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已巳蛇年春節(jié)的常家莊園,飛檐如雁陣掠過天際,推開朱漆斑駁的側(cè)門,青磚甬道在腳下蜿蜒,兩側(cè)垂花門樓次第展開,每一塊被歲月侵蝕的磚石都在述說著晉商巨賈的百年傳奇。這座占地六十萬平方米的北方第一民居,不是用金銀堆砌的富貴,而是以文化雕琢的永恒。</p><p class="ql-block"> 一、茶路駝鈴化飛檐</p><p class="ql-block"> 常氏家族的發(fā)跡史,鐫刻在正門"常家莊園"四個鎏金大字之下。清乾隆年間,常萬達率領(lǐng)駝隊開辟萬里茶路,把武夷山的巖茶運往恰克圖。站在五進式門樓前,仰望著高達七丈的歇山頂,那些錯落有致的斗拱竟與駝隊貨箱的堆疊方式如出一轍。磚雕垂花門上的葡萄紋樣,暗喻著商隊穿越沙漠時對水源的渴求,每一片葉子都蓄滿絲綢之路上風(fēng)沙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穿過門洞,腳下的條石留有深深的車轍。導(dǎo)游說這是當(dāng)年運茶馬車留下的印記,常家鼎盛時每日有三百輛馬車進出。觸摸著冰涼的青石,恍惚聽見商隊啟程時悠長的吆喝聲,看見茶磚在駝峰間起伏,化為屋檐下叮咚作響的鐵馬風(fēng)鈴。</p><p class="ql-block"> 二、園林深處有文章</p><p class="ql-block"> 步入靜園,江南園林的婉約與北方庭院的雄渾在此交融。十二畝的冰湖面上,孩子們在滑冰游戲。在"聽雨樓"前,木質(zhì)楹聯(lián)"雨打芭蕉留殘韻,風(fēng)搖竹影送清音"墨跡猶新。常家第七代傳人常麟書在此研讀四書五經(jīng)時,是否也曾在雨聲中頓悟經(jīng)商之道?</p><p class="ql-block"> 杏林中的石碑揭開另一重秘密:這個商賈世家竟走出過176位舉人、進士。書院遺址的殘墻上,仍可見"立德立言"的訓(xùn)誡。常家將商業(yè)利潤的三成投入教育,藏書樓的雕花窗欞間,仿佛還飄蕩著瑯瑯書聲。經(jīng)商不忘治學(xué),富貴不棄斯文,這正是晉商區(qū)別于尋常商幫的精神密碼。</p><p class="ql-block"> 三、戲臺猶唱儒商魂</p><p class="ql-block"> 祠堂前的古戲臺、藻井中央的八卦圖與四周的琴棋書畫浮雕相映成趣,常家年節(jié)時既演《忠保國》也唱《牡丹亭》。這種雅俗共賞的審美取向,恰如晉商將儒家倫理融入商業(yè)實踐。賬房博物館光緒年間的契約文書,蠅頭小楷間密密麻麻的紅圈標(biāo)記,記錄著這個家族"誠信戒欺"的經(jīng)營哲學(xué)。</p><p class="ql-block"> 陽光照在精美的磚雕上明暗交錯,觀星閣上俯視整座莊園就如棋盤鋪展,街巷橫平豎直似商道經(jīng)緯,院落錯落有致如賬本數(shù)字。常家把對天地的敬畏、對文化的尊崇,都澆筑在這方青灰色的建筑群中。這座凝固的晉商史詩,仍在訴說著一個古老商業(yè)族群如何用磚石寫就自己的文明密碼。當(dāng)現(xiàn)代商業(yè)追逐著數(shù)據(jù)洪流,常家莊園的飛檐翹角始終指向星空,提醒著我們:商業(yè)的終極價值,永遠在于文化的傳承與精神的超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安县|
固阳县|
云浮市|
珲春市|
梅州市|
湟中县|
灵璧县|
黎城县|
肇东市|
明光市|
定南县|
洪湖市|
隆回县|
湛江市|
柳江县|
鄢陵县|
河南省|
昌邑市|
政和县|
嘉定区|
拜泉县|
报价|
迁西县|
龙井市|
连南|
昌宁县|
临猗县|
中宁县|
荣昌县|
郧西县|
时尚|
梓潼县|
新余市|
印江|
遵义市|
固始县|
大同市|
沐川县|
石台县|
于田县|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