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昵稱:若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號:711285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片來源:網絡 、知青相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在慢煮歲月輕煮時光的賦閑日子里,由于年紀的增加和情感的脆弱,常常會史海鉤沉般回憶起一些軼情往事。臨近年關,作為正式跨入古稀之年的我,這種懷舊感似乎更為強烈。因為今年是我赴高家溝農場插隊落戶后光榮入黨的五十周年,也是與呂梁地區38名知青向全區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發出《聽毛主席的話,把上山下鄉的紅旗扛到底》倡議的五十周年,更是我第一次離開父母離開家,與隊友白潤喜留守農場過春節的五十周年。雖說歷史的長河容易淹沒人們的記憶,但三個五十周年的疊加,都與知青生涯密不可分,息息相關。它令我心潮澎湃,浮想聯翩,難以忘卻。隨著年味的濃郁,五十年前的那個年,又再次浮現在眼前,越來越清晰,好似就發生在昨天。</p><p class="ql-block">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五十年彈指一揮間。我們這一代人已漸漸淡出時代的舞臺,只有滾滾向前的車輪輾壓下的道道轍痕,難以塵封,牽著我的思緒,穿越漫長時空,再次帶回到五十年前農場過的那個春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家溝農場舊址</span></p> <p class="ql-block">我于一九七四年年初高中畢業后,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報名,作為縣第二批插隊知識青年的一員,與其它22名知青一起奔赴縣店坪公社高家溝農場插隊。開啟了與第一批27名插隊知青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的插隊知青生涯。</p><p class="ql-block">高家溝農場地處呂梁山西麓,方山縣店坪公社轄區內,與臨縣、離石區接壤,系上世紀六十年修建的、緊靠土崖座北向南的十幾孔磚窯洞,冬天火爐土坑取暖。東側建有廚房、餐廳(常當會議室),西側有一排牛棚,飼養著兩頭耕牛一頭毛驢,一輛畜力小平車為主要運輸工具。西南角是廁所,牛棚背后有兩個土窯羊圈,喂養著60余只山羊。人畜吃水靠知青們從高家溝村西頭、農場大坡下的水井里挑。農場耕種的土地大部在西北面梁上和西溝壩地。院里能種點蔬菜。主要農作場是高梁、玉米、土豆、谷子及小雜糧。剛進農場的第一年,糧食靠國家按非農業人口供應,蔬菜主打土豆蘿卜茴則白。照明是煤油燈。第二年國家投資架設了一趟十千伏專線,解決了照明,并購置了部分糧食加工設備,一輛28型東方紅拖拉機。知青沒有經濟收入,僅靠財政給予生活?貼,維系正常生產生活。</p><p class="ql-block">那個年代,屬“文革”后期,是國有經濟主導下的純計劃經濟。雖物資匱乏,思想保守,生活貧困,但政治生態健康,人們思想覺悟高尚,遵紀守法,敬老愛幼,憨厚勤勞,助人為樂,整個社會風氣清爽。</p><p class="ql-block">當時,縣里對知青插隊點極為重視,配備了一名科級干部帶隊,縣知青辦派一人常年駐場,公社抽調6、7名老支書組成農場管理、農活指導團隊。因此,全場插隊知青雖在艱苦簡陋的條件下生產生活,但積極靠近組織,思想覺悟較高,工作認真負責,勞動不怕臟累,干活爭先恐后,生活笑逐顏開的良好局面,在全場蔚然成風。記憶最為深刻的是每天清晨打掃院子凌晨四點后起床就搶不到掃帚了,常常在清晨睡夢中被掃院聲驚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倡議書原件</span></p> <p class="ql-block">在這樣的知青生活環境里,我不甘落后自然成順理成章之事。1974年3月17日第二批知青臨行進點的歡送大會上,我作為知青代表作了堅持鄉村干一輩子革命的大會表態發言。進駐農場后,潛心學習,積極上進,吃苦耐勞,不懼臟累,勞動之余按時更換農場黑板報,積極參與批林批孔運動,參與宣傳法家人物頭像畫展等。75年第一批知青陸續分配工作后,我又接任了團支部書記,兼任了農場會計,7月10號實現了夢寐以求的愿望,成為正式黨員。8月底參加了呂梁地區在離石小神頭五七干校舉辦的全區先進插隊知識青年學習培訓班,期間,我作為方山縣代表于9月9日,在向全區知青發出的倡議書上莊嚴簽名,成為把上山下鄉的紅旗扛到底的38名知青發起倡議的一員。特別是75年初臨近農歷年關,我又主動報名要求春節不回家,留守農場看家護院,最后,場領導研究決定,由我和第一批插隊隊友白潤喜兩人和三個老農及一只小狗組成春節留守農場“護場小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農場牛棚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農歷臘月二十六日,大部老農、知青陸續離場踏上回家之路,平日里農場歡聲笑語,燈火通明的景象驟然煙消云散。晚上僅兩三個窯洞亮著燈光,小山溝里前不搭村,后不搭戶的農場出奇的靜。一種寂寞空寥感油然而生。但“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們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怯懦與害怕。</p><p class="ql-block">白潤喜和我系同院鄰居,小學同班同學,是從小玩到大、原汁原味的街坊發小,長大后淳厚成熟了許多。明確留守人員接受任務后,我們立即著手了相關工作。首先是農場大衛生的清理,廁所糞坑要全部清理掏空,用扁擔糞筒挑到壩上地里,潤喜比我力氣大,我倆配合默契,我負責掏糞,他負責挑糞,整整干了一個半天。廁所清理干凈后,再幫老農清理牛棚,將牛糞裝車,用毛驢車也送到地里。最后清理打掃羊圈,把羊糞堆積起來,覆蓋黃土,開春備用。其次是巡查值班值守。我們每晚睡覺前,相跟打著手電,從東頭的廚房、宿舍、庫房、磨房,到西邊的牛棚羊圈,都進行一次巡查。如遇晚上狗叫,我倆迅速起床打著手電查看動靜,確認無事后再睡覺。其三是配合老農維護農場的正常運行。諸如每天擔水幫廚,幫忙切草喂牛,儲備飼料等。</p><p class="ql-block">最后就是年貨的準備。我們去大武鎮購置了豬羊肉、大米、白面、大白菜等食材蔬菜調料,十幾張紅紙及毛筆墨汁,買了點鞭炮、二踢腳,酒廠買了二斤散裝呂梁山牌白酒。即告年貨辦齊。我又去店坪供銷社買了四包金鐘牌香煙(0.26元/包),作為個人屯積的重要高檔年貨,鎖在自己的小扣箱里。母親從家里托人捎來烤干的花饃與新衣服,這樣就算一切準備就緒。</p><p class="ql-block">臘月二十八、九,我倆根據山西日報刊登的春聯肉容,開始著手寫春聯,我的毛筆字本來很一般,但筷子筒里選旗桿,只有我執筆,潤喜幫忙來完成。要做到農場所有的門戶都要有對聯,牛棚羊圈也必須貼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風調雨順等吉祥祈福的對聯。寫完春聯后還要更換黑板報的板面,簡單寫幾個歡度新春的彩色粉筆美術字,以烘托節日氛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農場羊圈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除夕一早,我們著手打掃農場整個院落的衛生,清倒所有垃圾。早飯后,就開始熬漿糊,貼對聯,近20余幅對聯,貼了好長時間才算完成。之后,就是全部留守人員準備年夜飯,從剁羊肉餡、剁胡蘿卜到和面、清洗食材,大家一齊動手,各顯神通。包餃子是我的強項,所以我主要負責包餃子,其它人桿皮做菜,不一會,土豆絲燒豆腐絲豆芽粉條涼拌下酒菜就端上了桌。當時剛學喝酒,不勝酒量,象征性喝點,就下鍋煮餃子,胡蘿卜羊肉餡,那才叫個香。酒足飯飽后,一年企盼的年夜美餐即告結束。</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農場沒有電視,也不與村鎮接壤,所以除夕夜沒有什么娛樂,只能聽聽收音機,看看晚兩三天的報紙。我們吃完年夜飯天黑后,燃放了幾根二踢腳、幾板小鞭炮,便恢復了往常的寧靜。只有遠處不時傳來隱隱約約的煙花爆竹聲。</p><p class="ql-block">就這樣,留守人員堅持到正月初七,其它知青隊員陸續返場歸隊,我們的任務才告結束。雖然這個年過的清靜簡樸,但內心覺得無比充實。因為我充分利用留守時間,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呂梁英雄傳》兩部小說,學會了口琴的吹奏,基本能完整吹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紅河谷》三部外國名曲。更重要的是歷練了自已自強不息、不畏艱險的勇氣,收獲了手握塵埃灑出朝霞的愉悅與快慰。</p><p class="ql-block">正月初八,留守人員調假,我回到了自己溫暖的家。爾后又隨父回祖籍看望祖父母。此時,縣里突然安排組織全縣知青赴大寨村參觀學習,由于通知較晚,再加通訊能力差,交通條件落后,我接通知后,從老家緊趕慢趕趕回農場,參觀學習的車已出發了兩個多小時,喪失了在最火熱時期去大寨參觀學習的機會,形成了莫大的遺憾。直到九十年代,我調縣里工作后,才得以觀光旅游的名譽去了一次大寨村,雖視角今非昔比,但總算了卻了看看大寨的夙愿。</p><p class="ql-block">更大的遺憾,是當年留守農場的隊友、街坊發小白潤喜退休不久,于2019年初突發疾病,英年早逝。永遠地離開了大家。每當回想起農場過年,潤喜的音容笑貌就浮現在眼前,成了高家溝農場全體知青的永久惋惜與懷念。</p><p class="ql-block">明天就是2025年的除夕,每當春節,我總會想起50年前高家溝農場插隊時過的那個年,它是我平生離開家人過的唯一一個春節,也是我生命中最珍貴的經歷與財富,成為今生永遠不會忘卻的記憶。它讓我明白了一個淺顯的道理,無論生活把我們帶到那里,無論我們面臨怎樣的困苦,只要有信念、有航標、有情懷,就能度過一個溫馨、充實而有意義的春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1-27于北京</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岳普湖县|
莒南县|
仪陇县|
博湖县|
阿克苏市|
丰城市|
西安市|
井陉县|
新营市|
土默特右旗|
大渡口区|
枣强县|
栾川县|
汤原县|
汶川县|
共和县|
自贡市|
长武县|
莫力|
昂仁县|
安仁县|
神农架林区|
驻马店市|
邯郸县|
夏河县|
罗江县|
泰来县|
焉耆|
米林县|
阳春市|
兴义市|
科尔|
锡林浩特市|
兴宁市|
固始县|
上虞市|
库尔勒市|
千阳县|
乌鲁木齐县|
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