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莊屋村大莊屋塆地處國家級AAAA景區湖北臺灣杏福生態園景區中心地帶,莊屋村人借勢而上,順勢而為,以宜居宜業為核心打造和美鄉村。</p><p class="ql-block"> 村頭塆尾的多彩幕墻別具匠心,彰顯中華傳統文化魅力;房前屋后的特色小院果蔬入園,開啟新農村“慢生活”節奏。“三農”奮進新時代,片片青綠滿庭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龍山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華容區段店鎮北去二三里,有一塆坐落在山坳之中,塆向朝南,塆子右邊是一片古墓區,鄂州市文物管理局在此立碑,墓室為六朝古跡;塆子左邊是一座蜿蜒曲折的土山,形似一條青龍盤踞于此,格外引人注目。據劉氏家譜記載,劉姓始祖從明朝洪武年間自江西瓦屑壩輾轉遷居到磧績湖畔,劉莊屋塆人繁衍生息數百年,全得益于青龍的蔭庇和呵護,地脈鐘靈的故事流傳已久。</p><p class="ql-block"> 明初洪武年間,劉氏遷鄂始祖智賢公始宅陶唐畈,其子伯洪公正得其時而被提擢,入兵部任職,官威顯赫,后嗣人丁興旺,轉徙段店永三里中咀,在磧績湖畔開荒置業。一日劉氏族人正在青竹海勞作,忽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一只青龍呼嘯而出,徑望西南而去,族人驚其異象,緊隨蹤跡,翻越幾個溝壑,逾五六里地,見一南北方向的土山靜臥于前,形神竟與青龍無異。五世祖仲富公見土山右側地勢平整,非常宜居,遂率一眾子孫來此開疆辟壤,結茅定居,忙時在田地里收麥種稻,閑時到湖汊里結網摸蝦。繼繼繩繩,耕讀傳家。</p><p class="ql-block"> 盡管傳統農業耕作基本靠天收,劉莊屋塆人有了青龍的圖騰,即使在歷史的大潮中遭遇過天災人禍洪水猛獸,也能生活無虞,他們不再離開家園四處尋找生機,而是扎下根來,耕耘這片沃土。公元1954年中國發生了近代以來最大的洪荒,當時堤壩漬口,一股滔天大浪從長江漬口直沖磧績湖,湖畔田地村莊基本被淹,唯獨劉莊屋塆安然地立在汪洋之上,傳說是青龍在此守護,生靈才得以安康。</p><p class="ql-block"> 歷經世事滄桑,時代更迭,青龍靜靜地蟠于熱土之上,與御龍氏的后裔休戚與共。每到炎熱的夏季,這里是各種鳥獸的棲息地,也是人們納涼的好去處。青龍的影子也許已經淡出了我們的視界,村民們更習慣地稱之為東山,但龍脈一直在守護著劉莊屋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 ★ ★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農夫山泉拍且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1月29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農歷乙巳年正月初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冈市|
栾城县|
拜城县|
沁阳市|
大理市|
金乡县|
琼结县|
林甸县|
将乐县|
鹤庆县|
商南县|
武川县|
水城县|
石渠县|
清原|
江陵县|
咸宁市|
华池县|
荔波县|
民乐县|
岐山县|
盐津县|
乌兰县|
子洲县|
南木林县|
隆尧县|
江达县|
思茅市|
长春市|
抚顺县|
包头市|
通江县|
河南省|
苏尼特右旗|
襄汾县|
石河子市|
麻阳|
钟山县|
明光市|
裕民县|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