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百多年前,爺爺李東門(財文)從江西遷移到湖南衡南縣岐山鎮大江村(原馬橋鎮雞籠街大江村)任私塾先去,1937年春天,父親李祚炫出生于此地,1955年就讀南岳衡山一中(現岳云中學),認識了班上時任班長的母親賓一惠,畢業后招工成為衡陽市安裝公司工人,后提干為衡陽市公安局,衡陽市人民法院書記員,庭長,石鼓區,珠暉區法院院長等職,1966年在衡陽市石鼓書院旁邊的長青街19號住所生下了我。父親有著濃烈的故鄉情節,每年三節(春節,清明節,中元節)必帶我們回故鄉走親聚友,并每次帶上相機派了一點照片。所以,童年的故鄉記憶深刻。現在的故鄉變化很大,我憑記憶和照片將故鄉的舊房老宅還原雕塑成微景一套。正在設計一套陶瓷【大江鄉愁館】想在自己的祖籍地留點文化藝術故事傳給后代。</p><p class="ql-block">普通家族的記憶一般不過三代就模糊不清了,三代之前的墳頭再沒有后代去祭奠掃墓了。大多數家族都是這樣的宿命。我們?爺爺的爺爺不認識了,父親已經不在了,我作為第三代李家后人,以雕塑和陶瓷作為記憶,能否為后世幾代留存文化痕跡,任重道遠!加油,我在途中。</p><p class="ql-block">?這個計劃,后天將去大江村委與老鄉商議。</p> <p class="ql-block">故鄉雕塑</p> <p class="ql-block">雕塑</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前,父親在故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鳥瞰圖</p> <p class="ql-block">春節舞龍</p> <p class="ql-block">讓兒子李知恩參與,培養孩子的故鄉記憶</p> <p class="ql-block">六年前,我在故鄉</p> <p class="ql-block">帶女兒在故鄉</p> <p class="ql-block">雕塑</p> <p class="ql-block">故鄉雕塑</p> <p class="ql-block">盆景點綴</p> <p class="ql-block">帶兒子參與</p> <p class="ql-block">雕塑</p> <p class="ql-block">雕塑</p> <p class="ql-block">帶孩子們參與鄉愁雕塑</p> <p class="ql-block">雕塑</p> <p class="ql-block">還原雕塑</p> <p class="ql-block">雕塑</p> <p class="ql-block">雕塑</p> <p class="ql-block">李向東國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青田县|
甘德县|
松滋市|
白朗县|
嘉定区|
板桥市|
梅州市|
临沧市|
仲巴县|
犍为县|
南靖县|
连山|
佛冈县|
奉贤区|
新津县|
滕州市|
图们市|
舒兰市|
祥云县|
夏津县|
尖扎县|
崇左市|
葵青区|
汉阴县|
定襄县|
定远县|
濮阳市|
文昌市|
从江县|
乌兰县|
潮安县|
云阳县|
巧家县|
内江市|
永顺县|
衡东县|
绵竹市|
嵊州市|
教育|
内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