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b style=""><font color="#333333">《墨染千古文章--呂建德小楷賞析》</font></b></p><p><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作者浮萍</b></p></h3> <h1> 小楷,即楷體小字,始創于魏、晉,是在漢隸的基礎上加以變化,省改波磔(zhé書法術語,指漢字筆畫的捺。“永字八法”稱捺筆為“磔”),增加鉤趯(tì “永字八法”筆畫之一挑),使其更便于書寫。曹魏時代的鐘繇,可謂楷書的鼻祖,他以楷書的橫、捺取代了藏鋒、翻筆隸書的蠶頭燕尾,參以篆書、草書的圓轉筆劃,促進了楷書的定型化。唐人張懷瓘(guàn)稱其為“真書絕妙”。</h1> <b><font color="#ed2308"> 王羲之《蘭亭序》局部</font></b> <b><font color="#ed2308"> 蘇軾《放鶴亭記》局部</font></b> <div><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font color="#ed2308"> 《黃庭經》局部</font></b><br></div> <h1> 呂建德先生幼承家學,楷、行、草皆習,數十年臨池不輟,尤對小楷情有獨鐘。初學取法鐘繇的《薦季直表》,從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王獻之《玉版十三行》入手起步,廣泛涉獵隋唐諸名家的作品,又汲取了宋、元、明、清小楷的風韻,將前人書法大家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之中。他的楷書,有著行書的筆意和韻味,結體嚴謹,筆勢勁逸,精細纖巧,頓挫有節,剛勁中有著秀麗的姿致,“神氣清健,無一點塵俗”。</h1> <h1><b></b></h1> <h1> <b>王勃《滕王閣》局部</b></h1> <h1><b> 范仲淹《岳陽樓記》</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吉祥經》局部</b></h1> <h1> 2016年04月與中國書店聯合出版了《呂建德小楷墨跡》,這部小楷字帖,共九十三頁。收錄《蘭亭序》《滕王閣序》《岳陽樓記》《放鶴亭記》四篇古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吉祥經》《黃庭經》四篇經文。觀其書中小楷,正如中國書法協會顧問權希軍先生序中所評:“落筆處圓融,存筋藏骨,精氣結撰,此番‘隱秀’,不事張揚,頗有內美,五十余年的書法修行,養成一縷古茂雅氣,撲人眉宇。這般氣象,是時下書寫小楷的人中不多見的。”</h1> <h1> 所選佳作八篇,皆為古文、經文中的“精金美玉”,每篇在書寫風格,布局,用紙上都是不同的,由此可見呂建德先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學功底。一幀幀,一行行,一字字,作者振筆之時,不僅有著熟練的藝術技巧,有著創作的沖動和激情,還有著對其書寫內容“了然于心”的充實積累,方能得心應手、揮灑自如、一氣呵成。文意與墨跡,內容與形式,表現的如此完美。</h1> <h1> 東晉王羲之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書法家,榮獲“書圣”之稱。他的《蘭亭集序》是一篇頌聲遍野的散文。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353年),王羲之等四十一人在蘭亭舉行了一次著名的詩酒集會,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王羲之為詩集作了序言。全文三百二十五字,記述了宴會的盛況和觀感。觀呂建德先生所書《蘭亭序》,骨力勁峭,自然流逸,端莊中見靈動,小巧中見氣勢,實乃為楷書之妙品。</h1> <h1> 呂公小楷《滕王閣序》,語語連珠,逸興遄飛,墨跡溢香,風神獨絕,寫出了王勃文之精髓。一千三百多年前,在唐高宗時的一個九九重陽節,二十七歲才華橫溢的王勃,探望父親,路過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參加了州都督閻公在閣上舉行的一次宴會,寫下《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后人簡稱《滕王閣序》)這一傳誦古今的駢文名篇。雖通篇用駢偶,然詞采相當絢麗,格式非常嚴整,內容充實,敘事清晰,富于真實的感情,描寫景物有詩情畫意。成為摹寫生動、情致宛然、和諧可誦的好作品。</h1> <h1> 滕王閣系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滕王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在今江西南昌市沿江路贛江東岸。因初唐王勃的這篇《滕王閣序》而名滿天下。文以閣名,閣以文傳,歷千載滄桑盛譽不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吟誦著最愛的詩句,在2019年09月23日,我登上了滕王閣,一睹那“高臺積翠銜落照,贛江流,西山梅嶺,一片畫圖中”(浮萍詩句)滕王閣重建后的風采。</h1> <h1> 與序同寫的《滕王閣詩》氣勢豪放,比序文更加凝練:“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這首詩聲色與性情相結合,用了許多華麗的詞藻,卻無六朝詩歌之綺糜。雖是七古,又有律詩的勻稱和平穩,很適合抒發慨嘆時光流逝、人世滄桑這種不甚強烈卻又相當深沉的歷史感情。</h1> <h1> “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更是膾炙人口。他獨辟蹊徑,巧妙地避開岳陽樓不寫,而去寫洞庭一湖,寫登樓之人看到洞庭湖不同景色時產生的不同情感。托物言志,表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遠抱負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h1> <h1> 岳陽樓自古便與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齊名并舉,共稱江南三大名樓。相傳樓始為三國東吳都督魯肅訓練水師的閱兵臺。唐開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中書令燕國公張說,在岳州西城門上(閱兵臺舊址)修了一座城樓,建筑端莊雅麗,初名“南樓”,后因李白、賈至等人登樓賦詩,始稱岳陽樓。“影到深潭赤玉幢”“孤云銜日落吟邊”,至唐以來,張說、李白、杜甫、白居易、黃庭堅、陸游、張孝祥、陳與義、劉仙倫等都曾在這里留下了佳作名篇。</h1> <h1> 古人云:“書者,心畫也。”我喜歡呂建德先生的小楷,宛如素雅清麗的水仙,又似亭亭玉立的夏荷,清峻而質樸,勁健而飄逸,總能給人一種來自遠古的幽幽書卷之氣。每每閑暇之際,捧卷展讀《呂建德小楷墨跡》中的這篇《岳陽樓記》時,便會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三十多年前,1990年那個春天,游覽岳陽樓的情景。</h1> <h1> 岳陽樓是清光緒六年(1880年)重建,1983年整修。主樓三層,高二十多米,純木結構,廳內四根楠木大柱直頂三樓普柏枋,承載全樓大部分重量。重檐間是吻合層疊的如意斗拱,樓頂酷似古代武士的頭盔。西面洞庭,左顧君山。綠色的翹首脊飾,金黃色的盔頂屋面,朱紅色的梁枋金柱,赭色的回廊踏板,異彩紛呈,為我國古建筑中所罕見。</h1> <h1> 蘇軾是繼歐陽修而起的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也是我國文學史上有著多種藝術才能的杰出作家。他的書法豐腴秀偉,意淡態濃,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他的繪畫頗得文與可真傳,遠思清拔,藝術造詣甚高;他的詩、詞、散文在北宋作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體現出自己獨有的個性風貌,代表著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對后世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h1> <h1> 呂建德先生書寫的這幀《放鶴亭記》,與《喜雨亭記》《超然臺記》《石鐘山記》及前、后《赤壁賦》等,均為蘇軾散文中的名篇。放鶴亭在江蘇徐州市云龍山上。宋神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張天驥建(即此篇中的元龍山人)。蘇軾由密州(今山東諸城)調任徐州知州,雖只有一年又十一月,但他親荷畚鍤,布衣草屨,率領軍民抗洪搶險救城的壯舉,恩德遺此鄉。他寫的《放鶴亭記》被選入《古文觀止》,云龍山及放鶴亭也因之聞名于世。他當年醉臥黃茅岡的那塊巨石──東坡石床,如今已成為一處古跡。</h1> <h1> 云龍山橫亙于彭城(徐州之古稱)南郊,北銜市區,海拔一百四十余米,長約六華里,九節山頭蜿蜒起伏,狀似玉龍盤踞,故名。滿山巨石磷峋,遍植蒼松翠柏,常年云霧繚繞,古跡星羅棋布,為徐州諸景之首。“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東坡先生寥寥數語描繪出云龍山“平田樹紫春如繡,殘雪峰青夕更斑”的怡人風光。</h1> <h1> 佛家經典,博大精深,浩如煙海。佛教思想對于我國哲學、文學、藝術和民間風俗都有一定的影響。九年前,呂建德先生一絲不茍,工細嚴謹,以一顆虔誠之心,書寫了這四部經書。小楷難寫,經書難懂,更能體現書寫者的靈性和功力。先生運筆沉著洗煉而又曠達自然,流動飄逸而又含蓄縝密,字里行間空靈中蘊含著華嚴的意境。四部經書中《心經》《黃庭經》已于2022年在美篇中專章論述賞析,并加精,這里就不再贅述了。</h1> <h1> 今日重讀《呂建德小楷墨跡》,我讀出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王維詩中的境界;讀出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詩中的追求;讀出了“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范仲淹詩中對嚴子陵淡泊名利的頌揚。讀到了書序中權希軍老先生對呂公的評價:“時隔數年,建德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突破。知曉他致力于碑帖的融合,在尋求演繹的過程中,窮其源流,究其變化……他依舊還是那個踏實、執著、認真的藝術踐行者。不畏喧囂、孜孜以求,堅守心中那片純凈的創作樂土。”</h1> <h1><font color="#333333">書法作品:呂建德<br>作者:浮萍(寫于2025.01.31)<br>攝影:浮萍<br>配樂:正月梅花 </font><br></h1> <h1> 呂建德,字公度,山東曹縣人。通音律,工書法。曾任濟寧市孔孟書畫院書記、院長及國家民族畫院書法篆刻院副院長。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國家字庫收錄“呂建德行楷”“呂建德魏碑”兩種書體向全球推介。其書法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及海內外多部門收藏。曾在北京、深圳、韓國、濟寧等地舉辦個人書展多次。出版有《呂建德書法》《<論語>----呂建德小楷書法》《呂建德書法藝術輯錄》等,1989年由中國教育電視臺錄制《樂韻墨魂----呂建德書、樂藝術》播出,2019年濟寧市檔案館建立“家風文脈儒韻人生----呂建德書法藝術陳列館”,2021年建立“濟寧德勝美術館----呂建德書法藝術空間”</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桐乡市|
衡山县|
康保县|
阿城市|
临洮县|
梅河口市|
盖州市|
紫金县|
府谷县|
乌拉特前旗|
阳春市|
海口市|
邓州市|
永昌县|
望奎县|
北川|
襄汾县|
江津市|
大新县|
龙州县|
赣州市|
永泰县|
通河县|
温宿县|
昭平县|
南康市|
武安市|
紫阳县|
胶南市|
吉林省|
福海县|
荔浦县|
新和县|
将乐县|
马山县|
利川市|
彰武县|
达州市|
安徽省|
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