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外弟(表弟)來訪,遂作此詩。所謂“外”,外姓(不同姓)也。由此可見,詩文末尾三字——“蔡家親”,當指二人之間的表兄弟關系,其出處(典故)為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為“蔡家親”?迄今可查有兩種說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是出自《晉書·羊祜傳》:“祜討吳有功,將進爵土,請封其舅子蔡襲。遂封蔡襲為關內侯。” <span style="font-size:18px;">羊祜是蔡邕的外孫,其舅子</span>蔡襲為蔡邕之孫,故蔡、羊二人為姑表兄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有人向河南尉氏縣蔡氏宗親會會長、蔡邕后裔蔡國獻求證,蔡說,舅子是舅舅的尊稱,他們那里自古以來如此。這樣蔡、羊二人就不是姑表兄弟,而是舅舅和外甥的關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是典出《博物志》(晉張華著)卷六:“蔡伯喈母,袁公妹曜卿姑也。”但對這句話的解釋要么錯誤,要么不到位,最接近的是“東漢蔡邕(字伯喈)的母親是袁渙(字曜卿)的姑姑。蔡、袁二人是姑表兄弟。”結論正確,但是“袁公妹”三個字憑空消失,不免使人狐疑。其實《博物志》“袁公”后面遺失一個字——熙(估計是古籍傳抄疏漏),而且“妹”字后面今版應加頓號,校正如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蔡伯喈母,袁公熙妹、曜卿姑也。”袁公熙,名袁滂(pāng),字公熙,袁渙(字曜卿)之父,東漢靈帝時官至三公。其關系用等式關系式表示就是:蔡邕母親=袁滂妹妹=袁渙姑姑,由此可見,蔡邕是袁渙的姑表兄弟,蔡家親原來如此。</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益县|
扶沟县|
黔江区|
方正县|
禹州市|
武鸣县|
镇坪县|
金溪县|
东城区|
聂荣县|
宣汉县|
湘乡市|
遵化市|
天津市|
淅川县|
富蕴县|
讷河市|
石屏县|
伊金霍洛旗|
肇州县|
无棣县|
北碚区|
休宁县|
富源县|
茌平县|
绥芬河市|
慈溪市|
商南县|
分宜县|
泽州县|
家居|
大姚县|
扬州市|
藁城市|
衡阳县|
新闻|
成都市|
大冶市|
卢氏县|
长宁区|
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