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國的萬里長城舉世矚目,被譽為世界奇觀,可以與之媲美的還有開鑿于2500年前的隋唐大運河,后有京杭大運河,堪稱世界之最,同樣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長達2700公里的古運河,造就了沿線的一個個古邑商埠,助推了神州大地的文明進程,因河而建的一座座橋梁,恰似鑲嵌的一顆顆璀璨明珠,閃爍在中國的橋梁史上。最負盛名的莫過于蘇州的寶帶橋,連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也曾駕臨且為它賦詩一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過寶帶橋有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金閶清曉放舟行,寶帶春風波漾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孔五十三易疏泄,漲痕猶見與橋平。</p> <p class="ql-block">登陸萬能的互聯網不難查閱到,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的寶帶橋,始建于1200多年前的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間,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橫臥于大運河和澹臺湖之間,是一座長316.8米,寬4.1米,有53個橋孔的連拱石橋,也是中國現存的古代橋梁中最長的一座多孔石橋。寶帶橋距離上海不足百公里,僅一小時的車程,作為一名橋梁從業者想要了解中國的古橋史,沒有理由不來此探訪敬拜一下。</p> <p class="ql-block">興沖沖驅車前往,卻無法抵近寶帶橋,因為這里已被開發成“寶帶橋?澹臺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步行穿過一大片綠地中的曲徑,遠處寬闊的大運河方才可眺,臨近河岸,古橋仍未顯現,卻被眼前一尊高大的雕像吸引,想必是緬懷寶帶橋的建造者。</p> <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喝水不忘挖井人,上橋之前務須了解當年蘇州刺史王仲舒的建橋功績,為籌措資金不惜捐出所束玉帶,寶帶橋之名即由此而來。</p> <p class="ql-block">順著大運河向北而行,一座高大的白色雙層鋼拱橋赫然入目,優美的曲線,新型的造型,仿佛是昭告來往的船只,滄海桑田今非昔,天翻地覆慨而慷。</p> <p class="ql-block">正當疑惑寶帶橋究竟藏身何處,繼續前進便望見了兩個石雕白獅子,其身后一條土黃路的長堤伸向波光粼粼的河中。</p> <p class="ql-block">是的,如果不看側面,分明是一條河中長堤,而且地面貼近河水,猶如浮在水上。</p> <p class="ql-block">幸好左邊有觀景棧臺,憑此可以一覽橋面下一連串望不到頭的半圓孔。</p> <p class="ql-block">馬上放飛無人機,空中往返盤旋,這才把寶帶橋的位置與形狀盡收眼簾,它猶如長虹臥波,又像是鑲嵌在藍色鏡面上的一條玉帶,雖低矮,卻細長,大有與東側雄偉的白色鋼拱橋并駕齊驅之勢,毫不示弱。</p> <p class="ql-block">原來南北走向的大運河在這里卻成了東西流向,又圍繞著澹臺湖轉彎繼續往南,而在東和北兩個方向還有河道相通,十字交匯的壯闊景象印證了江南發達的水系。</p> <p class="ql-block">慢慢品味且漸漸理解1200年前王(仲舒)大人的良苦用心。漕運是當時重要的經濟活動,所需的纖夫之道不能因澹臺湖中斷,但如果通過填土作堤的方式連結兩岸,勢必切斷水系,容易造成水患,唯有以橋代堤,因為橋孔有助疏泄。</p> <p class="ql-block">為了方便拉纖,最好是路面平坦,盡量避免陡坡,所以,寶帶橋被建成了狹長而平坦、連續多孔卻又跨拱較小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橋孔不僅能使水系相通,還要保證船舶通航,常見的拱橋有兩種:其一,主孔較大,高高隆起,兩邊的橋孔漸次變小,對稱分布,橋面較陡;其二,橋孔大小一致, 橋面平坦,為使橋孔夠大滿足船只通行,往往橋頭與道路的連接處會出現較大的斜坡。</p> <p class="ql-block">寶帶橋的與眾不同凸顯建造者的匠心獨具:受資金限制必須節省成本,故設計橋孔不大,降低橋面也方便拉纖,為適應大型船舶通過,僅在橋的北側建3個大孔,即第14、16、15孔三孔的跨徑加大凈空較高,第13至第17孔間的橋面漸漸隆起形成弓形弧線,第15孔處為全橋弓形弧線的頂點。</p> <p class="ql-block">如此整體不對稱的拱橋實屬罕見。</p> <p class="ql-block">安步上橋,雖然兩邊是碧波蕩漾,卻因沒有欄桿而毫無置身橋上的感覺,與走在堤壩上全然無異。這里遠離鬧市,游人稀少,腳下的石板路在遼闊的水面上顯得古樸而落寞,怎奈東面嶄新壯美的斜港大橋上車流滾滾,像是故意要對比出寶帶橋的渺小與過時。</p> <p class="ql-block">來到古橋的北端,從蘆葦灘近距離凝視那一連串的半圓形橋洞,在冬日暖陽的照射下,陳舊斑駁的磚石竟格外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雖然它早已失去交通和纖道的功能,成為公園里的一座觀賞性古建筑,但1200年前的造橋智慧與務實精神怎會隨風而去淪為明日黃花?依然值得今人借鑒。應地制宜恰如其分,本應是理所當然的人之素養,算不上什么高貴的品質,但在好大喜功沽名釣譽的浮夸之風盛行的時候,保留那份樸實,便成了一種奢望。</p> <p class="ql-block">駐足觀看橋頭的歷史修繕記錄牌,方知寶帶橋屢經興廢,唐、宋、元、明、清五代曾六次重建、重修(林則徐還親自主持維修過一次)。尤其是太平天國和抗戰時期曾遭遇戰火嚴重摧毀至垮塌,建國后又經多次修繕。聞聽邊上有人嘀咕,屢損屢修,早已不復原物。</p> <p class="ql-block">以我所見,只要維持舊狀和材質,其風貌得以原汁原味地留存,何必苛求原封不動,舉世聞名的巴黎圣母院不也剛剛完成災后重修嗎?或許古橋的歷史價值也正體現在它歷經磨難而不倒,修舊如舊,復原就好。</p> <p class="ql-block">據說,寶帶橋最美的時候當屬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空靈剔透的寶帶橋下會出現53個月亮,形成著名的“寶帶串月”之奇觀。有人題詩贊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瑤臺失落鳳頭釵,玉帶臥水映碧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待到中秋明月夜,五十三孔照影來。</p><p class="ql-block">?(該夜景照片取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我們沒有趕上這良辰美景,也不想刻意去湊熱鬧,其實,明月照影來固然美妙,寶帶橋的美又何止于此!不過我還是愿意閉目想象那少有的奇觀,長長的五十三孔不僅可以映照串聯圓月,應該還能折射出中國古代的文明之光。倒影在水面上的一個個圓月里,不是翩翩起舞的嫦娥,而是廉潔奉公為民造福的王仲舒。現如今短視頻里經常刷到從工程建設中大肆斂財中飽私囊的貪官被嚴懲,與王仲舒慷慨解囊以私濟公的善舉簡直是天壤之別。</p> <p class="ql-block">告別寶帶橋,再次路過王仲舒的塑像,心懷敬意下真覺得中宣部可以在此設立“人民好公仆”的教育基地,隨著時代進步社會發展,建造橋梁的技術水平蒸蒸日上,官員的素質豈能退化下降?五十三孔照影來,不斷照出好官來!實乃所有國人之期盼。</p> <p class="ql-block">提筆為寶帶橋題詩一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七絕?題寶帶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運河中浮玉帶,五十三孔透光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造福兩岸垂青史,只為清官不戀財。</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寿县|
建水县|
二连浩特市|
盖州市|
绥宁县|
芦溪县|
佳木斯市|
昆山市|
丹东市|
瑞昌市|
多伦县|
江孜县|
凌云县|
安新县|
满城县|
陵川县|
灵寿县|
金阳县|
大渡口区|
贵定县|
洛川县|
开化县|
奉新县|
秦皇岛市|
阳泉市|
荣成市|
千阳县|
嘉峪关市|
务川|
盱眙县|
珲春市|
临海市|
拜城县|
西峡县|
镇赉县|
长垣县|
子长县|
聂拉木县|
安化县|
宁国市|
板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