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在歲末年初的熱鬧氛圍中,我們迎來了2025年的農歷新年。</p> <p class="ql-block"> 農歷新年俗稱春節,也就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過年”。</p> <p class="ql-block"> 關于“過年”至今仍有一個神話故事在民間流傳: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叫做“年”。“年”獸面貌猙獰,兇猛異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便爬上岸來禍害人間!因此每到除夕,人們便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禍害。這一年除夕,當“年”獸像往年一樣爬上岸準備闖進村寨肆虐時,一位身披紅袍的白發老人手執火把迎身向前,點燃手中的一串鞭炮,響聲連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民間傳說中的“年獸”)</span></p> <p class="ql-block"> “年”獸見狀大驚失色,渾身顫栗倉惶逃竄!人們回過神來,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位身披紅袍的白發老人是來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是老人身披的紅袍、手中的火把和炸響的鞭炮趕走了作惡多端的怪獸,保護了大家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 從此,每當除夕到來,家家戶戶都在屋檐下掛上大紅的燈籠,在門楣上貼上大紅的對聯,在家門口燃放爆竹,炸響連天。大家還點起火把照亮夜空,從除夕守夜到次日五更(農歷正月初一),人們習慣于稱其為過年。由于過年正值立春時節到來的節點上,因此人們又稱其為春節,寓意著爆竹一聲除舊歲,萬象更新迎春天。</p> <p class="ql-block"> 久而久之,這種習慣形成為獨特的民俗文化活動流行于民間。諸如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除舊布新、祈求豐年等都為人們所喜聞樂見。</p> <p class="ql-block"> 春節是歲月更迭的見證,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更是親情交融的紐帶。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開始,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長達二十余天的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包括祭祀灶神、掃塵除穢、置辦年貨、張貼福字春聯。吃年夜飯、發壓歲錢、除夕守歲、迎接新年到來。走親訪友、舞龍舞獅、熱鬧非凡、歡慶新的一年。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和期盼。因此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是親情、友情、愛情互相交織的溫馨再現,更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美麗畫卷。</p> <p class="ql-block"> 如今這個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歷史與情感的節日,以其豐富多彩的慶祝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贏得了世界的認可與稱贊:2024年12月 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春節世界年”!</p> <p class="ql-block"> 我們欣喜地看到,春節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和節日。隨著旅居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對春節的祝福和慶賀,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也對春節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在積極參與的過程當中感受到了中國春節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申遺成功不僅是對中國傳統節日的高度認可,也使我國的民俗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煥發出巨大的影響力!春節申遺成功,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新起點。讓我們攜手共進,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更加包容的胸懷,讓春節這顆璀璨的明珠,在未來的歲月里更加熠熠生輝,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大放異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后記:蛟龍隱退,靈蛇登場。新的一年生機盎然,祝大家舊夢隨風去無蹤,新篇迎歲宏圖展。福氣滿滿繞門庭,前程似錦向未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往事隨風~2025. 春節于北京</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县|
沂南县|
贵定县|
随州市|
尼木县|
百色市|
申扎县|
中西区|
定安县|
疏附县|
乌拉特后旗|
嘉鱼县|
保山市|
军事|
方正县|
宜阳县|
兴仁县|
汉沽区|
广丰县|
从化市|
彭州市|
西吉县|
苗栗县|
秦皇岛市|
锦州市|
逊克县|
南京市|
濉溪县|
石台县|
连江县|
怀仁县|
和林格尔县|
普宁市|
浏阳市|
衡南县|
北宁市|
白河县|
屏山县|
望城县|
西乡县|
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