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歷史是需要被銘記的,英雄是需要被尊重的。無論時間如何流轉,我們都不能忘記那些為了我們的幸福與和平付出過努力的人們。</p><p class="ql-block">包海龍1929年生于郭前旗的庫里屯。“庫里”,蒙古語漢譯過程中的諧音——胡日,是墓地之意。這里是安葬清世祖順治皇帝外祖父、外祖母的地方,并修有廟宇,當時在此留墳丁十戶,即包、高、趙三家管理墓地,后形成了屯落,“庫里”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郭爾羅斯成吉思汗公園</b></p><p class="ql-block">吉林郭爾羅斯部是蒙古古老部落之一,歷史悠久,成吉思汗時期它是輔助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的聯邦之一,北元時期它是勢力強大的兀良哈三衛的組成員之一,而清初它也是科爾沁部的重要組成員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戰斗英雄包海龍</b></p> <p class="ql-block">包海龍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其父包甫寶小時念過幾年蒙文,能唱幾首蒙古民間歌曲,在屯里也算是個能人,愿助人為樂。屯里誰家辦紅白喜事都請他主持,終身務農給地主口干活。其母親“正月”是十家子屯人,婚后生一男二女,是位知情達理,淳樸善良的女人。由于母親長年患病,只靠父親一人勞動維持生計,家境困難。</p><p class="ql-block">包海龍讀書時是邊學習邊給屯里的喇嘛大夫干零活,燒菜端飯,早晚接送他家的牛群。他姐姐給擠牛奶,以換取喇嘛大夫供包海龍上學讀書。每到暑假,他就跟隨父親給地主鋤地,掙個半工錢,解決部分學費。艱苦的生活磨礪,孕育了他堅強不屈的性格。</p><p class="ql-block">1944年,勤奮好學的包海龍,考學時成績優異,扎蘭屯師道學校、王爺廟育成學院、興安軍官學校三個院校都發來錄取通知書,最后他選擇了免費上學,又不當國兵和勞工的軍官學校第14期少年科,共學習一年多。</p><p class="ql-block">人學伊始,軍官學校的蒙古族進步青年軍官,他們的區隊長額爾敦巴牙爾、米格木熱帶他們到野外上課休息時,給大家講述了諾門罕戰爭及東北抗日聯軍只殺日本人的故事,要求他們要為蒙古民族解放和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進步軍官的民主思想和民族自尊自強的精神,影響、啟迪、激勵了學生們的反滿抗日思想。</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1日,偽陸軍軍官學校的師生在葛根廟北山打死了日本宮本連長,發動起義。這就是被日本人稱為“叛逆行為的葛根廟“8?11”武裝起義。</p><p class="ql-block">這一事件,在當時的延安《解放日報》刊登,這是偽軍官學校蒙古族軍官和學生們的革命行動,《新華社》陜北電臺予以播放:蘇聯對日宣戰,中國民抗日戰爭即將勝利,內蒙古人民乃紛紛起義,并組織內蒙古人民自衛武裝,以配合蘇聯紅軍抗日聯軍對日作戰。</p><p class="ql-block">1999年經中組部認定葛根廟“8·11"武裝起義的性質、作用和待遇,根據此精神通知包海龍同志參加革命工作的時間為1945年8月11日,享受抗戰干部待遇,授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p><p class="ql-block">學生起義后,與占領烏蘭浩特的蘇聯紅軍司令部和駐守在齊齊哈爾的抗聯司令部聯系,嫩江軍區王明貴司令員同意接收這100余名起義學生。1945年8月25日,由王明貴司令員宣布成立了“東北抗日聯軍嫩江軍區司令部直屬蒙古青年學兵隊”,任命武嵐為隊長,政治指導員陳健(原太行山老八路)。</p><p class="ql-block">包海龍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知道了窮人為什么窮?共產黨八路軍是為人民而戰斗流血犧牲,懂得了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八路軍根本宗旨這個道理。</p><p class="ql-block">騎兵團的老戰友們回憶說:包連長那種勇于挑重擔,戰斗中英勇殺敵,不畏艱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氣,沉著冷靜的膽魄以及對同志關心愛護熱情幫助和扎實過硬的戰斗技巧,使我們終身難忘。紅馬連的猛打、猛沖、猛追的戰斗作風就是包連長帶出來的。</p><p class="ql-block">1947年1月,包海龍任蒙古騎兵團司令部參謀,后任一連連長。一連在包海龍的指揮和帶領下,屢建戰功。每次戰斗響,包連長就率領“快馬組”勇猛果敢地沖入敵群,殺聲,喊聲震天,殺得敵軍抱頭鼠竄,狼狽不堪,敵人一見到紅馬連就被嚇得紛紛逃竄。</p><p class="ql-block">騎兵一連的實際行動,無愧于“英雄的紅馬連”的光榮稱號。當時年僅18歲的包海龍被團、師、軍區一致稱為“戰斗英雄紅馬連小連長”。</p> <p class="ql-block">1948年9月,內蒙古騎兵第一師和第二師奉命參加了遼沈戰役中的黑山、大虎山地區阻擊戰和圍困長春、解放沈陽之戰。騎兵第2師被人們譽為我軍騎兵部隊的“王牌師”,這支部隊作戰多、戰果多、產生的英雄多。</p><p class="ql-block">以下內容是 《內蒙古騎兵》紀錄片中老英雄包海龍親述:</p><p class="ql-block">在遼沈戰役黑山阻擊戰中,我與戰士們沖鋒陷陣,策馬揮舞戰刀,砍殺了二十五個敵人。戰斗中我負了傷,從馬上掉下來了,戰馬沖出二、三里地后,感覺主人不在上邊了,它又跑了回來,在死人堆里找到我,用嘴不停的觸動我的臉,馬鼻子“呼呼”的沖著我打噴嚏。待我醒來后,戰馬用嘴和馬蹄將我推挪到一個溝砍邊上,它知道我跨不上去,馬靜靜的臥在主人身邊,我用盡全力爬伏在馬背上。馬向營地奔去,馬認識路啊。這時連隊戰友們都以為連長犧牲了,正在悲慟之時,忽見連長的戰馬回來了,戰士們一片歡呼聲,都哭了。</p><p class="ql-block">英雄從此浴血奮戰在東北戰場上,橫刀立馬,屢建戰功!“父輩戰馬雄偉,父輩英勇無畏”。</p> <p class="ql-block">郭前旗蒙古騎兵團最光彩的一頁,就是1950年國慶一周年在天安門前的閱兵式。騎兵第一方隊在團長那達那、政委阿古達木的帶領下,軍旗手包海龍同志在護旗手的護衛下,高舉“八·一”軍旗,在白馬方隊前招展引路。當騎士們馳入東華門時,天安門上下響起一片掌聲,毛主席、朱總司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向騎士們含笑招手,在那莊嚴而又熱烈的時刻,好多戰士感動得熱淚盈眶。</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1950年國慶閱兵,照片是第一排旗手是包海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愛國自衛戰爭陣亡烈士紀念塔</b></p><p class="ql-block">1950年,在內蒙古軍區(大軍區)召開的首屆英模大會上,包海龍被內蒙古軍區授予“二級騎兵戰斗英雄”的光榮稱號,他是郭爾羅斯前旗蒙古騎兵團唯一的二級騎兵戰斗英雄,是騎兵團紅馬連的光榮,是郭爾羅斯蒙古騎兵團的光榮,是郭爾羅斯前旗的光榮,也是庫里屯的光榮。</p><p class="ql-block">經過浴血奮戰,東北全境解放。作為戰斗英雄、紅馬連連長的包海龍,服從組織安排,被上級調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騎兵第五師十四團任作戰參謀,后又考入中央軍委第二高級步兵學校。在學習期間,十二門功課,經國家院校統考均以“紅五分”的優異成績畢業,留校當了戰術教員。</p> <p class="ql-block">全軍【戰役學】會議上與葉劍英元帥、肖華上將合影,第二排中間是包海龍。</p> <p class="ql-block">包海龍開始了他人生征途上又一個新的里程。在高級步兵學校理論研究室期間,他理論聯系實際,編寫了一整套理論教材。兩次參加全軍《戰役學》《戰斗條令》的撰寫工作,受到軍事科學院領導及總部首長的贊揚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他的講課深入淺出、生動形象,深受學員的歡迎和校領導的好評。1958 年任該校理論研究室“研究員”,多次被評為“好教員”。</p><p class="ql-block">文革中,他被誣陷遭到批斗,關押監改,身心受到嚴重摧殘。學習班的打手們一次次逼問他,讓他交待所謂的“ 新內人黨”和在昭盟平莊煤礦支持“反革命”組織的“罪行”。他被折磨得暈過去,用冷水潑醒之后,繼續對他進行人身的摧殘,一條硬漢子硬是被折磨的血肉模糊,不成人樣。</p><p class="ql-block">從戰爭中走過來的包海龍,以一顆對黨的耿耿忠心,以頑強不屈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心靈和肉體上的雙重虐待,以驚人的毅力和鋼鐵般的意志,忍痛、忍辱。造反派們對這樣一個緘口不言的“頑固派”也沒有了辦法,只好聽之任之。</p> <p class="ql-block">1969年,包海龍的問題得到徹底平反,回軍區司令部工作后,被分配到內蒙古工學院擔任教學部負責人,是院黨委委員,學部黨支部書記。他拖著二等甲級殘廢的身軀,不顧病痛的折磨,辛勤工作,積極建議,在職權范圍內,想方設法給教職員工落實政策,調動了教職員工投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p><p class="ql-block">經多方努力,迅速改變了學院的混亂局面,學院的面貌煥然一新,教學、科研走向正軌,教學質量也逐步提高,在此期間還完成了兩批工農兵大學生的招生工作。</p><p class="ql-block">包海龍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廣博的業務知識在內蒙古的這片土地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作出了自己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包海龍是一位文武雙全,德才兼備,具有崇高風范的黨員干部,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是英勇善戰,足智多謀的優秀指揮員,戰功卓著的騎兵戰斗英雄。在和平時期,是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訓練能手。在院校教學中又是一位“雷鋒式先進教員”。</p><p class="ql-block">包海龍1985年離休,離休后他本應安度晚年,但他響應號召,主動要求來內蒙古軍區第五離職干休所工作。后受原總后勤部洪學智部長的親自委派,曾到西藏自治區體委組建并訓練西藏馬術隊,以實際行動發揮余熱。由于他工作認真負責,訓練有方,成績顯著,西藏馬術隊曾兩次榮獲速度賽馬和馬術表演的兩項冠軍,國家體委評價他:“ 為兄弟民族開展馬術運動打下了良好基礎,做出了巨大貢獻。</p><p class="ql-block">1984年5月17日大同會成員合影,后排右側第一人為包海龍。</p> <p class="ql-block">解放戰爭中,內蒙古騎兵極大地發揮騎兵優勢,策馬馳騁黑山白水、遼闊大草原之間, 躍馬橫刀、所向披靡,參加了東北戰場的所有重大戰役,包括“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1947年夏季攻勢戰役、秋季攻勢戰役、冬季攻勢戰役,以及遼沈、平津兩大戰略決戰,為創建內蒙古自治政府、為東北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為各族人民的解放和全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的傳奇故事銘記在草原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1979年與同學發小包曙光(包海龍之子)在巴彥淖爾軍分區集訓時合影。</p> <p class="ql-block"><b>注解:郭爾羅斯前旗大同會:</b></p><p class="ql-block">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郭爾羅斯前旗蒙古族進步青年組織——大同會,是東北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第一個由蒙古族青年組織起來的進步組織。正如中組部對這個進步組織所給予的評價中指出:該組織"在人民解放戰爭中起了作用,這應予以充分肯定"。由此,"大同會"也載入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史冊。</p><p class="ql-block">郭爾羅斯大同會的很多成員在后來的革命生涯中,被調進內蒙古工作,還有一批其他民族干部隨軍南下開辟工作。這近百名干部,后來多數成了地師級領導干部,有的還成了省軍級干部,為國家培養杰出人才做出了貢獻。</p><p class="ql-block">郭前旗大同會以其浴血奮戰的光輝戰斗歷程,熠熠生輝的業績譜寫了一曲壯烈的詩篇,為家鄉的解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做出過貢獻,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寫下了可歌可泣的業績,鑄就了光彩奪目的歷史篇章。</p> <p class="ql-block">美篇音樂《四歲的海騮馬》一首特美的蒙古民歌,也是反映內蒙古騎兵革命歷史舞劇《騎兵》里的主題曲。蒙古族把黑蹄子、黑尾巴、黑鬃,身上是乳白色的馬叫作“海騮馬”。馬四至五歲成年,在五歲以前,算是幼齡馬;五至十六歲是中年馬;四歲約等于人類的二十多歲。馬四歲是成熟期,馬在這個時候確認主人,從此開始建立了與主人的深厚感情。</p><p class="ql-block">《四歲的海騮馬》歌詞大意:</p><p class="ql-block">四歲的海溜馬</p><p class="ql-block">奮蹄向草原深處</p><p class="ql-block">前方朦朧的身影</p><p class="ql-block">是我心愛的姑娘</p><p class="ql-block">四歲的海溜馬</p><p class="ql-block">狂奔在草原上</p><p class="ql-block">遠方朦朧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四歲的海溜馬</p><p class="ql-block">狂奔在草原上</p><p class="ql-block">遠方朦朧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b>謹以此文紀念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大同會暨蒙古人民革命軍成立80周年,祭奠那些已經逝去的內蒙古騎兵長輩們!</b></p> <p class="ql-block"><b>根據庫里屯五人行《庫里屯走出來的英雄——包海龍》一文編輯整理。</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阆中市|
秭归县|
上虞市|
启东市|
蒙城县|
金乡县|
招远市|
吴桥县|
故城县|
临西县|
涿州市|
麻栗坡县|
武汉市|
姜堰市|
成都市|
五原县|
怀化市|
高雄县|
湛江市|
天等县|
南安市|
胶州市|
湟中县|
定远县|
乳山市|
冷水江市|
寻乌县|
石柱|
长汀县|
东莞市|
塘沽区|
安溪县|
常山县|
河北省|
巨鹿县|
凤城市|
东阳市|
察雅县|
迁安市|
连平县|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