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孫女滿周歲后,便開始牙牙學語,叫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給全家帶來了許多歡樂。然而,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她總是不能發出兩個不同的音,看到小鴨,只會歡快地說“鴨鴨”,瞧見小狗,只會興奮地喊“汪汪”,看到汽車,也只是重復著“車車”。即便是外公外婆,也只會叫成“公公婆婆”。</p><p class="ql-block"> 直到21個月左右,她才開始學會說詞組,之后又逐漸掌握了用句子與我們對話。從此,家中便多了一個小話嘮,除了睡覺,小嘴巴就一刻不停,不時還會冒出幾句童言妙語,常逗得全家人笑得前仰后合。</p> <p class="ql-block"> 家里客廳門上貼有一幅對聯,新春福旺鴻運開,佳節吉祥如意來,橫批是福到我家。在小花花不會說詞語時,就喜歡爬到沙發上,去摸掛在中間的那個“福”字,我們就戲稱她為“福娃”。等到她會說詞語了,奶奶就開始教她讀對聯,先是讓她記住最后一個字,再讓她記住最后三個字,最終再讓她記住整句話。</p><p class="ql-block"> 大約到了22個多月大的時候,小花花就能背出這幅對聯了。不過,讓人驚喜的是,小花花總是把橫批“福到我家”說成“福到我家吃飯飯”。聽起來倒也蠻順口的,所以,一直沒有去糾正它,這也算是小花花的第一個原創吧。</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臥室里掛了一幅油畫,畫面上有一對天鵝和兩只鵝寶寶。小花花每次來房間,都要我們抱著她,舉高后讓她用手去摸天鵝。這時我們會指著天鵝說: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當時小家伙可能還不懂,但反復讓她聽,可能產生了記憶。后來,我們教她學這首詩時,沒幾天就學會了。《詠鵝》是小孫女在2歲前,學會背的第一首唐詩。</p> <p class="ql-block"> 真可謂萬事開頭難,一旦小孩子收獲了學習的樂趣,再學其他詩就容易多了。當我們在河邊散步,看著奔流的河水就背誦: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當月亮升起來的時候,我們就在陽臺上吟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喂她吃飯,米飯被她抓得滿臺都是的時候,我們就講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久而久之,小家伙慢慢就記住了這幾首詩,而且吃飯時還會說粒粒皆辛苦。</p><p class="ql-block"> 到兩周歲生日的時候,小花花一口氣背了五首詩,奶奶還拍了視頻,也算是家庭教育的階段性成果。不過遙想當年的駱賓王,早在7歲的年紀就寫出了《詠鵝》這般經典的詩篇,相比之下,現代的小孩能背幾首詩就顯得微不足道了。</p> <p class="ql-block"> 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問題,已成為了許多年輕父母關注的熱點,而鄭強教授的觀點很有借鑒意義。他認為學齡前的兒童應該盡情的玩耍,讓他們在玩耍中探索學習的樂趣,而不是被過早的學習所束縛。只有注重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包括樂趣、學習和性格的培養,才能保護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p><p class="ql-block"> 我也很贊同鄭強教授的觀點,因此,當同齡兒童在上學前班和興趣班的時候,我家小孫女還在公園里挖沙子,在草地上奔跑,在動物園里喂小猴子……我相信:讓學齡前兒童度過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一定能為以后的學習時代,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并必將終生受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陆川县|
吉木萨尔县|
昭觉县|
越西县|
阿合奇县|
来凤县|
大石桥市|
美姑县|
汕头市|
康乐县|
晋江市|
卓尼县|
临高县|
晋州市|
神农架林区|
北京市|
凌源市|
海林市|
镇原县|
出国|
楚雄市|
罗山县|
始兴县|
蒙城县|
乌拉特前旗|
深圳市|
山东|
嘉禾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宁波市|
叶城县|
婺源县|
延川县|
安远县|
峨边|
广宗县|
南郑县|
蚌埠市|
靖安县|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