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輕輕掀開歲月的篇章,詩意的情懷躍然紙上,慢慢打開時光的書頁,感恩遇見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別慌,你才六十歲而已。熬到今天,時間自由,衣食無憂,只要皺紋不長進心里,我們依然風華正茂。六十歲了,人生的路程大概只留下三分之一,此時的心情就像那平靜的湖水,不會再有波瀾驚起。六十歲了,一眨眼,一個夢,剛看到東方魚肚白,轉眼就到了夕陽紅。我深刻體會到人生喧囂浮華的背后,親情友情的可貴。每一次生命的輪回都是一個花開花謝的過程,花開的時候盡情綻放,花謝的時候才會有一地的繽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盛夏到年末的季節轉換里,疏狂盡情地享受著以教師身份度過的最后一個暑假的日子、度過難得的歲末時光。旅行,成了我最愜意的時光。因為,過了這個暑假,我就是真正享受“不勞而獲”靠社會養老金保障生活的公民了,過了這個歲末,我得又長一歲,一切的一切會有重新的規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段旅程合計一月有余,上高原,行天路,下海濱,行程萬余公里,六天四晚的恩施行,四天三晚的皖南清涼游,14天的甘南自駕游,五天四晚的臺州玉環一號公路、皖浙天路愉悅行,六天五晚的山西河南行,五天四晚的安徽岳西行……每一段時光都隨著時間的記憶默默地珍藏在心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和心靈,一切美好的經歷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重復,他們因此而永遠活在了記憶里。回望來路,美好的片段如同繁星閃爍,皆是人生記憶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門鎖千古,峽谷藏萬象。恩施行,是一場了卻心愿的旅程。幾年前,買好了高鐵票,因為一場疫情,未能成行。正是炎熱的盛夏,一行同事和朋友在大峽谷里上攀下行,在清江畫廊碧水上體驗“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妙趣,在億萬年前的海底世界梭布埡石林中探幽,在沿著山崖步步潛入的地心谷默想,一幅奇景,一溪山泉,一掛瀑布,都在那腳下一步一步的丈量里。峭壁高聳,林茂谷深;潺潺流水,溪水奔騰;銀練飛瀑,如煙如霧;空中漫步,勇氣與豪情。不登高山,無以望遠景,不臨深淵,無以觀險境,不近秘境,無以探幽。風景在路上,風景也在腳下。一路前行,心靈的旅途,傾聽大地的聲音,感受視野里風光的變化莫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個人不可能有許多朋友,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種詩意的夸張,便是一種淺薄的自負。真正的友誼是不喧鬧的。人啊,很多時候都活在無奈里,那是有所顧及,那是在顧及里有自己的一份骨子里的堅持。在最內卷的精神生活里,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當鋪天蓋地的思緒一擁而來,將所有的訴說變成一種欲言又止,再將所有的欲言又止都變成沉默。沉默是金,沉默有一種特別的力量,當一切喧囂靜息之后,它仍然在工作著,穿透可見或不可見的間隔,直達人心的最深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年孤獨》中有這樣一段話:人群聚集的地方,討論的無非是三個話題,拐外抹角的炫耀自己,添油加醋的貶低別人,互相窺探著搬弄是非。叔本華也說過,這世上可供選擇的兩條路,要么享受孤獨,要么淪入世俗。所以,我非孤獨不合群,只恐人情未必真,寧坐小窗觀浮云,不與他人論是非,閑看庭前花開落,隨緣自在心安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家鄉到河南洛陽重游白馬寺,一路奔馳到甘肅蘭州,預備二十天的甘南自駕游,雖因一些平庸的矯情冒充獨特的孤獨縮短為十四天,但一路由北向南,再到一路由南向北,來回穿行在甘南、阿壩、川西、成都及八百里秦川之間,路上的風景完全折煞了那些本不為擾心的緣素。拉卜楞寺、郎木寺、各莫寺、九層佛塔里的頂禮虔誠,在世界第一轉經筒下祈福;若爾蓋大草原、桑科草原的心曠神怡;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倒海不復回”,從甘肅蘭州中山鐵橋黃河日出到九曲黃河第一灣的夕陽下的靜美,長江黃河分水嶺的驚詫,洮河黃河交融處奇特的青黃界限,從小時候的書本到現實中見到的劉家峽水庫,登高望遠,天地悠悠。“理小”路風光的驚艷偶拾,“畢棚溝”的錯失,“尕海”邊的第一次高原上的露營,洛克之路的險遇,扎尕那的夢幻,“東方魔界”蓮寶葉則從1314階梯攀登到4520米海拔的步步前行,種種緣由,得以走進,帶來的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幸福;青城山問道,三星堆訪古,在道德與時空里思緒;大唐不夜城尋幽,徽州祁門山水行,皖浙天路探秘行,玉環一號海景公路愉悅行,古村落、古民居、瀑布、奇峰、怪石、云海、藍天、碧海沙灘……山山海海,星羅棋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歲月風中秋涼起,秋光悄至韻如流。氣度非凡、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的皇城相府,高聳云端、道法自然的老君山,驚險刺激王莽嶺昆山公路、十六拐的心有余悸的銷魂,皇城相府、河南老君山行及萬仙山、絕壁上的影視基地郭亮村、皇家石窟龍門石窟的故地重游,安徽岳西牛草山、明堂山及滁州醉翁亭探訪……天南地北、海濱高原,車在景中走,人在畫中行。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答案在天路,自由在風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夜的夢還是夢,奇幻也好、溫馨也罷,依舊是夢。“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很多時候,我們不必從自我的角度,什么都想經歷,什么都想嘗試,對什么都加以審視消化。一個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無價值。”這個世界,沒有真相,只有視角。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致遠。人既是自己的因,又是自己的果,不要外尋,把自己的世界真正打開,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每個人對愛都有向往,但首先要面對千瘡百孔的自己。我們不歌頌苦難,但是我們要去理解苦難。你值得被愛,前提是先要懂得愛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何必去為難別人去愛你。一直活在自己的夢里骨感的現實不會是治愈的需要。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要找到適合于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誘惑與熱鬧對于他就的確成了無關之物。你的身體盡可能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盡可以在紅塵中起伏,關鍵在于你的精神一定要有一個寧靜的核心。有了這個核心你就能成為你奔波的身體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最好的修行就是身邊和當下,身邊人都是來度自己的,好與壞都是自己的心,分別,依賴,貪婪,真的修行不是追求的那個境,是當下的心與行為,當你對發生的有所接納,苦也好甜也好,撐起一片天,不抱怨,不逃避,也不追求,坦蕩與自在,就是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上有一樣東西,比任何別的東西更忠誠于你,那就是你的經歷。站在屬于自己的高度,去看自己該看的風景,習慣任何人的忽冷忽熱,看淡任何人的漸行漸遠和不辭而別。用順其自然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生命中的日子,在其中遇見的人和事,產生的感受和思考及悲喜,僅僅屬于你。生活的幸福就隱藏在平凡而又純粹的瞬間之中,不需刻意尋找,只需用心感受,它就在身邊。心念,目標,行動!不以心念而不為,不以不見而后悔。一場旅行,就是一場修行。能見的是心,非眼;能聽的是心,非耳;能聞的是心,非鼻;能嘗的是心,非嘴。我們生命的痛苦,都是我們自己的攀緣心創造出來的,外境只是助緣,因為你動,仁者心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國平曾說:快樂只是心靈狀態,不是世界觀,至多是世界觀所達至的某一種心靈狀態。人生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照看好,把靈魂安頓好。我們不知道未來境遇如何,能做的就是把當下的日子過得活色生香。順時守心,難時寬心,閑時養心。人生是自我的修行,只有不斷向內走,安頓好心,安頓好自己,才能從容行走于世間坎坷。安頓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不要在饑餓的時候去逛超市,那時你會買很多不需要的東西,也不要再寂寞的時候去追求愛情,那時你會遇到錯的人。饑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但其實那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所有滿足人一時需求欲望的,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快樂,準確來說那叫“感官刺激”。因為餓的苦才覺吃飯香。真正的快樂是能恒定流淌在內心,用語言無法準確表達的那種感覺。低級的欲望,放縱即可獲得;而高級的欲望,克制才能得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然百態須靜觀,人生百味且慢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青春奔老去,歲月終有期。穿越歲月的年輪,我也恰好坐上中年的最后一站車。光陰寫意了一張不再年輕的臉,年輕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時光好不經用。一地雞毛的瑣碎將中年生活的坦然從容敲得稀碎。走到中年的這一段路,對生活的感知越發枯燥。痛苦,壓力,成長,遺憾。總有突如其來的遇見,卻沒有始料不及的驚喜。成長這個話題,沉重的讓人窒息,說不清,道不明。歲月旋律的四重奏里,每個人都睜著眼睛,非必每個人都在看世界,許多人只聽別人說,看到的世界永遠是別人說的樣子。旅途中的“導航”一直說著這樣一句話:今日走過所有彎路,從此人生盡是坦途。人生,是用來體驗的,不是用來演繹完美的,我慢慢能接受自己身上那些灰暗的部分,允許自己出錯,允許自己偶爾斷電,我們帶著缺憾拼命綻放,這是與自己達成和解的唯一辦法,我們何難做好每件事,讓人生不留下任何遺憾,盡力做好,允許所有的事與愿違。在繁華里自律,在落魄里自勵,在塵埃里自尊,在傷痛里自愈。在老舊的詞典里,寫滿華麗的辭章,在遠去的故事里,翻一頁好時光。一畝花田,風入滿座的涼,蓮開入夢的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楊絳先生言道:歲月不聲不響,你且不慌不忙。在凡俗的煙火里,愿以素心,閱來日方長;愿晨昏相依,四季歡喜。“此生更老情終在,誰得寄聲千里人。” 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3萬多天的精彩繁華旅途中,沒有彩排,沒有重播,沒有永恒不變,好的壞的都是風景,對的錯的都是經歷。中年是一場遠行。人到中年,是回不去的惆悵,是被定格的無奈,是希望依稀模糊的迷茫,是無力支配現實的東倒西歪的四處訴說的一種欠缺。一邊是言不由衷,一邊是無能為力;一邊在熱鬧與喧囂里向生活屈服,一邊在夜深人靜時與靈魂深處的自己和解,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著生活的戲。徐志摩說:到了中年,忙孩子,忙老人,忙生活,唯獨忘了忙自己,我看人,人看我,幾個轉身就把白天磨成了黑夜,幾夜夢回,就把黑發染成了銀絲。每天一睜開眼,你會發現周圍都是需要依靠你的人,卻找不到一個你可以依靠的人。在已非少年、只剩下悲喜自渡、苦樂自知、早已過了心寬如海的年齡、坐穩了生活的奴隸這個角色、陳訴起來又覺得自己像個罪人的余生里,滄桑的日漸老去,帶著厚厚的繭殼匆匆而行,把四季的晴和風雨,妥帖地安放在每一段平凡的時光里,成長著年華,成熟著心智,臻善著與世態度,咽下所有的情緒,與這個世界溫柔相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朝一暮伴溫暖,一歲一年倚安然,一點一滴寄流年。人這一輩子,太累了,身上有太多推不掉的責任,心里有太多道不出的苦水。為了討好生活,睜開眼就有忙不完的今天,就有想不到的明天。生容易,活容易,生活真的不容易。余華在《活著》中說:“人們總是有選擇自己態度和行為的自由。即使他們被命運殘酷的對待,他們仍然應該溫柔的對待世界。” 無能為力,就順其自然;心無所待,就隨遇而安。事隨心而走,事事皆然;人隨緣而活,人人皆安。讓現實路過人生,所行皆真;讓簡單留于心底,所悟皆美。一心向暖,心靈從容淡然,將快樂和溫暖藏在平凡的瞬間。在時光里尋覓,以不完美的目光看向現在,釋然很多的無奈,達到自身內外的自洽。沐一縷陽光,藏一抹詩情畫意,聽一曲內心音樂,看炊煙徐徐升起,倚一段歲月安然。別說,別問,別期待。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鐘無用之情,成一無用之人。不管生命多么短暫,笑著生,笑著享樂,笑著受苦,笑著死;敬無常,敬夢想,敬向往,敬勞而無獲的奔忙。見天地,知敬畏,學會謙遜;見眾生,懂憐憫,學會寬容;見自己,明歸途,學會豁達。在無法重來的人生里,擁有熱氣騰騰的靈魂,撐好傘,邁好步,活得有滋有味,活得舒心,過得安寧,走得安穩,不入歧途,不忘歸路,沐陽而行,熠熠著原本有光、有暖的內心,迎接屬于自己的新的生活,折射出歲月最好的底色和愜意,努力成為一個繽紛的人。把生活中的美好的東西、真實的東西,人的美、人的詩意告訴所遇見的一切,不枉人生這一趟美好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花一葉一明月,一山一水一人間;一云一霧一瞬間,一悲一喜一愁眠。一天走著走著就變成了一年,一年走著走著就走完了一生,一天很短短的來不及擁抱清晨就已經看見了黃昏,一年很短短的來不及欣賞春的花朵就已經秋葉飄零。弘一法師說:“這世間什么都是假的,把塵世看輕些,把人際看淺些,能治愈你的從來都不是時間,而是你內心的那份釋然和明白。”人注定是孤獨的,靠誰都不可靠。幸福晚年的秘訣,不是別人,而是與孤獨簽下一份不失尊嚴的協議罷了。一個人活著,不要對別人心存太多期待。我們總是想要找到能為自己分擔痛苦和悲傷的人,可大多數時候我們那些驚天動地的傷痛,在別人眼里不過是隨手拂過的塵埃。成年人的孤獨,就是悲喜自渡,也正是難得的自由。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樂,可以是書海,可以是辛勤,也可以是山川湖海,而唯獨不是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年有風,風吹年年,心素如簡,慢慢亦漫漫。讓時間時間,讓過去過去,讓開始開始,不慌不忙,歲月打賞。愿許冬風離別意,散去一年意難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洱|
甘谷县|
罗定市|
东乡|
灵山县|
原平市|
花莲县|
华池县|
伊川县|
宜宾市|
东海县|
荥经县|
定西市|
济源市|
嘉荫县|
银川市|
长葛市|
崇信县|
漯河市|
德江县|
同仁县|
山丹县|
昭觉县|
临沧市|
建水县|
眉山市|
华容县|
随州市|
济南市|
龙海市|
青冈县|
乌审旗|
承德县|
保亭|
安宁市|
大新县|
德州市|
蒙城县|
天气|
琼结县|
恩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