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元月16日下午,在春城昆明,原先想打個車到滇池,一打聽,</b><b style="font-size:18px;">昆明火車站就有直達海埂公園的公交車。于是,一個小時不到,我們就佇立在滇池湖畔。陽光燦爛,微風拂面,游人如織,這里的冬天,也似春意盎然,如花的景致。更令人驚喜的,是一幅紅嘴鷗壯觀歡舞的畫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紅嘴鷗通常被稱為海鷗,但它其實是一種典型的濕地水鳥。雖然名字中有“海鷗”,它并不只在海上生活,也會在內陸的湖泊、河流等水域棲息和覓食。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成千上萬的海鷗都會飛到滇池,成為春城的一大景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你看,游人一到湖邊,就會被海鷗群“歡歌笑語”感染,并且很快就沉醉其中。</b></p> <p class="ql-block"><b> 在那遼闊的湖面,海鷗一會兒盤旋空中,一會兒展翅翱翔,一會兒環繞那些被陶醉的年青人飛舞,更多的是在岸邊水中游弋,如一只只迷你小舟浮動蕩漾,當然也是在瞅著人們手中的鷗糧,隨時振翅飛起。</b></p><p class="ql-block"><b> 而那些跟著不斷穿梭撲來的羽翅忘我的人們和孩子,也和這些可愛的小精靈互動:不斷地快樂地喊叫,不斷地搖動手中的鷗糧……去年秋天我在青海湖看到過海鷗盤桓湖邊,但卻沒有滇池如此親近。此刻,不再年輕的我們,也受到了感染:這是從未有過的情景,從未有過的人與海鷗的嬉戲,不,是人與群鷗最親近的浪漫交流 ……</b></p> <p class="ql-block"><b> 滇池的水波不斷沖擊著岸畔的石階,一瞬間,揚起如雪的水花,發出咚咚咚咚的撞擊聲,而那些沖著游人手中的面包條飛來的紅嘴鷗,不斷扇著兩只有力的翅膀,說時遲,那時快,那長喙沖向人們手中的食物,嗖地啄住了那一丁點,水面上的伙伴們也啾啾嚦嚦吶喊,你完全可以很快感覺這些小精靈的快樂,也有的叼不牢,落入水中,就有那眼明喙快的旁邊一只,飛速掠來,瞬間,那點食物就被它的長喙吞沒。</b></p> <p class="ql-block"><b> 我停駐在公園入口不遠的一角,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看似雜亂的散落在湖面的紅嘴鷗,有時會飛快地集合成排垂直向西飛去,大約五十米遠,忽然又排成一線,掉頭向東飛回,似乎排列成一支儀仗隊,接受游人的檢閱,或者說以一種有序的巧妙排列,讓游人驚訝,為這些可愛的小精靈驚呼:這是生動的讓人眼花繚亂的群舞,這是精心策劃的最美的迎賓舞!.</b></p> <p class="ql-block"><b> 有時,這些盤旋飛舞的小精靈會在湖面飄蕩浮動,它們在觀察湖岸上的游客手中的食物:有人手掌攤開,內中有幾粒蠶豆大小的美食;有人拇指和食指舉起一根不起眼的可能是小面包條,或者是一支薯條……而有些紅嘴鷗不知何時在何處已經觀察到了食物的大小甚或真偽有無,突然飛起或俯沖,或平箭疾速飛來,它們或能準確地叼走五粒中的一粒,或咬斷垂直小面包條中的一端,猶如在交戰中探囊取物,讓游人嘖嘖驚嘆稱奇!</b></p> <p class="ql-block"><b> 我給自己拍攝的這一組“連環畫”,取名為《鷗鳥奪食》:你看:游人揚起了一支面包條,就有三四只海鷗從水中騰空飛起,其中一只疾速如箭撲來,另一只不甘示弱,扇動雙翅,似乎要用左右兩翅來一個包抄,于是,兩翅和長喙“三管齊下”要夾起食物,一個流線型的沖擊,輕盈地將面包一端“切斷”叼牢,騰空飛起,那是勝利者的英姿,那浮在水面上觀看的小鷗鳥,嚦咕嚦咕地吶喊,也似乎從中學習到了這種“飛速俯沖”敏捷取食的絕技……</b></p> <p class="ql-block"><b> 在這里,吸引人的還有孩子們的樂趣:一位奶奶鼓勵小孫女舉起香蕉面包,但孫女是雙眼緊閉,面對紅嘴鷗扇動兩翅長喙流星般的俯沖,面對那種撲面而來的沖擊力,半是膽怯,半是勇敢,一次又一次的嘗試,終于引來了鷗鳥的取食,在那一剎那間,小手受到的顫抖,而心靈感受的歡愉迅速洋溢臉龐;看那一只只紅嘴鷗接近不同年齡的孩子,每一個孩子的表情不一,但快樂的心情是相同的,孩子與鷗鳥都有著不同的快樂:孩子從中獲得與鳥親近的快感,紅嘴鷗則是取食勝利的歡樂!</b></p><p class="ql-block"><b> 不錯,孩子們——無論男孩女孩,她(他)們與海鷗的親近,不是成年人那樣其實是把海鷗作為背景,來表現自身的優雅、興奮和美姿。而孩子們呢,是一種勇敢的展示,看他們與紅嘴鷗的親近:這里有純真的童趣,是與海鷗最無功利的交往,是童年認識紅嘴鷗的開端,最樸素最純潔的友誼,由原先可能有的恐懼或無知到獲取最難忘的感性認識——由此獲得了勇敢親近海鷗的快樂!</b></p> <p class="ql-block"><b> 看哪,從南到北的湖畔步道,有多少游人在欣賞一群群紅嘴鷗,這些可愛的小精靈,這些每年定期來到昆明,盤旋翱翔在滇池上的鷗鳥,給茫茫湖面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b></p> <p class="ql-block"><b> 看著眼前的一幕幕樂景,想起《列子·黃帝》講述過一個這樣的故事:海邊有一個喜歡海鷗的孩子,他每天早晨都去海邊,和海鷗一起游玩,來和他親近的海鷗有成百上千只。有一天,他的父親說:"我聽說海鷗都愿意和你親近,你去捉幾只來讓我玩玩。"第二天,這個孩子又去了海邊,但海鷗只是在空中盤旋飛舞,不再下來和他親近了。</b></p><p class="ql-block"><b> 故事中的人最初與海鷗和諧相處,但當他企圖捕捉海鷗時,破壞了這種和諧。</b><b style="font-size:18px;">人與自然的關系應該是和諧的,來到滇池的游客,親近海鷗,懷著一種親近和喜愛,人們在與海鷗接近時,獲得了一種快樂與滿足,尤其是孩子的純真。如同《列子》中的孩子最初每天都與海鷗親近,沒有任何的功利之心。觀海鷗是滇池的一項盛大的節日,長盛不衰。是的,</b><b>人類應該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只有這樣,滇池觀海鷗才會是一個永恒的節日。</b></p><p class="ql-block"><b> 據了解,在昆明滇池,紅嘴鷗一般會在 11 月前后大量抵達,次年 3 月左右離開,返回北方的繁殖地。這可能是遺傳基因的避寒。昆明四季如春,隨著滇池水質環境的不斷完善,說不定有一部分紅嘴鷗會把昆明當作故鄉,扎根南方,這大概是可期待的樂事!</b></p> <p class="ql-block"><b> 滇池湖畔的這塊石碑,“滇池的傳說”。講述了滇池在遠古時期的貧瘠和缺水,傳說中,一個年輕的獵手為了尋找水源,告別了新婚的妻子,歷經艱辛,最終引來了東海之水。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各種困難和挑戰,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并最終將水源帶回了自己的家鄉,使得原本貧瘠的土地變得富饒美麗。傳說,用藝術的手法,告訴人們,滄海桑田,是千百年來人們的辛勞奮斗才獲得的。</b></p> <p class="ql-block"><b> 當你在這美麗的湖畔漫步,自然會感受這四季不斷更替的物象變化,但這滿湖的浪漫卻可能是來來往往的旅行者一個永恒的主題。于是,這里的經營者,也順應人們的心理需求,而創造設計了更多的浪漫氛圍。</b></p> <p class="ql-block"><b> 這里的茶座,如果不仔細辨認,你會以為是一個花店,那盆景里的多肉植物,那一旁艷麗與素雅相連的背景,讓多少游人不分年齡層次,拍攝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沿湖畔步道行走,一道長長的許愿牌鋪就的心愿墻,吸引了我的眼睛。是的,海鷗的精彩表演是一種美,這道心愿墻何嘗不是一種美呢?</b></p> <p class="ql-block"><b> 品味許愿墻上的祈福牌,也是飽含詩情:</b></p><p class="ql-block"><b> 祈福1.:愿夫妻倆事業如意,前程似錦!愿孩子好好學習成人中龍鳳,國之棟梁!祝家人身體健康,事事順心!</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祈福中滿滿的愛)</b></p><p class="ql-block"><b> 2.祝姐姐早日康復,小弟學業有成,一生平安!</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姐姐尚在病愈康復中,她是家中的頂梁柱吧,為弟或為妹的在家庭的艱辛中祈愿,這是懂得人事的老二的心情,這姐弟三人的情誼溢于言表)</b></p><p class="ql-block"><b> 3.父母身體健康快樂萬事如意!全家人都順風順水順財神!</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恩,希望生活順心如意,是人世間最樸素的心愿,誰不是呢?)</b></p><p class="ql-block"><b> 如果說在滇池看紅嘴鷗滿湖飛舞是一種浪漫,那么在湖畔這道心愿墻何嘗不是一種浪漫?</b></p> <p class="ql-block"><b> 看紅嘴鷗在湖面上飛舞,欣賞遠山近水入畫圖,看這道心愿墻上留下的美好期待,也是一支支夢幻曲。相信</b><b style="font-size:18px;">它也會和滇池的美麗傳說一樣,</b><b>留下浪漫愛滿湖!</b></p> <p class="ql-block"><b> 沿著步道漫步返回,隔著古樹和湖畔的柳樹,看那些游人佇立岸邊,與紅嘴鷗交流。不由想起多年前讀過清代孫冉翁在?大觀樓的長聯:“八百里滇池奔來眼底…喜茫??臻煙o邊……”無需登臨大觀樓,就在這海埂公園,看那茫茫</b><b style="font-size:18px;">湖面,幾只游船在微風的吹拂下,緩緩地前行,遠處,西山隱隱,山色空蒙,滇池水光瀲滟,二者相映:這是一幅令人贊嘆不已的山水畫卷。在這里,你可以朝迎丹霞,晚看夕暉。若逢雨天,也能一覽瀟瀟暮雨,待雨收云去,依然有蒼煙落照,激發你無限詩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有人說,滇池面積三百多里,孫冉翁為何用八百里?這令我想起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b><b>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痹娭袑懱炫_山有四萬八千丈高,以虛襯實,突出天姥山的高,實際上,這是詩歌的夸張手法。八百里滇池,實際上原作是“五百里”,其實本意都是夸張,突出了滇池的寬闊(滇池現在確切的面積是三百多平方公里)。詩歌不是報告文學,不必拘泥于真實性,而我認為八百里更有氣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留下感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滇池水光瀲滟美,鷗群列隊迎賓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冬嶺凜冽飄白雪,春城浮香綻花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紅嘴鷗鳥喜游人,黃口豆蔻逗長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祈愿墻里品祝福,浪漫湖上如夢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注釋:黃口,指八九歲的兒童;</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豆蔻,指十三四歲的女孩。</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中市|
资源县|
贵州省|
贵德县|
洛扎县|
绥中县|
南宫市|
乃东县|
陆良县|
马边|
顺义区|
淮南市|
韶山市|
铜梁县|
成武县|
五指山市|
神池县|
莱州市|
泗水县|
凌源市|
邯郸市|
苏尼特左旗|
浙江省|
建宁县|
安徽省|
淮北市|
呼伦贝尔市|
彭山县|
南溪县|
鄢陵县|
钟祥市|
虎林市|
阜平县|
都兰县|
郁南县|
潍坊市|
安泽县|
黎平县|
云梦县|
香河县|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