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5年蛇年春節去了保山。</p><p class="ql-block">保山古稱永昌,位于云南西部,與緬甸接壤,<span style="font-size:18px;">內接大理、臨滄、怒江、德宏,外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土面積19,637平方公里,轄隆陽區、施甸縣、騰沖市、龍陵縣和昌寧縣,常住總人口264.78萬人。有彝、傣、白、傈僳、回、苗、阿昌、布朗、景頗、佤、德昂、滿等12個世居少數民族與漢族共同生活在這里。</span></p><p class="ql-block">在中國南北與昆明、廈門差不多,東西卻在青海湖以西。保山位于怒江和瀾滄江之間。</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水并流而不交匯。1988年,三江并流被國務院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3年7月,根據世界自然遺產評選標準,三江并流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市內的青華海和永昌樓。</p> <p class="ql-block">保山位于云南省西部,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這里歷史文化厚重,曾是哀牢古國核心區,滇西抗戰主戰場之一,擁有和順古鎮、國殤墓園等歷史遺跡。自然景觀壯麗,坐擁高黎貢山生物圈、騰沖火山熱海、怒江峽谷等地質奇觀。以溫泉、翡翠、小粒咖啡聞名,是集歷史、生態與邊陲風情于一體的滇西重鎮。</p> <p class="ql-block">保山,她有600萬年前的從猿到人過渡時期的保山羊邑古猿化石,9000-7000年前的塘子溝文化和4000-3200年前的大花石文化為代表的石器文化遺存,因此她是重要的人類史前文明生息地;她有春秋-漢代的奇異青銅器,因此她是輝煌哀牢國的故地;她有自漢代以來多民族統一國家浸潤融合的中華文化延承,因此她是邊疆中華文化集萃地;她有蜿蜒連接內外并行走了兩千余年的輻射南亞的古道和關乎國家、民族存亡的抗戰血線滇緬公路,因此她是古今通道要塞,西南一大都會。</p><p class="ql-block">悠久的歷史、豐厚的積淀、行走的通道、融合的文化,聚集在古今保山的高山、平壩、江河、谷地,沉積成那悠遠古道上閃耀的明珠,歲月和勤奮的鄉人琢磨出了保山的璀璨!</p> <p class="ql-block">境內出土的“蒲縹人”遺址,挖掘出大量房屋遺跡、用火遺跡、勞作工具、動物化石等各類可資鑒定的實物標本2300余件,構成一部內容翔實厚重、形象鮮明生動的無字史書,經鑒定至少有八千多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塘子溝遺址的時代,據碳14測定為距今8000年左右。是我國迄今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最晚的遺址,它在石器時代的考古研究序列中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對研究三江(怒江、瀾滄江、龍川江)流域古人類文化史具有特殊意義。</p> <p class="ql-block">號稱中國舊石器時代最后的保留地。那個時間點兩河流域已經有紅銅了,太湖流域已進入跨湖橋文化了,這里時光還慢悠悠。</p> <p class="ql-block">云南迄今所見舊石器時代最完整的頭骨化石之一,以所出地命名為“姚關人”。</p> <p class="ql-block">5000年前進入新石器時代。</p> <p class="ql-block">在2000多年前進入青銅文明,人類可以用金屬器改造自然了。大甸山遺址發現了大量青銅器。比中原遲了有1500年。</p> <p class="ql-block">人面紋銅彎刀。</p><p class="ql-block">昌寧大甸山遺址首次發現了墓葬結構奇特的土洞墓,也第一次在正式考古發掘中出土了銅盒、銅柄銅鉞、銅人面紋彎刀和琥珀珠等器物,揭開了古哀牢國的神秘面紗,進而入選了“2013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名單。</p> <p class="ql-block">銅象牙。</p> <p class="ql-block">銅指護是哀牢國的飾品,同時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指護的外形與哀牢民族崇拜的老虎的虎爪極其相似,鋒利尖銳,在起到護具作用的同時,兼具攻擊性能,因此同時也是一件武器,是部族首領獨有的武器。</p> <p class="ql-block">大甸山的銅盒。不確定這個器物有啥用。</p> <p class="ql-block">琥珀串珠。</p><p class="ql-block">大甸山的文物撐起了保山博物館啊!</p> <p class="ql-block">施甸富陽村的銅鐘。</p> <p class="ql-block">大橫山銅鼓。</p> <p class="ql-block">銅案復制品。</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歷史陳列只到這里,后面還應該有漢代設立永昌郡,南線絲綢之路節點等重要事件。</p> <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戰是抗日戰爭(1937-1945)中中國西南邊疆的重要戰役。1942年日軍占領緬甸后,意圖切斷中國與盟軍的陸上聯系,進而入侵云南。滇西(今云南西部)成為戰略要地,中國軍隊在此與日軍展開長達三年的拉鋸戰,最終在1945年初取得全面勝利,保障了西南大后方的安全。</p><p class="ql-block">1942年日軍從緬甸方向占領騰沖隔怒江與保山對峙。</p> <p class="ql-block">抗戰初期,中國沿海港口被日軍封鎖,國際援華物資需通過陸路運輸。滇緬公路成為連接云南昆明與緬甸臘戍的唯一陸上通道(全長約1146公里),被譽為“抗戰生命線”。 </p><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國民政府決定修建滇緬公路,由云南省政府主席龍云督辦,總工程師為譚伯英。1937年底動工,20萬勞工日夜趕工。</p><p class="ql-block">1937年12月-1938年8月,僅用9個月便全線貫通。參與修建者包括漢、彝、白、傣等各族民眾,其中約半數為民工,另半數為婦女、老人甚至兒童。 </p><p class="ql-block">-美國工程師幫助設計橋梁,英國提供部分鋼纜和建材,但主體工程完全由中國民眾自力完成。</p><p class="ql-block">1938-1942年,經此路運送約50萬噸軍火、藥品、燃油等,占外援總量的90%。 </p><p class="ql-block">1942年日軍切斷公路后,盟軍開辟“駝峰航線”,但滇緬公路的戰略價值仍不可替代。 </p><p class="ql-block">1944年滇西反攻戰役(松山、騰沖、龍陵之戰)中,公路成為中國遠征軍補給線,最終與駐印軍在緬北會師,打通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p> <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日軍占領騰沖、龍陵。</p> <p class="ql-block">日本人在騰沖的學校。</p> <p class="ql-block">美軍的物資。</p> <p class="ql-block">鼎援抗戰。一寸山河一寸血,滇緬公路成為中國偉大的衛國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縮影。</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的圓型大頂。</p> 怒江及怒江上的橋 <p class="ql-block">阻擋了1942年日軍西侵的步伐的怒江。</p> <p class="ql-block">怒江上的雙虹橋。怒江最古老的鐵鏈吊橋是雙虹橋。清代乾隆(1789年)時期建的,過雙虹橋上高黎貢山百花嶺到騰沖江苴古鎮,這條線路是南方絲綢古道的中線。</p> <p class="ql-block">老東風橋,原名繼成橋,是1948年為配合中印公路的修筑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新東風橋。在老東風橋下游30米。</p> <p class="ql-block">杭瑞高速上跨怒江的橋。</p> <p class="ql-block">大瑞高鐵跨怒江橋, 為上承式鋼桁拱橋,主跨跨度達490米,全長1024米,橋面至江面高差約230米,設計時速140公里/小時。</p> <p class="ql-block">惠通橋和紅旗橋。</p> <p class="ql-block">英雄的惠通橋。</p> <p class="ql-block">紅旗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彝良县|
庆云县|
河曲县|
仁怀市|
金坛市|
晋城|
铜鼓县|
兰溪市|
景洪市|
太白县|
连平县|
花莲市|
龙山县|
吉木萨尔县|
朝阳市|
广安市|
山阴县|
鄂尔多斯市|
都匀市|
哈巴河县|
京山县|
岑溪市|
和林格尔县|
凭祥市|
红桥区|
封丘县|
永善县|
阿合奇县|
右玉县|
大石桥市|
连云港市|
陆川县|
金昌市|
阿合奇县|
遵义市|
贵港市|
东山县|
濮阳县|
建平县|
阿克苏市|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