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五月八日晨乘車前往頤和園。</b> <b>頤和園前身為清漪園,是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與圓明園毗鄰是5A級國家景區。全園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頤和園世界文化遺產區面積為2.97平方公里),水面約占四分之三。頤和園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也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是國家重點旅游景點。</b> <b>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北京西郊一帶已經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崇慶皇太后動用448萬兩白銀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有許多奇珍異寶在現在的頤和園已經看不到了。</b> <b>長廊位于萬壽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萬壽山,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1992年被認定為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b><br> <b>萬壽山屬燕山余脈,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檐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筑四大部州。<br> 在萬壽山后山中部,是漢藏式的建筑群。占地2萬平方米,因山順勢,就地起閣。前有須彌靈境(現為平臺),兩側有3米高的經幢,后有寺廟群主體建筑香巖宗印之閣。</b> <b>這個建筑就是佛香閣,它位于萬壽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個高21米的方形臺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檐的建筑 。<br></b> <b>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b> <b>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也是這次行程的景點之一,其實就是從這兩所學校的門前經過一下。離的很遠拍了張照片,不是為了介紹這里,主要是我們打小就有一個美好的夢想。讀中學時,老師經常鼓勵我們好好學習的目標就是“一清華,二北大,實在不行才上遼大”。但這個夢在那場“轟轟烈烈”中破滅了。1967年1月在徒步長征到北京后曾在清華大學住了一個多月。那時睡在清華主樓稻草打的地鋪上,心中還是懷著對這神圣學府的向往。后來,睡在農村土炕上時才明白,上大學已經是奢望。半個世紀后,再從清華門前經過懂得了上清華、北大的夢想是多么美好!</b> <b> 頤和園與圓明園比鄰,那是一個在小學教課書上就知道的地方。一個上午就逛了兩個園子,不是走馬觀花,而是策馬揚鞭飛馳而過,不管看得咋樣,反正我來過了。</b> <b>圓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面積五千二百余畝,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有“萬園之園”之稱。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時節會來這里理政,故圓明園也稱“夏宮”。</b> <b>圓明園始建于1707年(康熙46年),是康熙賜給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園林,用于打發空閑。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賜園,并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儲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年間,圓明園進行了局部增建、改建,在東面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并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年間,綺春園進行了修繕和拓建,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b><br> <b>圓明園于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毀,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園林再遭劫難。在抗戰時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壞。1956年北京市園林局開始采取植樹保護措施,1976年圓明園遺址成立專營機構。1988年6月29日,圓明園遺址向社會開放。</b><br> <b>侵略者的鐵蹄踐踏過這里,留下的是民族的恥辱與悲哀。警示后人的是,只有強大才不被挨打。</b> <b> 圓明園的景色真的很美。</b> <b>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明長城的八達嶺段被稱作“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b> <b>坐索道上長城,不是爬長城。</b> <b>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達嶺地理環境優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這里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形勢極為險要。古人有“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領,如窺井”、“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之說。八達嶺長城是護衛居庸關的門戶,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這里修筑長城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 經過八十余年的修建,八達嶺長城成為城關相聯、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警的嚴密防御體系。</b> <b>攝影攝像:細雨 一絲風</b><div><b>編輯制作:一絲風</b></div><div><b>歷史資料來自網絡</b></div><div><b>(未完待續)</b></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靖州|
阳谷县|
镇远县|
辽阳市|
景宁|
隆德县|
穆棱市|
江陵县|
广安市|
太保市|
通化县|
高邮市|
犍为县|
布拖县|
宾川县|
庆阳市|
汉沽区|
盐城市|
五华县|
琼中|
延寿县|
健康|
射洪县|
武宣县|
贵港市|
宁陕县|
呼和浩特市|
石棉县|
会宁县|
林芝县|
米易县|
宣城市|
宁晋县|
陆河县|
台中市|
融水|
团风县|
乌兰浩特市|
五峰|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