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月待客習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農歷第一個月叫正月,正與政字相通,古時帝王以這個月作為一年中執行政事的開端,所以又叫做端月。從正月初一起,就是接待賓客和到親戚朋友家作客的開始。特別是在正月初,又走親戚又拜年,是個一以貫之的老傳統。在這期間,鄉村的大道上人來人往,比趕廟會還熱鬧。作客待客的方式,也是很有考究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從待客和作客的時間安排來說,是分等級和先后次序的。所謂“頭等親戚丈人(岳父)家,二等親戚孩姨家,三等親戚姑姑家,其他親戚是歪把,有空就去無空罷”的俗語,就是個很好的說明。走親戚的人,以青少年男女最多,其次為中年男女,老年人是被拜年的對象,走親戚的極少。但在這對候,收拾打扮一番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穿得整整齊齊、干干凈凈,顯出穩健、持重的姿態和老來福相。從次序來說,初一一般接待子孫、侄兒侄孫和左鄰右舍。待客時,晚輩須向長輩叩頭下拜(一般只是口頭說說而已,并不真正做到);長輩給年幼的晚輩壓歲錢;平輩人之間相互拜年。這樣安排的理由是,內外有別,先家里后外面,先近后遠,“遠親不如近鄰”嘛!從初二到初四,這三天當中,各家按照傳統習慣,只要岳父岳母健在,這門親戚就要先走,其次是接待和探望姨、姑、舅、姐、妹夫婦。這些人,都是血統、姻親關系近的。這樣的次序安排,可能與母系社會的遺俗有關。初五是小年,這一天,為合家再一次團圓家宴的日子,一般不接待外客,外客也不應該前往打擾。從初六日起往后直到十五日,接待和探望血、姻親關系比較遠的親戚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客所帶的禮品,也因等級、親疏而千差萬別。初次上門的新女婿,攜帶的禮物要貴重,還要帶只豬前腿,以表示經常來孝敬的意思。但這只豬前腿岳父家不能收下來。因為倘若收下,就被認為斷了路,這對于乘龍快婿來說,是想也不愿意想的事情。三等以下的親戚,一般不帶禮品,即使帶一點,也是只講實惠,不講花樣,數量也少。長輩到晚輩家時,晚輩家里有小孩子的,長輩可給些壓歲錢作為壓兜兜用,也可以帶點云片糕、麻花果、糖果、紅棗、炒花生等,以祝愿新的一代生活幸福,前途美好,步步高升,早早發財,早早成才。輩份晚的到長輩家時,可帶些冰糖、花生、桃酥、炒瓜子、云片糕之類的滋補品,表示希望長輩精神愉快、身體健康、長生不老,瓜瓞綿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從待客的飯食來說,早餐,通常是吃水餃子。餃子,當地俗稱做“彎彎順”,吃著這樣象征吉祥的食品,是為了祝愿客人在新的一年里諸事遂順,一帆風順。也有的人家是吃“元寶”(湯園子),祝愿客人新春發財,口福常開。午飯的菜肴要豐盛,最好是十個菜,意思是十全十美。這十個菜中,要有魚。多數是使用鯉魚,因為民間傳說“鯉魚跳龍門”鯉魚是吉祥物。鯉又同禮同音,表示對客人的尊敬。魚和余、裕諧音,表示年年有余,生活富裕。總之,在正月里鯉魚待客最為上,象征吉祥有余。還要有全雞,雞、吉音相近,表示全年吉祥如意。作為下酒物的涼菜中,花生、桔子是不能缺少的?;ㄉ酌L生果,寓意客人健康長壽。桔子,意味著吉利,意味著走大局??腿艘话悴蛔髋d在主人家里吃晚飯。在吃過中餐后,賓主圍坐一塊兒飲茶、嗑瓜子、抽煙,天南地北地閑談一個時辰后,即可告離,這叫做“客散主人安”。</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陶县|
永平县|
民和|
临高县|
天全县|
保德县|
罗定市|
英吉沙县|
博罗县|
财经|
贵溪市|
休宁县|
巫山县|
土默特右旗|
延寿县|
新化县|
泽普县|
泰和县|
察隅县|
曲沃县|
上犹县|
大竹县|
永宁县|
海口市|
九江县|
隆尧县|
额敏县|
饶阳县|
砀山县|
惠安县|
济源市|
宜章县|
息烽县|
瑞丽市|
类乌齐县|
保亭|
昌都县|
紫阳县|
太白县|
壤塘县|
资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