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編者按:《寫在母親80歲生日》,最早是她80歲生日宴會上的致詞,文字不多,但其中有“待到您90大壽,我們再舉杯!”,那是2014年5月。4年后,母親去世,享年84歲。今天回看,“致詞”太簡單,不能匹配母親豐滿的人生,于是有了下面文字。</span></p> <p class="ql-block">母親80歲生日照</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近照</p> <p class="ql-block"> 80年前一聲嬰兒啼哭,您來到人世間,那是1934年5月,在四川一個大地主家。</p><p class="ql-block"> 80年風風雨雨,80載歲月滄桑。您沒有辜負時間年輪,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您幾個月大,由于尿床,被外公拽起摔床下。他心情不好,因吸食鴉片,開始了變賣土地;他重男輕女,您又是獨生女兒。</p><p class="ql-block"> 但兩邊的親戚,七大姑八大姨喜歡您,模樣好看,聰明乖巧,于是就在他們那些家流動生長。</p><p class="ql-block"> 臨近解放,外公去世,家里的土地房產也變賣完畢,孤兒寡母,寄居到您小叔家。</p><p class="ql-block"> 禍兮福所倚。解放了,好些親戚被“鎮壓”,上吊的,跳井的也有,您和外婆,卻得到了“貧民”成份。好險,如果評的是“地主”,后來您就不能與父親結婚,他是“南下”的領導干部,上級不會批準。更恐怖的,就沒有我啦。</p><p class="ql-block"> 福兮禍所依。外公死后,您小學畢業考了永川地區“升初”第一名,沒錢,學歷就停留在了小學。</p><p class="ql-block"> 1951年,您考上“川東行政干部學校”,并在1000多學員中很快脫穎而出,首批入團,還有了個“小職務”。一年后分配,您是唯一被“中國人民銀行川東分行”選中的干部,其余的都去了鐵路部門。</p><p class="ql-block"> 53年調綦江人民銀行,您的外貌和內蘊,深深吸引了已經是行長的父親,你們的幸福結合,,孕育了我們兄妹四人,也有了今天的一大家子。</p> <p class="ql-block">父母結婚照</p> <p class="ql-block">我滿月了</p> <p class="ql-block">外婆,父母,我和大弟:</p> <p class="ql-block">81年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80歲生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望著此刻眼前的您,那一根根白發,讓我驚覺歲月的無情,它帶我翻撿遙遠模糊的童年記憶;那一條條皺紋,讓人感嘆年輪的不可抗力,它連接著依然清晰的往來今昔。</p><p class="ql-block"> 有一路走來的微小細節,栩栩如生;有尋常生活的復雜節奏,五味雜陳;有一路小跑的匆匆腳步,條理多姿;有疾步狂奔的暴風驟雨,觸及心靈……生平第一次,刻意打開記憶閘門,為您,也為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60年代冬天的晚上,家里常態的寒凍冷清,天花板吊一根線接了一個燈泡,光是昏暗的,偶爾隨風晃幾下。不興烤火,雙手的凍瘡發癢,但上面添加的“冰口”又痛,我就用嘴哈著熱氣輕輕拍打,既解決“癢,又不至于太疼。有時,就輕輕搓著,或放衣袋里捂著;有時,就原地踏步,孤身取暖。</p><p class="ql-block"> 我有天生的多愁善感,特別在這季節遇下雨或晚上,會有更加的莫名惆悵,那時不懂,更不會訴說表達。用現在的醫學來解釋定位,叫“冬季抑郁”。</p><p class="ql-block"> 我感興趣的是偶爾的例外。周末,或者母親不去單位政治學習,那家里就另一片天地。</p><p class="ql-block"> 晚飯后母親宣布:快點洗漱,然后發糖講故事。兄妹四個像訓練有素的軍人,幾分鐘就圍坐在了媽媽身邊。先是一人一顆糖,那三個小的接過就著急放嘴里,糖的甜蜜很快洋溢在臉上。我不一樣,當時都不舍得,就把糖放進衣袋,留著進被窩時再放嘴里,讓甜蜜混著媽媽的愛伴著夢鄉。</p><p class="ql-block"> 講的故事千篇一律,或“熊家婆”,或“山上有個廟……”其實我們都能背,但那氛圍和溫馨,卻千金難買。</p><p class="ql-block"> 媽媽口中出來的故事,完完全全超出了故事本身,它是童年的“亮點”與“盼點”,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是“抱團取暖”的象征與符號,它連同“母親”,定格在了記憶深處,萬一我老年癡呆,那情景也肯定清晰。</p> <p class="ql-block"> 有幾年,到下午我常頭痛,特別是玩“撲克”,“算24”(那年月流行“讀書無用”,我的聰明就用在打牌上)等動腦之后,兩個眼眶脹疼,臉通紅。母親知曉后,一邊唸叨:“這任琪沒用,文不得(用腦就頭疼),武不得(我買米擔煤等體力活不如大弟),今后咋辦。”然后,又帶我去了醫院。記得醫生讓查血,診斷是貧血,讓補充營養,最好是牛奶雞蛋。第二天,我開始了每天享受半斤奶,一個雞蛋。一個月后復查正常,福利取消。</p> <p class="ql-block"> 小學畢業因父親的政治問題(“走資派”,牛鬼蛇神“保護傘”),我沒得到“初中錄取通知書”。開學了,一個人在家里來來回回,站一陣,坐一會,那時沒書看,也沒小伙伴玩。幾天后,實在不能忍受一個人呆家的失落,無聊與痛苦,死纏父母,“我要讀書,我要上學”。您特別能理解我的哭鬧,與父親商量后想辦法“彎腰”求人,還好,我享受到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待遇,高高興興背起了書包。</p><p class="ql-block"> 此刻忽然細思極恐,要不然,小學畢業與上大學后的人生,肯定天壤之別,想想都后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記得是哪年,全國時興“闖農綱”,好像是畝產要達800斤。您被派往離家很遠的山區,與農民同吃同住,幫助生產隊“達標”。</p><p class="ql-block"> 幾子妹從未嘗試過母親不在家的日子,那滋味,雖不缺吃少穿,還是像落了魂。三弟四妹小,我和大弟特別不習慣,就商量去你在的農家。周六放學,我倆翻山越嶺,步行30多里,半路就天黑了。到了,喝碗麥糊,卻很開很幸福,見到媽媽了,更重要的,晚上能挨著您睡覺。</p><p class="ql-block"> 75年高中畢業我去到廣闊天地,那不堪回首的感覺真的是詞窮。有點類似小時候“隔奶”,但應該是更糟,隔奶單單舍去的是狹義的“奶”,但反而被更濃濃的愛包圍,那幾天,家人的寵愛比平時加倍。而且一歲多的小孩,沒思想,沒記憶,幾天就適應,那煩惱也不留痕跡。</p><p class="ql-block"> 當知青的“斷奶”全面復雜,深入深刻。離家離親人,面對陌生的“全新”,隱形的莫測未來,開始的半年多,我整個人是傻的,魂不附體,又一籌莫展。</p><p class="ql-block"> 19歲生日那天是挖干田,烈日暴曬,心卻是涼的。我們家沒農村親戚,我沒干過農活,這里的一切,包括吃喝拉撒都不習慣,不,應該是很陌生。看著雙手的血泡,想哭卻沒淚。</p><p class="ql-block"> 母親懂我,安排弟妹送來飽含母愛生活用品并輪流在農村陪我,幫我干一些如掰包谷米之類的農活。</p><p class="ql-block"> 那時的生活簡單,吃飯,睡覺,干農活。近期“盼點”是回家,挨媽媽睡覺,遠一點的是“過年”,基本上每天掰指頭算,還別說,掰著算著,心里也平生了溫馨。至于“回城”,在那時屬高大上的理想與目標,是很想,但抽象,還不如“挨媽媽睡”實惠。</p><p class="ql-block"> 現代“心理學”有研究說女兒易戀父,我不覺得,特別在我從小長大過程中,母親的“十月懷胎”,“母乳喂養”,細心呵護,母愛如絲,我的戀母是邏輯又自然的。</p><p class="ql-block"> 父親的愛是另一種類型,大氣,深厚,但太嚴厲,公式化,他的愛要長大成熟之后才能體會和懂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當我也做了母親,當了外婆,當我已長大成熟,有了一些社會閱歷,回望那些如煙往事,更深切體會到母親的大恩大德,細致如微。</p><p class="ql-block"> 女兒小學時問我:“知道我最怕什么?”我在想,可能是死人,也許是鬼怪。“最怕外婆回綦江”,沒等我回答,女兒公布了答案。那時我從綦江調巴南安家了,母親有休假就來,每次都帶來許多東西,用四妹的話說,除了馬桶,什么都要帶。雖有夸張和風言風語,但基本實情。女兒出生后一直最愛的就是外婆,聽說,我們離綦后,母親很是不舍,還哭過。情感是雙向奔赴的,女兒對外婆的依戀也一直超過對我。</p> <p class="ql-block"> 許多親戚朋友,同事熟人都說,我的模樣,性格,聲音像極了您,還有言談舉止和為人的善良真誠。</p><p class="ql-block"> 我覺得也是,內因外因都有。基因是強大,但主要在顏值方面,其余更多的,是言傳身教與潛移默化。</p><p class="ql-block"> 您是賢妻,在“四清”和“WG”那段,是您的不離不棄和隱忍堅強,給了父親生活的希望和勇氣,他說:決不自盡!在父親身患絕癥的生命最后,是您的照顧陪伴和貼切安慰,讓他走得從容心安。</p><p class="ql-block"> 您是良母,在那個物質貧乏,精神蒼白的年代,我們兄妹四人的生活與人生,沒有因政治的曲折和經濟的結據(父親的工資被改發)而黯然失色,靠的是您,質地上乘的“保護傘”。</p><p class="ql-block"> 您還是良師,從您那里,耳濡目染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與美德,也是我優秀成長的源頭。我生性貪玩好耍,記得中學了還被父親體罰過。您特別希望我能吃苦耐勞,一方面身教,也有入情入理的言傳:“力氣無根,使了又生”。為人處事,您說的是“吃得虧,打得攏堆。”我看見,當幾個同事合伙買了緊俏物品,一定是要讓母親來分配,必須的。我是看明白了,反正您是要剩下的那份。有次我咕嚨不理解,您說,人與人交往,總得有人吃虧,結果,您總就是吃虧的,最善良的那個。記得有幾年,大約過年之后,叫什么“二、三月間”,總有幾家農村的熟人來我家蹭飯,我們全家人的飯,還不夠那一個人吃。有一次,您就給了他一斤糧票,幾毛錢,讓他自己去館子。我很眼饞(心想可以買半斤蛋卷了,我那時如果有一兩糧票,湊齊0.13元,就會去買2兩,特別喜歡吃),也不理解,“為什么總來我家?”,回答:“別人不會給他。”</p><p class="ql-block"> 您的不經意間,于我,卻是刻骨銘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不寫詩,也不會,但有一次例外。那年“三八”節社區要演出,而且是比賽,有獎金,要求各小區出一個原創節目。</p><p class="ql-block"> 小區里能唱會跳的人多,編排舞蹈的也棒,但原創歌不好辦。找到我,看了評分“權重”,原創占50%,歌舞我肯定不行,想到了嘗試詩朗誦。</p><p class="ql-block"> 沒有費勁,只是把心里想對母親說的變成文字,就有了《母親媽媽,我的最愛》。</p><p class="ql-block"> “您就是春天,用轉瞬即逝的青春,哺育著我的懵懂,放縱著我的頑皮,我感受到的,就只是滿滿的溫馨……;您就是夏天,用火熱滾燙的心血,鑄就著我的成熟,助推著我的成長,我體悟到的,就只是蕩氣的情懷……;您也是秋天,用積淀滄桑的雙手,收獲著耕耘的果實,享受著為母的喜悅,我感覺到的,就是沒讓您遺憾的幸福……;您更是冬天,用不再挺拔的身姿,踮起雙腳再送我一程,我能想到的,就只是要成為您的驕傲。”</p><p class="ql-block"> 就像您是我的驕傲那樣。</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邵东县|
准格尔旗|
义乌市|
通渭县|
普宁市|
惠州市|
静乐县|
祁阳县|
南充市|
潞西市|
南康市|
巫山县|
雷山县|
弋阳县|
石楼县|
滁州市|
清流县|
墨竹工卡县|
安多县|
长治县|
桂东县|
海南省|
马边|
铁力市|
惠州市|
封开县|
本溪|
丘北县|
临湘市|
瑞安市|
法库县|
大城县|
吴旗县|
宜州市|
惠安县|
鞍山市|
会昌县|
仁化县|
巴南区|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