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頭天晚上到達八一鎮天就已經黑了,沒有對八一鎮進行了解和拍攝。早上早早起來,拿起相機在八一鎮轉了一圈,拍攝了下面這組照片。</p> <p class="ql-block">八一鎮,是林芝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八一鎮最初只有幾座寺廟和幾十戶人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時,是由人民解放軍在此建設起來的,因此稱“八一鎮”?。1960年之后,八一鎮從幾個零星的村落發展成為一座新型的高原城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流經八一鎮,為當地帶來了豐沛的水資源。尼洋河的河水清澈,呈現出翡翠般的綠色,浪花飛濺,景色優美,是八一鎮的重要自然景觀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一鎮,這座3萬多人口的小鎮,坐落在綠水青山環繞中,清清的尼洋河水穿鎮而過,給小鎮増添了無限風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一鎮四周<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巒疊嶂,</span>森林茂密<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山水風光十分明媚。那時,這座漂亮的跨河大橋剛剛建成,橋的兩頭還有武警戰士站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剛剛建成的一個城市住宅小區。近年來,八一鎮經歷了快速的城市化進程,成為一個設施齊全的多功能新興城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們進藏后的第三天,早飯后我們從八一鎮出發,經波密,去往八宿縣,去看藏東最大的湖泊——然烏湖。今天路途比較遙遠,全程大約350公里。但是那時的318國道不是現在這樣的好走,那時很多路段幾乎是土路,泥石流,塌方路段隨處可見。350多公里的路程我們走了10個多小時,天黑前才到達然烏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從八一鎮出發不到半個小時就來到了色季拉山埡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色季拉山埡口觀景臺,海拔4728米,是拍攝南迦巴瓦峰最好的拍攝點,也是攝影愛好者蹲守日出、云海、林海的拍攝地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是西藏最神秘的雪山,常年隱匿于云霧之中。有的人來了兩三次都未能一睹其真容,因此又被人們稱為“羞女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們還是很幸運的,第一次來色季拉山就趕上了一個好天氣,欣賞到了美麗的南迦巴瓦峰的真容,留下了珍貴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離開色季拉山,大約經過一個多小時,便進入排龍鄉。排龍鄉歸屬林芝縣管轄,與波密縣交界。318國道從這里開始進入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稱為</span>亞洲第二大泥石流群的“排龍天險”。<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排龍到通麥大橋短短14公里路,我們卻足足走了2個多小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這段“天險”公路恰好處在帕隆藏布大峽谷里,兩邊是陡峭的高山,公路的一側面臨著滔滔的帕隆藏布江水,另一側則面臨高山滾石、泥石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公路上方是疏松的山體,如果遇到下雨,山體隨時都會發生滑坡和泥石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些泥石流阻塞河道,造成帕隆藏布水流湍急、濁浪翻騰,江水仿佛像泥漿一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道路狹窄導致錯車的空間極小,很危險,于是我們都下車徒步前行。照片里這輛大巴就是我們乘坐的車,現在跟在我們后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些照片都是我當時在現場拍攝的。由于是從高處往下拍攝,把立體空間給壓平了,看不出現場那種陡峭的感覺。其實從路面到帕隆藏布江面的垂直距離普遍都在15—20米。外側路基是用木料支撐著的,經過風吹雨淋,木料都有些腐朽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外側路面已經明顯下沉了,318國道這一路段本來就很窄,如果在不適合錯車的路段強行錯車,外側車輛就會發生墜崖的慘劇。看到路況這樣危險,我們都為來往司機捏一把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著走著,對面駛來一輛大卡車,本來我們的大巴車在外側,對面的大卡車在內側,當錯車時,我們的司機被公路邊懸崖下面奔騰咆哮的帕隆藏布江水給嚇壞了,說什么也不敢開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萬般無奈,卡車司機(一個藏族小伙子)把車開到了外側,讓我們的司機把大巴車停在內側,卡車司機一腳油門,剛好與我們的車擦肩而過??吹竭@樣驚險的場景,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望著大卡車遠去的背影,我們從內心里敬佩這位藏族小伙子的駕駛技術和非凡的勇氣,不愧為川藏線上的勇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排龍天險14公里路段中最艱險的是102滑坡群和105道班兩段路,全長3.4公里,至少要走半個多小時,被稱為川藏線的“腸梗阻”路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險、窄、陡、濘一應俱全,并隨時面臨泥石流和塌方的險境,可謂險象環生。征服排龍天險,對于司機的勇氣和駕駛技術都是一次嚴峻的挑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聽當地人說,排龍天險就是一個大墳場。在這段道路上,幾乎每天都有事故發生,每年都有很多車輛墜入帕隆藏布江里,造成車毀人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殊的地質條件使這段路屢次修復又屢遭損毀,318線其它路段早已經都是黑色路面了,可是這一段只能保留沙石路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武警四支隊年輕官兵們常年在這里擔負著搶險和修路的任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最艱險的3.4公里腸梗阻路段,為了人身安全,我們幾乎都沒怎么坐車,大部分路段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親眼目睹了路況之險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歷盡千辛萬苦,終于通過了最危險的路段。當我們看見通麥大橋時,心里都高興的不得了,終于可以跨過帕隆藏布江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當時通麥有兩座橋,照片里右邊這一座是已經廢棄了的鐵索吊橋,左邊這座是2000年底新修建的鋼架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00年4月9日易貢湖周圍發生特大山體滑坡,通麥大橋及附近的一些公路被沖毀,川藏線交通完全中斷,墨脫、波密、林芝三縣90多個鄉成為與世隔絕的孤島。我們面前的這座通麥大橋就是當時為了應急而修建的一座臨時保通性工程,該橋的建成,使中斷了的318國道又得以暢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為了安全起見,當時通麥大橋兩頭都有全副武裝的士兵看守,每次只限一部車輛過橋,車輛過橋時,可以明顯感覺鐵橋在顫動。</p> <p class="ql-block">按照要求乘客都必須下車步行通過,大巴車放空車從橋上鋪設的木板上開過來。由于我們人多走在橋上用力不均衡,橋面發生晃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當我們經歷了艱難的跋涉終于走在了通麥大橋上的那一刻,心里無比的喜悅,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生就是如此,我們在前面遇到的所有風險和艱難,所有的提心吊膽,原來都是為了這一刻的開心和微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通麥大橋上,望著峽谷兩側巍峨陡峭的群峰,一種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們每個人都在大橋上拍了照,與帕隆藏布合個影,記錄下那次難忘的經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站在通麥大橋上欣賞著帕隆藏布大峽谷壯麗風光,讓人倍感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帕隆藏布大峽谷在深度上是世界第三大峽谷,平均深度3555米,相當于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的1.67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可誰又能料到,我們曾經走過的這座通麥大橋,僅僅六年以后,2013年8月2日23時30分,再次被洪水和泥石流沖垮了,造成一輛貨車連同4人墜入滾滾帕隆藏布江里,致使川藏線再次中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隨著我國橋梁隧道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工程機械設備的日臻完善,2012年底,排龍——通麥天險這個“腸梗阻”改建工程全面開工(包括新建通麥特大橋、排龍溝特大橋和數座隧道。)把原來20公里的爛路縮短到5公里,取而代之的是穿山的隧道和單塔斜跨大橋。2016年4月13日,以“五隧兩橋”為主的川藏公路通麥段整治改建工程正式竣工通車,舉世聞名的排龍——通麥“卡脖子”路段成為了歷史,天塹終于變通途。</p> <p class="ql-block">人、車都順利地通過了通麥天險,大家歡呼雀躍,紛紛拿出手中的相機,選擇最好的角度,留下最美的風景,回去給親人們看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和我們一起走過通麥大橋的藏族同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們單位最年輕的大學生還好奇地跑到江邊去,與帕隆藏布來了一次親密接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實旅游的最大樂趣,就是去看從來沒看見的風景,去經歷從來沒經歷過的事情,去收獲令人刻骨銘心的體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過了通麥大橋,我們就進入了波密縣境內。318國道在排龍鄉遇見帕隆藏布后便與其結下不解之緣,難舍難分,在整個波密縣境內一直伴著帕隆藏布逆流而上,直到我們此行的終點然烏湖,那便是帕隆藏布江的源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帕隆藏布源頭經然烏湖流出后,到通麥附近有易貢藏布匯入,然后流入雅魯藏布江,主干全長266公里,橫跨八宿、波密、林芝三個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云蒸霞蔚,郁郁蔥蔥的帕隆藏布河谷之中,一路欣賞著壯麗的高原風光,那真是一種高品位的享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藍天白云,古樹參天。</span>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樹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棵棵參天大樹,<span style="font-size:18px;">像巨人一樣昂然挺立,傲視蒼芎,</span>仿佛是守護這片土地的古老神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冰清玉潔,晶瑩剔透的雪山冰川以及雪山下面這一片蒼翠的云杉,構成了一幅清澈而圣潔的畫面,這里真可謂是地球上的“一片凈土”。這樣壯麗的高原風光怎能不讓人震撼,令人心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青藏高原,世界屋脊,也只有在這里才能見到如此壯麗的驚世之美,其它地方很難見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腳下,國道邊,</span>金黃色的油菜田,綠中泛黃的青稞田,層層疊疊,像地毯一樣鋪展在大地上。一棵棵巨傘一樣的大樹,郁郁蔥蔥,錯落有致的生長在雪山下。一切都是那樣的自然而然,渾然天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每一幅畫卷都是人類與自然共同創造的;這里的生態系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可以說,波密的生態環境是整個林芝地區的一個縮影。有人說:“波密是西藏的江南”,也有人說:“波密是東方的瑞士”,這些評價都是對這里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波密為什么會有這么好生態環境?主要原因是:波密縣中部有帕龍藏布河谷和易貢藏布河谷直接與雅魯藏布大峽谷相貫通,而雅魯藏布大峽谷是印度洋暖濕氣流穿越喜馬拉雅山脈的唯一通道。這條大通道把幾千里之外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直接輸送到雪域高原——波密,形成了這里獨特的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帶。所以,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生物繁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典型的“雪域江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張照片是停車休息時我在路邊隨手拍攝的,你看那黃色的小花多么可愛,嬌嫩欲滴,鮮的使人不忍離去。</span>遺憾的是,由于那天時間緊,要趕路,我們沒能多停幾次車,好好拍一拍一路上壯美的高原風光,只能在顛簸的車上使用“速度優先”,努力抓拍一個個稍縱即逝的美妙瞬間。好在我是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視野比較開闊,機位也比較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波密除了生態環境好,還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在古代這里曾經創造過燦爛的歷史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波密,古代稱“博窩”,意為“祖先”。歷史上曾是藏王部落的發源地,公元7世形成一個政治中心,由瑪松贊貢統治,曾經長期脫離西藏地方政府管理,成為藏東南高度自治的一個獨立王國。一部波密古代文明史,便是一部千年藏族部落史。</p><p class="ql-block">下午七點多鐘,我們離開波密,進入八宿縣境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即將到達然烏村時,迎面走來一群藏族婦女,足有十多人,我立即把頭探出車窗外,舉起相機抓拍了這張珍貴的照片,照片遠處隱約可見然烏湖。從照片中看得出她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自信和喜悅的神情,她們對我的拍攝沒有表示出任何反感和拒絕,而是投來了燦爛的笑容,走在前面的那位高個婦女還特意向我們友好地揮揮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長途奔波,鞍馬勞頓,終于見到了帕隆藏布江的源頭——然烏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平生第一次見到然烏湖,湖水是那樣的碧綠,簡直就像綠色的寶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烏湖湖面海拔3850米,湖盆呈狹長河谷狀,長約29公里,平均寬約0.8公里,平均水深約10米,湖水面積22平方公里,是藏東最大的淡水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到達然烏村,導游安排大家入住,安頓好行李,短暫休息后又組織大家來到湖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時太陽已經偏西了,遠山之巔留下了最后一抹夕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時的然烏湖異常平靜,顯得清澈而蔚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湖邊是一望無際綠油油的青稞田,把靜靜的然烏湖裝點的更加嫵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位藏族老阿媽背著孩子走在田野里,為畫面增添了生機和活力,成為畫面的點睛之筆。一切顯得那樣靜濫,詩意般的田園風光展現在眼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烏湖畔碧草如茵,夕陽下,藏家晾曬牲畜飼料的草垛高傲的昂著頭<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成為了畫面的主題。草垛與天空飄蕩的白云遙相呼應,使畫面充滿著濃郁的藏鄉韻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雪山腳下,然烏湖畔,一座寺廟聳立在高高的小山崗上,為畫面增添了鮮明的宗教氛圍。在藏區,像這樣的寺廟幾乎每個村莊都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黃色的油菜花把遠處的村莊點綴的如詩如畫,如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個藏族小姑娘從田邊走過,我為她拍了這張照片。當時這里也沒有手機,也沒有留下孩子的通信地址,拍完后只是給她看了看,她也沒說什么,只是笑了笑就跑回家了。如今18年過去了,這孩子早已成為大人了,也不知她現在生活的怎么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們團里的女同胞抓住落日前的最后一縷余暉在油菜田里拍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把自己年輕漂亮的身影留在這靜靜的然烏湖畔,留在了未來的回憶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烏湖之美,美在它的湖水清澈而平靜;美在它周圍終年不化的雪山;美在湖畔如茵的草甸、綠油油的青稞田、金燦燦的油菜花、古老的村莊、寺廟、草垛等諸多元素所構成的田園風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當晚我們就住在然烏村唯一的一個旅店里。由于這里海拔3950米,我的同伴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高反,我也感到頭很痛。在這靜靜的然烏湖畔本以為可以安安靜靜地睡一夜,結果翻來覆去怎么也無法平靜入睡,高海拔所造成的負壓和缺氧真的很難受。在西藏住宿一定要選擇海拔相對低一點的地方,海拔超過4000米一般不適合住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aeta8gd" target="_blank">講述:18年前的西藏之旅(1)坐上火車去拉薩</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aeteg71" target="_blank">講述:18年前的西藏之旅(2)去看神奇的布達拉</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aetfwhs" target="_blank">講述:18年前的西藏之旅(3)去看美麗的巴松措</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猗县|
深圳市|
涪陵区|
丹阳市|
顺平县|
湖州市|
乌鲁木齐市|
永福县|
安庆市|
台中县|
岳阳县|
耒阳市|
长泰县|
陕西省|
玛沁县|
菏泽市|
永登县|
寿宁县|
孟州市|
通化县|
湛江市|
河东区|
开封县|
贵南县|
嫩江县|
沁阳市|
商城县|
日喀则市|
富阳市|
重庆市|
鄂托克前旗|
乌鲁木齐县|
建昌县|
青州市|
新龙县|
滦平县|
云和县|
汉川市|
洛川县|
出国|
杭锦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