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 梅蘭竹菊,被譽為“四君子”,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經典題材,象征著高潔、堅韌、謙遜和堅強的品格。</h3></br> <h3>? ?學習國畫,繞不開梅蘭竹菊,是基礎也是畫者一生都必須要時常提升的課題。所謂“一生蘭,半生竹”,說的就是蘭竹想要畫好的不容易。</h3></br> <h3>? ?梅花,作為四君子之首,常在寒冬中綻放,象征著堅韌不拔和高潔的品質。在國畫中,梅花多以干枝曲勁、花朵清秀的形象出現,畫家常用沒骨法、勾勒法或點厾法來表現梅花的精神。梅花常與松、竹并稱為“歲寒三友”,在繪畫中也有固定的構圖模式。</h3></br> <h3>? ? 不知不覺中,接觸國畫快五年了,斷斷續(xù)續(xù)至今,熱度雖有減退,但也算堅持了下來。比起一開始的一無所知,到如今的略有進步,對國畫來說,入門都覺得牽強。</h3></br> <h3>? ? 蘭花,以其清雅脫俗著稱,被視為謙謙君子的象征。國畫中的蘭花,線條流暢,色彩淡雅,注重表現蘭葉的飄逸和花朵的清秀。畫蘭時,畫家往往注重表現蘭葉的穿插和花朵的靈動,以達到“寫意”的效果。</h3></br> <h3>? ? 蘭花看上去是最簡單的,實際上最難畫,一筆長,二筆短,三筆交鳳眼,每一筆的提按轉折,輕重緩急都影響線條的質量,我明顯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挫敗感。不管怎樣,逃避總不是辦法,只有直面正視,才能有所突破。</h3></br> <h3>? ?竹子,節(jié)節(jié)高升,空心有節(jié),代表著堅韌和謙虛的品格。在國畫中,竹子的畫法多樣,有“雙鉤法”、“潑墨法”等,畫家通過不同的筆法來表現竹子的不同狀態(tài),如風竹、雨竹、雪竹等。竹子常與石頭、梅花等元素搭配,形成豐富的畫面。</h3></br> <h3>? ? 說起畫竹每個人都會想起墨竹之祖文同,他開創(chuàng)了墨竹在紙上的先河;元代的墨竹大家吳鎮(zhèn)可謂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竹子中投入感情,竹子不再是一個植物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物體;清代的揚州八怪之一的板橋先生獨創(chuàng)的一筆竹成為揚州畫派的人物代表,板橋先生是一個官場失意畫壇得意的名家。近現代畫竹名家輩出,如徐悲鴻的得意學生孫其峰,現代書法大家啟功先生,大寫意的大師李苦禪先生等都是畫竹名家。</h3></br> <h3>? ?菊花,以其傲骨凌霜的品格受人喜愛,象征著高潔和堅強。在國畫中,菊花的花瓣和花蕊是表現的重點,畫家通過勾勒、潑墨、點厾等技法,展現菊花的層次感和立體感。菊花常在秋季描繪,與重陽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具有濃厚的文化意義。</h3></br> <h3>? ? 在技法上,梅蘭竹菊的國畫創(chuàng)作講究筆法、墨色和構圖。筆法上追求“寫意”與“工筆”的結合,墨色上講究濃淡干濕的變化,構圖上注重留白和虛實對比,以達到意境深遠的效果。</h3></br> <h3>? ? 梅蘭竹菊的繪畫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歷代畫家都有佳作傳世。如元代王冕的《墨梅圖》、明代徐渭的《蘭草圖》、清代鄭板橋的《竹石圖》和清代趙之謙的《菊花圖》等,都是傳頌千古的名作。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畫家高超的藝術技巧,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審美情趣。</h3></br> <h3>? ?2025年,開啟下一個五年,希望五年后,對照今日之作,會有所提高,故記錄之。配圖是2025年元月畫的梅蘭竹菊圖。</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sS4NkuVApvXqsr7H1jPdmg"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关市|
天峻县|
城口县|
平武县|
台东市|
万宁市|
栖霞市|
三亚市|
舟曲县|
铜陵市|
三门峡市|
曲松县|
遵化市|
闵行区|
济阳县|
莱阳市|
南康市|
淄博市|
东台市|
蓬莱市|
宁德市|
诸城市|
塔河县|
大安市|
赣榆县|
中超|
收藏|
库尔勒市|
木里|
中宁县|
竹北市|
泾阳县|
化州市|
安远县|
肃宁县|
文安县|
太保市|
定陶县|
常熟市|
新营市|
金溪县|