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張懷州</p> <p class="ql-block"> 你小時候做過十二爻游戲嗎?</p><p class="ql-block"> 巧了,具茨山有種巖畫也叫十二爻,這古今相隔5000多年的十二爻,能否對讀呢?</p> <p class="ql-block"> 大隗山下岐黃文化的調查越來越深入。</p><p class="ql-block"> 一日,張子明說,范堂溝村有十二爻嶺。</p><p class="ql-block"> 我問,十二爻嶺有巖畫嗎?</p><p class="ql-block"> 有,就是因為有十二爻,所以叫十二爻嶺,應該是巖畫。我們村還有十二爻坡,上面也有巖畫。</p><p class="ql-block"> 這一下撥動了神經的敏感性。我猛然想起,我小時候,玩丟窯兒,也叫“下窯兒”,玩的就是十二爻。</p><p class="ql-block"> 難道,這十二爻就是古人的巖畫演變的嗎?</p><p class="ql-block"> 這一定要弄個明白。</p> <p class="ql-block"> 聽說三界碑那兒巖畫很多,新密這邊道路不通,只好繞道禹州去調查,我約了王勝利、劉永濤先去禹州。</p><p class="ql-block"> 從槐樹嶺翻過去慮馬道,到了禹州淺井鎮(zhèn)魏家門村,在村干部劉英偉的引導下,我們來到淺井鎮(zhèn)與無梁鄉(xiāng)交界的尖山南嶺。這里并不是三界碑,但是三界峰卻可一眼望見。</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巖畫已被列入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山嶺上沿山道有多處文物保護牌,劃明了保護范圍。</p> <p class="ql-block"> 尖山南嶺嶺脊上100米之內,橫臥的巖石上,多有巖畫,分布十分密集,有單窯,有多窯,也有列成陣形的,也有劃成網格的,具體什么意思,只有天知道。</p><p class="ql-block"> 我問劉英偉,“你們這兒人叫這叫啥?”他說,“叫十二爻”。為啥叫十二爻?沒有答案。他說這是古時放羊孩放羊時沒事干,在石頭上刻的。</p><p class="ql-block"> 又是十二爻。但放羊孩能刻嗎,為啥還刻這么多?</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這巖畫間盤桓了很久,觀察、拍照、記錄,最后帶著疑問返回。</p> <p class="ql-block"> 過了幾天,我們再次來到石樓山主峰的軒轅宮,觀看軒轅宮前巨石上的巖畫。</p><p class="ql-block"> 這里巨石表面高低不平,巖畫有三個區(qū),在最南區(qū),有排列整齊的十二爻,6個爻排成兩列,兩列之外,各有一個大爻。</p><p class="ql-block"> 范堂溝村王富生十分積極,他先期到十二爻嶺等地探索一番。十二爻嶺位于石樓東北方向防火道北側的一個陡嶺,我們抓著荊條、枯草幾乎垂直向下來到山嶺半腰,嶺脊很窄,有一大石頭裸露地表,石頭邊緣清晰地刻了十二爻。</p> <p class="ql-block"> 我們沿著密禹邊界向大隗山七堌堆攀登,山道上多處十二爻。</p><p class="ql-block"> 范堂溝村七堌堆最北有個地方,叫十二爻坡,這里有巖畫,叫十二爻。</p><p class="ql-block"> 茍?zhí)面?zhèn)東部張門村位于七堌堆東坡,有道嶺叫十二爻嶺,嶺上巖畫十二爻。</p><p class="ql-block"> 我找到了《具茨山巖畫》一書,從中看到,確有一些巖畫叫十二爻。</p> <p class="ql-block"> 十二爻成了一個魂牽夢縈的課題。</p><p class="ql-block"> 軒轅宮前有十二爻,</p><p class="ql-block"> 范堂溝村十二爻嶺有十二爻,</p><p class="ql-block"> 范堂溝村十二爻坡有十二爻。</p><p class="ql-block"> 張門村十二爻嶺有十二爻。</p><p class="ql-block"> 密禹邊界三界峰有多處十二爻。</p><p class="ql-block"> 禹州無梁鄉(xiāng)和淺井鎮(zhèn)交界尖山嶺上有多處十二爻,</p><p class="ql-block"> 我們小時候做的游戲叫十二爻。</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做過這個叫做十二爻的游戲。</p><p class="ql-block"> 5000年前的巖畫有十二爻,5000年后,我們也玩十二爻,這十二爻為什么穿越5000年的魔力?</p><p class="ql-block"> 十二爻,就象一個密電碼,在我的頭腦里盤旋,悠蕩,揮之不去,在古與今之間跨越5000年的時距上交流。古老的巖畫要表達什么樣的意涵,這個意涵在當代還有什么價值?種種猜想如流云一樣逸飛涌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一、十二爻是一種數圖</b></p><p class="ql-block"> 具茨山巖畫與其他地區(qū)的古老巖畫不同,它基本上不是形象的圖畫,而是抽象的數圖,它不從形象上去思維,而是從數理上進行思維,它從一開始就表達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思維的高級性。</p><p class="ql-block"> 這種數圖的思維范式,與周易的六十四卦的卦圖是一致的。六十四個卦,每一卦都不一樣,但都是用陽爻、陰爻畫成的。陰陽是兩個對立數的數圖,五行是五個數的圖,八卦是八個數的數圖。</p><p class="ql-block"> 六十四卦卦圖的構成元素是長橫線、短橫線兩種,具茨山巖畫基本上是用在石頭上鑿刻的一個個圓點來構成。</p><p class="ql-block">而這些圓點與河圖洛書的圓點性質是相同的。</p><p class="ql-block"> 河圖洛書就是圓點構成的數的規(guī)律性表述,從1-9九個數的組合數圖。</p> <p class="ql-block"> 具茨山巖畫的形成經歷了很長時間,它產生應是在河圖洛書之前,因而具茨山巖畫很可能是河圖書的源頭。</p><p class="ql-block"> 具茨山巖畫的圓點的分布有成排列,也有不排列的,雜亂的,這與古人對自然數列的認識由不清晰到清晰的發(fā)展過程是一致的。</p><p class="ql-block"> 有人認為,巖畫上排列雜亂的可能是星圖,那是另當另論了。</p><p class="ql-block"> 而十二爻的排列居多,且十二爻作為一個固定的名稱流傳下來,說明十二爻是古人經過無數次的排列組合試驗而最后形成的真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二、十二爻是古人占卜的記錄</b></p><p class="ql-block"> 爻是古人記錄占卜的方式。占卜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既稱十二爻,十二爻可能是古人的占卦記錄方式。</p><p class="ql-block"> 遠古時代,鴻蒙未辟,人們對于大自然、對于世界的認識是朦朧的、膚淺的,對大自然的深邃、宏大和粗暴無限恐懼、崇拜,為了尋求心靈的安寧,找到一絲依靠,人們不得不去占卜,求神問巫,巫術是遠古時代普遍的精神活動。巫作為遠古時代的知識分子,他又懂點天文,懂點地理,又懂點醫(yī)術,農業(yè)生產的知識和野生動物出沒的規(guī)律他也懂點,他幾乎是無所不知,他把前輩創(chuàng)造的經驗和知識都吸收在心,再做一些崇拜儀式,又有點神秘感,又有點莊嚴感,又有恐怖感,他把科學、經驗和宗教混揉在起,把大家聚攏起來。在重大的日子里,他帶領大家登上高山,面向大陽,面向東方,面向迷蒙的世界,求告上天,發(fā)出自己的“天問”,人們繼之舞,繼之以歌,聲嘶力竭,把自己的情緒發(fā)泄,共同烘托一個動天驚地、感天動地的神圣感,其間巫者把自己的感悟發(fā)露,把天帝的啟示披露,人們視之若神明,為紀念這樣的啟示,記錄這樣的“天機”,族人不惜耗費時間,耗費人力把它刻在臨近高天的巨石上。</p> <p class="ql-block"> 具茨山巖畫一般都在高山上,而且在附近多有類似于祭壇的巨石,或巨石陣。比如,軒轅宮前的祭臺、壽山嶺上摞摞石、火煤山上的巨石陣、老山坪上的巨石陣,無一不有原始宗教的痕跡。這些巖畫具有連接天地、記錄歷史、傳承后世的非凡意義。</p><p class="ql-block"> 當然,不止十二爻,可能其他巖畫也是古人占卜的記錄,不會是隨意而刻,而鑿。對于這些天書,我們可以讀不懂,但絕不可漠視,而應該珍視,重視,探究,深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三、十二爻是不是連山易?</b></p><p class="ql-block"> 既稱十二爻,十二爻可能是古人的占卦記錄方式。就象我們叫八卦,是用八種符號來記錄占卜。六十四卦是用六十四個符號來記錄占卜。</p><p class="ql-block"> 《三字經》載,“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周禮》:“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六十四卦是《周易》的占卜符號。《周易》是在周代形成,在商代曰《歸藏》,在夏代曰《連山》。《周易》以乾卦為始卦,乾象征天;《歸藏》以坤以始卦,坤象征地;《連山》以艮為始卦,艮象征山。宋羅泌《路史·前紀二·天皇紀》載,據傳《連山》是盤古開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創(chuàng)。不過國學大師張其成教授認為,《連山易》起源于神農炎帝,神農氏也稱連山氏,烈山氏,《連山易》即為神農連山氏所創(chuàng),到夏代才整理出來。大隗氏是炎帝魁偉氏后裔,所以一直傳有《連山易》。</p> <p class="ql-block"> 《連山》易為什么會以山為始卦呢?柳村在《周易與古今生活》中說:《連山》很可能不是起始于夏,而是出現在堯舜時代,當洪水泛濫的時候,人們無處可逃,只能向高山上跑,在落荒逃命的先民眼睛里,世人能夠 解救他們于洪災水患之中,只有這山。于是人們感恩于大山,視山為偉大之物,為護佑之神。當巫師禳災祈福時,便認定大山有超自然力,甚至認為“山”為第一大神。因此,易卦 的首位為“艮”。于是人們的命運便與山相連,如果沒有山,哪能逃出洪水的困擾和危害。于是《連山》得以流傳,從堯舜傳到夏代,天長日久,人們將《連山》視為夏易。</p> <p class="ql-block"> 《連山》是以四季六氣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為吉兇判辨之坐標,以三元九運為時空轉換。不同于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客觀論來指導概念論的辯證方法。其先天八卦圖,以艮(山)為首,主要講陰陽卦的對峙。</p><p class="ql-block"> 陰陽卦對峙的話,純陰六爻,純陽六爻,合起來,兩陣對列,剛好構成十二爻,叫做乾坤十二爻。</p><p class="ql-block"> 十二爻在《連山》易之前,所以它很可能是《連山》易的前身。因而,我們是否可以將十二爻看作是《周易》的鼻祖。</p> <p class="ql-block">岐黃文化調查組:張懷州 王勝利 劉永濤 王富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未完待續(x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1月27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永定县|
渑池县|
侯马市|
资溪县|
宜城市|
巩义市|
连山|
平顶山市|
贵定县|
肇东市|
汨罗市|
彭泽县|
武城县|
巩义市|
离岛区|
海原县|
江口县|
惠东县|
九江县|
泊头市|
宜兴市|
南通市|
民和|
榆林市|
南充市|
增城市|
繁昌县|
南涧|
息烽县|
肥城市|
镇沅|
上饶市|
勐海县|
利津县|
晋中市|
宣威市|
无为县|
靖西县|
灵石县|
新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