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紅紅火火迎大年 </p><p class="ql-block"> --曉宇</p><p class="ql-block">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p><p class="ql-block">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p><p class="ql-block">宋代王安石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章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被不斷吟誦傳承、家喻戶曉,是深刻在中國人心里的節日桃符!</p><p class="ql-block">再過兩天就將迎來乙巳蛇年的除夕,中華大地已沉浸在歡慶的節日氣氛之中。</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春節更加特別;特別在2023年12月22日,第78屆聯合國大會經過協商通過決議,一致決定將中國春節確定為“聯合國假日”,此舉表明過春節不只是“中國時間”,也是“世界時間”。</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024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p><p class="ql-block">中國人最講熱鬧,你看:中華大地已歡騰了,逛大集買年貨的,帶著大包小包坐飛機、乘高鐵回家團圓的,還有那像長江、黃河水一樣的流動在各條高速公路上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所有城鎮的大街小巷都裝扮的紅紅火火,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待那一聲炮竹拉開中華傳統大節的盛幕!</p><p class="ql-block">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沈凍酒。</p><p class="ql-block">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p><p class="ql-block">這是宋代詩人毛滂的春夢!更是那炮竹聲中迎來的春暖花開!</p><p class="ql-block">你看那宋代著名詩人陸游在做什么:</p><p class="ql-block">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p><p class="ql-block">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p><p class="ql-block">還有那明代大詩人、書畫家文徵明也已備好了節日的拜帖,準備通過“微信”傳送給天下親朋好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民眾們忙于備年貨,過大節!</p><p class="ql-block">皇上李世民卻俯視天下,憂國憂民,他要效仿歷代明君,治理天下:</p><p class="ql-block">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 </p><p class="ql-block">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p><p class="ql-block">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 </p><p class="ql-block">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p><p class="ql-block">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p><p class="ql-block"> 繼文遵后軌,循古鑒前王。</p><p class="ql-block"> 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p><p class="ql-block">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p><p class="ql-block">當下的各級領導們:扛著米袋、提著油桶走訪慰問各種需要幫助的人,以及那些為社會做出特別貢獻的人們!</p><p class="ql-block">余在想:待到那么一天,絕大多數民眾都富庶、安康、幸福;而不是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過著物質富有的日子,那將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盛世繁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想著、盼著,思緒拐彎進入了唐代詩人高適的“車道”:</p><p class="ql-block">旅館寒燈獨不眠,</p><p class="ql-block">客心何事轉凄然。</p><p class="ql-block"> 故鄉今夜思千里,</p><p class="ql-block">霜鬢明朝又一年。 </p><p class="ql-block">客居他鄉數十載的我今年的除夕會在哪里團圓?!</p><p class="ql-block">春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豐收祭祀活動,形成于漢武帝時期。??</p><p class="ql-block">春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豐收祭祀活動。在堯舜時代,年終祭祀神靈、慶祝豐收的“臘祭”風俗已經存在。</p><p class="ql-block">夏商周三代繼續傳承了這種年終歲尾的祭祀活動。到了漢武帝時期,太初歷的實施使得農歷正月初一被正式確立為中國新年的開始,這一日期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春節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名稱也有所不同。先秦時期稱為“元日”、“上日”,漢朝稱為“正日”,魏晉南北朝時期稱為“元辰”、“元正”,唐宋時期主要稱為“元日”,辛亥革命后稱為“春節”。</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5日星期六 北京</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安县|
佳木斯市|
石林|
巴彦淖尔市|
南通市|
呼图壁县|
浮梁县|
肃北|
平南县|
大新县|
泰来县|
上蔡县|
基隆市|
林口县|
砚山县|
扎赉特旗|
重庆市|
大同市|
韶山市|
敦煌市|
泗阳县|
确山县|
永丰县|
修文县|
新营市|
黄骅市|
乌兰察布市|
抚州市|
湖州市|
凉城县|
浦城县|
竹山县|
常德市|
五大连池市|
海阳市|
阜南县|
伊金霍洛旗|
垣曲县|
托克托县|
新晃|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