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啟明老先生,比老爸晚兩年入伍,老爸的同一個團戰友,不在一個連,不知道老爸當兵的時候是否認識。<div> 看了原啟明老先生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他當兵時候遇到的故事。文章中引自作家柳青的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看了以后深有感觸,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有那么幾步,如果運氣好、有貴人相助,可能接下來就會比較順,反之可能就要走很多年彎路,會影響一生。<br> 在家的時候,老爸和我話不多,印象中他沒退休前整天忙著工作,退休后忙著照顧老媽、帶孫女孫子,整天忙忙碌碌,雖然有時候會說幾句俏皮話,總的來說他應該一個老實人。<br> 老爸小時候,一家9口人,只有爺爺一人工作,生活相當困難,家里住著土坯房(土坯是將粘土、水、草等材料混合,家中兩間土坯房其中一間因為堂哥玩火燒毀,八十年代翻蓋成磚瓦房,另外一間直到九十年代初翻蓋成二層樓房);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經常吃不飽飯,小姐姐領著老爸步行來回幾十公里去農場的親戚家蹭一頓飽飯吃。<br> 老爸為了貼補家用,小時候批過油條挨家挨戶販賣;奶奶領著老爸去建筑工地當小工,搬磚、篩沙子。老爸是個老實人,只知道埋頭苦干,奶奶心疼他,提醒他:乖啊,不要一直干,領導走了就歇歇。<br>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性格是不會改變的,后來他到了兵團當知青,他應該還是一如既往的埋頭苦干,他腰和腿上的病痛應該就是那個時期落下的,在兵團期間表現突出,得到了兵團領導的認可,推薦他入伍當兵,那個年代,家中沒有關系,能從兵團去當兵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期入伍的兵團戰友只有27人。</div> <p class="ql-block"> 1972年12月24日,從南通應征入伍的一批戰友們坐登陸船到南京浦口乘火車悶罐車來到長白山脈吉林省磐石市寶山鄉鍋盔山原炮203團六連六班(董存瑞生前所在班)當兵。一直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7年3月退伍,那是一個</span>政治掛帥的年代,又是在部隊這樣特殊的環境中,不入黨就不會有好的發展,因為家里有個遠房親戚是國民黨,解放前去了臺灣,政審一直沒過,導致他一直無法入黨。最后,他帶著無盡的遺憾,復員回家。</p><p class="ql-block"> 復員后回到了家鄉,本已分配到發電廠,但是他一門心思想學開汽車(估計那個年代會開汽車和現在會開飛機差不多光榮),找關系去了汽車公司當一名客車司機。</p> <p class="ql-block"> 工作后,老爸還是那么老實,埋頭苦干,表現得到了公司黨委的認可,幾次要提拔他去縣城分公司擔任負責人,回家后老媽死活不同意,他怕照顧不了家,放棄了,因為不服從組織的安排,公司黨委研究決定以后再也不用這個人。</p><p class="ql-block"> 老爸是個老實人,沒有因此消極、埋怨,一如既往的埋頭苦干,記得我小時候老爸經常早上四、五點就要去單位,為早上第一班車發車提前做準備(那時候汽車性能差,特別是在冬季,汽車為了防止水箱上凍,需要頭天晚上把水放光,第二天要燒熱水給汽車加水,這樣還是不容易發動,要用搖把使勁的搖才能啟動),因為多年的勞累得了嚴重的氣管炎,冬季早晨的冷氣刺激引起咳嗽,早上沉寂的家屬院經常回響他的咳嗽聲。</p><p class="ql-block"> 一直到四十歲出頭,公司黨委再次決定提拔他,提拔后才解決了多年沒有解決的組織問題,發展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一輩子老實巴交,埋頭苦干,彎彎繞繞,從不到二十歲積極要求進步,被組織考驗了二十多年,才能加入黨組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山丹县|
双江|
娄底市|
兴安盟|
东莞市|
丘北县|
万源市|
惠安县|
侯马市|
柞水县|
湛江市|
阿拉善盟|
江都市|
绵竹市|
西平县|
康保县|
资中县|
安国市|
文登市|
嘉峪关市|
桂阳县|
松桃|
宕昌县|
新民市|
辽宁省|
清水河县|
浑源县|
辽阳县|
方山县|
顺昌县|
象山县|
南丰县|
修水县|
三原县|
东辽县|
湘阴县|
呼伦贝尔市|
株洲市|
遂川县|
平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