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親愛的母親于2025年1月19日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93歲,母親是江蘇南京市人,是新中國成立后的首屆大學生,1955年畢業于四川華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專業,同年積極響應黨和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來到甘肅天水專區醫院(現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來天水后以滿腔熱情創建了天水地區首個口腔專業科室。在三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使當地無數的口腔病、牙病患者得到及時治療而免除了赴外地就醫的困難。她在當地率先開展的牙齒再植術,在極艱難艱苦的條件下,利用當時簡陋的設備和與現在無法相比的材料,為患者制作再植牙,成活30余年者不乏其人。正是她精湛的口腔科技術,她對患者極其負責的態度和醫德贏得當地極佳的口碑。</p> <p class="ql-block"> 母親在參加工作的第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總是以黨員的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曾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她并不限于個人鉆研業務,在長期擔任醫院口腔科負責人和擔任中華醫學會天水市分會口腔科學會理事長期間,通過臨床帶教、協助蘭醫和天水衛校以及地方醫療機構,為縣級醫院、部隊和廠礦醫院培養了大量的口腔專業業務人員,也因此多次受到醫院和市政府的表彰。</p><p class="ql-block"> 在改革開放前的那段歲月,我們的父母和同時代的廣大父母一樣,在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同時,還要承擔養育子女的重擔。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是我們生命的保護神。最難忘的是,在文革最動蕩的那段時間,父親堅守工作崗位,不能有絲毫懈怠。為保護我們子妹的生命安全,母親利用休假以她弱小的身體,背負沉重行囊,一邊懷抱一歲多的小妹陳華、一邊牽著弟弟伯民踏上赴山西老家的避險之路,在安頓好后不得不及時返回工作崗位,期間的艱辛甚至危險難用文字表述。而每談及這些經歷她都很淡然,卻總是念及途中給予無私幫助的解放軍戰士和鐵路職工。父母親就是如此懂得感恩的人,她和父親一樣,不止一次向我們強調,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他們的事業,甚至不可能接受高等教育;感恩黨和國家的培養,感恩艱難歲月中給予過幫助的每一個人。</p> <p class="ql-block"> 母親又是位十分大度的人,在涉及個人利益方面從不計較。改革開放初期,國家重啟停頓了十年的職工工資調整工作,在首次40%的調整中,母親就把上調工資的機會讓給了工資更低的同事。她甚至在若干年后談及1957年因建言險遭迫害,文革中遭受的沖擊時也少有怨恨。</p><p class="ql-block"> 母親當年在火車站和同時支援大西北的同學告別之后,只身一人攜帶行李,乘坐馬車顛簸20公里到天水專區醫院報到,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為天水口腔醫療事業和天水衛生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p> <p class="ql-block"> 在母親病重的最后時光,我們子妹圍繞在病榻前問母親:“媽,您從小生活在大城市,在中國最頂尖的口腔科高等學府(華西醫科大學)畢業,成績優秀,喜歡琴棋書畫,多才多藝,典型的文藝青年;您本可有更優越的去向,卻主動選擇到條件最艱苦的大西北工作,您后悔嗎?”</p><p class="ql-block"> “不后悔”。盡管母親回答的聲音已經十分虛弱,但那無怨無悔的淡淡的笑容是她內心真實的寫照,是對甘肅天水這片母親傾注了極大心血的土地無私的熱愛。其實,改革開放后不久,百廢待興,各地急需人才,也都在爭搶人才,母親也有回到老家南京和父親一起服務江蘇醫療事業的機會,某高校附屬醫院已經為父母預留了寬敞的住房。但在天水市政府領導再三挽留下,父母還是選擇了繼續留在天水。父母親也成為建國后首批支援天水的大學生中堅守到最后的人。 </p> <p class="ql-block"> 親愛的媽媽,我們為擁有您這樣的母親感到自豪,您是我們一生的榜樣和驕傲。我們一定會牢記您的教悔,愛國,愛天水,雖然我們已經退休,仍會努力去做利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即使微不足道,“</span>務以善小而不為”我們會盡力去做。我們子妹也會一如既往互相扶持、相互愛護、相互照顧,共同面對未來的生活,親愛的媽媽,您安息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瓦提县|
韩城市|
会宁县|
连城县|
饶阳县|
富源县|
罗甸县|
高雄县|
福清市|
三台县|
黑山县|
云浮市|
金门县|
宣汉县|
赤城县|
永定县|
东方市|
海原县|
黑龙江省|
汕头市|
堆龙德庆县|
全南县|
广灵县|
高淳县|
呈贡县|
湘乡市|
涟水县|
黎川县|
绥宁县|
阿坝县|
开阳县|
红原县|
宁都县|
星子县|
诏安县|
长阳|
互助|
深圳市|
铁岭县|
德昌县|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