的選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小,別人對我最多的勸誡:別傻,別總對人那么真誠,要會變通,看看誰……笨了五十年,在真誠對待外界的各種人事消磨中卻愈加堅信:有志,有情懷,還需能力的提升突破,做人始終要秉持良知,人,只有真誠與善良,沒有能力肯定不行,人笨,就學,就去成長,怎么活都是人生,那就成長一天是一天,多成長一些,就能多讓自己與孩子們受益多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從小喜歡閱讀,喜歡探尋一些認為有價值的事物,感受成長的魅力,在生活中、書籍里、網絡上也遇到不少良師益友后更深味成長的迫切,自2018年元旦起堅持年頭樹立一年成長目標,在年底回顧梳理記錄的閱讀和其他利于成長和教育的事宜。記錄的是主要為閱讀學習的整本書。</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8年,我讀了79本書;2019年,我讀了147本;2020年,我讀了95本;2021年,因為有在上海學習的三個月時間,課余沉浸在楊浦圖書館里,餓了出來啃玉米、饅頭,然后又繼續回來埋頭苦讀,于是讀了286本(年閱讀目標為三百本);2022年,讀了169本;2023年,只讀了54本;2024年,在各種事務的騰挪輾轉中讀了101本。這是完整閱讀過的整本書的量,如果把每年閱讀的教學刊物、網絡文章、教學資料算上,絕不是這個數目,雖然這離我內心渴望閱讀學習的數量還是有差距,但至少我一直在堅持以這樣的方式不斷成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樣的閱讀給了我什么?是不斷突破與提升的認知,這讓我可以戰勝很多的內外消耗,讓我從痛苦走出來,讓我知道此生什么是最主要與最重要的事,讓我能夠對教學多一些把控,多一些整體與多維的思考,讓我能對人事站在更多元的角度看得通透一些,更多一些坦然地展示自己的成長(這也是自我的督促,與同道之人的呼應),更能感知生命里宏大與細微的美好······當然,碰到過讀兩三遍仍然讀不明白的書籍,感受到能力不強的窘迫,這也更讓我感受自身的局限,更讓我執著于良知,更感受到生存環境里更多需要改進層面,更感受時間流逝的迅疾,更感受無奈與苦痛,更能清晰地看到一些趨向與動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閱讀是成長,思考是成長,行動是成長,還會因此滋生出更多能促進成長的方式來</b>,結交不同領域的佼佼者(因為時間關系,我更多是通過對其作品與可以看到的言行來學習),不斷去發現身邊人的優秀之處,加強團隊合作能力,而不是結團伙······沒有做得很好,總有遺憾與不足,畢竟我始終是一個笨人,但也讓我在時間河流里向著生命那一頭行進時,還是能 <span style="font-size:18px;">實實在在地</span>感受到更多值得珍惜的人與事,這是生命里不可能用物質來衡量或展現的,但卻有著我在意的更為高貴的價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現實中,這樣的人生價值大多會被輕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我也去了十多個家庭家訪,看到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用心生活的場景,家訪的時候想起了曾經與我一起翻山越嶺地深入學生家庭的各個大學的青年學子,想起了在以不同方式在幫助孩子們成長的諸多可愛的人們;2024參與了四五場家庭教育活動,雖然效果還不能說好,但真的想要為我們基層的教育多想些辦法,多做點事,因為今天我們培養出的學生,就是未來社會的形態,能做多少盡力去做多少。內心一直感激總有那么多同道之人在以不同方式出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盡力去做了職務份內的事,盡力去構建團隊,提倡“開放、合作、成長”的職業理念,也趁著離五十歲還有三個月,參加市課賽,因為想在心理學方面再讓自己多些成長,能在教學與生活中應用實踐。我選擇認知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的內容,因看到很多人心理問題背后與認知有著隱形的密切關聯,能直指問題本質,方能有更好的成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還是學了一些講座,還是又拿到了一張慕課大學的證書,也到一些省市學校里學習成長,到過的學校已近百所,這更讓我感受自己能力的平庸與堅定成長需求。2024最終沒有對學生失言,組織了一次游學實踐活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里堅持每天鍛煉,跑了一千多公里,因為希望有更好的體力來面對工作與生活,也希望病痛與衰老帶來的不便少一些,期待自己能完成挑戰,能夠有更堅韌的毅力。從年底到年尾,身心的鍛煉從未懈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一年我也摔了三跤,一次是匆匆忙忙往教室趕,地滑,摔斷了妹妹送的手鐲;一次是跑步時走神,被地上一個露出頭的鋼筋絆了一跤,滿嘴血污;一次是做客,被與主人交談后過來的人直撞倒地,眾人矚目中瞥見主人躲閃的眼神與轉過的背影,心中明白個中緣由,但在時間的河流里行走,有形無形的跤總會摔些,爬起來,拍拍灰,擦擦血,咱還是做好該做的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的跤會被我遇到,只因執著地認為做事要從長遠角度考慮,如有產生弊端的趨向,從良知出發應提醒當事人避害,畢竟都是同胞。當然事實證明如果對方認知與我不同,可能反受其怨:多年前,家訪一個退學的學生,見其不愿繼續學業,急于到社會證明自己的“實力”,臨走勸其做事要控制性子,不要隨意出言欺凌他人,否則會反受其害,其未搭理,沒想兩年之后,聽聞此男孩因挑釁欺凌他人被反殺;二十多年前看到同一鄉鎮工作的人有異常跡象,曾請其領導勸此人改過收斂,反被罵“管得寬”,六七年后,其人因經濟問題被處分,后再三四年又因其他傷害事件入獄——惜其身邊人與受害人都背負人生陰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認知不同,不可相語,只是良知又不容我不理,這些跤還是得摔我。但若我將這其中的情形陳述出來,再客觀的陳述,也必定還有部分人用“你敏感”這一“得力工具”來壓制,畢竟“少一事”好。何況有的事,認知角度與境界維度不同,其惡小心理還是需要找一些讓人吃啞巴虧無語的方式處理拿捏。這些“計謀”與“心機”,經歷得多,其實總有人可一眼洞其全部,當然也有部分人不知就里,以一己之見形成攻擊性評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半生在不同的場合,碰到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的這類事并不少,也看到諸多誠心以待他人的人也如我歷經此類事,或更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類事在師生相處成長過程中也會遇到,有的學生與家長并不能明白我們老師從長遠角度出發的一些做法與理念,從短視利益和自我認知角度出發會有所抵觸,雖然不少學生畢業后往往能明白當初老師的用心,但成長的一些契機已過,所以我也更渴望自己能再多一些成長,讓學生成長的方法更好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世間太多的人愛從他人和外界身上尋找自己失利的原因,太多人喜歡把他人當成全自己的不同形式的工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行有不得,反求諸己”</b><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還要多從自身和不同維度找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笨,又執著秉良知,坦誠待人,能隱忍,愛從長遠角度處理事宜,不計較物質,但遇原則之事不退讓,多看人事積極面,喜歡獨處思考,話少,喜歡低頭做事,又是小小女子,自然在家庭、生活等各方面是容易遇到被拿捏,遭逢隱形的絆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時母親去世后,回校,被同座男生欺凌,身為班長,一忍再忍,請老師調換座位避讓,沒想課間他又喊了同村三個男生來挑釁,把手頭跳繩甩到其中一人身上,待繩頭依慣性繞其幾圈,使勁一抽,對方跌在地,自那以后,不敢再來欺凌。自那以后,我卻不曾再如此“出手”,遇此類事,總以避讓為主,認為以大局為重,整體為大,成長為要。看過的,經歷的多了,從社會環境、時代發展、地方風俗的負面影響,從人心人性……可以對這樣林林總總的事從不同角度看得更通透,只當其小惡,只依舊多看積極的一面,依舊秉持尊重與良知,有時難免成為“孤勇者”,特別是以物質利益為唯一批判能力的人們(精致利己主義者)眼中自然是傻瓜言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世間有很多的精致利己主義者是一時的贏家,但未必是一世與永久的贏家。同在一片國土上生活,同飲一江水,總得有一點利他之心,總得有守望相助的情誼,因為這樣的理念,我常常會去理解、諒解、相助······當然更因為有很多人幫了我,才一路走到五十歲,而其中有不少人并非熟識的親友,他們幫我,只是因為同胞情誼,因為他們的胸襟與格局比我高,而且他們幫過的人也不是只有我,把生命的時空拓展開來,這樣的人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我當然要向他們學習成長,哪怕摔跤,因為這些人讓我們感受生命真正的價值,感受人性的真善美,讓我們感受因為他們,這世界有了更多的意義。記得我的父輩也曾出言勸誡他人為善,記得其時也有人罵“周家的傻瓜”,這樣的傻瓜,百家姓中也不少。在這時間河流里行走的半生遇到不少不同<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族、不同身份地位與性別、不同年齡的以誠待人、有良知的傻瓜——他們讓我感受人間值得!而他們通常也更被人敬重!時間讓人們看到他們最可貴的價值——這是最好的因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逢年過節,無論什么民族,只要屬于華夏民族,只要是中國人都要祭祀祖輩,當我們從時間的河流行走完生命的歷程,上岸,我們也會成為有名或無名的“祖輩”,當然按傳說,我們也基本都會投胎,正如當初我們以人的形態投胎來時間的河流過此一生。只是來世你投胎到誰家是不確定的,正如你今生來投胎是從別處而來,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當佳節祭拜之時,拜的也不止是本姓的長輩,你現在的家人,前世他們和你未必就是家人——這理論雖然看似荒謬,但從投胎這一傳說而言,卻又完全在理,所以做人還是要有良知,別太利己,還是要有一些利他思想,要有一些家國情懷,至少要對得住腳下這片土地。否則以損人或只顧自己的利己,也損了前世、今生、來世的親人或自己——一個不良的環境對誰都不利,而為人師的意義在于培養能構建與影響環境變得更好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投胎理論純屬個人腦洞大開,我的思想與理念不來自此,只是借此說明一個讓我在時間河流里行走到半百年紀里的認識:做人要有良知,從長遠的角度而言,人有一些赤誠情懷,對個人成長、對家國、民族的發展總歸是好事。這樣的認識,支撐我走過歲月,也讓我能知其小惡,仍愿看其優秀之處,愿意需要時助其一力,這認知更讓我有一個可以不斷成長的堅強的精神內核,讓我看到身邊的、遠方的、見了面與未曾謀面那些值得我敬重甚至敬仰人身上可貴的靈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我也有很多遺憾,還有很多的事沒有能做到,2024有在困難艱辛的時候扶助我的人離開了,而我未能報恩——在時間河流里行走,我們沒辦法知道什么時候上岸離開,也不知道同行的人什么時候會離去,我們能做的是盡力走好每一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b><b style="font-size:18px;">時間之河,浩浩蕩蕩,居諸不息,辭暮爾爾,煙火年年;生命歷程,向光而行,萬物可期,坦蕩成長,來歲昭昭。</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关县|
海兴县|
汉源县|
香格里拉县|
崇礼县|
邮箱|
兴业县|
黑河市|
太原市|
四会市|
康平县|
南乐县|
陵川县|
胶南市|
双江|
乌兰浩特市|
徐闻县|
屏山县|
湘西|
宝山区|
潮州市|
泰宁县|
乐亭县|
靖州|
石城县|
灯塔市|
鄂尔多斯市|
神池县|
资阳市|
安平县|
周宁县|
益阳市|
屏边|
满洲里市|
潼关县|
桐乡市|
泗水县|
淮北市|
垣曲县|
涪陵区|
乐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