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封面圖片與文章內容無關</p> <p class="ql-block"> 2025年初某日,天氣晴,氣溫2—15°c。吃過午飯后,從蘭溪環城西路到寶龍路經蘭黃路溪芝線經過墊塘邊村、肥皂村、孫家村、黃店鎮,過甘溪村甘溪新橋到露源村、社溪村、夏唐村、劉家村、高井村、太平橋村、百步巖村、范山頭村、蟠山村,再到朱家村、余糧山村、嶺腳村,然后開始爬山,到最高點是海拔350米,也是建德和蘭溪的交界點,在交界點還有一戶人家,已經屬于建德大洋境內了。</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是之字型的,半山腰有一個村叫莊頭村,再下去是新源村、西塢古村。該村有一條寬敞的水泥路到村口,村里的路都是河卵石鋪成的。在村中,看到一位大哥在劈柴,成堆的直徑三十公分左右的本地松木,樹齡都在八十年以上,可惜被松線蟲害死,好可惜啊!只能當柴燒。據該大哥介紹,他們村背靠的大山叫前山,后面那座高山叫尖塢山,海拔970多米,近1000米,每年有大批的人來爬這座山,在山頂能鳥瞰建德和蘭溪全境,看蘭溪城和新安江城尤其清楚,看來我要規劃時間爭取上去一次。</p> <p class="ql-block"> 本來想繼續往前到大洋鎮里一逛,再從大洋經三河折返蘭溪境內的章家再經女埠返回蘭溪城的,考慮時間關系從西塢古村出來就原路翻山返回,在快回到甘溪村時往西北去了大塢陳村,該村是個山里的盡頭村,還保留著毛澤東時代的高架水渠,十分壯觀,今天村里在辦喜事,還蠻熱鬧的。</p> <p class="ql-block"> 從該村出來再返回到溪芝線經下包村、清唐畈村、清塘何村、上包村、殿口村、毛竹園村、夏王村到芝堰古村,然后開車上了芝堰水庫大壩?,F在的農村變化用“日新月異”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我不記得我是哪一年來過芝堰大壩,大概五六年前吧,那時芝堰水廠剛剛開始平地基,那時開車上大壩是要經過好幾個180度回旋的之字形山路才能上大壩的,開車還有點小小的腿酸和害怕,而今天上大壩的路已經變成了一條架空的、筆直的緩緩坡道,邊上還有護墻,真的是太贊了。</p> <p class="ql-block"> 大壩也已經過天翻地覆的改造,改造得太漂亮了,我暫時還沒有找到贊美它的詞匯。壩下也改造成了觀光公園,大壩兩側通往庫區的小路也用綠色鋼絲網圍起了兩米高的護欄,走在水庫邊小路上非常的安全。我以前來這里也走過這條小路,那時是沒有護欄的,不小心就可能掉進水庫,那年我和夫人的一幫同事還租了一艘大船,從大壩這頭一直開到水庫盡頭建德的鄧家村境內。那個大船是庫區里面的村民出來辦事的交通船,庫區里面那些村是蘭溪的,村里有砂石路通建德的鄧家,而要來芝堰、黃店、蘭溪就得坐船走水路或步行走小路才能出來,現在這些村都移民到甘溪了,再也不用過那種半原始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大壩下來又去水廠看了看,出來后經過上王村,村里在做戲,農村做戲是非常熱鬧的,就像北方趕大集一樣,各種生意人都蜂擁而至,最多的是小吃,還有賣小商品的,兒童游樂的等等等等,我就索性在村里吃個晚飯看看熱鬧。然后經桐山后金村、上唐村、堂庵頭村、山后堂村回到甘溪村,沿溪芝線原路返回蘭溪城。</p> <p class="ql-block"> 今天這一趟下來,總共經過了三十四個村,沿途大部分村是走馬觀花,少部分村稍作停留,時間呆的最長的是西塢古村,走了村里的河卵石路,和村民做了交流,了解了這個村夏天的氣候非常涼爽,適合夏季露營。這里有高山,有茂密的樹林和竹林,有清澈的溪水,還有寬敞的停車場和公共衛生間,明年夏天一定來這里住上幾天避避暑。</p> <p class="ql-block"> 我的旅游愛好和大多數人不同,游村走巷是我的最愛,對那些專門經過改造的旅游景區我倒不是很有興趣,我覺得旅游的目的就是親近大自然,能讓自己放松心情,做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江|
梅河口市|
沈阳市|
理塘县|
张北县|
宾川县|
文山县|
凯里市|
岳普湖县|
洮南市|
乐都县|
靖西县|
阿巴嘎旗|
华池县|
陆丰市|
偃师市|
遵义县|
古丈县|
定结县|
日喀则市|
宿州市|
台东市|
达孜县|
塔城市|
贵阳市|
穆棱市|
延寿县|
岑溪市|
浮梁县|
左云县|
民县|
嵊泗县|
舞阳县|
漯河市|
南安市|
峨边|
贵港市|
连南|
安丘市|
潞西市|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