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新春拜年寄情</b></p><p class="ql-block">歲臨嘉節意洋洋,瑞雪盈門映暖陽。</p><p class="ql-block">往昔時充心底駐,今日祝你新年好。</p><p class="ql-block"> 作者:迷宮出口</p><p class="ql-block"> 2025年農歷臘月廿十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春節拜年晨曲 </b></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6日(農歷臘月廿十七),臨近春節,寒潮來臨,影響范圍廣、降溫劇烈,雪花飄落,改變了下桃花吐山村的容顏。茫茫大地,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千般嫵媚,萬種風情,清新雅韻,天地一色。白了天,白了地,白了屋頂,白了山嶺。眺望桃花山覆蓋上一層厚厚的白雪,山下青松掛滿了白白雪球,包裹著松枝,仿佛玉樹銀花,千姿百態,綻放耀眼的美麗。松樹的墨綠色與雪的白色融合起來,更加富有詩意,神話般美麗色彩,整個下桃村的山和村莊便在潔白中酣醉。山村本來就寧靜,一場大雪的到來,更增添了她的厚重和安祥。</p><p class="ql-block"> 雪飄零在人間,沐浴在大地,化成了自己的情感,雋刻在我的心上,一霎間,激起我對童年的追憶,塵封的記憶猶然清晰,我深感童年是天真無邪的,是美好的。</p><p class="ql-block"> 在我記憶深處,童年時,下桃花吐村冬天的雪是很頻繁的,每年的春節都在瑞雪中渡過,瑞雪也給春節拜年增添了光彩。 春節拜年這一傳統習俗,宛如一首悠揚的樂章,在每一個大年初一的晨曦中奏響,下桃村街道上,皚皚白雪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絨毯,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不過,這潔白的雪毯上早已布滿了各式各樣的腳印,有大人沉穩的大步印,有孩子歡快的小腳印,交織在一起,這是村民們相互春節拜年的腳步,滿是熱鬧與溫情,那是獨屬于家鄉的浪漫。</p><p class="ql-block"> 春節拜年,這一傳統習俗可是咱們中華民族春節慶?;顒又械闹仡^戲呢!它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還寄托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春節,這個象征著團圓與新生的節日,是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刻,拜年磕頭作為一種古老而珍貴的禮儀,承載著濃厚的親情與尊重。它不僅是對長輩的祝福,更是家庭成員之間情感的紐帶。</p><p class="ql-block"> 春節請范氏家譜儀式是一種緬懷先人,祈求祖靈保佑的方式是重中之重。我們范氏家族,在春節三十這天,吃過午飯,在太陽落山前,那是一個充滿著莊重與敬意的時刻,到祖墳上請祖先回家過年。到祖墳前先燒紙,念叨這請列祖列宗回家過年吧!從祖墳回到家后,就把范氏家譜掛在墻上,擺上供品,主要有供桌、蠟臺、蠟燭、香爐、燒紙、香等,供品是在前一天就準備了的饅頭、米飯、點心、水果等。供品的擺放是有講究的,米飯要將煮好的米飯裝在碗里,擺上三碗,三雙筷子。把饅頭疊放起來,一堆五個,下邊三個,上邊面對面疊放兩個,供奉在兩邊。再點燃蠟燭,點起香火,拜上三拜。</p><p class="ql-block"> 在除夕夜范氏家族的男女老少都到我家,范氏家譜供奉在堂屋墻上,先把香點燃,上香磕頭以表示尊敬。先由長輩手持香燭,神情虔誠地行著三跪九叩之禮,口中念念有詞,祈求祖先庇佑家族平安昌盛。隨后,晚輩男丁們身著新衣,依著輩分站在前列依次上前,學著長輩的模樣,恭恭敬敬地跪拜行禮。而女眷們則身著素凈的衣服,站在后排,男人跪拜完后,女眷們行禮。這一跪一叩之間,承載的是對祖先的追思與感恩,也是對家族傳承的敬畏?,F如今范氏晚輩繼承祖先的規矩,年年春節供奉家譜,請祖先回家過年,家族中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歸屬感。</p><p class="ql-block"> 春節三十晚,煮好餃子,母親先供奉家譜,父親帶領我與大哥給祖先三拜九叩。然后,大哥和我向父母拜年,一拜:雙膝跪地,額頭輕輕觸地,表示敬意。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所有的祝福與感恩都在這一跪中凝聚。二拜:抬頭,雙手合十,向父母致以祝福。三拜:再次低頭磕頭,表示對父母的感恩與祝福。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深厚的情感,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道被視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當我們在父母面前跪下,額頭輕輕觸地,那一刻,流露出的不僅是對父母的感恩,更是對家庭傳承的珍視。</p><p class="ql-block"> 我清楚記的,童年時(六七十年代),大年初一,天邊才泛起魚肚白,窗外就隱隱傳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似是新春的激昂鼓點,催促著人們開啟這歡樂的一天。我趕忙翻身起床,穿戴整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昏黃的燈光猶如一層薄紗,輕輕籠罩著大家,給這略顯簡陋的屋子增添了幾分溫馨。大家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為這寒冷的清晨注入了滿滿的活力。父親囑托著我和大哥到村里拜年的事。那時父母身上的“新衣服”,雖已歷經幾個年頭,但被漿洗得干干凈凈,穿在身上依舊體面,那整潔的模樣仿佛在訴說著生活的質樸與對新年的鄭重。</p><p class="ql-block"> 大哥和我作為家中的小輩,肩負著拜年的使命。早飯過后,我們懷揣著滿心的期待,從范家溝迫不及待地邁出家門到下桃花吐村去拜年。剛一出溝口,那股刺骨的寒意便如同潮水一般,瞬間將我們淹沒,冷得我們不禁打了個寒顫。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春節拜年興致。</p><p class="ql-block"> 我與哥哥 沿著下桃花吐村街道前行,家家戶戶的大門都煥然一新。農戶的院子里,大紅的燈籠高高掛起,喜慶的春聯貼滿了門框,紅底黑字,筆鋒剛勁有力,“迎喜迎春迎富貴,接財接福接平安”之類的吉祥話語,傳遞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許。掛錢在微風中輕輕飄動,門旁的墻壁上,還殘留著昨夜燃放鞭炮的碎屑,紅的、綠的、黃的,星星點點,宛如大地綻放的五彩花朵,無聲地訴說著昨夜的熱鬧。</p><p class="ql-block"> 最先走進本家族長輩的家中,那熟悉的庭院、親切的面龐,都讓人心生暖意。首先映入眼簾的院內掛滿了一串串紅燈籠,隨風搖曳,喜慶極了。走進屋內,一股熱氣裹挾著炭火的溫熱與淡淡的茶香,撲面而來,瞬間將我們身上的寒意驅散殆盡。堂屋里,暖意融融,炭火盆燒得正旺,紅彤彤的火苗映照著人們的臉龐,洋溢著幸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大爺大娘早已坐在炕頭,臉上洋溢著和藹的笑容,等待著晚輩們的到來。我們走到炕前,先整理好自己的衣冠,表情莊重而恭敬。大哥率先雙膝跪地,身子挺直,雙手交疊,手心向內,放在額頭前方,緩緩低頭,額頭觸地,停留片刻后,抬起頭來,再行一次同樣的動作,這便是傳統的“三叩首”。我也緊跟其后,依照同樣的禮節,向長輩們表達深深的敬意。這每一次的叩拜,都飽含著我們對長輩養育之恩的感恩,以及對家族傳承的敬畏。他們的臉上泛著紅光、洋溢著欣慰的笑容,眼中滿是喜悅,仿佛歲月的滄桑都被這新年的歡樂所撫平。紛紛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糖果、花生,塞到我們手中,那是對晚輩的疼愛與新年的期許。大家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嘮著家常,分享著過去一年的點滴,歡聲笑語回蕩在整個屋子。</p><p class="ql-block"> 下桃村內拜年的隊伍穿梭在村子的小巷中,人們則以拱手作揖的方式相互問候。我們見到親朋好友道一聲“新年吉祥”,然后右手握拳,左手抱在右拳外面,自然下垂,置于胸前,微微晃動兩下,身體同時微微前傾,行作揖之禮。這一動作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對彼此的尊重與祝福,卻蘊含著濃濃的情誼。隨后,我們穿梭于鄰里好友之間。每到一家,窗戶上貼著各種精美的剪紙,有栩栩如生的生肖圖案,有寓意吉祥的福字,在陽光的照耀下,五彩斑斕,為這歡樂的氛圍增添了幾分藝術的氣息。屋內大家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分享著過去一年的趣事,暢想著新一年的憧憬。</p><p class="ql-block"> 小孩子自然是春節拜年熱鬧場景中最歡快的音符。他們緊緊跟在大人身后,像一群歡快的小鳥,穿著嶄新的衣服,走街串巷。街道上的積雪在他們的腳下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仿佛是在為他們的歡樂旅程奏響歡快的背景音樂。男孩們蹦蹦跳跳,你追我趕,手中揮舞著自制的小鞭炮,時不時點燃一個,清脆的鞭炮聲在狹窄的街巷中回蕩,驚飛了幾只停歇在枝頭的麻雀。那麻雀撲騰著翅膀,在天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似乎也被這熱鬧的場景所感染,歡快地鳴叫著。孩子們的笑聲和麻雀的鳴叫聲在村子的每一個角落回蕩,讓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之中。</p><p class="ql-block"> 整個村子里,拜年的人們你來我往,絡繹不絕。每一次的問候,每一個祝福的眼神,都如同絲線,將鄰里鄉間的心緊緊相連。雪后的街道上,留下一串串深淺不一的腳印,仿佛一幅無形的畫卷,記錄著人們新春的喜悅。紅彤彤的春聯在微風中輕輕飄動,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新春的祝福。陽光漸漸穿透云層,灑在村莊的每一個角落,給這下桃花吐村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讓整個村莊顯得更加生機勃勃。那金色的陽光仿佛也被這歡樂的氛圍所感染,變得更加溫暖、明亮,將每一個人的笑容都映照得格外燦爛。</p><p class="ql-block">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知不覺,太陽已升至中天,陽光灑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拜年的人們依舊你來我往,絡繹不絕。到了中午,村子里的喧囂聲逐漸平息,拜年的人們陸續回到家中,午飯后,整個村莊在一片祥和中漸漸平靜下來。但那濃濃的年味、溫暖的情誼,都久久地縈繞在每一個下桃村人的心頭。</p><p class="ql-block"> 下桃村的春節拜年,不僅是一種傳統習俗,更是連接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紐帶。在這熱鬧的氛圍中,讓村莊充滿了濃濃的溫情。家鄉的溫暖與親情,如同醇香的美酒,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二,母親安排我與大哥去八家子西溝村舅舅家拜年,沿著蜿蜒的山路翻越東梁,山路兩旁的積雪還未完全融化,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偶爾能看到路邊的樹枝上掛著紅彤彤的小燈籠,那是村民們為了迎接新年特意掛上去的,為寂靜的山林增添了幾分喜慶的色彩。終于到了舅舅家所在的村子,村子里的房屋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屋頂的瓦片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雪。走進舅舅家的院子,一股柴火燒飯的香氣撲鼻而來,屋內的桌上擺放著各種堅果和水果,等待著我們的到來。先給舅舅、舅媽磕頭拜年,這種拜年的習俗,不僅是一種儀式,更是維系情感的紐帶,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p><p class="ql-block"> 尋味歲月,回首往事,春節拜年,豐富了記憶,蒼老了容顏,亦溫暖著心境。時間唯有在春節拜年里,才能再一次將塵封在心底某個角落的懷念,去喚醒、去回味,在一年又一年里,坦然面對時間如流水般悄然逝去,慨嘆歲月不僅帶走了無數過往的痕跡,也在春節拜年溫暖的記憶里 ,雋永著心間那份嶄新的期盼與亙久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瑞雪兆豐年。新的一年,就在這充滿希望與溫情的拜年聲中,正式拉開了帷幕,帶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邁向新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2025年農歷臘月廿十八</p><p class="ql-block"> 寫于下桃花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乌拉特中旗|
钦州市|
阿坝|
聂拉木县|
临湘市|
都匀市|
定安县|
佛山市|
鄂托克前旗|
桦甸市|
乃东县|
荆门市|
土默特右旗|
加查县|
辽源市|
淮安市|
望谟县|
商丘市|
门源|
苗栗市|
滦平县|
儋州市|
嵩明县|
桓台县|
万宁市|
屏山县|
门源|
吉木萨尔县|
水富县|
三穗县|
友谊县|
信丰县|
报价|
青田县|
兴义市|
永福县|
县级市|
昌江|
观塘区|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