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廣州南沙的東涌水鄉風情街,獨特的水鄉韻味和嶺南古建筑。街長僅300米,每一步都充滿歷史味道。</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水鄉,霧氣繚繞,亭子依水而立,象仙境般散發著淡淡的詩意和寧靜。</p> 南沙有囍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3日(星期四)上午9:30時在東涌鎮濠涌親水平臺舉辦“尋味東涌水鄉情,文化集市鬧新春”東涌過大年水鄉集市暨東涌鎮魅力水鄉狂歡節啟動儀式。本次東涌魅力水鄉市集利用濠涌特有的空間分布,融合水鄉人文特色及廣州傳統飲食文化,共設置了3個市集區域,分別為東涌傳統年味區、廣府美食非遺區、新春送福區,活動連續5天為大家送上精彩的節目。</p> <p class="ql-block">魅力水鄉·美仁有囍·非遺婚俗展演</p> <p class="ql-block">水鄉巡游:六朵水中花,都是追夢人。</p><p class="ql-block">東涌水鄉最吸引人的自然是涌和艇,當六只艇在水上巡游時,展現了魅力東涌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一衣帶水 美仁有囍”一艇當先,南沙水鄉婚俗非遺傳承人、美仁大妗姐創辦人黎月歡正在艇上,與兩位新人展示水鄉婚禮。南沙非遺南沙水鄉婚俗講的是:過去,南沙人無論是談情、定情、花船迎親,還是對歌、歸程,都是在水上進行的。一場婚禮以水、婚船、船隊、對歌等元素來構筑成,很熱鬧喜慶。</p> <p class="ql-block">在“兩心相印 甜蜜無比”艇上,歌手演唱的是南沙市級非遺咸水歌,它是古老疍家文化精髓,百年傳唱水鄉之情。南沙非遺廣州咸水歌,講的是舊時的南沙疍家人一生都在海上討生活,風里來,水里去,在寬闊的天地間唱出自己的喜怒哀樂就成了大家的娛樂。如今的咸水歌,則唱出了南沙人美好的新生活。</p> <p class="ql-block">美仁大妗姐團隊所在的“三生有幸 成人之美”號,格外引人關注。這是由南沙水鄉婚俗傳承人黎月歡創辦的執禮團隊。@源于美,歸于仁,起于智。”它致力于推動婚俗改革、賦能甜蜜經濟。“天上無云不下雨,地下無妗不成婚”。大妗姐在嶺南傳統婚禮中,是新娘的“守護神”。</p> <p class="ql-block">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曲。名為“四海一家 粵韻升平”號艇上的是美仁弟子、粵曲演員,她們為大家演唱國家級非遺的粵曲片斷。</p> <p class="ql-block">在南沙有上契的傳統,大家守護相助,親如一家,共同打造豐裕、美好的家園。她們在“五谷豐登 合力東涌”號中,模擬演繹南沙非遺疍家傳統小食疍家糕。它在制作時需要用木棍不停地攪拌,動作就像撐船時船槳在水面下攪動一樣,所以它又得名撐粉。它讓濃郁的米香四溢,是舌尖上的傳承與體驗。</p> <p class="ql-block">在南沙有一群愛美的人,她們喜歡把藍天頂在頭上,用繡花的功夫去編織美好生活。在“六六大順 灣區花開”艇上的舞蹈演員們用優美的舞姿,綻放著花中花。</p> <p class="ql-block">黎月歡在致辭中,介紹了南沙非遺茅寮制作技藝:茅寮一般建在水上,在靠岸的地方用竹予和木頭搭架,高棚是上下兩層的茅寮,下層擺放農具,上層住人。茅寮真實地再現了南沙民居生活歷史。雖然現在南沙高樓林立,但茅寮的歷史與技藝,可以讓我們記住鄉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黎月歡表示,美仁有幸成為了茅寮非遺項目的保護單位,建立了美仁非遺文化講習所,把南沙水鄉婚俗、咸水歌、茅寮、撐粉這些項目打包推廣,還創作了沉浸式情景劇。飲水思源,但惜流年。為了更好地宣傳南沙非遺,搭建了“茅寮迷你博物館”,舉辦“茅寮非遺展”。</p><p class="ql-block">“茅寮乾坤大,猶憐草木深。愛在南沙,“活”在非遺,我們當仁不讓,一起來講好非遺里的南沙、非遺里的中國年。”歡姐滿懷信心。</p><p class="ql-block">在兩間茅寮中,它的對聯是“非遺能傳家,文化可修身。”別看茅寮很簡單,探頭進去,里面展覽著南沙二十多項非遺項目的圖片,如黃閣麒麟舞、南沙媽祖信俗、香云紗、廣州咸水歌、疍家菜、黃閣燒肉等,還重點介紹了東涌水鄉集體婚禮等。</p> <p class="ql-block">在這次活動中,舉辦了一個很特別的內容——“茅寮非遺展”。</p><p class="ql-block">8位揭幕嘉賓,是南沙水鄉婚俗非遺傳承人、美仁有囍傳統婚俗執禮平臺創辦人黎月歡女士,和她的水鄉姐妹們。她們頭戴藍頭巾、蝦菇帽,盡顯水鄉風情。</p> <p class="ql-block">茅寮非遺展揭幕:飲水思源,但惜流年</p><p class="ql-block">依水而生的南沙人,圍沙造田,建立了自己的陸上家園,也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建造了他們的居所——茅寮。</p><p class="ql-block">在這次活動中,舉辦了一個很特別的內容——“茅寮非遺展”。</p><p class="ql-block">耐人尋味的是,依水而生的南沙人,圍沙造田,建立了自己的陸上家園,也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建造了他們的居所——茅寮。</p><p class="ql-block">在這次活動中,舉辦了一個很特別的內容——“茅寮非遺展”。歡姐介紹非遺茅寮傳說</p> <p class="ql-block">(小標題)情景《風生水起》,再現“南沙有囍,灣區花開”</p><p class="ql-block">叮叮咚,小河涌,</p><p class="ql-block">吉祥圍,初開宗。</p><p class="ql-block">大沙田,係我家,</p><p class="ql-block">搖小艇,捕魚忙。</p><p class="ql-block">花燭夜,趕嫁妝,</p><p class="ql-block">紅棉祆,配鳳凰,</p><p class="ql-block">香云紗,繡鴛鴦,</p><p class="ql-block">綾羅帳,做新娘。</p><p class="ql-block">在童聲和女聲的《東涌謠》中,四幕情景劇《風生水起》出現在觀眾面前。</p> <p class="ql-block">第一幕《風從哪里來?》講述南沙歷史,風就從奮斗和愛中來。正如歡姐點評道:“南沙人從風浪里走來,更珍惜美好的生活,他們聚沙成基、圍海造田,在這里戀愛、結婚、生子,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家風純正,家庭和睦。”</p> 新娘出嫁精彩演繹 <p class="ql-block">第二幕《緣來草木生》,講述南沙婚俗,這是質樸的原生態感情表達。大妗姐與男女青年的一段對話惟妙惟俏——</p><p class="ql-block">(大妗姐)你喜歡乜嘢花</p><p class="ql-block">(男)我喜歡她家船頭的那盆花</p><p class="ql-block">(大妗姐)它叫什么花?</p><p class="ql-block">(男)它叫不會眼花花。</p><p class="ql-block">(大妗姐)你喜吹乜嘢草</p><p class="ql-block">(女)我喜歡他家船頭的那棵草</p><p class="ql-block">(大妗姐)它叫什么草?</p><p class="ql-block">(女)它叫天涯何處無芳草。</p> <p class="ql-block">第三幕《愛在水一方》,講述了水鄉婚禮,由美仁有囍執禮平臺創辦人黎月歡,主持了新中式婚禮水鄉版的七大經典環節:你最俾面的“開面禮”、獨占鰲頭的“上頭禮”、出人頭角的“出閣禮”、親上加親的“迎親禮”、唔使拜拜的“三拜禮”、合作無梗的“合巹禮”、結佐就發的“結發禮”等。</p><p class="ql-block">黎月歡表示:傳統水鄉婚禮的展演,可以傳承正能量的婚俗傳統,營造歡樂祥和、禮樂靜美的婚慶儀式,宏揚好家風。</p> <p class="ql-block">人盡其材,亮出自己,飛躍舞臺</p><p class="ql-block">第四幕《起于東涌頌》,也隨著婚禮結束,《合力東涌》文藝匯演嘉年華開始了。</p><p class="ql-block">由粵曲串燒《粵韻升平》、女子相聲《歡歡喜喜》、舞蹈《萬江》、情景劇《水鄉新娘》輪翻上演。</p><p class="ql-block">歌聲、笑聲,回蕩在南沙東涌水鄉。東涌古鎮民風尚古,人文淳樸,保留有廣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沙水鄉婚俗。以水為媒,以船為轎,水鄉婚禮這一品牌一定會推動婚俗改革,賦能甜蜜經濟,助力東涌各項事業的發展。</p> 大合照 演出結束后花絮 謝謝觀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鄧毅富</p><p class="ql-block">編輯:馮敏霞</p><p class="ql-block">攝影:馮敏霞 余超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札达县|
灌云县|
喀喇沁旗|
时尚|
四川省|
图木舒克市|
尼玛县|
重庆市|
西盟|
常山县|
镇宁|
乌审旗|
北辰区|
青铜峡市|
揭东县|
长寿区|
剑河县|
合川市|
铜梁县|
临安市|
新巴尔虎左旗|
沾益县|
神池县|
资讯
|
阳城县|
车致|
渑池县|
东明县|
浙江省|
呼和浩特市|
台北市|
兴文县|
牡丹江市|
张家港市|
游戏|
武城县|
临猗县|
祥云县|
山东省|
中阳县|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