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喜神,又稱吉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掌管喜慶、吉祥的神祗。</p> <p class="ql-block"> 迎喜神,中國農耕文明的古老習俗,在北方不少地方較為流行,一般在農歷正月初一日拜神敬祖后進行。</p><p class="ql-block"> 中國民間認為新春初始,喜神必降,迎接喜神后,全年萬事如意,喜事頻來。</p> <p class="ql-block"> 在風水學中,喜神方位被認為是最有利的方位,能夠帶來好運、財富和幸福。每年的喜神方位都會隨著天干地支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了解每年的喜神方位對于追求好運的人來說至關重要。</p> <p class="ql-block"> 據天干地支和風水學理論,今年的喜神方位為正東方位(地域不同,喜神方位或有差異)。正東方位在五行中屬“木”。木曰曲直,代表著生長、擴張與活力。正東喜神方位是震宮,因九紫右弼星入駐此地,成為今年最為吉祥的方位之一。九紫星寓意著吉祥與歡慶,尤其對于升職加薪、喜結連理、添丁進口、喬遷新居以及學業晉升等喜慶之事大有裨益。</p> <p class="ql-block"> 按照傳統習俗,初一早上,身著新裝的大人小孩敲鑼打鼓,裝扮艷麗的婦女們說說笑笑,全村人各自趕著披紅戴花的馬牛驢騾等家畜或駕駛農用運輸車,在一片塵土中朝著喜神所在的方位前進。愛養鴿子的人還要提上鴿籠。</p><p class="ql-block"> 進入曠野以后,老成的主持人要舉行禮儀。一般程序為:先從木盤內取出各種祭物,呈品字形在地上擺供。然后用手壘三個小土堆,中間代表天神,左邊代表地神,右邊代表喜神。土堆上各插香三炷,燒紙三張。大家三跪九拜,祈禱喜神保佑、出門順利等等。</p> <p class="ql-block"> 小孩子則要鳴放鞭炮,鴿子滿天飛舞,家畜要任其自由撒歡奔跑。所有人還要放開嗓子,吶喊幾聲。愛唱的則盡情高歌。真是人歡馬叫、歌舞升平。</p><p class="ql-block"> 迎喜神,若能驚起一只野兔或山雞,則被看作最大的吉祥喜慶。就是看見喜鵲、麻雀等小鳥,也是一種好的兆頭。回家的時候,老人們習慣撿根柴,取諧音財,意喻招財進寶。</p> <p class="ql-block"> 因為牽念著古老的迎喜神儀式,乙巳年大年初一早上十點半左右,從天水郡騎車向東,順羲皇大道至石馬坪,沿金石路上半坡寨,一路上的冰雪讓行人格外小心。過肖家溝村至南山梁,朝拜四方堡寺廟的附近村民絡繹不絕。汽車打鏈條,摩托車手推車上山,人們手里拿著香蠟紙燭,虔誠的叩拜神靈,期盼美好如意新生活。</p> <p class="ql-block"> 在銀裝素裹的北國山野,一人獨騎,時騎時推,嘎吱聲相伴一路,悠哉樂哉!而少時在家鄉迎喜神的情景時不時浮現眼前:一次大黑騾子被扔在腳下的炮仗驚嚇,撒開四蹄狂奔,扶在騾背上的少年雙手緊抱騾子脖頸鬃毛,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p><p class="ql-block"> 還有性情暴躁的黑犍牛,每年迎喜神都要和別家牛群頂架,急得趕牛的少年們掄鞭就打,一聲聲“呔呔呔”,大人們神閑氣定的說笑著……</p><p class="ql-block"> 如今家鄉很少有人養牛騾了,迎喜神也只是一個儀式了吧!</p> <p class="ql-block"> 雅俗隊長和幾位騎友在前面,我一路都沒有趕上,只是在群里欣賞他們的騎行視頻和美圖啦!</p> <p class="ql-block"> 四方堡下山,來到金龍山。邊推邊騎,才安全到達公路段,過了天水郡十字路口,回到家里,已是饑腸轆轆!</p> <p class="ql-block"> 是為騎迎喜神吧!開年第一騎,必要記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珲春市|
八宿县|
吉林市|
汶上县|
修水县|
彭山县|
高台县|
平南县|
梅州市|
高邮市|
浦城县|
焉耆|
磐安县|
高雄县|
镇沅|
霍林郭勒市|
高平市|
上犹县|
莱芜市|
陆川县|
横峰县|
扶沟县|
临泉县|
饶阳县|
科技|
合阳县|
枝江市|
寻乌县|
鹤峰县|
平泉县|
德州市|
内江市|
桦甸市|
即墨市|
许昌县|
普宁市|
南华县|
吉隆县|
晋江市|
安康市|
油尖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