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文/圖:胡志強(qiáng)</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音 樂:古典綠袖子</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部分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誠致謝意?。?lt;/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倫敦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之都,同時也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和文化藝術(shù)之都。多元的思想和文化藝術(shù),無疑是倫敦也是英國的軟實力。</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思想上,歷史上曾經(jīng)有眾多文人翹楚齊聚倫敦,他們?nèi)缤焐系姆毙?,用多元的思想,影響著倫敦城?lt;/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文化藝術(shù)上,漫步在倫敦街頭,人們仿佛被淹沒在文化與藝術(shù)的海洋之中,眾多的博物館、劇院、畫廊,好像是大海里的一個個島嶼。多元的文化藝術(shù),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u>?倫敦,各種思想、學(xué)說誕生和匯聚的高地</u></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群星閃耀 思想井噴</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許多年來,倫敦一直是世界著名思想家和學(xué)者的誕生地和集聚地之一。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哲學(xué)家、政治家、科學(xué)方法論先驅(qū)佛朗西斯?培根,啟蒙時代的哲學(xué)家、自然權(quán)和政府理論的提出者約翰?洛克,十八世紀(jì)哲學(xué)家、歷史學(xué)家和經(jīng)濟(jì)學(xué)家大衛(wèi)?休謨,法理學(xué)家、經(jīng)濟(jì)學(xué)家和社會改革者杰里米?邊沁,二十世紀(jì)最有影響力的哲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和邏輯學(xué)家伯特蘭?羅素,哲學(xué)家、社會學(xué)家、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等曾經(jīng)齊聚倫敦。</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思想家們在倫敦各地學(xué)習(xí)、考察、調(diào)查、研究,各種活動異?;钴S。他們像蜜蜂一樣采集花粉,釀造思想,發(fā)表了許多認(rèn)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真知灼見。</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當(dāng)然,各種思想、學(xué)說的交流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思想可能還是反人類的,但這不是主流。結(jié)果是,或融合,或沖突,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斷推動矛盾的解決和社會的發(fā)展。</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革命導(dǎo)師 引領(lǐng)方向</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lǐng)導(dǎo)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之一,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dǎo)師,國際共產(chǎn)主義的開創(chuàng)者,思想家、理論家、哲學(xué)家、經(jīng)濟(jì)學(xué)家、歷史學(xué)家和社會學(xué)家。他的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chǎn)黨宣言》等。</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在倫敦思想界繁星閃耀的星空中,馬克思無疑是最耀眼的那顆巨星。他的思想和理論,對世界產(chǎn)生了及其重大和深刻的影響??梢哉f,他和他的親密戰(zhàn)友恩格斯一起創(chuàng)立的思想和學(xué)說,為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進(jìn)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xiàn)!</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馬克思晚年定居倫敦,他與大英博物館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他在這里孜孜不倦地學(xué)習(xí),在吸取人類先進(jìn)思想的同時,也把他的智慧貢獻(xiàn)給了人類。他在這里寫下了被公認(rèn)為推動世界的十大思想巨著之一的《資本論》等著作?,F(xiàn)在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閱覽大廳,仍然保留著馬克思當(dāng)年查閱資料和寫作的座位,座位上方貼著一張馬克思的畫像,畫像下面寫著:“卡爾?馬克思”的名字。</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我和幾位同行者懷著及其崇敬的心情,默默站在馬克思曾經(jīng)坐過的位置和他的畫像前,思緒萬千,久久不愿離去。</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u>倫敦,多元文化、藝術(shù)孕育和展現(xiàn)的熱土</u></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博物館</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倫敦的博物館以數(shù)量眾多、藏品豐富和珍貴而著稱,其中尤以綜合性博物館中的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博物館、亞博特博物館,專業(yè)性博物館中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等最為著名。</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我們只所以對大英博物館如此關(guān)注,一方面,是因為馬克思在這里留下了他的革命軌跡;另一方面,大英博物館的規(guī)模宏大,它的藏品特別珍貴和文化藝術(shù)的多元化,對我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再一方面,我們十分期待著在英國觀瞻流失在海外的中華文明瑰寶。</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大英博物館位于倫敦牛津街,是與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梵蒂岡博物館齊名的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它成立于1753年,6年后建成,1759年正式向公眾開放。躍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座十分規(guī)整對稱的宏偉建筑。門面為古羅馬柱式,它不僅有眾多展廳,而且還有一個高大明亮的圓頂圖書閱覽大廳,門前別致的現(xiàn)代抽象派人面雕像,給人以無限的遐想。</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自1759年開館以來,館舍不斷擴(kuò)展,藏品不斷增加??邕M(jìn)它的大門,就進(jìn)入了一個絢麗多彩的藝術(shù)圣地,各個時期各個地區(qū)創(chuàng)造的文明成果撲面而來。我們好像看到了濃縮的人類歷史,看到了人類征服自然的記錄,看到了人類生生不息、創(chuàng)造歷史的軌跡,從中受到深刻的啟迪。</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大英博物館不僅有英國的鎮(zhèn)國之寶 ,而且還溢滿了意大利、希臘、埃及和中華元素。古羅馬的遺跡,古希臘神廟的雕像,古埃及的木乃伊和中國古代許多金、銀、銅、瓷器等人類最珍貴的文物和藝術(shù)品,在這里都可見到。這些藏品許多是從戰(zhàn)爭中掠奪而來,希臘、埃及、中國等,是主要受害國。</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看到祖國這么多的稀世珍寶流落異鄉(xiāng),令人唏噓。想到祖國曾經(jīng)遭遇的屈辱歷史,我們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有了一種更加緊迫的使命感!?</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離開大英博物館時,我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只能默默的去感受那份無法言語的時光。</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劇院</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自從有了莎士比亞以來,倫敦的劇院在世界上就非常有名了。茱莉巷、夏夫茲貝里街、史崔德街等處是劇院的集聚地。倫敦的其它地區(qū)還有不少劇院,如國家歌劇院、國家劇院、考芬花園歌劇院、南岸藝術(shù)中心等著名劇院,常年演出各種戲劇。其中最高雅的戲劇是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等。</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出生于英國中部斯特拉福鎮(zhèn)的莎士比亞被公認(rèn)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劇作家、詩人,他于1592年以劇作家和演員的身份出現(xiàn)在倫敦之后,引起了上到王族、下到貧民的普遍興趣。</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在倫敦的二十多年時間里,他一共寫了37個劇本,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有《羅密歐和朱麗葉》、《哈姆雷特》、《奧塞羅》、《暴風(fēng)雨》、《麥克白》等。直到今天,以莎士比亞的名字命名的莎士比亞劇院,依然時常演出他的許多名劇。</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與莎士比亞劇院等演出高雅戲劇的劇院形成鮮明對比,倫敦的蘇荷區(qū)是多以平民光顧的小電影院、夜總會為主的文化設(shè)施集中區(qū)。這個地區(qū)有是許多久遠(yuǎn)的歷史,以及各種文化的混雜。以前這里是農(nóng)村,蘇荷的名稱據(jù)說是一個獵人的名字。十九世紀(jì)時這里還未完全開發(fā),后來隨著城市的擴(kuò)大,逐漸熱鬧起來。</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有一個作家曾經(jīng)如此描寫蘇荷區(qū):“這里是一個非常臟亂的地區(qū),有希臘人、伊斯瑪利爾人、意大利人,有手搖風(fēng)琴、貓、探頭俯視者,好像置身異國?!?lt;/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蘇荷區(qū)雖然簡約和略顯雜亂,與許多華麗的文化區(qū)域形成鮮明對比,但它卻是一個多種族、多元文化的代表區(qū),也是倫敦文化藝術(shù)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滿足了普通民眾的文化需求。</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畫廊</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在倫敦多元的文化藝術(shù)中,國家畫廊具有重要地位。說是畫廊,其實是一個建筑雄偉、藏品豐富、規(guī)模宏大的博物館。它面朝倫敦著名的特拉法加廣場,旁鄰圣馬丁教堂,高大的穹頂和正門12根柱子氣度不凡。</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國家畫廊有英王喬治四世所創(chuàng)立,他曾為該畫廊買過一批名畫,這是畫廊收藏藏品的開始,之后收藏品逐年增加?,F(xiàn)在已經(jīng)擁有包括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著名畫家的作品,各個時期世界著名畫家的代表作的許多稀世名畫 。國家畫廊因此而成為世界上收藏名畫的重要場所,和世界各地美術(shù)家的學(xué)習(xí)觀摩地。</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蠟像館</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倫敦的杜莎夫人蠟像館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它的創(chuàng)辦人是瑪麗?葛羅絲,她起先是巴黎一個有名的蠟雕者,也是法王路易十六妹妹的美術(shù)教師。法國大革命時期,她創(chuàng)作了許多被砍頭者的蠟像,后來嫁給了名為杜莎的土木工程師,因此被稱作杜莎夫人。</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十九世紀(jì)初,她移居倫敦,在這里她創(chuàng)作了許多佳作,得到人們高度評價?,F(xiàn)在的蠟像館展出的蠟像,既有偉人、名人,也有惡人、“小人”;既有個體蠟像雕塑,也有群體蠟像雕塑。栩栩如生的塑像,藝術(shù)的再現(xiàn)了歷史,使人難辨真假。</i></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昌黎县|
福泉市|
南安市|
开封县|
北碚区|
土默特左旗|
什邡市|
宿州市|
县级市|
水城县|
北川|
达孜县|
奈曼旗|
梁山县|
岚皋县|
锡林郭勒盟|
凤冈县|
鹤庆县|
静海县|
鄂托克旗|
贵州省|
社会|
海盐县|
汨罗市|
永嘉县|
淮滨县|
衡南县|
郴州市|
邛崃市|
纳雍县|
凤凰县|
兖州市|
来凤县|
桂平市|
绵阳市|
义马市|
上饶县|
海安县|
拜泉县|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