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下崔村屬丘陵地帶,處上唐鎮西南方向,與南豐縣交界。唐武德年間(公元618一626),崔安上由撫州青泥遷來,始稱崔家。唐永徽年間(650一655),崔邦基由崔家下遷。故原崔家稱為上崔,崔邦基下遷處稱為下崔,又因村委會設在下崔,故稱下崔村。</p><p class="ql-block"> 下崔村轄7個村小組,3個自然村,民風淳樸,村內明清建筑較多,2020年和上唐、源頭、上舍村等被國家住建部評為中國傳統村落。</p><p class="ql-block"> 現有鐵路穿村而過,但實住村民很少,且多為中老年人,大多數外出務工或遷至縣城。留守村民以栽種水稻、蓮子和南豐蜜橘為主,隨著近年來蜜橘行情低迷,更多的人走向他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潘家大廳、張家大廳、吳家大廳均有數百年歷史。吳家大廳和張家大廳保存得較完善一點,廳內精雕細鏤的木門木窗端莊典雅,傳統文化氣息濃厚。</p><p class="ql-block"> 磚墻上荒草蔓長,被冬日陽光染得斑駁陸離,盡顯時光的滄桑。走在石板橋上,走在磚墻的陰影處,走在新房與舊屋之間,仰望高大蒼翠的古樟,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p> <p class="ql-block"> 上崔較下崔房屋更多更集中,一條小溪居中而過,左邊古宅右面新房涇渭分明。巍峨雄壯的保毅公祠面對鐵路,鐵路下一方池塘,村民們就散布在這片富饒的丘陵上。鐵路沿線都是農田和大大小小的池塘,隨著跌路一直延伸,延伸到看不到的遠方。</p><p class="ql-block"> 有些古建筑保存尚好,大部分已經頹敗得令人心痛。庭內樹木高聳,檐角雜草叢生,卻仍有門前對聯,訴說著曾經的溫暖。我總會在這些生銹的門鎖,泛黃的對聯上,想起彼時的追打嬉鬧,人間煙火。忍不住懷念起自己兒時的模樣,還有逝去親人的音容相貌。</p><p class="ql-block"> 永遠回不到從前了,我的鄉村,你們正慢慢變得衰老,慢慢被遺忘。</p><p class="ql-block"> 很快,就沒有人記得你們了,即便現在仍有人會在夢里將你們回望為你們千思萬想,但我知道,你們的容顏很快便會湮沒在燈紅酒綠當中,時光河流的盡頭。</p> <p class="ql-block"> 歷史的車輪轟轟向前,人們都被時代裹挾著一路奔波。</p><p class="ql-block"> 只希望能盡量留住你們的一些痕跡,讓遠方的游子有個守望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圖文:楊建明</p><p class="ql-block"> 周發達</p><p class="ql-block"> 鄧立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远县|
鸡东县|
蓬莱市|
大同县|
凤阳县|
长垣县|
富裕县|
渑池县|
新竹市|
赤峰市|
永昌县|
建宁县|
托克逊县|
汨罗市|
塘沽区|
政和县|
彭山县|
包头市|
翁牛特旗|
万盛区|
大厂|
图们市|
略阳县|
调兵山市|
茶陵县|
曲水县|
石景山区|
东乡县|
上思县|
福泉市|
西吉县|
大城县|
梨树县|
星座|
九台市|
襄汾县|
西乌珠穆沁旗|
玛沁县|
罗城|
沈阳市|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