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85年春節我是在老山前線貓耳洞度過的,那是炮火連天的戰場,沒有燈紅酒綠,沒有山珍海味,沒有春晚,但心里卻有深深的滿滿的對祖國親人的思念……</p><p class="ql-block">1985年,老山、者陰山兩山輪戰進入第二個年頭,南京軍區陸軍第1軍在經過4個月左右的臨戰訓練后,奔赴前線從第11軍手中接過陣地,開始了防御作戰任務。</p><p class="ql-block">1月13號,越南電臺開始廣播,宣稱為了使兩國人民過好傳統佳節,建議從1月16號至26號暫時停火。但是這樣的小伎倆并沒有騙到我軍,此前越軍苦心經營的戰壕延伸戰術如此氣勢洶洶,不可能有如此好心,再加上通過偵聽獲得了越軍一些消息,更加斷定這個所謂的“春節停火”建議是為了麻痹大家,從而出其不意發起大規模進攻。</p> <p class="ql-block">1985年1月初,越軍表面上向我軍提出“春節休戰”,實則厲兵秣馬,企圖趁我接受休戰,思想松懈之際發動突襲,奪回失去的陣地。</p><p class="ql-block">1月15日凌晨,越軍集結了6個營的兵力,向我軍所控制的老山那拉地區的662.6號、142號、145號、146號高地發起了猛撲。</p><p class="ql-block">然而,早已對越軍圖謀有所防備的我軍已在前線充實兵力嚴陣以待,越軍在猛烈炮火準備后向解放軍陣地大舉進攻,雙方隨即大打出手。</p><p class="ql-block">筆者當時在662.6高地一團和炮團的聯合指揮所里擔任戰火中英勇的無線兵。1984年12月對越老山自衛反擊作戰時,一師炮兵團在老山方向配屬一師一團作戰,我是團指揮連八一電臺臺長。我們團裝備的是久負盛名的無線電臺,這就是被稱為“小八一”的15瓦短波電臺。小八一電臺功率是15瓦的,用等幅報(電鍵)和高天線的聯絡距離最高900到1200公里,用話是40-50公里,用鞭狀天線和電池通訊距離也能達到15-30公里。</p><p class="ql-block"> 根據戰前分工,我跟隨前進觀察所,1月 12日上午我背著電臺跟隨副師長、團長、參謀長及有關人員進入老山662.6高地前進指揮所(一團和炮團聯合指揮所)。進入后,偵察兵展開觀察目標,有線兵接通營指揮所至團指揮所、以及至我營陣地的有線聯絡,由于無線通訊容易暴露,副師長命令我打開電臺待機,無線電靜默。 1985年1月15日,662.6高地接到上級通知,越軍可能發動大規模的反撲。戰友們立即投入緊張的防御準備。上午9時許,越軍的炮火突然將電臺天線炸斷了,電臺信號突然中斷了。不好!電臺天線被炸斷了,我趕緊換上另外兩副備用天線。不一會兒,又被炸斷了。怎么辦?只有接通天線,才能恢復聯絡。但是,洞外炮聲隆隆,越軍不停地向洞口掃射。如果到洞外接天線,要冒生命危險,不去接通,聯絡中斷,陣地上的敵情就不能向上級報告。我當時沒有多想,抓起早已準備好的幾截線,奮不顧身地沖出了洞口。剛爬上掩體,抓起斷線的一頭,一發炮彈就在附近爆炸,強大的氣浪把我沖下了掩體,我在炮彈坑里躲過一陣炮彈,瞅準時機,選好有利地形,迅速沖了過去,接通了斷線,電臺聯絡又溝通了。 在猛烈的炮火中,我們用生命保證了通訊的暢通。從早晨七點一直到晚上七點,我所在部隊終于收復了被越軍占領的高地,在這次戰斗中,我因表現突出而“火線入黨”。在整個作戰中,我與戰友們英勇頑強、團結協作,分秒必爭,不怕苦累,不怕犧牲,克服種種困難,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維護著陣地線路,打造了一條永不消失的電波,保障了作戰通信聯絡的暢通,為全師作戰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p><p class="ql-block">戰前,配屬給第1軍第1師的密語通信兵已有所傷亡,加之當時師部已將“861”型便攜式電臺加強配備到各防御陣地和參加反擊拔點作戰的班排,密語通信兵出現較大缺口,要保持師部和和各團,營的聯絡,一時再培訓已來不及了。</p><p class="ql-block">這時,1師首長當機立斷決定組織各團,營,連的溫州籍戰士充當聯絡員,直接用溫州話傳達作戰命令和通報戰場態勢。</p><p class="ql-block">在1師的溫州籍戰士共有300多人,大多是有4年戰斗經驗的正副班長和戰斗骨干,從1月15日到18日,敵我雙方在老山前沿陣地展開反復爭奪,許多陣地數易其手,戰斗打得十分殘酷艱難,但我軍各作戰分隊與指揮部的通信聯絡一直保持通暢。</p><p class="ql-block">一時間,老山戰場上空的電波里穿梭著越軍從未聽過的溫州話,越軍的監聽人員徹底懵逼了,這不是粵語,不是閩南話,不是上海話,不是湖南話,而是一種他們根本不了解的語言!</p><p class="ql-block">抓狂了的越軍找遍了當時國內懂中國方言的各路專家,晝夜監聽和分析,然而連個毛線都沒分析出來,這就導致越軍對我軍的部署和調動完全是眼前一抹黑,只能聽天由命地瞎打瞎炸,因此處處挨打,處處碰壁。</p><p class="ql-block">老山1.15戰斗,我軍重創越軍122團、149團、153團、876團2營、821特工團1營,以傷亡200多人的代價殲敵1356人,繳獲武器彈藥及軍用物資一批,取得完勝,這艱難的勝利背后,作為特殊信使的溫州籍戰士功不可沒。</p><p class="ql-block">第一軍全體參戰官兵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在祖國的南疆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他們在槍林彈雨中無畏前行,在生死邊緣堅守陣地。他們的每一滴鮮血,每一份付出,都化作了對祖國的深情守護。他們用戰斗的勝利,給 1985 年的農歷春節獻上了一份無比厚重的大禮!這份大禮,是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是對和平與安寧的捍衛,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精神的生動寫照。</p><p class="ql-block">"1.15大捷"作為精典之戰,被好多國家的軍隊廣泛研究學習,多個國家的軍事院校整理成教科書傳授。當時的軍委主席鄧小平為一軍簽發了嘉獎令。</p> <p class="ql-block"> 唐云開,筆名陌上笑,江蘇溧陽人。熱愛文學、詩歌,閑暇時喜歡用文字雕琢詩意一樣的時光。18歲參軍,20歲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榮立集體一等功,老山輪戰王成式英雄,榮立戰時個人三等戰功,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戰地記者、解放軍報特約通信員,22歲復員到地方郵電局工作,畢業于夜大 通信技術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學創作近四十年,創作了大量對越自衛反擊戰文學作品和戰場記實,散文、隨筆、出版戰場記實集《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回憶錄系列》,散文集《人生如若初見》《荷花頌》等,獲得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學周刊散文創作一等獎。游記《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誰不喜歡這滿屏詩畫之地》《人在畫中游》等已選入《我們旅行在最美中國》圈的“最美中國藝術期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九龙坡区|
句容市|
项城市|
台山市|
鹤峰县|
闽侯县|
朔州市|
嘉禾县|
平和县|
同德县|
油尖旺区|
宜丰县|
清水县|
义乌市|
县级市|
镇宁|
柳林县|
闽侯县|
郓城县|
忻城县|
武安市|
明溪县|
禹州市|
揭西县|
思南县|
界首市|
邵阳县|
鄂温|
外汇|
长治县|
客服|
时尚|
霍城县|
元谋县|
城固县|
东方市|
政和县|
嘉定区|
四子王旗|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